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4月至2017年2月在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的682例、年龄≥60岁的老年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1个可能与老年VAP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70岁)、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15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7分、吸烟史、慢性心肺基础疾病史、糖尿病史、入住ICU、保留导尿、深静脉置管、感染类型(迟发型)、机械通气时间 15 d、多重耐药菌感染、真菌感染、联用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血清白蛋白浓度(35 g/L)、器官损害数目≥3个、血糖(≥10 mmol/L)、血红蛋白浓度(90 g/L)等19个因素均是老年患者VAP死亡的危险因素(P0. 05),其中APACHEⅡ评分 15分(OR=2. 463,95%CI 1. 461~4. 151)、机械通气时间 15 d(OR=2. 521,95%CI 1. 658~3. 833)、多重耐药菌感染(OR=5. 623,95%CI 1. 973~3. 331)、真菌感染(OR=6. 298,95%CI 1. 809~3. 375)、糖皮质激素(OR=2. 061,95%CI 1. 255~3. 384)、血清白蛋白浓度(35 g/L)(OR=3. 267,95%CI 1. 385~2. 127)、器官损害数目≥3个(OR=3. 407,95%CI 2. 144~5. 416)、血糖(≥10 mmol/L)(OR=2. 736,95%CI 1. 100~1. 735)等8个因素均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VAP患者死亡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采取以防治主要危险因素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以减少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围术期红细胞输血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大量输血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单纯OPCAB治疗的1 257例患者,根据输血情况分为输血组603例,其中少量输血(≤4 U)471例、大量输血(4 U)132例,未输血组654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OPCAB围术期红细胞输血及大量输血相关的因素。结果:OPCAB围术期红细胞输血比例为47.97%(603/1 257)。输血组与未输血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吸烟史、慢性心力衰竭、术前静脉应用儿茶酚胺类药物和硝酸酯类药物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OR=0.902,95%CI:0.867~0.937,P0.001)、女性(OR=1.562,95%CI:1.344~1.817,P0.001)、年龄(OR=1.025,95%CI:1.007~1.044,P=0.008)、术前静脉应用儿茶酚胺类药物(OR=9.051,95%CI:1.037~78.979,P=0.046)和硝酸酯类药物(OR=1.359,95%CI:1.057~1.747,P=0.017)是OPCAB围术期红细胞输血独立危险因素。BMI(OR=0.875,95%CI:0.819~0.935,P0.001)、年龄(OR=1.031,95%CI:1.005~1.059,P=0.021)、术前静脉应用硝酸酯脂类药物(OR=1.771,95%CI:1.175~2.669,P=0.006)和儿茶酚胺类药物(OR=11.381,95%CI:2.050~63.193,P=0.005)与大量输血独立相关。结论:年龄、女性、低BMI、术前静脉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或儿茶酚胺类药物是OPCAB围术期红细胞输血危险因素;除女性因素,其余均与大量输血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ICU老年病人住院死亡率的危险因素,为ICU老年病人的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住ICU时间≥24 h,年龄≥65岁的249名老年病人的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内科、择期或急诊手术)、是否机械通气≥24 h、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住ICU时间及病人的住院存活情况(6月内)。按病人是否存活,分成存活组及死亡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ICU老年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病人的年龄更大,男性比例、内科及急诊手术病人比例、机械通气≥24 h病人比例更高,APACHEⅡ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病人的年龄(OR=1.046,95%CI:1.001~1.093)、机械通气≥24 h(OR=4.830,95%CI:1.806~12.914)、高APACHEⅡ评分(OR=1.171,95%CI:1.105~1.240)均为ICU老年病人住院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机械通气≥24 h、高APACHEⅡ评分均为ICU老年病人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有以上因素的老年病人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T)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80例重症C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按结局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临床资料及其预后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80例重症CVT患者出院时生存65例(81.2%),死亡15例(18.8%);预后良好49例(61.2%),预后不良31例(38.8%)。①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昏迷、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颅内出血、伴脑室受压/中线移位、脑疝、呼吸衰竭、低蛋白血症、低钾血症、高钠血症、血浆渗透压增高(10项因素)是死亡的影响因素。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疝(OR=54.05,95%CI:3.40~859.55;P<0.01)、高钠血症(OR=22.50,95%CI:2.72~185.92;P<0.01)、低钾血症(OR=17.30,95%CI:1.54~193.55;P=0.02)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②年龄、性别、昏迷、GCS≤8分、病变累及≥3个静脉窦/静脉、伴脑室受压/中线移位、脑疝、肺炎、呼吸衰竭、高钠血症、低钾血症、血浆渗透压增高(12项因素)是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45岁)(OR=9.47,95%CI:1.71~52.46,P=0.01)和呼吸衰竭(OR=19.64,95%CI:3.06~126.02,P=0.002)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脑疝、高钠血症、低钾血症是重症CVT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中老年和呼吸衰竭是重症CVT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构建ICU老年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的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2月入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吴淞医院ICU共613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ICU老年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检验拟合优度。结果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OR=3.205,95%CI:1.204~8.533)、气管插管(OR=4.259,95%CI:2.008~9.034)、留置导尿管(OR=7.542,95%CI:1.335~42.615)以及住院天数≥7d(OR=18.534,95%CI:6.576~52.239)是ICU老年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为0.963 (95%CI:0.948~0.978),模型拟合度较好。结论 根据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气切插管、留置导尿管以及住院天数≥7d构建的预测模型对预判ICU老年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有较好的效果,对于指导医院公共卫生防控和临床工作,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易感因素。方法选择2011.2~2013.2我院收治呼吸道反复感染患儿(观察组)及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对照组)各150例。采用自制的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易感因素调查表,记录两组儿童血常规、血金属元素及血免疫球蛋白等检查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进行易感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易感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钙、铁元素、血IgA和IgG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将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相关的因素引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次≥3次(OR=2.988,95%CI 1.249~5.147)、被动吸烟(OR=6.812,95%CI 2.143~13.764)、低钙血症(OR=3.304,95%CI 1.203~6.056)、血清IgA230 mg/L(OR=5.237,95%CI 1.103~10.721)和IgG5 g/L(OR=5.408,95%CI 1.282~11.302)、抗生素与激素的使用(OR=8.542,95%CI 3.762~16.997)、生活环境(幼儿园)(OR=3.251,95%CI 1.377~6.223)为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独立易感因素。结论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易感因素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87例老年患者血流感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对60~74岁及≥75岁老年患者血流感染特点进行比较。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统计学方法分析病死率的危险因素。结果 287例老年血流感染患者中,最多见的感染来源是呼吸系统(20.9%)。常见的致病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9.4%),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12.7%),肠球菌(8.0%)。院内粗病死率为23.0%,归因于血流感染的院内病死率为16.4%。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75岁(OR3.151,95%CI 1.494~6.648,P=0.003)、白蛋白33 g/L(OR 5.609,95%CI 2.046~15.376,P=0.001)、血肌酐≥90μmol/L(OR 2.444,95%CI1.188~5.029,P=0.015)。合理抗生素治疗(OR 0.293,95%CI 0.144~0.597,P=0.001)是血流感染预后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年龄≥75岁、白蛋白33 g/L、血肌酐≥90μmol/L是增加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合理抗生素治疗是预后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肺癌患者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后非计划拔管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需行PICC置管的肺癌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不成功组21例,为非计划拔管患者,成功组63例,未出现非计划拔管,两组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和住院资料进行赋值后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非计划拔管的危险因素。结果共计84例患者,均成功置管,成功率为100%。对两组患者置管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在因素伴发疾病(1种)方面比较(χ~2=3.910,P=0.048)、治疗方法(手术联合化疗)(χ~2=4.973,P=0.026)、治疗方法(放化疗结合)(χ~2=4.507,P=0.034)、置管类型(χ~2=7.756,P=0.005)、置管静脉选择(肘正中静脉)(χ~2=5.325,P=0.021)、置管静脉选择(头静脉)(χ~2=4.895,P=0.027)、制动时间(χ~2=9.724,P=0.002)、总留置时间(1-4周)(χ~2=27.177,P=0.000)、总留置时间(4-12周)(χ~2=4.675,P=0.031)、总留置时间(12周以上)(χ~2=8.671,P=0.003)、带管住院次数(2-3次)(χ~2=18.599,P=0.000)、带管住院次数(3次以上)(χ~2=12.392,P=0.000)、患者状态(χ~2=10.934,P=0.001),比较中,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对肺癌患者进行PICC置管,具有极高的置管成功率;同时,患者的伴发疾病,置管类型,置管静脉选择,制动时间,总留置时间,带管住院次数,患者精神状态等因素是造成非计划拔管的危险因素,在PICC置管中,要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HT)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156例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溶栓后复查头颅CT有无HT分为HT组及无HT组,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溶栓后HT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与无HT组比较,HT组继发心房纤颤患者较多(P=0.028),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较多(P=0.009),溶栓前NIHSS评分较高(P=0.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溶栓前NIHSS评分高(OR=1.108,95%CI:1.027~1.195,P=0.008)是继发HT的危险因素。结论溶栓前NIHSS评分高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HT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菌性重症肺炎患儿继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随州市中心医院儿科收治的细菌性重症肺炎患儿300例,根据AAD发生情况分为AAD组110例和非AAD组190例。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行机械通气情况及抗生素使用情况,细菌性重症肺炎患儿继发AAD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儿性别,白细胞计数≥15×109/L、C反应蛋白≥5 mg/L、中性粒细胞分数≥65%者所占比例,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阿奇霉素、一代头孢菌素、二代头孢菌素、三代头孢菌素、美罗培南、氨曲南、头孢吡肟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AAD组患者年龄≤2岁、抗生素使用时间≥5 d、联用抗生素、行机械通气者所占比例,头孢哌酮/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使用率低于AAD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年龄≤2岁[OR=1.853,95%CI(1.056,3.253)],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OR=1.989,95%CI(1.090,3.632)]、阿莫西林/克拉维酸[OR=1.921,95%CI(1.065,3.466)]、哌拉西林/他唑巴坦[OR=1.881,95%CI(1.047,3.380)],联用抗生素[OR=1.898,95%CI(1.151,3.130)],行机械通气[OR=1.919,95%CI(1.076,3.422)]是细菌性重症肺炎患儿继发AA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2岁,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用抗生素,行机械通气是细菌性重症肺炎患儿继发AA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相关心肌梗死(PMI)的危险因素,建立PMI发生风险的危险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801例择期PCI患者的临床基线特征、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及PCI操作资料,并就此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分为PMI组(n=113)和无PMI组(n=688)。同时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MI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危险模型。结果:PMI发生率为14.1%(113/801),经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MI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OR=1.040,95%CI:1.015~1.065,P=0.001),多支病变(OR=1.740,95%CI:1.028~2.945,P=0.039),支架数目(OR=1.787,95%CI:1.404~2.275,P=0.000),旋磨(OR=4.046,95%CI:1.336~12.252,P=0.013),并建立了危险模型。该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6(95%CI:0.657~0.754)。结论:年龄、多支病变、支架数目及旋磨均为PM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由此建立的危险模型能够较好地指导临床工作者评估PMI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广东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ICU、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分院ICU符合研究条件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663例,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手术前后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AKI的发生情况、临床危险因素,死亡等预后情况,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神经外科重症患者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AKI发生率为16.9%(112/6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再次手术(OR 7.887,95%CI 1.666~37.345)、入ICU血清胱抑素C水平(OR 4.226,95%CI 1.948~9.166)、入ICU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OR 2.928,95%CI 1.503~5.706)、入ICU血清肌酐106μmol/L(OR 3.422,95%CI 1.518~7.714)、术中输血≥400 m L(OR 2.562,95%CI 1.418~4.627)是神经外科重症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AKI患者的住院时间、肾脏替代治疗比例、ICU病死率、院内病死率、90 d病死率明显高于非AKI者(P均0.05)。结论再次手术、入ICU血清胱抑素C水平、入ICU GCS评分≤8分、入ICU血清肌酐106μmol/L、术中输血≥400 m L是神经外科重症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长期机械通气(PMV)患者的临床结局以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收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ICU的老年患者120例(年龄≥65岁),男62例,女58例,机械通气时间≥21 d。比较不同年龄组(≥80岁组和<80岁组)患者的临床结局,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老年PMV患者住院死亡和撤机失败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筛选和检验。结果患者的住院死亡率为21.7%(26/120),住院期间脱机成功率为61.7%(74/120);老年PMV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疾病、血液净化治疗、外科手术以及延迟气管切开等因素对患者住院死亡的发生无明显影响,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当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15(OR=2.302,95%CI 1.357~3.905,P=0.002)和血清白蛋白≤20 g/L(OR=3.916,95%CI 2.173~7.057,P<0.000 1)时,老年PMV患者住院死亡风险明显升高,老年PMV患者的年龄、性别、血液净化治疗、外科手术等因素对患者脱机失败的发生无明显影响,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当APACHEⅡ≥15(OR=2.306,95%CI 1.356~3.990,P=0.005)、血清白蛋白≤20 g/L(OR=3.945,95%CI 2.193~7.007,P=0.001)、至少有一种合并疾病(OR=2.032,95%CI 1.457~3.805,P=0.040)以及延迟气管切开(OR=2.012,95%CI 1.253~3.054,P=0.004)时,老年PMV患者脱机失败的风险显著升高。结论高APACHEⅡ评分和低白蛋白水平是PMV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患者存在合并疾病及延迟气管切开也是脱机失败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 83例进行了有创机械通气的老年肺炎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是否成功脱机分为失败组及成功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有创机械通气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患者年龄、贫血比例、血清白蛋白浓度、机械通气前抗感染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前抗感染时间(OR=1.347,95%CI:1.152~1.575)及低蛋白血症(OR=0.716,95%CI:0.582~0.881)是有创机械通气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机械通气前抗感染时间及低蛋白血症可预判老年肺炎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再次血运重建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入选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PCI治疗、年龄≥60岁的患者315例,年龄60~96(72.89±7.80)岁,中位随访时间为62个月。根据部位不同将所有再次血运重建患者分为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target lesion repeat revascularization,TLR)组和非靶病变血运重(non-target lesion revascularization,non-TLR)组,分别与未发生再次血运重建组比较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所有入选患者中共104例(33.0%)发生再次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其中TLR组和non-TLR组分别为32例(10.2%)和72例(22.9%)。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 4.560,95%CI 1.935~10.745,P=0.001)和平均置入支架总数(OR 1.549,95%CI 1.049~2.288,P=0.028)与TLR相关,年龄(OR 0.941,95%CI 0.904~0.979,P=0.00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幅(OR 2.512,95%CI 1.562~3.987,P0.001)、分叉病变比例(OR 2.238,95%CI 1.197~4.173,P=0.014)和残余病变SYNTAX积分(rSS)(OR 1.068,95%CI 1.019~1.109,P=0.004)是non-TL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和支架置入数是老年患者PCI术后TLR的相关危险因素,平均年龄小,LDL-C降幅小、分叉病变和rSS偏高与老年患者PCI术后non-TLR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合理的干预措施以降低OH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在新华医院老年医学科诊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17例,OH组57例,非OH组(NOH组)160例。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降压药物使用情况、基础疾病情况。危险因素的筛选采用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335,95%CI:1.125~1.584,P=0.002)、α受体阻断药(OR=1.582,95%CI:1.239~2.020,P=0.000)、降压药物≥3种(OR=1.452,95%CI:1.169~1.804,P=0.018)、心房颤动(OR=1.362,95%CI:1.206~1.538,P=0.008)和合并疾病≥2种(OR=1.485,95%CI:1.241~1.777,P=0.001)是OH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OH的发生率与高龄、α受体阻断药、心房颤动、合并多种疾病以及联合应用≥3种降压药物有关,必须对这些因素加以有针对性的干预,以降低OH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后发生重度低血流动力学(HD)状态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接受CAS手术的患者,其中男70例,女15例。按照是否发生重度HD(血压≤90/60 mm Hg或心率≤50次/min)状态分为重度HD组18例和非重度HD组67例,观察相关因素对重度HD的影响,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重度H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高回声斑块(OR=6.219,95%CI:1.163~33.266;P=0.033)、最狭窄处距颈动脉分叉处距离1 cm(OR=8.360,95%CI:1.372~50.930;P=0.021)、基础收缩压120 mm Hg(OR=6.384,95%CI:1.217~33.486;P=0.028)、扩张球囊直径≥5 mm(OR=8.028,95%CI:1.462~44.091;P=0.017)为CAS术后发生重度HD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DFI高回声斑块、最狭窄处距颈动脉分叉处距离1 cm、基础收缩压120 mm Hg、扩张球囊直径≥5 mm为CAS术后发生重度HD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近期预后,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直接PCI治疗的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30d内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预后不佳组(40例)和预后良好组(128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68例直接PCI治疗的STEMI患者MACE发生率为23.8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OR=1.326,95%CI 1.168~1.505)、冠心病家族史(OR=1.852,95%CI 1.369~2.505)、病变支数(≥2)(OR=1.682,95%CI 1.382~2.047)、Killip′s分级Ⅲ~Ⅳ级(OR=1.693,95%CI 1.428~2.007)和发病至PCI时间(OR=1.785,95%CI 1.425~2.236),P均0.01;保护因素有TIMI 3级(OR=0.623,95%CI 0.518~0.749)、应用替罗非班(OR=0.452,95%CI 0.367~0.557),P均0.01。结论:高龄、冠心病家族史、病变支数≥2、心功能差和发病至PCI时间长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TIMI 3级和应用替罗非班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1年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通过西安脑卒中数据库平台,收集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4所三级甲等医院连续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16例,并分别在患者发病1、3、6个月以及1年时进行随访,以1年随访时改良Rankin评分(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1660例,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分)356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1年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年龄、入院48h不能行走、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2.37,95%CI:1.49~3.77,P=0.001)、心房颤动(OR=2.61,95%CI:1.42~4.80,P=0.002)、入院NIHSS评分(OR=1.15,95%CI:1.10~1.21,P=0.001)、入院48h不能行走(OR=2.37,95%CI:1.54~3.65,P=0.001)、白细胞计数10×109/L(OR=1.49,95%CI:1.09~2.72,P=0.010)是急性脑梗死患者1年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期识别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关注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有助于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1年不良预后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肿瘤专科医院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2014年我院277例接受呼吸机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VAP发生的危险因素依次为:骨髓抑制(OR=1.75,95%CI=1.014~4.08,P0.001)、氧和指数小于200(OR=1.34,95%CI=1.02~3.68,P=0.021)、APACHEⅡ评分大于20分(OR=1.33,95%CI=1.17~3.25,P=0.012)、年龄超过60岁(OR=1.25,95%CI=1.03~3.32,P0.001),使用质子泵抑制剂(OR=1.18,95%CI=1.02~3.64,P=0.031)、CLIS评分大于6分(OR=1.24,95%CI=1.05~2.78,P=0.026)及机械通气时间超过1周(OR=1.07,95%CI=1.01~2.35,P=0.047)。结论对于年龄超过60岁、APACHEⅡ评分大于20分、CLIS评分大于6分者应注意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积极纠正缺氧和骨髓抑制、避免常规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及尽可能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可能会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