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小血管吻合方法甚多,各有其优缺点。我们设计了一种外膜牵引吻合法,具有较多优点,介绍如下。 材料和方法 家兔6只,体重1460~2100g,苯巴比妥钠麻醉,实验侧用本法进行股动静脉切断吻合实验,对照侧用通用联臂双血管夹作血管切断吻合。两操作由同一手术组完成。 血管吻合方法:显露血管后,距血管断 相似文献
4.
5.
小血管吻合实验研究及在断指再植中的应用张志宏,杨东,王明辉,陶红旗在小儿及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由于血管纤细,吻合难度较大,易导致再植失败。我科自1990年以来,对直径在0,35~0.5mm的微小血管的缝合针数及张力下缝合做了动物实验研究并应用于小儿及末... 相似文献
6.
7.
等距对称分叶法吻合小血管的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吻合口管壁等距对称分叶后吻合小血管,确保吻合口管壁完全外翻;内膜平整对合,降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提高通畅率。方法:将吻合口管壁纵形剪开分叶,剪开的深度为管壁厚的2倍,小血管分3叶者吻合6针,4叶者8针。用二定点法先缝合叶部,后缝合2叶之间。用此法共吻合大白鼠尾动脉100个吻合口,免股动脉和肱动脉120个吻合口,免耳皮瓣自体交叉移植20个,用此法进行断手指再植15例,游离皮瓣移植5例。结果:100个大白鼠尾动脉吻合后即刻通畅率为100%,120个股、肱动脉吻合后3周其通畅率为97.5%(3个吻合口因伤口感染栓塞),吻合前、吻合后3周时吻合口内径经t检查无显著差异(P>0.05),兔耳皮瓣全部成活,临床应用20例全部成功。未发生血管危象。吻合口经扫描电镜观察,愈合过程优于端端吻合法。结论:此法吻合微小血管能确保其吻合口管壁外翻,内膜平整对合,减少缝合针数。有利于吻合口的无创操作,使血管的通畅率提高,血管危象减少 相似文献
8.
以家兔及大白鼠的双侧颈动脉及股动脉为标本做翻转套接法与端对端吻合法血管吻合,术后行血量造影及血流量测定,比较其通畅率。结果表明,两通畅率差异无显性;扫描电镜检查证实翻转套接法吻合口附近内皮细胞生长快,翻转套接法还具有手术简单,定位准确,失误机会少,术后血管愈合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10.
小间隙吻合静脉套接加生物蛋白胶修复周围神经损伤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 1 997年 2月~ 2 0 0 1年 2月 ,应用小间隙吻合自体静脉移植套接加用生物蛋白胶修复周围神经损伤 58例 ,收到良好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32例 ,女 2 6例。年龄 8~ 52岁 ,平均 2 6岁。切割伤50例 ,压榨伤 8例。损伤神经 62条 :前臂桡神经 1 0条 ;腕部正中神经 32条 ;尺神经 1 4条 ;肘部正中神经、尺神经各 2条 ;腕部正中神经、尺神经损伤 1例。均为完全断裂伤。距手术时间最短 1小时 ,最长 90天 ,均有损伤神经支配区感觉及运动丧失。手术切除断端神经瘤及周围瘢痕组织 ,神经缺损在 2 cm以内 ,经屈腕、屈肘吻合。首先切取头… 相似文献
11.
12.
改良食管胃吻合方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预防食管、贲门癌手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方法 将358例食管、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78例采用可吸收缝合线做单层(全层)连续吻合,并用带蒂大网膜包绕吻合口;对照组:180例常规食管胃丝线间断缝合加食管壁与胃壁包裹。结果 术后研究组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和严重的吻合口狭窄,对照组发生吻合口瘘5例(2.78%),发生严重吻合口狭窄6例(3.33%);两组比较有差 相似文献
13.
同种异体血管移植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9年以来我们采用冷冻、干燥和辐照法,制备犬股动、静脉段,并观察不同时期异体血管组织学变化、内膜功能及免疫原变化。1996年1月~1998年3月,应用同种异体血管为1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者建立动-静脉瘘18例次,效果满意。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同... 相似文献
14.
15.
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游离移植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体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86年10月至2002年1月,应用股前外侧游离移植皮瓣治疗体表组织缺损11例。结果:11例皮瓣全部存活,没有出现血管危象,术后经(6-18)个月随访,效果均满意。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血供充分,部位隐蔽,可切取面积大,是修复大面积体表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6.
尿激酶原基因疗法防治小血管吻合口血栓形成和内膜增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尿激酶原(Pro-uk)基因疗法对小血管吻合口血栓形成和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切断大鼠颈总动脉,进行原位端端吻合,向听合口血管腔内注入复制缺陷的腺病毒载体Adv5-CMV溶栓(对照组)或复制缺陷的腺病毒重组体Adv5-CMV-Pro-uk溶液(治疗组),使之在腔内滞留30min。应用纤维蛋白平板溶圈法检测吻合口组织的纤溶酶活性以观察Pro-uk基因的表达,并进行粘附于吻合口同位素标记的血小板计数、吻合口组织的掺入量和病理形态学检测。结果:治疗组术后2、7、14和90d均检测到纤溶酶活力,术后第7d活力最高,对照组未检测到纤溶酶活力。治疗组粘附于吻合口同位素标记的血小板数目、^3H-TdR掺入量、吻合口血栓出现率和内膜面积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将腺病毒载体介质的Pro-uk基因转入吻合口血管壁中可减少吻合口血小板沉积和粘附,有效地防止血栓形成和内膜增生。 相似文献
17.
常规间断缝合法吻合小血管难度大,需时长。我们应用国产医用胶和可溶性小血管支架法粘接兔小动脉的实验研究,只需在12点、6点处缝合两针,置人小血管支架,将两断端严密对齐,吻合口处涂布医用胶,待胶固化后,吻合便告完成,操作简便,省时。远期通畅率、吻合口的修复过程与间断缝合法相比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我们应用微型吻合夹吻合动物血管,对吻合口进行生物力学测定,以了解吻合口的耐张及耐血压强度,并与传统的针线吻合法进行对比研究。 一、材料和方法 1.微型吻合夹及其配套器械:微型吻合夹以纯钛材料制成,呈“C”形,按内径分为0.6、0.9及1.2 mm 3种。本实验采用内径为0.9 mm吻合夹。吻合夹由持夹器夹持,吻合血管时将吻合夹“C” 相似文献
19.
吻合血管的皮瓣及肌皮瓣移植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报道应用皮瓣及肌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吻合血管股前外侧皮瓣、背阔肌皮瓣及阔筋膜张肌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或骨关节外露12例。结果:术后皮瓣及肌皮瓣均成活,随访1-2年,外观及功能良好。结论:吻合血管皮瓣及肌皮瓣移植是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或骨关节外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吻合血管的组合组织移植在四肢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四肢大范围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是临床治疗的难题,自1989年以来,作者采用吻合血管的75个组织进行组合移植治疗36例,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参与组合的组织包括皮瓣、骨及足趾;皮瓣与皮瓣组合16例,皮瓣与骨组合7例,皮瓣与足趾组合3例,足趾与足趾组合7例;急诊手术20例,择期手术16例。受区部位为上肢17例,下肢19例,经过1-5年的随访患者肢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