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董煜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8):3911-3912
目的:探讨导弓式矫治器在乳替牙期前牙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上颌导弓式矫治器治疗乳替牙期前牙反病例7例。结果:7例患者分别在3周~6个月内解除了前牙反。结论:导弓式矫治器在乳替牙期前牙反的治疗中,效果显著,方法简便,并且有利于患儿保持口腔卫生。导弓式矫治器同时具备机械及肌能矫治的双重作用,既能利用舌簧推上前牙唇向移动解除前牙反,又可通过导弓促进下颌后退或限制下颌前伸,改善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由于制作简便,适宜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用FRⅢ型功能矫治器矫治替牙期反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正畸临床中选择替牙期的安氏Ⅲ类错畸形患者15名,采用FRⅢ型功能矫治器进行Ⅰ期矫治,并进行X线头影测量,比较矫治前后的硬组织变化。结果:所有病例在该期治疗结束时SNA、U1-SN、U1-NA、ANB、Y轴角增大;SNB、L1-NB、L1-MP减小。结论:FRⅢ型功能矫治器是治疗替牙期前牙反的一种理想矫治器。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应用口外前方牵引环托式矫治器矫治替牙期骨性前牙反的效果。方法选择7~13岁安氏Ⅲ类替牙期骨性反18例。应用口外前方牵引环托式矫治器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反解除,凹面型改善,上下颌骨关系渐趋向正常。结论应用口外前方牵引环托式矫治器矫治替牙期骨性反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替牙期轻度Ⅲ类骨性反的早期治疗效果。方法:采用FR-Ⅲ功能矫治器对40例替牙期轻度骨性反患儿进行矫治。结果:40例患儿均解除反,上下前牙覆覆盖关系正常,均未复发。结论:替牙期轻度Ⅲ类骨性反通过FR-Ⅲ功能矫治器的早期矫治可解除反,改善侧貌,疗程短,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改良式活动矫治器治疗乳牙期前牙反颌的疗效。方法:用改良式活动矫治器对就诊的30名乳牙期前牙反颌患儿进行矫治,并对矫治前后头影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例患儿经3个月矫治后,前牙反颌均全部解除,前牙覆颌、覆盖正常,侧貌明显改善,与矫正前比较,SNB角减小(P〈0.05),ANB角减小(P〈0.05),U1-SN角增大(P〈0.05),Y轴角增大(P〈0.05),MP.FH角增大(P〈0.05)。结论:改良式矫治器能有效矫正乳牙期前牙反颌。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改良箭头卡上颌前方牵引器矫治替牙期骨性前牙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例替牙期骨性前牙反病例,用改良箭头卡上颌前方牵引器矫治,矫治前后拍摄头颅X线定位侧位片,头影测量结果统计学分析。结果:矫治后SNA,ANB增大,SNB减小。前牙反解除,侧貌由Ⅲ类凹面型变为直面型。结论:改良箭头卡上颌前方牵引器可有效矫治替牙期骨性前牙反,促进上颌骨生长发育和位置向前,改善软组织侧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矫治替牙期前牙反合的方法。方法对20例替牙期前牙反合患儿应用2×4矫治技术配合Ⅲ类颌间牵引矫治替牙期前牙反合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替牙期前牙反合患儿经2×4技术配合Ⅲ类牵引矫治后均取得满意效果,患者前牙反合全部解除,其中19例治愈,1例好转。SNB角治疗前平均(82.6±1.9)°,治疗后为(78.9±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矫治技术配合Ⅲ类牵引,能有效解除前牙反合,改善面型,促进上颌骨的生长发育,抑制下颌前伸,是替牙期前牙反合矫治中一种方便、有效的矫治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式FRⅢ型功能矫治器对替牙期Angle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矫治效果.方法使用改良式FRⅢ型功能矫治器对54例替牙期AngleⅢ类错(牙合)患者进行矫治,对其治疗前后的上颌模型牙弓长度、宽度、弧形长度进行分析评判.结果矫治后上颌牙弓前段长度、中段宽度、弧形长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反(牙合)解除,覆(牙合)、覆盖关系正常.结论改良式FRⅢ型功能矫治器对替牙期Angle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效果明显,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FRⅢ型功能调节器治疗安氏Ⅲ类错的效果。方法选择15例替牙期或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畸形患者,戴用FRⅢ型功能调节器6~12月,观察口腔发育状况,对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变化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代表上下颌骨位置关系的SNA、SNB、NP-FH矫治前后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ANB、U1-SN、L1-MP矫治前后改变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鼻唇角趋于正常,软组织外貌得到改善。结论 FRⅢ型功能调节器对替牙期及恒牙初期安氏Ⅲ类错畸形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改良式FRⅢ型矫治器对替牙期AngleⅢ类错He的矫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改良式FRⅢ型功能矫治器对替牙期AngleⅢ类错He的临床矫治效果。方法 使用改良式FRⅢ型功能矫治器对54例替牙期AngleⅢ类错He患者进行矫治,对其治疗前后的上颌模型牙弓长度、宽度、弧形长度进行分析评判。结果 矫治后上颌牙弓前段长度、中段宽度、弧形长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反He解除,覆He、覆盖关系正常。结论 改良式FRⅢ型功能矫治器对替牙期AngleⅢ类错He畸形的矫治效果明显,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FR—Ⅲ型矫治器的一种新的改良设计方法 ,使矫治替牙期功能性反合速度与效果更加理想。方法 在Tenti改良型矫治器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 ,用塑料合垫代替金属咬合板 ,保留下唇弓 ,同时增加下前牙塑料斜面导板。临床应用 12例替牙期功能反合患者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在 12例替牙期功能性反合患者的临床初步运用中 ,该矫治器具有解除前牙反合速度快及制作方便等优点。结论 应用该型矫治器矫治替牙期功能性反合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FRⅡ型矫治器矫治替牙期安氏Ⅱ类错的效果。方法:选取21名经FRⅡ型矫治器矫治的替牙期安氏Ⅱ类错满意病例,以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评价。结果:FRⅡ型矫治器可促进下颌生长,同时引起上切牙舌倾,下切牙唇倾。结论:FRⅡ型矫治器可产生明显的生长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讨论"2×4"矫治技术对替牙期前牙反的矫治作用。方法:9例替牙期前牙反患者采用"2×4"矫治技术配合Ⅲ类颌间牵引,对矫治前后的模型、面相、X线头影测量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矫治后前牙覆覆盖正常,软组织凹面面相改善,"B"点后移,ANB角,W its值发生显著改变。结论:早期采用"2×4"矫治技术配合Ⅲ类颌间牵引可以有效矫治替牙期前牙反,改善下颌相对于上颌的矢状位置关系及软组织凹面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纠正前牙反,去除不利于上颌骨发育的因素,刺激上颌骨生长,从而达到在上颌骨发育高峰期改变其抑制因素,解除前牙反,改善颜面部畸形外貌。方法:反患者50例,其中乳牙期21例、替牙期29例。其中使用口外颜兜装置8例、可摘式上颌垫活动矫治器14例、上颌扩弓矫治器7例、口外前方牵引装置(面具式)21例。结果:除外1例前牙反覆盖Ⅲ°变为Ⅰ°,其余病例前牙反解除,前牙反覆盖解除,上牙弓前后径、左右径均得到扩大,面形改善,全部恢复正常侧面容貌。结论:活动矫治器、功能矫治器的应用均可达到理想地解决乳牙期、替牙期反患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明洪菊  田光琼 《四川医学》2012,33(10):1804-1805
目的固定矫治成人前牙反20例,观察患者前牙位置及面型变化。方法选择20例成人前牙反患者,均采用直丝弓矫治器进行矫治,时间18~24个月,矫治前后常规拍曲面断层片,头颅定位侧位片,选择8项与前牙位置相关的角度与线距进行矫治前后头影测量分析并进行t检验。结果上中切牙角、上中切牙距及上下中切牙角矫治后变化较大,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固定矫治成人前牙反,使上前牙唇向移动,改变了上前牙位置,解除了前牙反,增加了牙弓突度,改善了患者面型,达到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M”状曲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1 2例替牙期以牙性为主的前牙反患者 ,应用“M”状曲推前牙向前 ,通过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观察其上下颌前牙移动及上下颌骨位置的变化。结果 :应用“M”状曲矫治替牙期前牙反 2至 3个月后 ,前牙反得到矫正 ,后牙建。上颌切牙向唇侧平均移动 4 .5 3mm ,下颌切牙向舌侧平均移动 1 .5 1mm ,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结论 :只要病例选择合适 ,“M”状曲能获得较满意的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改良式FRⅢ型功能矫治器对替牙期AngleⅢ类错的临床矫治效果。方法 使用改良式FRⅢ型功能矫治器对 5 4例替牙期AngleⅢ类错患者进行矫治 ,对其治疗前后的上颌模型牙弓长度、宽度、弧形长度进行分析评判。结果 矫治后上颌牙弓前段长度、中段宽度、弧形长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 (P <0 .0 1) ,反解除 ,覆、覆盖关系正常。结论 改良式FRⅢ型功能矫治器对替牙期AngleⅢ类错畸形的矫治效果明显 ,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采用FR-Ⅲ功能矫治器治疗乳牙期及替牙期儿童安氏Ⅲ类错牙合,分析其矫治特点,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对于采用FR-Ⅲ功能矫治器矫治的18例乳牙期及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病例进行矫治前后的头影测量片分析,比较。结果:头影测量结果显示,治疗后SNA角、ANB角增加,SNB角┻-T角减小。结论:FR-Ⅲ功能矫治器在短期内解除前牙锁结关系,并且由于肌力的作用,使矫治后软组织面型得到明显改善,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乳前牙反牙合矫治的最佳时机及改良式导弓活动矫治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3~5岁乳前牙反牙合患儿50例,采用改良式导弓活动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治疗前后拍头颅侧位片,通过头影测量分析,观察并比较患儿矫治前及矫治后上、下颌骨的位置变化(SNA、SNB、ANB、SN-Pg)、恒牙牙胚位置变化(U1/SN、U1/NA、I1-NB、I1/NB、U1-NA)及软硬组织变化。结果在经过14~75 d的矫治后,50例患儿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SNA增加(2.51±0.18)°,SNB减少(2.1±0.4)°,SNG增加(1.78±0.9)°,NLA减少(2.04±3.87)°,治疗后上下颌骨、恒切牙牙胚位置、软组织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采用改良式导弓活动矫治器对乳前牙反牙合进行矫治,能够有效改善上下颌骨、恒切牙牙胚及软组织位置,并且疗程短,见效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前牙反的发病率是乳牙期与替牙期最高的,必须及早矫治,否则将影响面部的正常发育.目前矫治的方法有很多,一般的上颌唇挡式垫矫治器,既简单又经济,其主要适用于牙性或简单功能性前牙反 ,而临床上常遇到的一些特殊情况,如乳前牙残根,恒前牙萌出不足等,它就无能为力了.这时也可选用FR3功能矫治器,但由于其体积较大,病人不适感强烈,不愿坚持戴.笔者尝试将上颌唇挡式垫矫治器与FR3矫治器进行适当调整结合,制作垫唇挡式矫治器用于矫治前牙反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