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由于其患病率高,且易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功能损害而日益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高血压属中医"眩晕"、"头痛"范畴,传统中医学认为,肝脏功能失调是引起高血压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并形成了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手段.文中就近年来中医药在从肝论治高血压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
<正>古代没有高血压病病名记载,其临床症状散见于古代医籍中,一般归为眩晕、肝风、头痛、中风等范畴。现代中医临床多将高血压病因归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而多夹痰。本文就古今医籍中关于高血压病从"痰"论治的内容加以综合整理,意在找寻高血压病从"痰"辨证与脏腑理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病的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病因病机复杂,根据"审证求因",多与肝、脾、肾三脏及气血相关。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有肝阳上亢、痰湿中阻、肾精不足、气血亏虚以及血瘀型等。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从肺论治、针刺治疗等法常收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的中医病名、病位与病机。[方法]在研读《内经》的基础上,逐次对高血压病的中医病名、病位、病机等方面进行探析。[结果]高血压病相对应的中医病名应为《内经》所述的“脉胀”,其病位主要在心,关乎五脏,心主血脉异常是主要病机。[结论]传统的从肝论治高血压病的经典辨证模式应该发生改变,临证时应根据心主血脉异常的病机理论,从心论治,治病求本,这对高血压病的辨证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桥本氏甲状腺炎,属中医"瘿病"范畴,病机复杂,西医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病在疾病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证候表现,历代医家及现代中医名家多认为本病病位多在肝、脾、肾,结合分期论治,疾病早期多为肝郁化火或肝气郁滞证,中期肝木犯土则可见肝郁脾虚证,后期多为脾肾阳虚证,临床治疗也多以疏肝、健脾、补肾为治疗原则,用药多入肝、脾、肾三经,疗效显著。本文主要从脏腑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经脉的循行路线、脏腑之间相互关系、中医治未病思想几方面入手,对从肝、脾、肾论治桥本氏甲状腺炎进行理论探讨,并结合目前临床的组方用药情况进行归纳整理,最后进行总结分析,旨在能更好地指导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6.
正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潜在危险因素,中医治疗高血压病多从肝阳上亢立论,然而部分疗效并不显著。高血压病发展到后期,其病机演变多为肝肾阴虚,故从肝肾阴虚论治高血压病应得到足够重视。1理论溯源眩晕、头痛从肝肾阴虚论治,古代典籍中已多  相似文献   

7.
浅述从肾论治阿尔茨海默病的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医各家大多认为"肾虚髓空"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根本,并认为"从肾论治"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法则.文章从中医文献、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三个方面论述了从肾论治阿尔茨海默病的渊源.  相似文献   

8.
胃食管反流病在中医脏腑辨证中与"肝脾"相关,临床多从肝脾论治,但部分患者治疗效果欠佳,且易复发。谢胜教授基于"以枢调枢"的理论,用调心肾枢机以和脾胃枢机的方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谢教授认为,心肾枢机交媾失和,枢转不利,则中土化生乏源,致脾胃枢机升降失衡,胃气上逆而发为吐酸、呕逆诸症,故从心肾论治,益肾引火,交合心肾,以枢调枢。心肾枢机调畅则脾胃枢机和降,吐酸、呕逆诸症自愈。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从肝论治刍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糖尿病属于祖国医学“消渴病”范畴,传统的观点主张从肺、胃、肾三消论治。从肝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及与其他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糖尿病的病因、病机、并发症以及中医现代研究等方面论述了糖尿病应从肝论治的原因及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中医对崩漏的治法各家不一,有的从肝论治,强调调经以肝为先;有的从脾论治,主张治血者以健脾为要;有的从肾论治,认为治肾方为治其本。为了观察补肾、健脾、补肾健脾三法治疗崩漏的效方异同,我们用以上三法对比,治疗崩漏162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162中,补肾组(简称肾组)85例,健脾组(简称脾组)33例,补肾健脾组(简称脾肾组)44例。  相似文献   

11.
“肝开窍于目”是中医脏腑理论的重要认知,认为“眼乃五脏六腑之精华, 上注于目而为明”,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了“肝病及眼”“眼病及肝”的中医辨证与辨病理论基础和诊疗体系。随着现代医学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肝脏和眼两大脏器之间在生理、病理诸方面存在着十分复杂而密切的联系, 这些生物学联系印证了“肝开窍于目”理论。因此,“肝-眼生物轴”的提出,既得益于“肝开窍于目”中医脏腑理论的启示,具有深厚的传统中医理论基础,又是人体脏器与眼部疾病之间存在共同的通路与靶点和复杂而紧密的生物学关系的客观判断。“肝-眼生物轴”的提出和不断丰富完善,必将为提升眼科学基础研究及临床诊疗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李庆海教授认为难治性高血压发病,肝首当其冲,亦关乎肾、脾、心诸脏。肝乃东方青龙木,通于春气,藏血,藏魂,司疏泄,体阴而用阳,其性主升主动,肝之经络上达于巅顶,下络于阴器,旁及于脾胃,与心包同属厥阴,故其疏泄失常,阴阳失衡,则气机逆乱,上冲清窍。现代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方式,易导致肝失条达,郁而化火,耗伤肝阴,风阳易动,且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患者多年高肾亏或久病伤肾,以致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发为眩晕。李教授针对难治性高血压临床肝阳上亢之主要病因病机,从肝论治,制定了清平滋肝的治疗原则,以入肝经药物为主药,包括平抑肝阳药、清肝泻热药、滋阴养肝药,并多以药对相须配伍,临床疗效显著,为中医药防治难治性高血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肾主耳”理论是中医藏象学说中的重要内容,文章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运用中医理论辨证分析老年性聋与肾的关系。提出老年性聋多因肾虚至髓海不足,耳失濡养;扰乱气机,气血运行不畅,耳窍闭塞。故而治疗应注重补肾通窍法,在-临床中防治老年性聋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主张眼科辨证应遵循传统中医理论,并结合现代检眼技术.在实践中,进一步拓展了“五轮学说“,提出了“眼的解剖与脏腑分属“、“深部望诊、微观辨证“的现代眼科辨证思路.  相似文献   

15.
刘巧认为黄褐斑是肝、脾、肾脏腑失调,面部肌肤失养所致,血虚和血瘀是其关键病机,提出了"毒邪"发病的新观点.治疗上以肝、脾、肾三脏为重点辨证施治,重视祛瘀解"毒",以色治色,创立了各种证型黄褐斑都适用的中药专利制剂"祛斑胶囊",配合中药倒模面膜术、心理疏导及日常调护,内外联合、综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中医风证的辨证历来主要从火、热,阴虚阳亢、血虚等病因方面来论,理论上很少论及阳虚与风的关系,笔者临床时发现肾病阳虚患者尤其是肾阳气虚衰的患者亦可出现风证。肾阳进一步损伤至虚衰时,即可耗损真阳导致肾病的发生。本文从理论、临床症状、肾阳虚与肾病的关系、现代医学对中医肾的物质层面的研究方面来阐述阳虚生风后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与肾病的辨证关系;同时通过临床案例简要论述了肾病阳虚风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认为,肾、肝、脾、心诸脏功能失调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基础,而肾中精气不足、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是根本病机。辨证主要主张以肝肾阴虚、肾阳亏虚分型,也兼见各家之见;治疗多从辨证论治,亦有基本方加减或中成药治疗,以及针灸,或配合心理治疗等,临床表明对改善卵巢功能、改善伴随症状有可靠的疗效,且无明显副作用,但缺少公认的临床疗效指南和治疗指针。因此,在中医治疗规范化方面尚待重视,另外某些中药或单体也具有植物雌激素或非植物雌激素药物作用,为中医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临床医案转化论治理论。方法收集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医案,基于数据挖掘技术,采用关联规则和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得到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辨证和处方用药理论。结果确定了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常见证型、主要治法、常用中药出现频次,常用中药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50个核心配伍和11个新处方。结论中医论治再生障碍性贫血具有一定规律性,证型主要为气血不足证、脾肾两虚证、肾阴阳两虚证,常用补气血、健脾、补肾等功效的中药,从中医临床医案转化出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论治理论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现实需求和学术发展决定了中西医结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医“辨证论治”也迎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中西医结合背景下,中医“辨证论治”必须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发展思路,详细剖析了中医“辨证”和“论治”的传承和创新发展路径,为更好实现“辨证论治”的传承创新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最后,呼吁中医人砥砺奋发,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艾滋病相关性腹泻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方法:总结、归纳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就中医对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病因,发生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的有关研究情况作一综述.结果:艾滋病腹泻病机为脾虚湿盛,肾精亏虚,并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治疗方法包括成方验方、辨证用药、艾灸治疗、心理疗法、食疗等.结论:中医治疗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