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可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2,(3):344-344
中风一病主要呈现本虚标实、上盛下虚证候。临床观察发现中风以气虚血瘀者居多。气虚推动无力,瘀血阻滞脑络,导致大脑缺血缺氧,是中风病发生的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3.
4.
5.
6.
余小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2):181-182
广泛参阅古籍,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主张中风恢复期的主要病机为虚和瘀,以虚为主;治宜培元固本,活血化瘀。临床上把中风恢复期分为阴虚、阳虚、气血两虚进行辨证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9.
中风一病主要呈现本虚标实、上盛下虚证候。本虚者或气虚、或阴虚 ,标实者系风、火、痰、瘀为患。临床观察发现中风以气虚血瘀者居多。气虚推动无力 ,瘀血阻滞脑络 ,导致大脑缺血缺氧 ,是中风病发生的主要病机。立中风证治八法 ,临床上收到较好的效果。1 平肝息风法适用于头晕胀痛、耳鸣、卒倒昏迷、肢体震颤或拘挛僵硬 ,舌质红 ,脉弦滑有力为主证者。常选用药物如钩藤、白芍、石决明、天麻、夏枯草、决明子、珍珠母、代赭石、龙骨、牡蛎、玳瑁、羚羊角、怀牛膝、寒水石、生石膏、蜈蚣、全虫、地龙、僵蚕、白花蛇、乌梢蛇等。2 宁心安神法… 相似文献
10.
11.
12.
辨治中风先兆证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积极预防中风病的发生。方法 把中风先兆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38例)辨证分为肝胆火旺、痰瘀闭阻,风痰内盛、瘀血阻络和气阴两虚、脉络瘀阻3型,分别施以清利肝胆、豁痰化瘀,健脾除痰、疏风通络及升清益阴、活血通脉等法;对照组(30例)以阿司匹林、维脑路通口服。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74%,无中风发生;对照组总有效率66.66%,中风发生2例。结论 中医辨证论治在预防中风先兆症方面,有不可否认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中风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包括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高血压脑病等,属于中医“中风”的范围,其中脑出血相当于中风患者的人腑入脏;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相当于中风病的在络在经;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属于风痰上扰;高血压脑病多属于肝阳上亢。但临床中闭证数多,突然发病,病情危重。正确治疗,恰当护理,便可挽危亡于顷刻,起沉疴于瞬息。我院1997~1999年收治25例闭证患者,按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施护,22例治愈出院,治疗率为88%,现浅谈中风治疗过程中闭证的辨证施护。1辨识证候病机 中风的病情,… 相似文献
14.
15.
中风急性期通腑化痰法证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腑化痰法是治疗急性期中风的重要方法,通过研究通腑化痰法理论渊源。痰热腑实成因。病机特点及其证候学特点,临床运用特征,急性期通腑化痰法注意事项以及作用机制,探索通腑化痰法证治规律.对防止急性期中风病情发展,减轻脑损害,改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风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病皆源于肾衰精竭”,指出,中风不论是虚症,还是实症,不论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不论是心火暴甚,还是肝火自旺,都是因肾衰精竭所致,认为,肾衰精竭是导致中风的重要根源,同时也是致成损命短寿,百病峰起,五行逆乱的重要根源,家传溢阴潜阳益元汤对中风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通腑化痰法是治疗急性期中风的重要方法,通过研究通腑化痰法理论渊源,痰热腑实成因,病机特点及其证候学特点,临床运用特征,急性期通腑化痰法注意事项以及作用机制,探索通腑化痰法证治规律,对防止急性期中风病情发展,减轻脑损害,改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缺血性中风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和口眼㖞斜为主症,多因风、火、痰、瘀、虚等因素相互影响而发病。该文从古今医家对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认识出发,阐述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证治,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张山雷临证应用"中风八法"经验。方法整理分析张山雷著作《中风斟诠》中"中风八法"相关内容。结果张山雷"中风八法",分别为开闭醒神法、回阳固脱法、镇肝潜阳法、开痰泄浊法、顺气降逆法、养心培肝法、滋肾填精法、通经宣络法。结论张山雷所创"中风八法",在临床治疗中风中具有极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