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指掌侧总动脉为蒂指背双岛状皮瓣瓦合再造拇指食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自1955年Moberg介绍指中节背侧皮瓣以来,这种皮瓣在手外科修复中被广泛使用及发展。80年代末.又有学者介绍了指侧方皮瓣联合再造拇指[1·2]。以组织瓣再造拇指的方法很多,而以组织瓣再造食指的报道却不多见。作者自1993年以来,应用指掌侧总动脉为蒂的指背双岛状皮瓣瓦合再造拇指及食指共4例,获得良好效果。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组共4例,全部男性,年龄19~30岁,平均24岁。2例为拇指,2例为食指。3例为套状撕脱伤.1例为断指再植失败后第5d,剥去所有坏死组织、拔去指甲仅保留残存指骨做支架…  相似文献   

2.
3.
拇指背动脉岛状皮瓣再造拇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4.
5.
拇指尺侧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 1996年 6月以来 ,我们应用带拇指尺侧指背动脉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皮肤及软组织缺损 3 0例 ,效果满意。临床资料本组男性 2 2例 ,女性 8例 ,年龄 16~ 5 8岁 ,平均 2 8岁 ,左手 12例 ,右手 18例 ,损伤原因为切割伤及机器绞伤。损伤部位 :指腹 12例 ,指间关节背侧 8例 ,指间关节掌侧 6例 ,指间关节处“C”型皮肤缺损 3例 ,拇指近节桡侧皮肤缺损为主 2例 ,皮肤缺损面积 2 5cm× 2 0cm~ 3 0cm× 5 0cm ,10例合并骨折 ,6例合并肌腱损伤 ,2例合并指骨缺损 ,利用拇指尺侧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 ,皮瓣面积 2 5cm× 3 0cm~ 3 …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介绍应用拇指桡掌侧动脉为蒂的大鱼际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 1 996年至 2 0 0 1年 ,共修复拇指指腹缺损 1 5例。皮瓣设计在大鱼际区 ,以拇指桡掌侧动脉为蒂 ,旋转点在指间关节以近。皮瓣面积最小为 1 5cm× 3 0cm ,最大为 3 0cm× 3 .5cm。结果 所有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半年到 1年 ,指腹外观 ,皮肤弹性、色泽均良好。指腹二点分辨觉为 8~ 1 0mm。结论 拇指桡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操作简单、血供可靠 ,是修复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上唇动脉蒂逆行鼻唇沟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探索应用上唇动脉为蒂的逆行鼻唇沟皮瓣的可能性,采用8例成人尸体标本,进行显微解剖,观察上唇动脉的走行与鼻唇沟区皮肤血供的关系。结果,上唇动脉由面动脉在口角外约10mm处由鼻翼外侧连线下2/3发出,上唇动脉出现率100%,起始处外径(0.8±0.1)mm,主干长达90mm。双侧上唇动脉在中线相互交通形成弓形动脉,该动脉走行于距红唇缘深面约6mm的粘膜下组织内,动脉有恒定的伴行静脉。在一侧上唇动脉起始处切断同侧面动脉近心端,可由对侧面动脉通过上唇动脉供应鼻唇沟区域血运。为临床应用上唇动脉为蒂的逆行鼻唇沟岛状皮瓣,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第一掌骨背侧血管蒂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研究第一掌骨背侧4种血管蒂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对32只新鲜尸手标本,分别行血管染料灌注、血管造影、透明标本后,进行显微解剖学观察。结果(1)桡动脉腕背支、拇指桡侧指背动脉、第一掌背动脉的拇指尺侧支、拇指桡掌侧动脉掌指关节周围支、拇主要动脉分出的拇指尺侧指背动脉等5支血管,共同构成第一掌骨背面区域筋膜层的血管网;并与拇指背皮神经呈节段性伴行。(2)供区内有2条同行浅静脉干,存在静脉瓣膜。结论该供区可设计成拇指桡侧指背动脉、拇指桡侧血管筋膜蒂、拇指尺侧指背动脉筋膜蒂和拇指背皮神经伴行血管蒂等4种类型的岛状皮瓣,可顺行或逆行移位修复创面。  相似文献   

9.
拇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改进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2年以来,采用拇指背动脉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6例,均获成功。皮瓣为1.5cm×2cm~4cm×3.5cm。经随访,拇指外形好,关节活动不受限,有痛觉恢复。手术的改进要点是:供区为第1、2掌骨背侧,不需切断拇短伸肌健。操作更简单,术后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手背部桡动脉腕背分支为蒂的三种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桡动脉在腕背鼻烟窝穿出,与尺动脉掌深弓吻合之前,发出腕背皮支、第1掌背动脉、拇指背侧支以三支动脉为蒂,形成逆行鼻烟窝皮瓣、第1掌背动脉皮瓣、拇指背侧动脉皮瓣,修复虎口挛缩和指、示指、腕掌、腕背侧皮肤缺损。结果切取桡动脉腕背皮支逆行岛状皮瓣13例,修复拇指、虎口、指、腕掌、腕背组织损伤及缺损。术后随访皮瓣外形及手功能恢复效果满意。结论桡动脉腕背分支行岛状筋膜皮瓣血运好,质地柔软,切取方便,不牺牲主要动脉,是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一种简单安全、损伤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第1掌骨背桡侧动脉岛状皮瓣在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第1掌骨背桡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20例。结果本组20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拇指外形满意,质地柔软,皮神经修复者两点辨别觉8~12mm。结论第1掌骨背桡侧动脉岛状皮瓣具有操作简便、质地良好、血供可靠、损伤小等优点,是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道第2、3、4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2~5指近中节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从1993年4月至1998年7月,应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7例10指.软组织缺损平均为 2.5cm xl.5cm.其中1例因合并指骨缺损行带掌骨复合组织移植.结果经半年~6年的随访,皮瓣全部成活,供区植皮全部生长愈合,手指外形良好.结论此皮瓣质地好,血供恒定,适宜于修复手指近中节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4.
指掌侧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指掌侧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2004年应用指掌侧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8例指端缺损.结果8例皮瓣均存活,术后经12~24个月随访,外形满意,效果良好.结论指掌侧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指端缺损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逆行指背动脉皮瓣修复邻指指背皮肤缺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报道应用逆行指背动脉皮瓣修复邻指指背皮肤缺损的经验。方法 对6例指背皮肤缺损应用邻指逆行指背动脉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6例皮瓣5例成活,1例失败。结论 应用逆行指背动脉皮瓣修复邻指指背皮肤缺损方法简便,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7.
跨区供血的手部微型岛状皮瓣的设计和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索修复手指中节和末节皮肤缺损的新方法。方法:16例新鲜肢体血管灌注氧化铅-明胶混合液,通过X线片显示手背及指背皮肤内的血管结构和血管之间吻合类型。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应用了两种不同的跨区供血的手部微型岛状皮瓣,1999年以来共应用14例(以指动脉侧支为蒂的掌背逆行岛状皮瓣8例和以指动脉背侧支为蒂的邻指背侧逆行岛状皮瓣6例)。结果:对指背及掌背皮肤进行解剖,结果表明指动脉背侧皮支与掌背动脉的指背支相互吻合形成皮下血管吻合支,是上述两种皮瓣的解剖基础。临床应用14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色泽、厚度与质地与手部受区皮肤接近。结论:跨区供血的手部微型岛状皮瓣扩大了指背和掌逆行岛状皮瓣的旋转弧度,为修复手指中节和末节皮肤缺损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30只成人尸体手第二掌背动脉的解剖学观测,发现该动脉是一条起源于桡动脉腕背支的典型的干型血管,以其为营养血管可形成轴型皮瓣。该皮辦可顺行、可逆行,可形成类似于食指背皮辦的中指背皮瓣.临床已应用7例,6例为电烧伤,1例为热压伤。3例为顺行皮瓣,4例为逆行皮瓣,除1例中指背皮瓣远端尺侧少许发生坏死外,余均成活良好。我们对该动脉的起源问题,供血范围及手术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为了查明以颁下血管为蒂岛状皮瓣的解剖,以便临床设计和应用,在51例成人尸体上,通过显微解剖、染色试验等方法观察了颏下区血供。结果如下:此区由颏下动脉供养,该动脉由面动脉发出,出现率100%。起始处外径为1.75±0.15mm((?)±s),主干长60.0±7.9mm。双侧颏下动脉在中线附近有丰富吻合。以颏下动脉为蒂,颏下区可提供皮瓣的最大面积达130mm×65mm。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皮瓣修复指端缺损12例,皮瓣面积为1.0cm×1.8cm~1.3cm×2.2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外观满意。结论该术式避免指掌侧固有血管、神经的损伤,手术简便,是临床修复指端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