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急症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1〕。及时、有效的开通梗死血管以挽救濒死的心肌细胞,实现梗死冠脉再通,以迅速恢复再灌注,防止梗死面积的扩大,缩小心肌缺血范围,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及其治疗预后是目前临床治疗AMI的关键〔2〕。由于老年AMI患者特殊的病理、生理变化且常合并多种疾病或并发症,对溶栓治疗的危险性增加,因此临床上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血管内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引起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和中断,进而出现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尽早、充分和持续开通梗死相关冠状动脉、重建冠状动脉血流是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最佳策略,对挽救濒死心肌、防止梗死面积扩大、保护心肌泵血功能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血管内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引起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和中断,进而出现心  相似文献   

4.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逐年增多 ,尤其是冠状动脉 (冠脉)介入治疗日益引起关注 ,本文回顾性总结≥ 70例 70岁AMI患者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PCI)的情况 ,旨在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1 对象与方法入选病例为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1 2月在我院心内科就诊并接受PCI的≥ 70岁的AMI患者共70例 ,男 5 3例 ,女 1 7岁 ,年龄 70~ 84( 72 .4± 5 .3)岁。其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2 8例 ,下壁心肌梗死40例 (并发右室梗死 1 9例、后壁梗死 8例 ) ,高侧壁心肌梗死 2例。并发高血压 5 7例 ( 81 .4% ) ,糖尿病 4…  相似文献   

5.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失败的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补救性静脉溶栓对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失败的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失败病人8例,立即给予50 m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行静脉补救性溶栓治疗。结果 8例病人中有6例在溶栓后(2.6±0.8)h出现再灌注,实现临床再通。临床再通与造影显示再通完全符合。结论对于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未能及时开通罪犯血管的病人,可以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补救性溶栓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正>病例1女,80岁。因"胸痛4 h"入院。患者2015年5月20日9时突发心前区压榨性胸痛,向左上肢放射,伴大汗,症状持续不缓解,外院查心电图示急性ST段抬高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给予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各300 mg口服后转我院急诊科,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室性早搏,前壁导联r波  相似文献   

7.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80岁。2015年5月20日因胸痛4 h入院。患者5月20日9时突发心前区胸痛,压榨性,向左上肢放射,伴大汗,无黑矇、晕厥、喘气。症状持续不缓解,外院诊断急性ST段抬高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各300 mg口服后转我院急诊科。复查心电图提示广泛前壁导联ST段抬高,较外院心电图无回落(图1),心脏超声示左房扩大,左室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二、三尖瓣轻度反流,左室收缩功能减低(LVEF 42%)。再次给予口服氯吡格雷300 mg,紧急送介入中心行直接经皮冠状动  相似文献   

8.
Yang SS  Li WM  Zhou LJ  Li Y  Wang LF  Han W  Chen YD  Zhou HY  Pan W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136-1140
目的 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联合经皮血栓吸除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 5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PCI组(n=28)和PCI联合血栓吸除术组(n=28).于PCI术后24小时、1周行实时心肌声学造影(RT-MCE),记录各组灌注对比积分指数(CSI)、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透壁性对比缺损长度(CDL)和严重室壁运动异常长度(WML).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 各时间点PCI联合血栓吸除术组CSI、WMSI、CDL和WML明显低于PCI组(P<0.05).术后1周PCI联合血栓吸除术组血浆hs-CPR和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4.56±1.98)mg/L比(5.96±2.03)mg/L,P<0.05;(544.7±185.3)pmol/L比(897.6±215.9)pmol/L,P<0.01],血浆MMP-9无明显升高[(672.7±175.9)μg/L比(609.6±196.5)μg/L,P>0.05].结论 与PCI组相比,PCI联合经皮血栓吸除术可明显减少术后无再流的发生,改善微循环和心脏功能,是治疗AMI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效果和预后。方法收集入住本院的61例行PCI术的高龄AC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8例,女性23例,年龄为80~88(82±2)岁。19例行急诊PCI术,42例为择期PCI术,观察近期(住院期间)和远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发生和临床预后。结果61例患者中3支血管病变39例(64%),双支血管病变16例(26%),单支血管病变6例(10%);完全闭塞病变25例(41%);14例(34%)患者合并肾动脉狭窄。手术操作成功率97%,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3级达9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其中造影剂肾病6例(10%)。住院期间MACCE发生率3%,均为心源性死亡,4个月至4年9个月随访期间MACCE发生率22%,包括3例心脑源性死亡、2例其他原因死亡。结论高龄ACS患者行PCI术手术操作成功率高,住院期间病死率和随访期间MACCE发生率较低,但患者病变重,并发症尤其是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地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近5年来高龄(≥80岁)急性心肌梗死病例78例。其中PCI治疗40例,药物保守治疗38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础临床资料、住院期间临床疗效以及PCI术后6个月的随访结果。结果与药物保守治疗组相比,PCI治疗组住院期间心肌梗死症状缓解率明显提高(52.63%vs 75.00%,P<0.05),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降低(39.47%vs 15.00%,P<0.05)。出院后6个月内再次心绞痛(42.86%vs 18.42%)和心肌梗死(22.86%vs 5.26%)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再次心血管事件和猝死的发生率也有一定下降(25.71%vs 10.52%,P=0.09)。结论 PCI治疗可以改善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由此可见,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 PCI治疗是安全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时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于2016年4月至2018年8月间我院心血管内科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按手术治疗时间不同分组,对照组应用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研究组对患者实施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比不同手术时机对患者心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的LVSEd(左室收缩末径)、LVDEd(左室舒张末径)、LAd(左房内径)的心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m MPG(二尖瓣压力差)、mPAP(肺动脉平均压)血流动力学水平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较择期手术更好,可有效改善心功能、血液流变学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80岁.因"突发胸痛2小时"于2009年11月27日人院.既往2型糖尿病史10年,高脂血症史15年,高血压史30年.入院时心电图如图1所示.入院诊断: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6月210例AMI患者行PCI治疗的病史资料。结果 135例(64.3%)患者发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前壁梗死较下后壁梗死发生快速型心律失常较多,但无统计学意义;下后壁梗死较前壁梗死发生缓慢型心律失常多见(P〈0.01)。6 h内开通冠状动脉者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6 h~12 h开通者(P〈0.01),且严重再灌注心律失常较多见。结论再灌注心律失常在直接PCI术中发生率较高;类型与心肌梗死部位有关,再灌注的时间影响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正>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时,心肌因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会引起氧化应激反应,心肌细胞钙通道异常开放也会加重心肌损伤~([1])。患者常因心力衰竭而死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复流可能加重AMI心肌血流再通后再灌注损伤,并诱发心力衰竭的发生~([2])。故及时复流、增强患者心功能并降低PCI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是  相似文献   

15.
晋辉 《山东医药》2011,51(35):67-68
目的比较经股动脉和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AMI的疗效。方法将8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各40例,分别桡动脉及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桡动脉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股动脉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股动脉组(P均〈0.05)。结论桡动脉和股动脉入径PCI术其临床疗效相当,桡动脉入径以其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损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的优势,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急性肾损伤(AKI)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89例老年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PCI治疗,根据术后是否出现AKI,将其分为AKI组(n=65)和非AKI组(n=124),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及预后情况。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并发AKI的影响因素。结果 189例老年AMI患者中,65例患者并发AKI(34.39%)。AKI组患者住院时间长于非AKI组;心力衰竭、感染、出血、自动出院及死亡例数均多于非AK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糖尿病(OR=3.766,95%CI 2.031~6.982)、心功能Killip分级(OR=3.043,95%CI 1.966~4.712)、白细胞计数(OR=1.877,95%CI 1.058~3.364)及N端脑钠肽前体(OR=2.570,95%CI 1.386~4.765)是影响老年AMI患者PCI术后AKI发生的危险因素;肾小球滤过率(OR=0.470,95%CI 0.327~0.676)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老年AMI患者PCI术后AKI发生率较高,AKI将增加预后不良发生率,建议临床注重合并糖尿病及心功能不佳者的治疗及护理,同时可借助基线肾小球滤过率、白细胞计数及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判断患者并发AKI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1999~2003年,我们对87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恢复期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经冠状动脉介入(PCI)联合尿激酶原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老年AMI患者24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直接进行PCI治疗,观察组先给予尿激酶原进行溶栓治疗后继续行PCI治疗。比较两组梗死血管再通率、心肌梗死面积,治疗前后心脏功能指标、TIMI血流分级、治疗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梗死血管再通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7,P=0.24),观察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情况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4.17%)明显低于对照组(17.49%,χ~2=11.04,P=0.00)。结论 PCI联合尿激酶原治疗老年AMI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梗死血管堵塞情况、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增强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左心室附壁血栓(LvT)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抗栓治疗。方法收集煤炭总医院2005年8月至2012年2月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室附壁血栓并行PCI治疗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前壁心肌梗死9例(75%),左室射血分数低于40%共7例(58%),冠脉造影检查三支及以上血管病变7例(58%)。6例给予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三联抗栓,2例给予西洛他唑、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三联抗血小板治疗,随访期间血栓均消失。4例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者l例发生脑梗死后加用华法林,3例患者血栓消失,1例血栓机化。12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出血现象。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心室附壁血栓并接受PCI治疗患者,充分衡量获益及出血风险,按照个体化原则给予抗栓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6例80岁以上高龄老年AMI患者,入院后直接PCI。观察手术成功率、并发症、住院死亡率和心脏事件,出院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示梗死相关血管(IRA)血流TIMI0~1级,除2例心源性休克患者术中因室颤死亡,其余病例均成功开通IRA,手术成功率97.7%,术后68例血流TIMI3级,16例TIMI2级。26例心功能Killip3级以上者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循环,术后6例因左心功能衰竭死亡。多支病变者除20例3支病变外,均在术后3~7d行非IRA的PCI。仅3.6%发生需输血的出血并发症。住院总死亡率为9.3%,KIillip3级以上者死亡率为30.8%。住院期间无心脏事件发生。生存的78例患者出院前测平均LVEF为43%(26%~62%)。结论对于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AMI患者,直接PCI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