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夏国美  李旭  叶珺  郜玉峰  李芳  魏艳艳  邹桂舟 《安徽医学》2013,34(12):1752-1755
目的 对丙氨酸转氨酶(ALT)≤2 ULN的慢性HBV感染者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探讨血清HBsAg定量、HBVDNA、ALT与肝组织病理学的关系.方法收集154例ALT≤2 ULN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穿刺病理结果,根据不同肝脏病理炎症活动度(G)分为两组,G1 组(0≤G〈2)和G2 组(2≤G≤4),根据不同纤维化分期(S)亦分成2组,S1组(0≤S〈2)和S2组(2≤S≤4),根据不同ALT水平分为2组,A1组(ALT≤40 U/L)和 A2组(40 U/L0.05);S1组和S2组患者血清lgHBsAg定量分别是3.58(0.68,5.33)IU/ml和2.57(1.45,4.87)IU/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1和S2组患者lgHBVDNA定量分别是6.08(3.0,9.32)copies/ml和4.87(3.0,8.65)copies/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和A2组患者肝组织炎症程度及纤维化分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肝脏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的慢性HBV 感染者间的lgHBsAg定量可能存在差异,肝脏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较高者lgHBsAg定量水平可能较低,同样肝脏纤维化程度较高者lgHBVDNA水平可能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肝脏病理特征,探讨其与血清学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114例慢性HBV感染者,所有患者均行肝穿刺组织活检,同时检测肝功能、HBeAg和HBVDNA定量,分析肝组织炎症分级(G)和纤维化分期(S)与HBeAg状态、HBVDNA水平的关系。结果114例患者中,113例(99.12%)患者肝组织发生病理改变,53例(46.49%)患者肝脏炎症分级和/或纤维化分期≥G2/$2。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患者年龄、血小板计数、HBVDN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炎症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化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BeAg与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无关(r=-0.006,r=-0.147,P〉0.05)。HBVDNA定量分层分析,≤5lg拷贝/ml组、6—7lg拷贝/ml组和≥8lg拷贝/ml组HBeAg阴性患者分别为47例(83.93%)、8例(19.15%)和0例,≤5lg拷贝/ml组和其余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肝组织学≥G2/S2分别为33例(58.93%)、18例(42.86%)、2例(12.5%),≥8lg拷贝/ml组和其余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BVDNA水平与纤维化分期负相关(r=-0.279,P〈0.05),与炎症分级无关(r=-0.091,P〉0.05)。结论绝大部分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有不同程度肝组织病理变化;HBeAg阴性患者较HBeAg阳性患者有更为严重肝脏病理变化,HBeAg状态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无关,HBVDNA水平和肝脏纤维化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ALT正常值1~2倍慢性HBV感染患者肝组织病理特征,分析血清HBeAg、HBVDNA定量与肝组织病理关系。方法选取ALT正常值1~2倍慢性HBV感染者90例,行肝穿刺,比较HBeAg阳性、阴性组及不同HBVDNA定量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结果90例患者均存肝损,病理诊断肝硬化7例,83例病理诊断慢乙肝患者,G≥2者27例(32.53%),S≥2者25例(30.12%)。HBeAg阴性组病理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均重于阳性组,不同HBVDNA定量组肝组织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LT正常值1~2倍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病理皆存异常,血清HBeAg、HBVDNA不能反映肝脏受损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40岁以上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医师的指导用药,预测预后等方面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121例40岁以上慢性HBV感染者,其中HBeAg阳性组60例,HBeAg阴性组61例,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血清中HBVDNA定量,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技术检测患者血清HBVM含量,用速率法检测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值。结果 HBeAg阴性组:HBVDNA定量(对数值)与ALB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303,P〈0.05),HBVDNA定量(对数值)与ALT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477,P〈0.01)。HBeAg阳性组:HBVDNA定量(对数值)与ALB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HBVDNA定量(对数值)与ALT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但ALT与ALB值存在负相关关系(r=-0.345,P〈0.01)。结论 40岁以上HBeAg阴性HBV感染者血清中HBVDNA水平与肝脏损害程度呈正相关,而40岁以上HBeAg阳性HBV感染者的肝脏炎症程度与肝脏合成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肝功能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改变特征,并分析血清HBeAg及HBV DNA定量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肝功能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101例,行肝穿刺病理检查,依据血清HBeAg及HBV DNA将患者分组,分别比较HBeAg阳性和阴性组及HBV DNA阳性和阴性组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结果:101例肝功能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83.2%(84/101)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理损害,其中,轻度62例(61.40%),中度11例(10.90%),重度7例(6.93%),肝硬化4例(3.96%)。HBeAg阴性组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级明显重于HBeAg阳性组(P〈0.05或P〈0.01),HBV DNA阴性者肝纤维化分期明显重于HBV DNA阳性者(P〈0.01)。结论:对于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HBeAg及HBV DNA不能很好地反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应尽早进行肝活检,有利于判断病情和确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脏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表达在慢性HBV携带者病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慢性HBV携带者病例50例为研究对象,均予以血生化、病毒DNA、肝纤维化指标检测;患者肝穿刺活检后肝脏组织进行病理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的表现,并根据炎症结果将50例分为:A组:炎症0级;B组:炎症≥1级。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PD-1表达。结果根据炎症结果病例分为两组:A组26例(炎症G0)和B组24例(炎症≥G1)。病理分级炎症≥G2或纤维化≥S2的例数为15例。两组患者4种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与A组比较,B组肝脏PD-1表达水平明显高(P〈0.05)。PD-1表达与肝纤维化分级相关性分析结果呈正相关。结论慢性HBV携带者肝脏组织PD-1表达水平越高,炎症及纤维化进展的可能性越大,肝脏PD-1表达可作为慢性HBV携带者病程进展的评估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低于2倍正常值上限(upper limits of normal,ULN)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临床特征和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关系.方法:将110例行肝活检的慢性HBV感染者按照ALT≤1×ULN和1 × ULN<ALT<2×ULN分成Ⅰ(n=64)、Ⅱ(n=46)组,分析其ALT水平、HBV DNA复制水平、年龄与肝组织病理学改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Ⅰ、Ⅱ组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共有21.82%的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2级,29.09%的患者肝组织纤维化程度≥S2期,19.09%的患者肝组织学表现为肝硬化(S4期).HBV DNA载量≥10 7(拷贝/ml)的患者年龄分布相对较年轻,肝组织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也相对较轻.共有81例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显示肝组织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核心抗原(HBcAg)的表达,2组患者肝组织内HBsAg和HBcAg的免疫染色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生化和病毒学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肝脏病变的真实情况,对年龄较大的、病程较长的患者,无论ALT水平如何,均建议行肝活检,尤其可早期发现隐匿性肝硬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ALT正常的HBeAg阳性HBV感染者血清HBVDNA水平与肝脏病理的关系,为临床抗病毒治疗提供最佳时机。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PCR)对28例ALT正常的HBeAg阳性HBV感染者进行定量检测,并与同期肝脏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LT正常的HBeAg阳性HBV感染者血清HBVDNA水平与肝脏病理炎症活动度分级(G)及纤维化程度分期(s)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对ALT正常的HBeAg阳性HBV感染者应尽可能早行肝脏活组织病理检查,并依据其炎症活动度分级(G)及纤维化程度分期(S),而不应根据其血清HBVDNA水平的高低决定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持续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肝脏组织学的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并分析引起肝脏组织学改变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经肝活组织检查的61例ALT水平持续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根据肝组织不同炎症及纤维化分组,对比各组性别、年龄、HBV-DNA及血清HBeAg阳性率表达差异。结果61例患者中,肝脏炎症分级以G2为主,占40例(66%),与G1组相比,G2与G3组年龄逐渐上升,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HBV-DNA水平随着炎症分级增加而下降,且G2组与G1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纤维化分期以s1为主,占32例(52%),仍有7例(11%)患者达s2,3例(5%)达s3;年龄分布以s3的年龄最大,与s0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与s0组比较,S1及s2组血清HBV-DNA水平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HBeAg的表达S0、S1期以阳性为主,s2、s3期以阴性为主,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无论病毒载量高低、e抗原状态如何,对于ALT水平持续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仍有66%的患者炎症活动度达G2,有16%的患者纤维化程度达s2甚至s3。因此,对可检测到病毒载量的持续ALT正常的慢性HBV感染患者仍应考虑行肝脏活检,以免延误抗病毒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9月110例接受肝脏穿刺活检术的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临床资料及其肝组织炎症活动度(A)与纤维化程度(F)。患者年龄21~66岁,其中男性76例、女性34例;〈A2者73例,≥A2者37例;〈F2者63例,≥F2者47例;血清ALT水平〈WHO正常上限(ULN)标准者59例(WHO标准组,男性30U/L、女性19U/L),〈我国ULN标准者110例(中国标准组,男性50U/L、女性40U/L)。结果110例中,≥A1者100例(90.9%)、≥A2者37例(33.6%);≥F1者84例(76.3%)、≥砣者47例(42.7%)。男性A和F的严重程度均高于女性,以F的改变显著(U=2.162,P=0.032;X^2=5.315,P=0.021)。中国标准组与WHO标准组间A和F严重程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U=0.951,P:0.341;U=0.435,P=0.663)。随着年龄的增加,A和F的严重程度增加(F=3.705,P=0.014;F=5.915,P=0.001);≥A2和≥F2的平均年龄分别为(41.7±9.6)岁和(38.7±8.1)岁。影响A和F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是年龄、性别(男性)和年龄。结论大部分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肝脏病理性损伤,对I〉40岁者应进行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进展的筛查,尤其是男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复制指标(HBVDNA)与乙肝标志物及肝功能关系。方法对1546例乙肝患者分别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血清样本中HBVDNA载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HBV-M,并同步检测肝功能。首先按HBV-M结果分组探讨与HBVDNA载量关系,再按HBVDNA载量高低分组探讨病毒载量与肝功能关系。结果大三阳组HBVDNA载量及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ALT水平随HBVDNA病毒载量升高而升高,AST水平在无病毒载量与有病毒载量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不随病毒载量的升高而升高,CHE水平与病毒载量高低无关。结论 HBeAg与HBVDNA载量关系密切,HBeAg阴转不表示病毒停止复制,HBVDNA可反映HBV在外周血的复制情况,并不能反映肝脏损伤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血清载脂蛋白A1(APOAl)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77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233例,肝炎肝硬化组105例,原发性肝癌组39例。检测血清APOAl水平,并与HBVDNA、谷丙转氨酶(ALT)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随着疾病进展,APOAl水平、HBVDNA载量、ALT水平均逐渐下降,肝癌组中位数最低,APOAl水平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l〈0.05);HBVDNA载量、ALT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组分别与肝硬化组及肝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但肝硬化组及肝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APOAl水平与HBVDNA载量呈负相关(尸〈0.05),而与AIJT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APOAl水平是反映慢性乙肝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对于判断病情及预后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初治、单一使用替比夫定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48周的临床疗效和e抗原血清学转换的基线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杭州市西溪医院和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门诊初治、单一使用替比夫定治疗的122例CHB患者,HBeAg阳性组97例和HBeAg阴性组25例,给予口服替比夫定600mg,1次/天,连续治疗48周,观察患者基线水平及治疗12、24、48周时HBV-DNA阴转(<lg3拷贝/毫升)率、ALT复常(≤1.0×ULN)率、HBeAg血清转阴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以97例HBeAg阳性组治疗48周时HBeAg血清学转换与否分为转换组和未转换组,比较两组基线ALT水平、HBVDNA和HBeAg定量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122例CHB患者12、24和48周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60.7%、78.7%、88.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分别为59.0%、80.3%、87.7%,97例HBeAg阳性组患者12、24和48周时HBeAg血清转阴率分别为17.5%、23.7%、32.0%,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12.7%、15.5%、30.9%.HBeAg血清学转换组基线ALT水平449.73 ±431.91U/L高于未转换组253.19±306.30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基线性别、年龄、HBVDNA和HBeAg定量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替比夫定治疗48周具有较高的HBV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和血清学转换率;较高的基线ALT水平是e抗原血清学转换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中HBV-DNA载量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ALT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141例慢性乙肝患者的血清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DNA载量,免疫透射比浊法及酶速率法分别测定血清hs-CRP和ALT的水平。结果 CHB患者hs-CRP及AL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且随肝损害程度的加重而升高(P〈0.01或P〈0.05);不同HBV载量组间ALT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及ALT水平变化与HBV-DNA载量均无相关性(r=0.137,r=0.211,P〉0.05)。结论多数CHB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炎症反应,但其炎症程度与乙肝病毒复制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相关性.方法 对CHB患者血清PDGF-BB水平与其临床相关因素(年龄、性别、病史、血清HBVDNA水平、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HA、CⅣ、PCⅢ、LN)和HBeAg状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HB患者血清PDGF-BB水平与其年龄 、性别、病史、HBVDNA水平无相关性(P>0.05);与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指标显著相关(P<0.01);肝功能分级与血清PDGF-BB水平呈正相关(P<0.01);HBeAg阴性CHB血清PDGF-BB水平高于HBeAg阳性CHB(P<0.05).结论 CHB血清PDGF-BB水平与肝脏炎症活动程度和HBeAg状态有显著相关性,能反映CHB肝功能损害的程度亦可反映CHB肝纤维化程度,可应用于CHB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16.
李芳  何梅  李儒贵  李刚 《西部医学》2011,23(11):2112-2113,2116
目的探讨黄芩苷联合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CHB)和早期肝硬化(HC)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患者服用黄芩苷,剂量为2粒/次,口服,每日3次,替比夫定600mg,每日1次;对照组62例替比夫定600mg,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治疗前后定期检测血常规、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HBV DNA,治疗前后各检测1次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包括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PCⅣ)。结果治疗前各组肝功能各指标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治疗组的ALT复常率、HBVDNA和HBeAg阴转率及抗-HBe阳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的HA、LN、PCⅢ于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黄芩苷与替比夫定联合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抗肝纤维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