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胆道大出血的急诊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血管造影和介入栓塞对胆道大出血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10年间收治胆道大出血9例,均采用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再行出血动脉分支栓塞。结果9例经肝动脉造影,均显示出血部位有造影剂外溢,经肝动脉分支栓塞后,出血停止。结论胆道大出血行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及介入栓塞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介入诊疗对急性出血的诊断与治疗价值。 方法对67例急性出血的患者采用介入治疗,行选择性及超选择性动脉造影和血管内栓塞术,其中上消化道出血28例,下消化道出血12例,子宫出血17例,肝肾出血5例,急性咯血1例,术后急性腹腔内出血4例。 结果67例患者经一次选择性动脉造影获得明确诊断66例,诊断阳性率98.51%(66/67)。选择性动脉造影显示对比剂外溢出血直接征象37例,直接征象阳性率55.22%(37/67)。发现假性动脉瘤13例,肿瘤供血动脉及肿瘤染色21例,子宫瘢痕染色及孕囊染色12例,血管结构不良出血1例。诊断明确后均成功止血。1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介入栓塞治疗4天后复发出血,经第二次选择性动脉造影及介入栓塞侧支供血后成功止血。一次性栓塞治疗成功率98.51%(66/67)。 结论选择性动脉造影及血管内栓塞术对急性出血可明确出血部位,而且可迅速有效止血,是一种安全易行、迅速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医源性胆道出血中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栓塞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源性胆道出血患者21例。经皮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动脉和肝总动脉造影,明确出血的部位后,进行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插管及栓塞治疗。结果 21例患者血管造影均证实有出血病变。血管造影表现为假性动脉瘤者17例(81.0%),对比剂外溢者4例(19.0%)。栓塞材料采用PVA颗粒栓塞者2例,单纯弹簧圈8例,明胶海绵颗粒+弹簧圈11例。1次栓塞止血成功率为85.7%(18/21),3例患者栓塞后再次大出血而行第2次栓塞成功。术后随访5~28个月,患者均未再发胆道出血。所有患者介入栓塞术后均未出现异位栓塞、肝功能衰竭、栓塞所致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选择性血管造影和介入栓塞术微创、安全、可靠且疗效确切,是诊断和治疗医源性胆道出血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的处理原则及方法.方法 总结我院 2006~2009年期间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5例的诊治经验,就其发生的时间、临床表现、出血原因、出血部位、处理方法与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体腔引流管道内或周围出血是所有病例的共同临床表现,4例合并术后胰瘘.所有病例均行血管造影检查,4例发现明确出血血管并行选择性动脉栓塞,未再出血;1例未发现明确出血部位,后并发MODS死亡.结论 急诊选择性动脉造影检查及栓塞是明确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原因、部位及止血的良好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与介入栓塞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介入科资料完整的19例急性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明确出血部位且成功栓塞,4例未能明确出血部位,治愈率达78%。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且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低,成功的关键是明确出血部位及选用合适的栓塞材料。  相似文献   

6.
刮宫后子宫动脉出血的急诊介入性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刮宫后子宫动脉出血的介入性诊断及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刮宫后子宫动脉出血急诊病人为研究对象 ;采用Seldinger法经股动脉穿刺插管 ,导管超选双侧子宫动脉造影 ,显示出血部位后 ,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结果  3例病人经DSA明确诊断 ,并在DSA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 ,术后复查造影及临床观察无出血再发生 ,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子宫动脉的DSA造影和DSA下介入栓塞子宫动脉是诊断及治疗刮宫后子宫动脉出血急诊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栓塞术在治疗医源性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医源性出血患者资料,首先经皮选择性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及特点,然后超选择性介入栓塞止血,栓塞材料选择明胶海绵、线段、弹簧圈及 PVA 颗粒等。结果32例患者中26例血管造影发现活动性出血征象,主要表现为对比剂外溢,伴有假性动脉瘤6例,伴有动静脉瘘1例,均成功施行介入栓塞止血,仅1例术后8 d 再次出血行二次栓塞治疗。本组病例术后随访1月,25例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6例血管造影阴性患者,3例失血性休克死亡,3例经内科治疗出血停止。结论选择性动脉栓塞术在医源性出血治疗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的DSA诊断及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行DSA检查,通过显示造影剂铃溢、病理血管和肿瘤染色来确定出血原因及部位,对出血处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和留置导管灌注小剂量垂体后叶素维持12h止血治疗。结果 DSA诊断阳性率75%(24132),其中肠伤寒2例,肠结核1例,血管性病变14例,肿瘤7例。阳性者介入手术成功20例,手术成功率83.3%,无一例严重并发症。结论 DSA检查和介入治疗对诊断不明确或保守治疗无效的下消化道出血有着重要的诊断及治疗价值,超选择性动脉栓塞后小剂量垂体后叶素灌注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选择动脉栓塞术在急性动脉性大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急性动脉性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法有效控制出血,对出血部位行选择性DSA,明确出血动脉后行超选择性插管术及栓塞治疗,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颗粒或条。 结果所有病例DSA均显示出血阳性征象,表现为对比剂外溢、血管增粗、扭曲等。栓塞术后21例出血立即停止,1例宫颈癌大出血患者10 h后再次出现大出血,遂行第二次栓塞术,效果满意。1例咯血患者不完全止血,术后配合内科积极治疗后出血停止。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DSA对诊断急性出血有较高价值,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能迅速、有效止血,且并发症少,可作为急性动脉性大出血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介入诊断和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介入诊断和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2例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19例患者采用动脉药物灌注治疗或动脉栓塞治疗。结果:DSA检查阳性19例占60%。其中肿瘤7例,动脉瘤8例。弥慢性肠黏膜病变和球溃疡出血3例,Crohn’s病1例。13例DSA检查阴性占40%。对19例(包括DSA阴性7例)采取动脉栓塞或血管加压素灌注治疗,10例得到完全止血,9例止血不彻底。结论:选择性动脉造影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重要的价值,动脉血管加压素灌注和栓塞治疗是安全、有效和微创的止血措施。  相似文献   

11.
消化道出血的选择性动脉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研究消化道出血的选择性动脉造影诊断的价值及介入治疗的方法和意义。资料与方法 经选择性动脉DSA后明确消化道出血部位或原因共57例,对非肿瘤性出血采用相应供血动脉栓塞或血管加压素局部灌注;肠道肿瘤及介入治疗止血不彻底者行外科切除。结果 非肿瘤性出血41例,肿瘤出血16例,其中44例经动脉栓塞或灌注血管加压素治疗,25例得到完全止血,14例止血不彻底,5例复发,共有32例经外科切除后得到病理诊断,分别为贲门溃疡1例,十二指肠溃疡7例,小肠憩室炎7例,小肠平滑肌瘤8例和平滑肌肉瘤7例,恶性淋巴瘤1例,脾动脉真性动脉瘤1例。结论 选择性动脉造影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重要的价值;对多数非肿瘤性出血应用选择性动脉栓塞可以得到完全止血,预防栓塞并发症的关键是尽可能超选择和选用较大的栓塞颗粒。  相似文献   

12.
创伤性肾出血的DSA诊断与介入栓塞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创伤性肾出血的DSA诊断与介入栓塞止血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48例创伤性肾出血患者均行肾动脉DSA检查,栓塞材料采用明胶海绵、聚乙烯醇(PVA)微粒或弹簧钢圈。结果48例肾内血管损伤患者经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均获得了明确的诊断,36例可见对比剂外溢;7例肾内受损动脉痉挛、移位,末梢血管不规则、毛糙、其中3例合并动-静脉瘘;5例肾内受损动脉分支中断、缺支,其中2例合并假性动脉瘤。6例单纯采用明胶海绵栓塞后,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7天、12天再发血尿,其余病例采用PVA微粒或弹簧钢圈栓塞均一次成功。所有患者肉眼血尿术后平均3天消失,平均随访18个月无肾出血复发,血尿素氮、肌酐及血压正常,静脉尿路造影见肾未栓塞部分肾功能正常,栓塞部分肾盏有不同程度变形。结论DSA是诊断创伤性肾出血的可靠方法,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创伤性肾出血微创、疗效好且迅速、并发症少,能最大程度保护损肾功能。选择恰当的栓塞材料可以减少复发率及异位栓塞。  相似文献   

13.
不同栓塞材料在急性内脏出血介入栓塞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内脏出血中介入诊疗的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从2003年5月到2006年1月对27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急性内脏出血病例,经选择性DSA造影明确出血部位,选择不同的栓塞方法及栓塞材料行栓塞治疗。结果27例患者全部止血成功,随访18个月未见复发,其中3例晚期肝癌患者,半年内相继死于非内脏出血原因。结论选择性动脉造影能及时、准确的发现内脏出血的部位和原因,选择不同的栓塞剂和栓塞方法能够及时、有效的止血,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4.
在消化道出血中DSA诊断与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评价DSA诊断与介入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8例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了DSA检查,对动脉性出血的28例患者根据出血的原因和部位,应用不同栓塞剂或缩血管药进行介入治疗。结果:38例中发现血管源性出血23例,肿瘤性出血9例,阳性率84.2%,假阴性3例(7.89%),阴性3例。介入治疗28例患者止血成功率96.42%,术后随访3~6个月无并发症及复发。结论:DSA在消化道出血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动脉栓塞或缩血管药灌注治疗出血性病变创伤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16例严重子宫出血介入栓塞治疗的疗效,评价动脉超选择动脉插管栓塞术在妇产科难治性出血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16例妇产科难治性出血患者,经皮股动脉穿刺,双髂动脉置管或超选择插管,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明确出血部位后,以明胶海绵颗粒、丝线段或无水酒精栓塞。栓塞后再造影直至靶动脉血流停滞为止。结果:16例患者中栓塞髂内动脉6例,栓塞子宫动脉10例,均一次栓塞止血成功,无1例并发症,随访3-69月,均无复发及并发症。结论:应用动脉插管栓塞治疗妇产科难治性出血快捷、彻底、安全可靠、疗效肯定、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急性消化道出血的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消化道出血的血管造影诊断的价值及介入治疗的方法和意义。方法:26例急性消化道出血,经选择性血管DSA检查,并对其中14例,经导管动脉灌注垂体后叶素或栓塞治疗。结果:阳性19例,阴性7例。14例经介入治疗后,11例得到完全止血,2例止血不彻底,1例48h后再出血。结论:选择性血管造影对急性消化道出血,特别是小肠部位的出血定位、定性诊断有肯定的价值;合理选择造影时机,可以提高对出血检出的阳性率;并经导管动脉灌注垂体后叶素或栓塞治疗后,止血迅速有效。  相似文献   

17.
肠血管畸形的介入性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肠血管畸形的介入处理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由DSA诊断的肠血管畸形17例。4例用明显胶海绵对病变部位作了栓塞,13例用血管加压素作了动脉灌注并保留导管持结灌注24h,其中3例造影响导管作为定位标记,24h后外科手术,结果:入入处理24h后,全部患者便血停止,4例栓塞者。出现明显肠缺血症状1例。无肠梗死发生。随访0.5-2.5年,出血复发2例,结论:肠血管畸形介入处理方法包括栓塞、灌注和放置病变定位标记,这些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可视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