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观察体外乏氧培养条件下胰腺癌细胞系Panc-1中HIF-1α和TLR4的表达,探讨HIF-1α在低氧条件下对胰腺癌细胞TLR4的调控作用.方法 低氧箱培养和CoCl2化学缺氧法模拟肿瘤缺氧环境,RT-PCR、免疫荧光法和流式细胞法分别检测缺氧状态下HIF-1α和TLR4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采用化学合成小干扰RNA( siRNA)介导的RNA干扰技术(RNAi)用siRNA转染Panc-1细胞.观察转染后HIF-1α沉默效果.结果 低氧条件下,Panc-1细胞HIF-1αmRNA水平稳定,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TLR4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siRNA转染Panc-1后能够显著下调HIF-1α的基因表达,同时TLR4基因的表达上调也受到明显抑制.结论 缺氧促使胰腺癌Panc-1细胞TLR4在蛋白水平表达升高,TLR4信号通路可能和HIF-1α信号通路存在相互联系,并且共同促进了胰腺癌的恶性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基因系尾型同源盒基因2(CDX2)在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和LS174T不同缺氧时间的表达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MTT方法检测在不同CoCl2浓度(100,150,200μmol/L)下和不同时点(24,36,48 h)时对SW480和LS174T细胞活力以及增殖的影响,筛选适宜的CoCl2作用浓度。(2)在细胞化学缺氧培养相应时段,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HIF-1α,Snail和CDX2的mRNA的表达变化;同时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CDX2的蛋白表达。结果结肠癌细胞株在不同浓度CoCl2环境下随缺氧时间的延长,细胞活力明显受到抑制。在低浓度CoCl2(100μmol/L)干预下,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HIF-1α和Snail mRNA表达逐渐上升,缺氧24 h时达到高峰,CDX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逐渐下降。结论缺氧诱导HIF-1α过表达可通过下调CDX2而加速结直肠癌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沙利度胺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体外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沙利度胺对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细胞株PC-3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沙利度胺作用于AIPC细胞株PC-3,采用CCK-8法检测沙利度胺对PC-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通过RT-PCR法检测沙利度胺处理前后PC-3细胞中低氧诱导因子-1(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沙利度胺作用后HIF-1α、VEGF、Bcl-2、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不同浓度的沙利度胺作用于PC-3细胞后,细胞增殖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沙利度胺对PC-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浓度-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沙利度胺诱导PC-3细胞发生凋亡,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沙利度胺浓度的增加,PC-3细胞中HIF-1 α、VEGF mRNA的表达逐渐下调;HIF-1α、VEGF和Bcl-2蛋白的含量逐渐下降,而Bax蛋白的含量逐渐增加.结论 沙利度胺可能通过诱导AIPC细胞的凋亡和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而发挥双重抗肿瘤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最近研究结果显示,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肿瘤细胞缺氧适应过程中起着中枢调节作用,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细胞周期等密切相关[1],而胰腺癌组织中有高丰度的HIF-1α表达.我们以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为载体介导的靶向HIF-1α小干扰RNA联合抗坏血酸,在乏氧条件下观察其对MispaCa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反义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胰腺癌细胞BxPC-3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实验分组:(1)缺氧条件下(0.5% O2)体外培养4h,未转染反义HIF-1α质粒的BxPC-3细胞设为缺氧对照组;(2)常氧条件下体外培养,未转染反义HIF-1α质粒的BxPC-3 细胞设为常氧对照组;(3)缺氧条件下(0.5% O2)体外培养4h,稳定转染反义HIF-1α质粒的BxPC-3细胞设为实验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的HIF-1α和survivin表达情况。 流式细胞术和MTT比色法检测不同剂量的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阿霉素、吉西他宾)对各组的凋亡率和生长抑制率的影响。 结果:实验组HIF-1α和survivin的表达明显降低 (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凋亡率、抑制率与剂量成正比,高剂量引起高抑制(P<0.05)。 结论:反义HIF-1α可能通过阻断survivin的表达而增强胰腺癌对化疗的敏感性。据此可望通过阻断HIF-1α的表达为胰腺癌基因治疗提供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缺氧对胰腺癌细胞E-cadherin表达的抑制以及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E-cadherin表达抑制的调控机制.方法 分别在常氧和缺氧环境下培养胰腺癌细胞Pane-1,通过Western blot和TransweU技术对比观察E-cadherin表达的差异以及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体外转染表达HIF-α siRNA的真核表达载体pGenesil-1-HIF-1α以及对照载体,进一步检测沉默HIF-α之后,Pane-1细胞E-cadherin和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缺氧可以抑制Pane-1细胞E-cadherin的表达,并增强其在体外的侵袭能力.而通过RNAi技术沉默了HIF-α之后,则町以部分恢复缺氧微环境对Pane-1细胞E-cadherin表达的抑制,同时降低其在体外的侵袭能力.结论 缺氧微环境中HIF-α的活化可抑制E-cadherin的表达并加强胰腺癌细胞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7.
微环境诱导肝细胞癌多药耐药的形成及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微环境在肝癌多药耐药(MDR)表型形成中的作用,并初探其作用机制,为逆转肝癌耐药提供有效的新的分子靶点。方法模拟肝癌体内生长的局部微环境,使HepG2细胞分别在缺氧、低糖的微环境下生长或稳定整合HBX基因。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Westernblot技术分别检测这些局部微环境因素作用下的HepG2细胞内多药耐药相关基因mdr1、肺耐药相关蛋白基因(LR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1)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同时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肝癌耐药细胞株中HIF-1α蛋白的表达。以及检测转染了HIF-1α质粒的HepG2细胞中上述相关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结果在缺氧、低糖环境下生长或稳定整合了HBX基因的HepG2细胞均不同程度地高表达多药耐药相关基因和HIF-1α;在肝癌耐药细胞株中HIF-1α蛋白高表达;稳定转染了HIF-1α质粒的HepG2细胞显著高表达多药耐药相关基因。结论肝癌生长的微环境可通过核转录因子HIF-1α调控多药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诱导肝癌多药耐药表型的形成;HIF-1α有望成为逆转肝癌耐药的新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胰腺癌细胞在缺氧微环境中通过发生上皮向间叶转化(EMT)从而获得侵袭性表型的可能机制.方法 在缺氧微环境下培养胰腺癌细胞Pane-1、Transwell侵袭小室对比检测细胞在缺氧微环境下侵袭能力的变化情况.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检测缺氧对Panc-1细胞上皮细胞标记分子E-cadherin、间叶细胞标记分子vimentin表达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缺氧对EMT诱导因子Snail表达的影响.将编码HIF-1α 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HIF-1α瞬时转染Panc-1细胞,Western blot检测HIF-1α对E-cadherin、vimentin表达的影响.结果 常氧组细胞每高倍镜视野穿透数为(84±3)个,缺氧组为(121±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anc-1细胞在常氧、缺氧12 h、缺氧24 h、缺氧48 h条件下E-cadherin蛋白的相对值分别为(0.59±0.04、54.00±0.05、0.45±0.10、0.36±0.03);vimentin蛋白的相对值分别为:(0.36±0.05、0.41±0.04、0.48±0.06、0.58±0.05),缺氧同常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微环境下Panc-1细胞Snail mRNA的表达量升高,在缺氧第3天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anc-1细胞转染HIF-1α前后,E-cadherin蛋白的相对值分别为0.63±0.05、0.47±0.07;Vvi-mentin蛋白的相对值分别为0.47±0.07、0.32±0.04,转染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氧微环境可能通过活化HIF-lα、Snail等转录因子,促进胰腺癌细胞发生上皮向间叶转化,产生侵袭性表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黄酸对人胰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大黄酸处理人胰腺癌MiaPaCa-2细胞,CCK8法检测大黄酸对MiaPaCa-2细胞增殖的影响;于常氧和缺氧条件下培养MiaPaCa-2细胞,Transwell法检测大黄酸对胰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上皮型钙黏附蛋白(E-cadherin)与锌指转录因子(Snail)的表达。结果:CCK8结果显示,大黄酸可以抑制MiaPaCa-2细胞的增殖,其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P<0.05)。Transwell迁移实验表明,大黄酸对常氧和缺氧条件下的MiaPaCa-2细胞迁移均有抑制作用(P<0.05)。与对照组相比,大黄酸能抑制HIF-1α和Snail的表达,且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大黄酸能促进E-cadherin表达升高(P<0.05)。结论:大黄酸抑制人胰腺癌细胞系MiaPaCa-2的增殖和迁移,其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MiaPaCa-2细胞中HIF-1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ERK/MAPK通路参与肝癌产生多药耐药的胞内信号传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环境诱导肝癌产生多药耐药的胞内信号传导途径。方法分别使HepG2细胞在缺氧、低糖环境下生长或稳定整合HBX基因,运用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这些细胞内ERK/MAPK的活性。用ERK/MAPK特异性阻断剂U0126处理这些细胞后,用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分别检测HIF-1α在mRNA水平表达量和部位的改变。结果不同环境下生长的HepG2细胞中,磷酸肜非磷酸化ERK/MAPK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用U0126处理12h后,这些细胞中HIF-1α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下降,且HIF-1α表达由胞核向胞质转位,其mRNA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ERK/MAPK信号通路是微环境诱导肝癌产生多药耐药的重要胞内信号传导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缺氧及应用小干扰RNA (siRNA)沉默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对胰腺癌细胞株BxPC-3中RUNX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构建人RUNX3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质粒pEGFP-RUNX3,CoC12化学模拟肿瘤缺氧环境,检测缺氧以及siRNA沉默HIF-1α对BxPC-3细胞中RUNX3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 缺氧能使BxPC-3细胞中RUNX3基因的表达较常氧时显著升高[表达为(9.13±1.55),P<0.05],siRNA转染BxPC-3细胞后能显著下调HIF-1α蛋白表达(抑制率90%),并导致RUNX3基因的表达也受到明显抑制.结论 缺氧促使BxPC-3细胞中HIF-1α在蛋白水平表达升高,缺氧时HIF-1α能上调RUNX3基因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氯化钴(CoCl2)模拟缺氧环境下肝癌细胞生物钟基因表达的变化。 方法:以不同浓度(0,50,100,200 μmol/L)的CoCl2处理肝癌细胞系Huh7细胞24 h后,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检测细胞中生物钟基因CLOCK、BMAL1、Per1、Per2、Per3、Cry1、Cry2、CKIε的mRNA表达。 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未处理Huh7细胞(0 μmol/L CoCl2)无HIF-1α表达,而各浓度的CoCl2处理后,Huh7细胞出现明显的HIF-1α的蛋白表达,且表达水平随CoCl2浓度增加而升高。real-time PCR结果显示,CoCl2处理后的Huh7细胞中Bmal1、Per1、Cry2的mRNA水平明显上调,而CLOCK、Cry1、Per2、Per3、CKIε的mRNA水平明显下调,且均呈CoCl2浓度依赖性(均P<0.05)。 结论:缺氧微环境可能是引起肝癌细胞生物钟基因表达异常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缺氧诱导脊髓神经元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和凋亡的变化,探讨HIF-1α在耐受缺氧和诱导凋亡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乳鼠脊髓神经元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CSM)、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缺氧诱导脊髓神经元凋亡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HIF-1α在缺氧脊髓神经元中的表达;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缺氧对脊髓神经元P53、bcl-2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 持续缺氧显著抑制脊髓神经元细胞的生长;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脊髓神经元细胞呈典型凋亡的形态学改变。脊髓神经元缺氧2、4h时HIF-1α、P53、bcl-2表达上调(P〈0.01),8h时其表达下调(P〈0.05)。结论 缺氧诱导的HIF-1α的表达,在脊髓神经元的耐受缺氧和诱导凋亡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缺氧时肝癌细胞SMMC-7721中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己糖激酶II(HKII)表达及对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的影响。方法人肝癌细胞SMMC-7721分成3组:缺氧12h组、缺氧24h组及对照组。缺氧组分别在缺氧条件下(37℃,5%CO2、2%O2饱和度)培养12h和24h,对照组置于正常氧浓度条件下(37℃,5%CO2、21%O2饱和度)培养24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IF-1α表达,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KIImRNA表达量。结果缺氧状态下细胞周期分析处于G0/G1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多,处于G2/M期的细胞减少,并且可见到较明显的凋亡峰的形成,缺氧12h组、缺氧24h组的G0/G1期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IF-1α和HKII在两组缺氧组与对照组比较,其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缺氧24h组与缺氧12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氧导致细胞阻滞在G0/G1期,HIF-1α可刺激人肝癌细胞HKII表达的增加,以HIF-1α为药物靶点可望成为治疗肝癌的重要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沉默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多西紫杉醇(docetaxel,DTX)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PC-3组,PC-3+NCsiRNA组,PC-3+HIF-lαsiRNA组。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经过筛选证实有效的HIF-1αsiRNA序列和阴性NC siRNA序列转染PC-3细胞。待细胞转染或不转染后继续培养,根据实验要求时间点加入DTX。采用CCK-8法检测转染后96 h内各组细胞的生长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加DTX后48 h各组细胞的周期分布、凋亡率及多药耐药基因P糖蛋白(MDR/P-gp)的表达。结果:PC-3+HIF-1αsiRNA组肿瘤抑制率高于PC-3+NC siRNA组,尤以转染后48 h表现的较为明显;转染后48 h,PC-3+HIF-1αsiRNA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低于PC-3组和PC-3+NCsiRNA组(P均0.01)。细胞周期分布变化,PC-3+HIF-1αsiRNA组较两对照组比较,G0/G1期细胞百分数较低,而G2/M期细胞百分数稍高(P均0.01)。细胞凋亡结果,PC-3+HIF-1αsiRNA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两对照组(P均0.01)。各组细胞MDR/P-gp表达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沉默HIF-1α基因能增强DTX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生长抑制,通过调整细胞周期重新分布、诱导细胞凋亡,增加前列腺癌PC-3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而这一作用与MDR/P-gp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缺氧诱导模型和观察缺氧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系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氯化钴(CoCl2)构建缺氧诱导模型;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测定CoCl2缺氧诱导与SW480细胞HIF—1α和Survivin基因mRNA表达的时效关系(0、2、4、8、24h)和量效关系(0、50、100、150、200/μmol/L)。结果HIF-1α和Survivin基因mRNA表达与氯化钴浓度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HIF-1α基因表达随诱导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强,4h亚组出现一个表达高峰,Survivin基因在缺氧诱导4h呈现表达最高峰;HIF-1α与survivin基因mRNA的表达在缺氧诱导量效关系(r=0.521,P<0.05)和时效关系(r=0.693,P<0.05)中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缺氧可以诱导HIF—1α和Survivin基因的表达增加;HIF—1α与Survivin基因的表达均呈显著相关,提示Survivin基因可能与HIF—1α存在某种调控关系并在缺氧抗凋亡机制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HepG2细胞增殖相关CyclinD1、CyclinA基因与凋亡相关Survivin、Bcl-2基因的影响。方法对Tet—on基因表达系统调控的缺氧诱导因子1α转染入HepG2细胞,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强力霉素对受强力霉素调控、稳定表达HIF—1α的HepG2^Tet-on进行凋亡诱导,检测肝癌细胞的凋亡和HIF-1α、CyclinD1、CyclinA、Survivin、Bcl-2的基因表达。结果终浓度分别为0、0.1、1、5mg/L的对HIFHepG2^Tet-on进行细胞凋亡诱导,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6.4%±7.8%、42.7%±4.9%、31.5%±6.1%、19.7%±4.5%;随着强力霉素浓度的增加,HIF-1α、CyclinD1、CyclinA、Survivin、Bcl-2基因表达水平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IF-1α基因在体外可以促进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其凋亡,而且随着HIF—1α基因表达水平的增加作用不断增强,这可能与HIF-1α诱导CyclinD1、CyclinA、Survivin、Bcl-2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DMOG)稳定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探讨其对缺氧复氧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C)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制作无糖缺氧复氧细胞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的DMOG预处理,锥虫蓝染色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方法检测细胞活力及损伤;Annexin V和PI染色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红细胞生成素(EPO)、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HIF-1α、活性caspase-3和Bcl-2蛋白表达。 结果 正常情况下HKC细胞内几乎无HIF-1α蛋白表达,DMOG刺激6 h后HIF-1α蛋白及其靶基因EPO、HSP70和HO-1 mRNA表达均显著上调(均P < 0.01),且呈浓度依赖性。500 μmol/L或1 mmol/L DMOG预处理可明显改善缺氧复氧诱导的细胞损伤,表现为细胞存活率升高(95.6%±1.8%、96.1%±1.0%比 83.3%±3.1%);培养上清液中LDH 活性下降;细胞凋亡减少(8.6%±2.7%、6.1%±2.3%比19.2%±4.0%)(均P < 0.05)。另外,细胞内活性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下调,而Bcl-2蛋白表达则显著上调(均P < 0.05)。 结论 DMOG预处理可稳定肾小管上皮细胞内HIF-1α表达,对缺氧复氧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EPO、HSP70和HO-1表达,抑制caspase-3活化,上调Bcl-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反义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对胰腺癌生长、转移的影响及其与β1-integrin的关系。方法缺氧条件下(0.5%O2)体外培养4h,未转染反义HIF-1α质粒的BxPc-3细胞设为缺氧对照组;常氧条件下体外培养,未转染反义HIF-1α质粒的BxPc-3细胞设为常氧对照组;缺氧条件下(0.5%O2)体外培养4h,稳定转染反义HIF-1α质粒的BxPc-3细胞设为实验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IF-1α和β1-integrin的表达情况。Transwell侵袭室方法检测BxPc-3细胞侵袭能力。裸鼠皮下接种BxPc-3细胞8周后,观察各组肿瘤生长情况。结果实验组HIF-1α和β1-integrin的表达明显降低,迁移的细胞数远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肿瘤的体积、重量、生长速度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反义HIF-1α可能通过阻断β1-integrin的表达而抑制胰腺癌的生长和转移。因此,阻断HIF-1α的表达为胰腺癌基因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HIF-2α在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缺氧时程HIF-1α和HIF-2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比较两者差异.进一步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两者在140例NSCLC患者标本中的表达,结合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 在缺氧条件下,HIF-1α蛋白在4h即迅速升至峰值,之后快速下降,而HIF-2α蛋白则表现为逐步上调并持续维持在较高表达水平.在140例NSCLC的标本研究中,HIF-2α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关系密切(P<0.05),并且是预后的不良因素(P<0.05).结论 HIF-2α可能是肿瘤适应乏氧环境的主要调节因子,相较于HIF-1α、HIF-2α在NSCLC的靶向治疗研究中更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