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早在20世纪60年代便作为一种镇痛手段而备受重视。有研究发现其镇痛效应与电针类似,并具有更长的后效应,临床疗效显著~([1])。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则是一种将TENS与传统针灸结合的新型疗法,完美综合二者优点,且具无创、简便、经济等特点。本文将对近年来国内运用TEAS缓解慢性疼痛的相关临床研究进行综述。1颈肩腰腿痛颈肩腰腿痛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疼痛性疾病,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结合腹针取穴治疗颈肩腰腿痛患者即时镇痛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随机分为腹针TENS组、经穴TENS组、电针组、非腹针TENS组,每组30例。各组选取不同刺激点采用相同刺激参数进行治疗,并于治疗前后分别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腹针TENS组在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其即时镇痛作用总有效率(96.7%)与经穴TENS组(93.3%)、电针组(96.7%)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非腹针TENS组(10.0%)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腹针TENS具有较好的即时镇痛作用,并可以在使用较少刺激点的情况下提高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3.
癌症术后疼痛是一种常见急性疼痛,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是融合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与针灸的一种疗法。TEAS可促进阿片肽释放,阻滞疼痛刺激信号传导,从而发挥镇痛作用,在治疗癌症术后疼痛中具有独特优势。本研究对TEAS在癌症术后疼痛中的应用进展进行探讨,突出该方法可有效镇痛,进一步推进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结合作业疗法(OT)对脑卒中后肩痛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30例脑卒中后肩痛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例。其中,治疗组采用了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结合作业疗法(OT)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的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进行治疗。评定方法是采用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简式Fugl-Meyer评估量表(FM)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在缓解疼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增加患侧上肢活动范围评分方面也有优于对照组的趋势(P=0.08)。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结合作业疗法(OT)来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正针刺疗法在中国存在着悠久的历史,它是针灸的一种治疗方法,指用不同型号钢针(毫针、耳针、电针等)通过穴位刺人皮肤和皮下组织产生一系列局部、全身反应,继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除传统手针以外,当给钢针接上电流后就演变为了电针和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or,TENS)等。针刺疗法广泛用于各类镇痛,现对针刺疗法的镇痛机制及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粘连前期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化等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对163例粘连前期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分别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和电针治疗,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粘连前期肩周炎的治疗作用及与电针治疗的效应比较。结果与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粘连前期肩周炎的总有效率达到96.59%,与电针比较无明显差异;该疗法不仅具有明显的止痛效应,对肩关节活动障碍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经皮穴位电刺激为治疗肩周炎有效、简便的疗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粘连前期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化等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对163例粘连前期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分别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和电针治疗,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粘连前期肩周炎的治疗作用及与电针治疗的效应比较。结果与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粘连前期肩周炎的总有效率达到96.59%,与电针比较无明显差异;该疗法不仅具有明显的止痛效应,对肩关节活动障碍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经皮穴位电刺激为治疗肩周炎有效、简便的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前针灸临床上,除了用手捻针进行治疗外,电针已普遍应用,国外现在流行与电针有些类似的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涉及这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电流对人体有何作用以及电针参数选择,如何合理使用电针仪器等一系列问题,如能有所了解将有助于提高疗效,避免不利影响,因此特对这些问题进行如下一些介绍.一、电学基础电的本质组成各种物质的原子由原子核及其周围的电子所组成,原子核中的质子  相似文献   

9.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不同时期肩周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不同时期肩周炎的治疗作用及与电针治疗的效应差异。方法:将360例不同时期肩周炎患者分成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组(186例)和电针治疗组(174例),各组采用相同经穴分别治疗。结果: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粘连前期和粘连期肩周炎的总有效率分别达到96.6%和96.9%,电针刺激对粘连前期和粘连期肩周炎的总有效率分别达到93.5%和97.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不仅能有效止痛,对粘连期的肩关节活动障碍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为治疗肩周炎有效、简便的疗法。  相似文献   

10.
在大鼠肌皮皮瓣模型上,通过测量皮瓣的存活面积和血流变化研究电针与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的不同效应。 方法:实验选用体重220~260g的雄性SD大鼠。在大鼠背侧,两肩胛骨的底部及向下沿线之间作一长7cm,宽2cm的皮瓣,该皮瓣从肌肉的深筋膜处分离,包括浅筋膜、肌膜、皮下组织及皮肤。然后以针距1cm缝合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15,(7):1318-1320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6例PHN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2例,分别采用单纯电针、TENS及二者联合治疗,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睡眠质量评分(QS)评价效果,并观察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0 d后,3组治疗前后的VAS和QS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效率分别为78.13%、75.00%和93.75%,联合组与电针组、TEN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电针联合TENS能有效安全治疗PHN。  相似文献   

12.
分娩中针刺镇痛穴位及时机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涛  杨咏梅  黄醒华 《中医杂志》2008,49(7):625-628
目的 观察针刺穴位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方法 324例初产妇随机分为电针组82例,经皮电刺激(TENS)组82例,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镇痛组(腰麻组)79例,空白组81例,并于分娩当时及产后观察疼痛VAS计分、镇痛满意度、分娩结局及β-内啡肽的改变. 结果 镇痛后30~120分钟VAS评分与TENS组及空白组比较,电针组镇痛效果较好,但不如腰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电针镇痛效果好,满意度增加.镇痛效果以镇痛后30~60分钟最好,且对于产程、分娩方式、母婴结局均无负面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13.
影响电针镇痛因素的实验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友京 《针刺研究》1993,18(4):247-252
本文介绍了有关影响电针镇痛因素的实验研究概况。多数资料表明,电针刺激的强度、频率以及所选择的穴位和时辰不同可产生不同的镇痛作用;不同参数电针刺激的镇痛效应有不同的神经生理和神经生物化学机制。  相似文献   

14.
经皮穴位电刺激是结合中医针灸和西医电刺激疗法,各取二者所长的一种治疗方法。经皮穴位电刺激在应用时作用广泛,具体体现在镇痛、减少麻醉剂用量、改善患者应激反应及脑保护等作用,并且能够保护患者术后的身体功能。然而目前尚未见经皮穴位电刺激的神经通路机理分析,近些年来的临床、动物实验研究集中在对体液因子的调控变化。该文简单总结了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血液因子的影响,为临床上经皮穴位电刺激的应用提供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艳 《中医研究》2009,22(5):56-57
中风病已成为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而中风病中有30%左右的患者出现尿失禁,其主要原因是脑损害而出现神经原性膀胱排尿障碍。该病治疗棘手,并且缺乏对远期疗效的观察报道。目前国内外单纯药物治疗、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单纯膀胱训练和行为调节疗法及生物反馈技术疗效均不可靠。其他电刺激技术和手术疗法较复杂,病人痛苦大,医疗费用昂贵,不适合临床推广应用,而且疗效不明显,尤其远期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对大鼠慢性炎症痛的治疗作用。方法:以完全福氏佐剂造成单发关节炎大鼠慢性炎症痛模型,以体重、踝周长、跖屈及背屈关节疼痛试验评分为指标,评价多次低频(2Hz)及高频(100Hz)“足三里”穴位对大鼠关节炎的治疗作用。结果:(1)在体重增长速率方面,多次100Hz TENS明显快于2Hz TENS;(2)在缓解关节肿胀方面,100Hz TENS的效果明显优于2Hz TENS;(3)在缓解疼痛方面,100Hz TENS的作用也明显优于2Hz TENS。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对慢性炎症痛有治疗作用,但不同频率的治疗作用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颅内脑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 招募140例从未接受过TENS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70例,采用TENS+安慰剂;对照组70例采用假TENS+氟桂利嗪.结果 治疗12周后,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48.57% 和95.71%,优于对照组的25.71% 和64.29%(P<0.05).治疗组对改善颅内脑血流速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偏头痛优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  相似文献   

18.
不同刺激方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电针疗法、经皮电刺激疗法、穴位按摩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经皮电刺激组、穴位按摩组,每组40例.3组患者取穴相同,均为肩前、侠白、肩髃、臂臑、肩(醪)、臑会、小海、后溪,分别予以电针疗法(疏密波,通电30 min)、经皮电刺激疗法(疏密波,通电30 min)以及穴位按摩配合肩关节松动手法.均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6天,共治疗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肩关节活动改善程度.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肩关节活动程度均明显改善(均P<0.001),且穴位按摩组较电针组与经皮电刺激组改善程度更显著(均P<0.05).穴位按摩组镇痛愈显率为61.5%(24/39),优于电针组的42.9%(15/35)及经皮电刺激组的44.4%(16/36,均P<0.05).穴位按摩组肩关节功能活动愈显率为61.5%(24/39),优于电针组的48.6%(17/35)及经皮电刺激组的44.4%(16/36,均P<0.05).结论:穴位按摩疗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可有效镇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且疗效优于电针疗法和经皮电刺激疗法.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针麻临床实践中,观察到以“同神经电针”——电针刺激支配手术区皮肤传入神经的方法进行手术,对皮肤镇痛有显著的效果,用此方法亦能有效地缓解顽痛。在以前的单细胞电反应的实验中我们曾模拟这一临床现象,观察到它的作用与刺激异神经或近、远节段穴位电针的抑制效应有明显不同。本工作以多突触反射为痛反应的指标,进一步探讨“同神经电针”镇痛的规律和可能的作用原理。实验在45只成年猫上进行,在乙醚麻醉下完成必要的外科手术,然后注射三碘季胺酚并施加人工呼吸,实验过程中进行体温、血压和呼出气CO_2监护,维持在正常生理状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临床实验,电针刺激支配手术区域的神经、皮肤及浅层组织有较好的镇痛效果。本实验目的,探讨同神经电针对外周神经动作电位的影响。一、同神经电刺激对Aa、δ和C三类纤维动作电位的影响:在麻醉状态下,游离狗的陷神经,远端为测试刺激,近端记录,中段接电针,测试刺激的强度以能产生Aδ或C波,模拟创伤性刺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