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调强放射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13例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运用调强放疗技术进行治疗的护理体会。放疗前做好心理护理、详细解释及呼吸训练;放疗过程中注意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出现放射性肺炎,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时进行对症处理;加强放疗区皮肤保护。13例患者均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顺利完成治疗。  相似文献   

2.
对中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而言,手术联合术后放疗能够改善肿瘤的局部控制率。由于腮腺等器官紧贴头颈部癌的放射靶区,常规放射治疗会造成持续性口干症、其他口腔并发症和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调强放射治疗是一种高度适形的技术,能在肿瘤接受高剂量放射的同时,保护周围正常组织。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头颈部调强放疗改善了肿瘤的局部控制、减少了口干症等放疗副作用,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术后调强放疗的治疗适应证、手术与放疗的间隔时间、临床和计划靶区定义、患者的固定、CT定位扫描、靶区勾画、逆向放疗计划、耙区和危险器官容积剂量评价(DVH)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治疗(下称放疗)在乳腺癌治疗策略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乳腺癌术后放疗可提高局部控制率与降低死亡率,但近年来,随着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的发展,其应用日益广泛,不但能提高总生存率,还能一定程度降低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率,因此,乳腺癌术后放疗在具体实施中仍有争论孤。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8例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等.结果1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放疗,痊愈出院.认为加强对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患者的护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容积调强(VMAT)与动态调强(IMRT)在宫颈癌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差异及治疗特点。方法选取35例宫颈癌手术患者,经过靶区和危及器官组织勾画后,分别设计VMAT和IMRT两种照射技术的放疗计划,观察两种放疗技术的计划靶体积剂量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并比较其机器跳数(MU)、治疗时间及体位误差。结果 VMAT治疗计划适形度指数(CI)明显高于IMRT计划(P0.01);危及器官的剂量V30、V40和最大剂量VMAT计划均低于IMRT计划(P0.05或P0.01);VMAT技术的MU少于IMRT计划,治疗时间短于IMRT计划(P0.01);两者的体位误差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颈癌患者术后放疗采用VMAT技术具有调强放疗的剂量学优点,且显著减少MU和总治疗时间,同时减小了体位误差,极大地提高了治疗的位置精度。但其临床疗效尚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调强放射治疗(放疗)对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12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治疗的42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接受调强放疗的患者,分别在放疗前后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测定血清超敏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42例患者放疗前后血清超敏cTnI做Kolmogorov-Smirnova正态性检验,P≥0.05表示服从正态分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反之采用相关样本非参数检验。对于患者放疗前后超敏cTnI阳性率采用χ2检验。 结果42例患者放疗后血清超敏cTnI水平与放疗前比较明显增高[(0.008±0.013)μg/L vs(0.006±0.010)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098,P=0.002);放疗前后血清超敏cTnI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 vs 4.8%,χ2=4.000,P=0.261)。 结论调强放疗对于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血清超敏cTnI指标较敏感,但不会引起明显的急性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CT图像引导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射治疗,分析摆位误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射治疗患者,通过CT图像引导系统进行放疗引导,在治疗第一次、第五次、第十次获取正、侧位共360幅射野图像,与标准图像进行对比,测量摆位误差。结果:三次测量得到的X轴、Y轴、Z轴平均摆位误差均小于5mm,而且X轴和Y轴方向的误差均与Z轴误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射治疗中,采用CT图像引导,能够有效控制摆位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该技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全球乳腺癌的发病率已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且逐年上升。然而,乳腺癌也是癌症治疗领域中研究比较完善的一种疾病,患者大多有较长的生存期,因此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同样重要。保乳手术加放疗与传统根治术的生存率无明显差异而且具有保持完美乳房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00例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问卷调查满意度高(P<0.01),住院天数和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患者中,可促进护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患者人格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大连市乳腺癌患放疗期间的人格。方法:采用艾森克(EPQ)人格量表。于2001-03/2001-12对正在大连市综合医院和肿瘤专科医院放射治疗的71例女性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在放疗前中后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学方法采用配伍组方差分析。结果:乳腺癌患放疗中后与放疗前比较,人格量表分值无显差异,但人格量表的E因子(内外向)分值下降,治疗前后存在显性差异,(P=0.035);N因子(神经质)、P因子(精神质)和L因子(掩饰)无显性差异;乳腺癌患在放疗过程中人格分值与放疗前人格分值比较呈显正相关,(P<0.01)。结论:放疗对乳腺癌患的人格无影响,人格的四个因子中,放疗对E因子(内外向)有影响,而对N因子、P因子和L因子无明显影响;放疗期间,患人格分值的高低取决于患放疗前人格的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连市乳腺癌患者放疗期间的人格。方法:采用艾森克(EPQ)人格量表。于2001-03/2001-12对正在大连市综合医院和肿瘤专科医院放射治疗的71例女性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在放疗前中后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学方法采用配伍组方差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放疗中后与放疗前比较,人格量表分值无显著差异,但人格量表的E因子(内外向)分值下降,治疗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35);N因子(神经质)、P因子(精神质)和L因子(掩饰)无显著性差异;乳腺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人格分值与放疗前人格分值比较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放疗对乳腺癌患者的人格无影响,人格的四个因子中,放疗对E因子(内外向)有影响,而对N因子、P因子和L因子无明显影响;放疗期间,患者人格分值的高低取决于患者放疗前人格的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联合同步化疗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的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毒副作用.方法 将8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常规组35例采用常规放疗(6MV-X线,总剂量45~50 GY);调强组45例采用调强放疗(6MV-X线,总剂量45~50 GY).2组同期采用TP方案化疗4次.观察2组患者1、3、5年的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和毒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 调强组1、3、5年局部控制率为100.0%、95.5%、90.7%,均高于常规组的97.1%、91.4%、68.8%,1年和3年局部控制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局部控制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强组1、3、5年生存率为100.0%、97.8%、93.1%;均高于常规组的97.1%、96.9%、72.7%,1年和3年生存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生存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骨髓抑制、放射性膀胱损伤、放射性直肠损伤较调强组发生率明显升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调强放射治疗联合TP方案同步化疗能提高宫颈癌术后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蒋晓芹  王武  沈亚丽  许峰  柏森 《华西医学》2010,(12):2138-2142
目的调强放射治疗(IMRT)能较好的保护危及器官并给予肿瘤足够的致死剂量,基于多叶准直器(MLC)分步照射的IMRT技术对复杂病例需要更多子野。研究对直肠癌术后放射治疗使用不同子野数目的IMRT计划进行比对,选择合理的子野数。方法选取2010年4—8月入院的直肠癌术后患者10例,保持射野入射角度及优化目标参数相同,仅改变MLC子野数目,设计不同IMRT对每一患者治疗计划的靶区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最大剂量、最小剂量、平均剂量,危及器官关注体积的受照剂量,机器跳数及治疗时间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治疗计划中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评估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只有亚临床计划靶区(PTV)CI在15个子野的方案中(O.74±0.06)明显差于25个子野方案(O.82±0.03)、40个子野方案(O.81±0.06)及60个子野方案(0.84±0.03),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机器跳数(MU)随子野数目增多明显增大,15、20、40及60个子野方案所需MId分别为(458±56)、(559±62)、(614±74)、(622±82),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40个子野方案与60个子野方案间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时间明显随子野数增加而增大。结论直肠癌术后IMRT计划使用25个子野能满足临床剂量要求,同时能有效降低治疗时间,可作为临床应用参考值。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月~2006年1月,我们对9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放射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保乳术后动态调强放疗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乳腺癌(Ⅰ、Ⅱ期)保乳手术后患者120例采用动态调强放射治疗.随机分成心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记录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方式包括门诊、电话、微信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结果 心理干预组在接受心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对照组(均P<0.05).结论 乳腺癌保乳术后动态调强放疗患者在住院期间护士给予心理干预有利于心理状况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吴薇  赵宏  张立珍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1):1963-1964
放射治疗通过放射线杀死癌细胞,防止癌细胞向其他组织器官扩散,达到姑息或根治的治疗目的。由于对疾病本身的恐惧和放疗知识的缺乏,乳腺癌患者在放疗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恐惧、焦虑、抑郁、绝望等等,这些不良的心理反应严重影响乳腺癌放疗的疗效和预后。因此,对乳腺癌患者不同个性及心理体征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大规模的随机临床试验证实了保乳手术加术后全乳腺放疗的疗效均与根治术相似,同时可取得较满意的美容效果[1-3],并成为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模式.随着医学发展,近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放疗呈现出一种小、快、精的挑战传统放疗模式的趋势.所谓小即缩小照射体积小,减少心肺等组织器官的受量,从而减轻放射反应,如部分乳腺照射,但初步结果表明并非所有的患者均适合[4]:所谓快即加大分次剂量,降低总照射剂量,缩短疗程:然而,由于乳腺组织及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不明确性,故仍处于研究阶段[5]:所谓精即采用调强放疗,研究表明该技术可改善靶区内的均匀度,减少重要组织器官的受量,从而减轻放射反应[6-7].为此,本研究总结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行野中野调强放疗(field-in-field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FIF-IMRT)的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的50例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对我院1995-01~2005-01接受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术后气管食管沟淋巴结(tracheo esphageal groove lymph node,TGLN)转移8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术前三维适形放疗和五野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剂量学特点。方法选择我院82例直肠癌患者,分为三维适形(A组)和五射野调强放射治疗计划设计(B组),比较受照射剂量及体积。结果两组可较好覆盖PTV体积。B组患者的CI值显著高于A组患者,两组患者的HI指数均接近于1,B组患者的小肠V30高于A组(P<0.05),B组患者的膀胱V30、V40高于A组,V50低于A组。B组患者的左股骨头、右股骨头V30、V40值低于A组。结论直肠癌术后五射野调强放射治疗的靶区剂量更准确,危及的器官受照射剂量较小、剂量分布均匀,可较好保护体内脏器。  相似文献   

20.
近来,我们收治1例男性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后给予放射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