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性骨不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性骨不连的疗效。方法自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对23例胫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感染,形成骨缺损、骨不连的病人(男18例,女5例;年龄20~65岁,平均35岁;病程最长19年,最短9个月,平均18个月)采用外固定支架,局部置入含庆大霉素的骨水泥抗菌珠链配合中药治疗。结果随访1年以上,最长达5年,均愈合。临床愈合最快为3个月,最慢7个月,平均4.5个月。膝踝活动功能基本满意。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胫骨内固定术后感染性骨不连,手术方法简便,病人痛苦少,预后良好,且住院时间少,费用节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跟骨骨折根据不同分型选择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非手术治疗Ⅰ型跟骨骨折7例,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Ⅱ型跟骨骨折7例,切开复位跟骨解剖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Ⅱ型跟骨骨折8例、Ⅲ型跟骨骨折16例、Ⅳ型跟骨骨折2例,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Ⅳ型跟骨骨折2例。结果所收录病例治疗后均随访12个月以上,按照Ma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治疗效果:Ⅰ型优良率为100.0%,Ⅱ型优良率为93.3%,Ⅲ型优良率为83-3%,IV型优良率为16.7%。结论(1)跟骨骨折应根据不同分型选择相应治疗方案;(2)骨折分型越严重,治疗越复杂,疗效越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应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术后随访5个月~3年,平均18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均满意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椎体高度大部分恢复.术后神经功能均有1~2级不同程度的恢复.未出现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钉道植骨强化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失败后的骨不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失败后的骨不连患者,行PFNA取出,并行钉道植骨强化DHS内固定、断端植骨术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13~36个月,平均随访18.4个月,复查X线片提示内固定物位置良好,术后6~8个月内骨折愈合,按照Harris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优良率达66.7%.结论 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失败后的骨不连患者,再次手术治疗时采用钉道植骨强化DHS内固定的方式,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赵庆国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1):184-185
目的:探讨载抗生素骨水泥治疗骨科慢性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科收治15例骨科慢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其中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6例,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7例,慢性骨髓炎患者2例。男9例,女6例;年龄34~71岁,平均52.3岁。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术前Harris评分25~40分,平均36.5分。手术予清创,创口内置载抗生素骨水泥串球。结果: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12~25个月,平均18个月,感染均未复发,局部软组织无肿胀和压痛。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髋关节疼痛消失,Harris评分为79~92分,平均84.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X线片示假体及内固定物固定可靠,无松动迹象及骨溶解发生。结论:清创后创口内置入载抗生素骨水泥是治疗骨科慢性感染性疾病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在治疗股骨、胫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为临床治疗股骨、胫骨骨折提供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 :2000年2月~2003年2月应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胫骨骨折58例。结果 :随访6个月~3年6个月 ,56例股骨、胫骨骨折顺利愈合 ,1例股骨中下段骨折及1例胫骨中上段骨折未遵嘱随访者骨不愈 ,后经植骨并结合交锁钉动力型固定骨折愈合。58例均无骨感染现象 ,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是治疗股骨、胫骨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陈旧性骨折后骨不连的治疗经验,分析骨不连的病因,评价手术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对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骨科从2010年7月—2013年7月手术治疗的14例骨不连患者进行分析,均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加自体骨移植的治疗方法。综合评价骨折骨折愈合率、手术并发症、临床效果。结果本组14例患者,经过术后随访,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随访时间3~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12个月,平均7.1个月。其中12例临近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另有2例临近关节仍存在活动障碍,无内固定失败等。结论骨不连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常见并发症,骨折部位、骨折类型的不同以及术后发生感染均是引起骨折后骨不连的重要原因。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加自体骨移植技术是治疗陈旧性骨不连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跟骨接骨板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3月~2012年6月应用跟骨接骨板治疗跟骨骨折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经3~18个月,平均8个月随访,骨折全部获得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个月。根据足部功能评分,优为17例,良为5例,可为1例,优良率为95.6%。结论跟骨接骨板是治疗跟骨骨折的理想方法,具有操作方便、固定牢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应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14例跟骨骨折患者均采用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8个月,28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无跟骨感染发生;优8例,良5例,差1例。结论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胫骨骨折骨不连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应用单边式骨外固定器并植骨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12例骨不连病例中9例为内固定术后骨不连,9例中的7例为术后过早负重活动,导致内固定材料断裂、松动,起不到稳定作用,2例骨感染造成骨不连,还有3例行石膏外固定治疗,治疗处置不当,延误所致骨不连,12例骨不连患者应用镶嵌式外固定支架治疗3~16个月后均获得骨折愈合。结论:应用单边式骨外固定器并植骨治疗,是一种治疗胫骨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刘滔滔  万瑞融  钟小斌 《中国药房》2012,(34):3255-3257
目的:总结临床药师参与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的药物治疗实践,探讨治疗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对55例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行抗感染、内固定拆除、局部抗生素骨水泥应用、扩创及持续冲洗引流等处理。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提供咨询意见,与临床医师协商,制订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并随时调整。结果:术后随访平均2年(10个月~4年2个月),2例截肢,4例不愈合,49例患者愈合。结论: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实践,对患者的药物治疗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跟骨钛钢板和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骨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37足跟骨骨折行跟骨钛钢板开放复位内固定和植入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治疗。按Sander分型:其中Ⅲ型28足,Ⅳ型9足。采用Maryl and Foot Score系统进行术后功能评价。结果:26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7~42个月,平均1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其中优19足,良13足,可3足,差2足,优良率为86.4%。术后并发症:本组有1足局部皮缘坏死,1足发生腓肠皮神经损伤,2足切口延迟愈合。结论:跟骨钛钢板和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骨是治疗跟骨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 1995年 2月~ 2 0 0 1年 3月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41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诊断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为标准。本组 41例 ,男 2 7例 ,女 14例 ,年龄 19~ 6 8岁 ,平均年龄 45岁 ;病程 3d~ 16个月。发病诱因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 5例 ,全髋骨置换术后 7例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 3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 5例 ,股骨干骨折骨牵引闭合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 2例 ,内固定术后 9例 ,股骨髁间骨折内固定术后 2例 ,髌骨骨折术后 1例 ,胫骨平台骨折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8例胫骨骨折骨不连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应用镶嵌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其疗效。方法所有病例术前常规使用抗生素3 d,在硬膜外麻醉沿原切口切开,取出松动的原内固定材料,将硬化的骨不连骨折端加以修正,形成稳定骨界面。结果8例骨不连病例中7例为内固定术后骨不连,7例中的6例为术后过早负重活动,导致内固定材料断裂、松动,起不到稳定作用,1例骨感染造成骨不连,还有1例自行在家保守治疗,治疗处置不当,延误所致骨不连,8例骨不连患者应用镶嵌式外固定支架治疗2.5~5个月后均获得骨折愈合。结论镶嵌式外固定支架是一种治疗胫骨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跟骨骨折43例46足(Ⅱ型12足,Ⅲ型27足,Ⅳ型7足)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本组4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5个月.切口均Ⅰ期愈合,无钢板外露,无感染,无皮肤坏死,优良率93.5%.结论 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固定牢固,并发症少,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一种良好的跟骨骨折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锁定加压钛钢板治疗SandersⅢ~Ⅳ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例(26足)采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总结分析。结果本组20例(26足)术后均获12~36个月随访(平均18.5个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优18足(69.2%)、良6足(23.1%)、可2足(7.7%),差0足,优良率为92.3%。结论开放复位锁定加压钛钢板固定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能够使跟骨正常的力学关系得到恢复,获得较满意的解剖复位,而且提高骨折固定强度,达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跟骨钛板治疗早期陈旧性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5月~2011年5月,对14例16足(单足12例,双足2例)早期陈旧性跟骨骨折患者施行切开复位跟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术后切口感染1例,所有患者足外形恢复良好。术后X线片显示跟骨宽度、Bohler角基本恢复正常。根据Kerr跟骨骨折评分系统:优13足,良3足,优良率100%。结论切开复位跟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早期陈旧性跟骨骨折可矫正跟骨畸形并有效恢复足部功能。  相似文献   

18.
雷鸣  王敏  张催 《抗感染药学》2014,(5):538-540
目的:评价万古霉素骨水泥治疗骨折内固定术后髓内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4月间应用交锁髓内钉术治疗骨折术后发生感染的患者34例,在拆除其髓内钉,切除窦道,扩髓后植入万古霉素骨水泥;术中采集其髓腔炎性异物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术后按药敏结果给予抗菌药物治疗;评价患者术后创口愈合或感染发生的情况。结果:34例患者均有完整随访资料,随访时间(14.3±3.5)月,其中32例患者的感染得到有效控制,而2例患者的感染未被控制,但经再次彻底清创植入万古霉素骨水泥后,感染得以控制。结论:采用万古霉素骨水泥植入骨折术后髓内可有效控制其感染,该法简单、安全是治疗骨折内固定术后髓内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38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骨缺损病例同时行植骨术。结果 33例获得12~24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全部病例均在4个月内骨折愈合,无深部感染及内固定失败。按Sanders膝关节评分法评定结果为优15例,良12例,可6例,总优良率81.8%。结论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应根据骨折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充分植骨能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同时应注意患肢解剖力线的恢复,此二者是获得术后良好膝关节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朱庆军  霍文玲 《河北医药》2010,32(19):2675-2676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股骨髁骨软骨骨折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10例股骨髁骨软骨骨折的患者,关节下手术以克氏针固定剥脱的骨软骨块,术后3个月应用关节镜手术探查愈合情况并拔出克氏针,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经6~20个月随访,术后患者均未发生近期及远期严重并发症、患者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关节镜辅助股骨髁骨软骨骨折手术治疗,临床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功能恢复良好,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