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中医学卫气抵御外邪与人体免疫功能相关,以及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不断充养卫气、为机体免疫功能提供物质基础为切入点。探讨中医学“脾为之卫”的科学内涵,认为卫气的免疫防御机能主要由脾来行使。  相似文献   

2.
失眠症是临床诊疗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病机复杂多样,主要以三大主症为主:入睡困难、睡眠时间过短、易醒,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患者的情感及日常的工作学习状态,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幸福感。着眼于《黄帝内经》"卫气不能由阳入阴"的理论,指出不寐与脾胃、卫气的相关性,阐述"脾为之卫"的主张,并基于此主张来探讨失眠的病机,指出"脾为之卫"理论可用于临床指导失眠的治疗,为临床治疗失眠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感染过程中胃黏膜呈免疫失衡状态。“脾为之卫”指脾通过卫气及自身运化作用发挥护卫机体、防御病邪的功能,“脾为之卫”功能失常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致病的根本病因。结合现代医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卫气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与免疫细胞密切相关,脾功能异常多有免疫失衡的表现,免疫失衡与“脾为之卫”功能失常相契合。本文基于“脾为之卫”理论从免疫学角度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病机,为中医药干预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研究及临床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阴道炎的发生、发展与阴道免疫密切相关,本文以“脾为之卫”为理论基础,结合西医学研究,阐明“脾为之卫”功能对阴道免疫的调控作用,并通过论述两种常见阴道炎发生时的阴道免疫反应,论证其发生、发展与“脾为之卫”功能减弱所致的阴道免疫功能失调的相关性,探索出从健脾角度预防阴道炎发生、发展的有效途径,为阴道炎的预防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与思路。  相似文献   

5.
痹证虽因风寒湿三气而致,亦因元气之虚,属本虚标实之证,以本虚为主。“脾为之卫”理论是指脾具有防病祛邪、保卫机体的作用,是脾功能的综合体现。古有正虚本在脾之言,痹证的主要病机乃“脾失之卫”,故在治疗上可运用补脾培元、益气养血,益气固表、调和营卫,健脾利湿、化痰祛瘀等治法以“健脾复卫”,为痹证的中医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癌是常见癌症之一,西医对大肠癌防治的手段有限。通过探讨“脾为之卫”的理论内涵,以此为切入点讨论大肠癌前病变的中医病机。大肠癌前病变的中医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脾虚为本,痰湿、瘀血、气滞、癌毒为标。充分认识大肠癌前病变的中医病机,可为防治结直肠癌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历节胶囊对CIA小鼠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DBA/1小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模型组,历节胶囊组,每组各20只。每组给药连灌21天后处死。Western blot检测TLR4、MyD88、NF-κB p65蛋白表达量;PCR检测TLR4、MyD88、NF-κB p65的mRNA表达水平;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MyD88、NF-κB p65及TLR4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上升,模型组的血清TNF-α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历节胶囊组MyD88、NF-κB p65及TLR4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下降,血清TNF-α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历节胶囊可以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 p65炎症信号通路以取得疗效。  相似文献   

8.
冯珂  纪立金 《山东中医杂志》2012,(9):627-629,695
"脾主为卫"的"卫",是"卫士"、"护卫"之意。"脾主为卫"的内涵应作"脾胃主为卫"。"脾主为卫"的机制是:脾胃运化功能正常,正气充盛,邪不外侵,卫气化源充足,卫外有权。脾胃之气健旺,肌肉丰满,护卫内在脏腑,防止邪气内侵。脾升胃降气机枢纽运转正常,一可调衡五脏之气,防止太过与不及;二可运代五脏之气,适应自然;三可调衡情志,使正常情感活动勿太过与不及。  相似文献   

9.
人类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以损耗机体免疫系统为特征,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尽管抗病毒治疗抑制了病毒的复制,但仍有部分患者未能实现免疫功能的恢复,引发免疫重建功能不良,增加了患者疾病发生率及死亡率。中医“脾为之卫”理论阐明了脾具有抵御外邪、保护机体的作用,这与西医学所讲的免疫学理论相吻合。因此本文从“脾为之卫”理论探讨艾滋病免疫重建不良的中医病机,从而在“脾为之卫”理论的指导下为更好运用中医药治疗免疫重建不良提供理论依据,发挥中医药在临床治疗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基于微生态学,聚焦肠道菌群,探讨中医学"脾为之卫"的理论依据与科学内涵,分析中医学脾功能的发挥与肠道菌群的调节在人体防病抗邪中的作用及相关性,并从治未病、指导治疗与判断预后、中病即止等方面论述了应用"脾为之卫"理论调节肠道菌群在诊治疾病中的意义,以期为从系统生物学阐释传统中医学理论提供有意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紊乱是目前研究UC发病机制的热点。脾虚是UC发病的基础,“脾为之卫”功能失常是UC肠道黏膜免疫稳态失衡的关键原因。本文以“脾为之卫”为切入点,探讨UC肠黏膜免疫功能紊乱的机制,为从脾论治UC夯实理论基础,且为从恢复肠黏膜免疫稳态角度治疗UC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皮肤病是发生在皮肤、黏膜及皮肤附属器疾病的总称,随着现代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皮肤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皮肤病的高发病率、病因病机的复杂性、易反复等特征使得对皮肤病病因病机及其生物学本质的有益探索成为急需研究的方向。由于皮肤居于机体表面,导致中医辨治皮肤病常局限于皮肤局部,而忽视机体内在脏腑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回顾中医脾胃相关理论,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脾为之卫"发挥作用的相关环节进行了探讨,就"脾为之卫"理论中病邪的关健感知部位、人体防御外邪作用的主要体现时段、驱邪外出的主要渠道等问题,提出了个人认识并做简要论述,以期充分探讨"脾为之卫"的理论内涵,开阔"脾为之卫"临床运用思维,使其作为对疾病预防具体治则和方法研究的...  相似文献   

14.
轮状病毒性肠炎发病率居高不下,黏膜固有免疫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中医学认为,中焦之脾与宿主免疫密切相关,“脾为之卫”与肠黏膜免疫网络高度吻合。脾行卫之功,卫气隶属于脾。卫气强弱与人体免疫关系密切相关。基于此,该病的主要病机是脾胃虚弱,卫气不足;疾病转归与预后的关键是“脾脏-卫气-免疫”交互网络。五加减正气散基于调脾强卫,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发挥抗病毒、增强免疫、调节肠道菌群、抗炎止泻等作用,为进一步揭示该经方的抗病毒机制和可能作用靶点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实现温病-免疫-病毒学的有机结合丰富了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邢代君  姜婷  郑心 《光明中医》2023,(12):2408-2410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以下简称肺癌)的病死率居恶性肿瘤首位,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脾为之卫”是基于中医学中脾的生理功能中对其防病御邪作用的高度概括。脾与肺为母子之脏,健脾中药具有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而达到防治肺癌的作用,中医学中的脾脏与系统生物学中的肠道菌群在影响机体消化、吸收及免疫等方面的作用异曲同工,故此文结合肠道菌群与“脾为之卫”防治肺癌的科学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节饮食、重预警、从脾论治、测预后、顾护胃气等临床启发,以期运用微生物组学阐释中医学理论,为发挥中医学防治肺癌的优势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17.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脂代谢异常并存的生殖内分泌紊乱综合征,影响8%~13%的育龄期妇女和3%~11%的青春期女性,其临床特征具有高度异质性,目前治疗主要依赖于症状导向的个体化治疗策略。慢性低度炎症状态是PCOS的核心发病机制之一。巨噬细胞是先天免疫的基础细胞,在调节全身炎症反应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巨噬细胞M1/M2极化失衡可通过激活促炎反应、破坏卵巢组织修复、刺激雄激素过度合成、促进胰岛素抵抗(IR)发生等途径参与PCOS慢性低度炎症过程。重塑巨噬细胞表型可能为PCOS的潜在治疗策略。中医学认为“脾虚痰湿”是导致PCOS发病的重要病机,“脾为之卫”功能在PCOS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保障脾主运化、卫外防御等生理功能正常运行的关键作用。巨噬细胞极化失衡与中医学“脾为之卫”向“脾失为卫”转化过程相似。因此该文首次从中医“脾为之卫”理论角度,探析巨噬细胞极化与PCOS慢性低度炎症发病机制的深层联系,为PCOS的治疗和药物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脾者主为卫”是说卫外御邪是脾的主要功能,脾气旺盛状态下,机体可以依靠自我调节维持动态平衡,避免疾病发生。中医脾功能与机体细胞免疫机制相关,免疫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是“脾者主为卫”的微观表现。Th17/Treg平衡是影响AS的新靶标,Th17/Treg比值处于正常范围时,相互反馈调节并维持动态平衡状态,Th17和Treg控制动脉粥样化相关细胞因子,分别发挥抗动脉粥样化或促动脉粥样化作用。巨噬细胞极化产生炎症调节因子,在T细胞分化中发挥作用,可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影响Th17/Treg平衡。健脾祛痰法可能通过影响巨噬细胞极化调节Th17/Treg平衡从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9.
肠黏膜机械屏障受损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及新方向。“脾为之卫”是指脾具有抗御外邪、保护机体的作用,主要依托于“脾主运化”“脾主升清”而产生,“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脾为之卫”的主要内涵。从现代医学角度阐述,“脾为之卫”理论与肠黏膜机械屏障相通,是对于人体抵御外界有害物质侵袭功能的描述。脾气亏虚,正气不足,抗邪无力,湿邪内侵而致泄泻。脾气虚弱,肠黏膜机械屏障受损,有害物质通过肠黏膜直接作用于肠道而致腹痛、腹泻。现以“脾为之卫”为切入点,探讨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肠黏膜机械屏障的损伤机制,为健脾益气法治疗IBS-D夯实理论基础,且为从“肠黏膜屏障”的角度治疗IBS-D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脾为之使”出自《素问·刺禁论》:“脾为之使,胃为之市。”以“脾为之使”的文辞解释以及含义为着眼点,结合上下文“胃为之市”分析其内在含义以及临床内涵:脾转输谷食精微,脾阳上输精微散精于肺,是化生精、气、血、津液的原材料,从而滋养全身脏腑形体官窍;脾阳上输散布津液或四布输散津液,脾气散津并为胃行其津液,脾转输水液,是人体水液代谢的枢纽,滋润濡养全身脏腑形体官窍;脾居五脏中央,与胃升降相因,维持五脏气机的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