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为正确掌握萧山地区育龄妇女死亡情况,了解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及疾病顺位,以便提出相应的措施.本文对萧山区2000年10月1日~2002年9月30日死亡的15~49岁566例育龄妇女死亡病例进行死因调查.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我县育龄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及时制定预防育龄妇女死亡的可行性干预措施,有效地保护妇女的身心健康,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我县于2002年1~3月对本县15个乡镇1998~2001年育龄妇女死亡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建平县农村育龄妇女避孕套知识掌握及使用情况,为"十一五"农村计划生育适宜技术推广、提高避孕套在农村育龄妇女中的使用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获得抽查对象。调查辽宁省建平县21个乡镇142个村18~45岁育龄妇女,发放2000份,收回1991份,回收率99.55%。在2009年4~6月期间的避孕套使用情况,分析避孕套知识掌握及使用情况。结果不知道避孕套避孕方法的占5.6%,不知道避孕套可预防性病的占5.8%,建平县农村育龄妇女避孕套可预防性病的占5.8%,建平县农村育龄妇女避孕套使用率低,为8.9%。结论建平县农村育龄妇女中避孕套使用率非常低,相关知识差,应在进行生殖道感染检查时重视避孕套的大力宣传教育,提高避孕套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4.
近20年来,欧美和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意外死亡已居儿童总死亡顺位的首位。我国妇幼卫生项目县的局部抽样调查也显示意外死亡居我国0~4岁儿童总死亡顺位的第一位。为了解我区近年来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情况,本文对2000~2004年萧山区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制订有效的防范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萧山区部分已婚育龄妇女人工流产原因的调查分析,以确定本地区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工作重点,为降低人工流产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育龄妇女恶性肿瘤的死亡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因素,提出干预措施,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方法对1998年~2007年10年期间韶关市城区常住人口育龄妇女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育龄妇女死亡851例,恶性肿瘤339例,占39.84%。乳腺癌居恶性肿瘤死因的首位,肺癌次之。恶性肿瘤的构成比随育龄妇女年龄的递增而提高,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χ2=48.65υ=6P<0.001)。结论降低育龄妇女恶性肿瘤尤其是乳腺癌的发病率,是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育龄妇女死亡原因,找出有效干预措施,以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每年由基层妇保专干上报调查结果名单,妇幼保健院核实资料的完整性及准确性,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3年本区育龄妇女死亡率为51.10/10万,41~49岁年龄占死亡年龄总数的58.08%,死亡前三位原因分别为恶性肿瘤、意外及神经系统疾病.结论 育龄妇女随着年龄增长,死亡率逐渐上升,恶性肿瘤成为危害妇女健康的首要原因,育龄妇女应加强保健意识,注重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陈雪洁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9):147-148
目的:通过对本区育龄妇女死亡原因的分析,提出干预措施,提高育龄妇女的生存质量,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方法:对北京市顺义区2007年10月1日~2009年9月30日15~49岁育龄妇女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顺义区育龄妇女死亡率为68.64/10万,死亡年龄集中在35岁以上,占育龄妇女死亡总数的71.85%。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前3位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意外伤害,分别占30.46%、30.13%、21.52%。结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意外伤害是育龄妇女死亡的重要原因,应积极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育龄妇女死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建平县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知晓和普查要求等情况,为广大农村育龄妇女预防生殖道感染和今后对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建平县21个乡142个村抽取18~45周岁的2000名育龄妇女,采取现场问卷的方式进行基线调查。对调查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生殖道感染的知识来源主要是电视、广播、书报、宣传、网络。结论农村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匮乏,急需普及,对妇女相关卫生知识加以宣传、保健和预防,建立良好的宣传网络,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生殖道感染的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郑传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5):140-141
目的:明确本地区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和相关因素,探讨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对全市2006~2009年2961例育龄妇女死亡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961例育龄妇女死亡中,随着年龄增长,死亡人数比例升高;死亡前三位原因分别是恶性肿瘤(37.2%)、意外死亡(31.7%)、心脑血管疾病(18.3%);35岁后恶性肿瘤致死比例显著增加,40岁后心脑血管疾病致死比例显著增加。结论: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加强育龄妇女的自我保健和保护能力,30~40岁是防治的关键年龄,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供健康普查服务,普查年龄进一步前移等是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赵美云  葛宁 《江苏医药》1999,25(11):863-86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和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因自杀、车祸、中毒和溺水等意外伤害导致育龄妇女死亡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和医学问题。南京市1995年~1997年中15~49岁女性意外死亡占育龄妇女死亡33.79%,死亡率为22·38/10万,居死因构成首位。提示我们应为深入开展妇女保健工作,为决策部门制订预防和控制对策,降低育龄妇女意外死亡率提供参考依据。对象与方法一、对象1995年1月~1997年12月本市15个区县常住户口及居住一年以上无正式户口15~49岁女性,因意外伤害造成的死亡者。二、方法死亡个案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榆林市农村地区已婚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调查,分析该地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情况。方法通过对榆林市农村地区展开“三查一治”的综合性医疗服务,已婚育龄妇女共150例,随机抽取其中进行生殖健康普查的已婚育龄妇女120例进行健康检查与问卷调查,系统研究该地区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情况以及生育史。结果该地区150例普查病例中妇科疾病120例,发病率为80%;参加研究的120例已婚育龄妇女中以乳腺疾病患者居多,达30.8%,其次宫颈疾病也较多发,为29.2%均符合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该地区已婚育龄妇女惠妇科疾病的人数较多,多数由于个人知识储备不足以及医疗设施不完善所致,针对农村地区已婚育龄妇女的健康诊治知识普及应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3.
姚万发 《中国医药指南》2013,(12):666-666,740
目的通过对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妇科超声检查来最终全面了解现阶段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系统的患病发展情况,最大限度提高对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命健康安全。方法对1124例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妇科超声的全面检查,总结这些妇女的患病率情况。结果从调查结果分析情况上可以看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存在较多的患病率情况,本次妇科超声检查结果出现了异常情况524例(46.6%),存在的主要疾病包括子宫肌瘤、宫颈囊肿、盆腔积液以及卵巢囊肿等,严重影响到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的生命健康安全情况。结论很多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缺乏对自身身体健康情况有相对全面的认识,必须重视对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身体健康的关注和知识普及,提高农村育龄妇女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杭州市萧山区2016—202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为降低全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供建议和措施。方法 资料来源于萧山区2016—202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国家统计报表,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死因及接受医疗保健服务情况。结果 2016—2020年杭州市萧山区活产总数58 904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141例(2.4‰),以婴儿死亡为主,占73.8%。5岁以下和1~<5岁男童死亡率(2.9‰、 1.0‰)高于女童(1.8‰、0.2‰)。死因顺位前5位分别为意外窒息、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溺水。死亡地点以医院为主,占67.4%,省(市)级医院(55.3%)是最主要的诊治机构。结论 萧山区2016—202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始终处于较低水平,降低婴儿死亡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意外伤害、新生儿疾病和先天异常是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15.
2002年台州市育龄妇女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育龄妇女死亡直接影响到妇女的期望寿命和社会家庭的稳定。为准确掌握本市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和死亡率,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笔者对2002年省级卫生监测区内的育龄妇女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6.
1792例育龄妇女死因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淑云 《江苏医药》1995,21(11):767-767
为提高育龄妇女的健康水平,做好妇女保健工作,1992~1993年作者对南京市(含六城区、四郊区、五县)育龄妇女死亡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如下。对象与方法对象:为本市常住户口及居住一年以上无正式户口的育龄妇女(指年满15至49岁),常住户口中外出一年以上在外地者除外,于199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90例育龄妇女死亡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导致育龄妇女死亡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提出预防策略.结果 90例育龄妇女中,年龄最小15岁,最大49岁.其中15~20岁者5例(5.56%),21~25岁者6例(6.67%),26~30岁者11例(12.22%),3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5-49岁育龄妇女死亡的原因,提出干预措施,降低本地区育龄妇女病死率。方法对我市2009-2010年238例育龄妇女死亡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主要为疾病死亡,占65.13%;41-49岁组死亡占首位;疾病死亡中以肿瘤为主,占32.77%,其次是循环系统疾病占13.03%;意外死亡中第一位是车祸,占43.37%。结论提高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重视围绝经期保健,注重妇女心理健康,强化交通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育龄妇女各年龄段妇科疾病发病特点,探讨相应干预措施。方法对20~59岁育龄妇女分别进行妇科内诊检查、B超、白带常规、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宫颈刮片检查结果有异常者进行宫颈多点活检病理检查),检查结果按照城乡、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育龄妇女20~39岁患妇科炎症为主;30~39岁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妇科肿瘤患病率增高;40~49岁妇科炎症患病率居育龄妇女第2位,宫颈癌、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居育龄妇女患病率首位;50~59岁妇科炎症患病率明显下降,妇科肿瘤患病率亦有所下降。城镇育龄妇女,阴道炎疾病以念珠菌性阴道炎为主,农村育龄妇女阴道炎疾病以滴虫性阴道炎为主。农村育龄妇女附件炎、盆腔炎、宫颈糜烂、宫颈癌、子宫肌瘤、卵巢肿瘤患病率均高于城镇育龄妇女。结论通过开展妇女病普查,发现麟游县育龄妇女妇科病发病率较高,尤以农村为甚,应引起社会各界重视。我们医务工作者应该积极应对,利用我们的业务知识加以宣传引导并为她们积极治疗,促进她们健康。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管城区育龄妇女计划受孕情况,探讨计划受孕对孕早期胚胎发育情况的影响。本文作者于2001年1月~2002年12月对2725例孕妇计划受孕情况及孕早期胚胎发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