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带血管蒂腓骨逆行移位重建外踝五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报告5例腓骨下段骨肿瘤,施行了瘤段切除,同侧带血管蒂近端腓骨逆行移位重建外踝。术后效果满意。详细介绍了手术方去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腓骨内固定在治疗胫腓骨骨折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腓骨内固定在治疗胫腓骨骨折中的作用。方法 50例胫腓骨骨折,采用腓骨内固定、胫骨闭合手法复位加外固定方法治疗。其中闭合性骨折28例,开放性骨折12例,Pilon骨折10例;粉碎性骨折28例,斜形骨折12例、螺旋形骨折10例。结果 50例均达临床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为5个月,骨折位置良好,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无皮肤坏死及感染发生。结论 腓骨固定适合于胫前皮肤条件不好的闭合性或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和胫骨下1/3粉碎性骨折合并腓骨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作为传统金属内固定的替代物,生物可吸收螺钉SR-PLLA螺钉在关节内移位骨折固定因其固定可靠,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免除二次手术痛苦,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良好的疗效。我院自1997年8月-2002年8月应用百优BIOFIX SR-PLLA螺钉治疗下肢关节内移位骨折63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带血管腓骨移植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远期随访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高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治疗水平。方法 对先天性胫骨假关节25例患者采用带血管蒂的同侧腓骨逆行移植治疗。结果 其中23例均在术后3-6个月愈合,效果良好。结论 此方法所移植的腓骨具有丰富的血供,长度理想,能保证病变的胫骨切除长度,骨愈合快,操作简单,不损伤健侧,成功率高,易于被患儿家长所接受。  相似文献   

7.
腓骨短缩对胫距关节生物力学接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测定腓骨短缩时,胫距关节的接触特性的变化,探讨腓骨短缩的最大允许程度。[方法]6具小腿标本,去除踝关节以上的皮肤、肌肉等软组织,用夹具将其固定于正常行走踝关节中立位,分别测出在正常,腓骨短缩2、4、6 mm时,胫距关节的接触压及接触面积并进行比较,观察并总结出接触压及接触面积的变化趋势。[结果]通过模拟试验发现,腓骨短缩时,胫距关节总接触面积呈减小趋势,前外、后外象限的接触面积、接触压呈增大趋势,而前内,后内象限的接触面积、接触压均减小。[结论]2 mm以上(包含2 mm)的腓骨短缩,均会造成胫距关节接触特性的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8.
螺旋CT三维及四维重建在关节内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及四维重建显示关节内骨折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Picker 6000螺旋CT机对37例物损伤关节进行扫描,在Voxel Q工作站上进行三信表面遮盖法重建;以容积重建技术实现四维重建;使用关节解体处理技术以充分展示损伤的关节面;在Z轴及X轴上螺旋重建图像观察损伤细节。结果 三维及四维重建图像清晰地显示了所有病例的骨折细节;结合关节解体技术,三维重建逼真地显示了损伤的立体  相似文献   

9.
比目鱼肌内侧半肌瓣逆行移位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为临床上治疗胫骨中下段及踝部慢性骨髓炎合并软组织缺损提供一种一期修复的方法。方法 通过比目鱼肌内侧半血供主要由胫后动脉节段分支供应的解剖学特点 ,设计切取比目鱼肌内侧半肌瓣逆行移位术 ,其最低旋转点为内踝突出点上 10 .0 cm(9.70 cm± 2 .43cm)处。结果 经临床应用 2 4例 ,平均随访 2年 ,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比目鱼肌内侧半肌瓣逆行移位术是治疗胫骨中下段及踝部慢性骨髓炎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新术式  相似文献   

10.
踝关节融合术在严重关节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踝关节遭受严重创伤后,由于难以达到关节面的解剖复位,而产生疼痛、畸形及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着下肢的运动功能。长期以来,通过关节融合术使有功能障碍的关节在功能位骨性愈合,达到稳定关节、矫正畸形、解除疼痛的目的,而成为治疗复杂性踝关节损伤的标准方法。目前常用的踝关节融合术有10多种,其手术途径及术式各有特色。我院在1998年至2005年期间,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对于踝关节毁损的13例患者,采用了不同术式的踝关节融合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背侧关节内骨块移位危险因素及与CT影像学特征的关系,旨在为术前手术方案优化提供更多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本院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共80例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背侧关节内骨块移位分为移位组(19例)和未移位组(61例),比较移位组和未移位组临床特征及CT影像学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背侧关节内骨块移位独立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检验评估CT影像学特征指标与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背侧关节内骨块移位间相关性。结果 移位组术前总移位距离显著大于未移位组(P<0.05);移位组骨块横向宽度、骨块横纵比及背侧关节内骨块体积显著小于未移位组(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总移位距离、骨块横向宽度、骨块横纵比及背侧关节内骨块体积均是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背侧关节内骨块移位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总移位距离与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背侧关节内骨块移位呈正相关(P<0.05);骨块横向宽度...  相似文献   

12.
我院在 12例踝上离断再植中采用三维外固定架跨关节固定 ,为软组织的显微修复创造条件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 该组患者 12例 ,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2 0~ 5 2岁。车祸伤 7例、重物砸伤 2例、机器绞伤 3例。完全离断 5例 ,不全离断 7例。合并皮肤缺损 8例 ,骨、皮肤均缺损 4例。胫骨下端关节面破坏 5例。2 材料和方法 固定器材选用三维外固定架 (王成琪监制 ,潍坊市三维医疗器械研究所生产 )。该固定架为架子适应钉子型 ,允许钉子在一定范围内选择打入方向和间距 ,钉子之间不要求必须互相平行。在临近关节、特殊部位骨折的固定中 ,可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交腿移位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999年7月~2006年2月,应用逆行腓肠浅动脉筋膜蒂皮瓣交腿移位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9~47岁。均为车祸伤致小腿中、下段开放性骨折合并皮肤软组织损伤。其中胫前皮肤缺损2例,足跟部皮肤缺损2例,足背部和内踝皮肤缺损各1例。皮肤缺损范围5cm×4cm~14cm×12cm。伤后至手术时间14~30d。皮瓣范围6cm×4cm~15cm×13cm。结果术后皮瓣均成活,供受区切口均期愈合。患者获随访4~24个月,平均7个月。2例皮瓣稍臃肿,余皮瓣质地良好,无明显挛缩。X线片示骨折愈合时间7~13个月,平均9个月。修复肢体功能恢复。结论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交腿移位修复对侧小腿软组织缺损具有手术操作简便、风险小及修复效果好等优点,是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及评价经关节突螺钉技术治疗下颈椎脱位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经关节突螺钉技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17例,其中单节段固定12例,双节段5例。改良Klekamp经关节螺钉固定技术,以上位节段侧块背面中心点偏内侧1mm、偏下方1mm为入钉点,外倾20~25°,下倾35~40°,行四层皮质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患者颈椎基本达到完全复位,无椎动脉及颈髓损伤等并发症,均达到了骨性愈合。结论下颈椎经关节突螺钉置入简单,安全性高,生物力学固定融合性能好,适应范围广泛,是传统后路固定融合方法的创新与补充。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腓骨固定在胫腓骨关节外骨折中的作用及重要性。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维普、万方、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等数据库关于固定腓骨与否对胫腓骨关节外骨折治疗疗效比较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12年1月至2022年2月,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腓骨固定组与不固定组的复位不良率、旋转畸形率、内翻或外翻畸形率、前或后发畸形率、不愈合率、术后感染率、二次手术率及手术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6篇随机对照研究和5篇病例对照研究,有8篇为高质量文献,共813例患者,其中腓骨固定治疗383例,未固定腓骨43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未固定腓骨相比,治疗胫腓骨关节外骨折时固定腓骨可以降低术后旋转畸形率[RR=0.22,95%CI(0.10,0.45),P<0.000 1]和内翻或外翻畸形率[RR=0.34,95%CI(0.14,0.84),P=0.02],并促进骨折愈合[RR=0.76,95%CI(0.58,0.99),P=0.04]。而复位不良率[RR=0.48,95%CI(0.10,2.33),P=0.36],前或后畸形率[RR=1.50,95%CI(0.76,2.96),P=0.24],术后感染率[RR=1.43,95%CI(0.76,2.72),P=0.27],二次手术率[RR=1.32,95%CI(0.82,2.11),P=0.25],手术时间[MD=10.21,95%CI(-17.79,38.21),P=0.4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胫腓骨关节外骨折时腓骨固定组相较于不固定组在防止旋转畸形和内翻或外翻畸形以及促进愈合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6.
可吸收材料在同定下胫骨腓骨联合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胫腓联合分离(lower tibiafibular syndesmotie disruption)是在踝关节的损伤中,由于外翻外旋等性质的外力作用所导致在胫骨腓骨下端间起联系作用的解剖结构的破坏;踝关节因此失去了下胫腓联合各韧带的约束-维持作用,踝穴的稳定性及其对踝部活动的适应性随之丧失。并在晚期易造成创伤性骨关节炎这种损伤常伴发踝部的骨折,而单纯性下胫骨腓骨联合分离作为独立的主要病理诊断可古急性踝关节扭伤的1%~1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杂胫腓骨骨折中腓骨内固定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2月间收治的复杂胫腓骨骨折行有效腓骨内固定22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时间10个月~3年,平均18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8个月,无畸形愈合,肢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在处理复杂胫腓骨骨折时,选择优先固定腓骨,简单固定胫骨的方法实现了由繁入简的生物学固定,经临床验证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腓骨远端解剖钢板治疗锁骨胸骨端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腓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胸骨端骨折12例。结果 1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无胸锁关节脱位,锁骨骨折全部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采用腓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胸骨端骨折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张力带丝线内固定在关节内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20.
关节突关节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性能接近于椎弓根螺钉,在腰椎融合术的融合率及临床效果也相似,是除椎弓根螺钉之外另一个较为可靠的选择。本文综述了关节突关节螺钉的生物力学特性和在腰椎融合术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