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评估寰枢椎钩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一年半 来6例手术病人的手术及疗效。结果 手术方法符合生理要求,内固定可靠。结论 寰枢椎钩操作 简便、安全,内固定坚强牢靠,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寰椎椎弓和枢椎椎板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为颈后路寰枢椎钛缆固定术和相关器械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00例中国成人干燥标本上,观察寰椎后弓和枢椎椎板的形态学特点并进行解剖学测量。结果:(1)寰椎后弓较纤弱,上面与椎管不平行,从后上方向内下方倾斜;(2)枢椎椎板较粗大,上窄下宽,内面基本平行椎管,内面下缘多形成一骨嵴。结论:(1)寰椎后弓和枢椎椎板穿绕钛缆时宜自上向下操作,为方便操作,可以咬除部分枢椎椎板上缘;(2)设计枢椎椎板穿绕钛缆的引导器械时需考虑到其内面的骨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寰枢椎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本组共5例,单纯寰椎前脱位2例、伴齿状突骨折的环枢椎脱位3例;行前路拉力螺钉内固定2例,后路寰枢椎植骨融合钢丝内固定并经枢椎关节突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3例。结果:随访3~12个月,5例患者均获得即刻稳定,寰枢椎解剖关系正常;其中4例神经症状完全消失,1例四肢肌力由术前的1~2级恢复到术后的4级,遗有轻度的感觉障碍。结论:寰枢椎脱位早期可靠内固定,使颈椎获得即刻稳定,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新型前路经枕寰枢关节锁定钛板螺钉内固定系统与枕颈复合体的匹配性,探讨此内固定系统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 对枕颈部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并通过数字化模拟手术进行解剖学匹配实验。通过观察钛板枢椎椎体前表面的切合性及螺钉的走行,测量经关节螺钉的理想钉道参数,评估此内固定系统与枕颈复合体的匹配性。 结果 钛板与枢椎椎体前表面相匹配;经关节螺钉均穿过寰枕关节及寰枢关节进入枕骨髁,无穿出骨质者,螺钉均未损伤舌下神经管。椎体固定螺钉均位于枢椎椎体骨质内,未进入椎管及椎间隙。经关节螺钉钉道理想钉道参数与内固定系统实际钉道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前路经寰枕寰枢关节锁定钛板螺钉内固定系统与枕颈复合体解剖学匹配性较好,具有临床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背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三维CT重建参照下比传统方法能提高置钉的准确率,减少置入并发症。 目的:探讨以寰枢椎三维CT重建为参照,进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外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方法,明确其手术指导意义以及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对30例因外伤导致寰枢椎不稳需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内固定置入前行三维CT重建。 结果与结论:与螺钉置入前设计钉道内倾度、设计钉道测得进钉点与中线的距离比较,经C1、C2椎弓根螺钉实际钉道内倾角及进钉点与中线的距离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30例患者观察到的C1后弓及C2椎弓表面解剖特征与置入前CT容积再现的影像一致。说明根据三维CT重建图像为参照进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徒手置入,节省时间,并减少术中接收X线辐射,个性化置钉,精确、安全性高、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6.
Vertex万向螺钉系统在寰枢椎后路固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Vertex万向螺钉系统在寰枢椎后路固定中的作用及价值。使用Vertex万向螺钉治疗寰枢椎不稳定,寰椎进钉点在寰椎后弓上,寰椎中线外侧,距正中矢状线18~20mm,距寰椎后弓下缘2.0mm,进钉时向内倾斜10°,向头侧倾斜5°;枢椎椎弓根螺钉进钉应在直视下平行枢椎峡部内侧缘及上面的平面进入。寰枢螺钉之间使用钛棒连接固定。结果表明置钉顺利,无并发症,所有病例获随访,平均9个月,寰枢椎复位固定良好。JOA评分法术前平均9.6分,术后平均15.9分。研究结果表明Vertex万向螺钉系统治疗寰枢椎不稳定效果良好,是寰枢椎后路固定可供选择的术式之一,并适用于年幼患者的固定。  相似文献   

7.
寰枢椎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性寰枢椎不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寰枢椎不稳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1例寰枢椎稳者行后路寰枢椎钩钢板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 11例随访3个月-6年,平均26个月,所有患者都获得骨性融合。1例出现寰椎后弓骨折,但复位没有丢失,最终在术后5月获得骨性融合。结论寰枢椎钩钢板内固定术可使寰枢复合体获得即刻三维稳定,为骨性愈合提供良好的力学环境。对寰枢椎不稳的患者,如果寰枢椎后弓完整,寰枢椎钩钢板内固定术一种新的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运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临床效果和手术策略。方法 2007年~2010年中运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15例,观察术后近期疗效、植骨融合及并发症。结果 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例患者由于置钉困难改行寰枢椎后方植骨融合术。寰椎置钉28枚,未发现神经损伤。枢椎置钉28枚,未出现椎动脉损伤。术后渗血1例,颈部肿胀3例,无神经症状加重,无切口感染和脑脊液漏,随访3个月~3年,平均1.8年,所有病例均成功寰枢椎融合,颈椎序列和生理曲度良好,无明显丢失,未见内固定松动或断裂。随访时,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评分3例D级均恢复到E级。结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创伤性寰枢失稳的可操作性、力学稳定性及融合率均取得满意效果,虽然操作上技术要求较高,并有损伤C2神经根、寰枢椎间静脉丛及椎动脉的可能性,但仍不失为一种疗效可靠的方法,可以在有条件的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9.
寰枢椎解剖结构特殊且位于枕颈的连接部,其活动取决于寰枢关节的稳定性.因此组成该关节的两个寰枢外侧关节和一个中间关节的稳定性起决定性作用.当寰枢椎出现畸形及其它病变导致寰枢椎不稳、脱位时,患者可出现脊髓受压并引起四肢瘫痪,甚至发生呼吸功能不全.由于寰枢椎诸多特殊性及重要性,因此在脊柱外科治疗中较为棘手.寰枢椎内固定技术包括单纯前、后入路内固定及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近年来,伴随着寰枢椎内固定技术理念及内固定器械的发展,经前方入路解决寰枢椎疾患的研究渐趋增多.本文现就前方入路寰枢椎内固定方法的进展予以综述及展望.  相似文献   

10.
Atlas钛缆固定上颈椎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颈后路寰枢椎Atlas钛缆固定术和相关器械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00例中国成人干燥标本上,观察寰椎后弓和枢椎椎板的形态学特点并进行解剖学测量。结果:(1)寰椎后弓较纤弱,横截面呈扇形,内侧面从后上方向内下方倾斜;内侧面宽度:左侧(6.5±1.9)mm,右侧(6.3±1.7)mm;扇形角度:左侧(68±10)°,右侧(71 9)°。(2)枢椎椎板较粗大,上窄下宽,上缘厚度:左侧(4.5±1.3)mm,右侧(4.8±1.4)mm,下缘厚度:左侧(8.1±1.5)mm,右侧(7.8±1.6)mm;椎板高度:左侧(14.3±4.1)mm,右侧(14.5±3.6)mm,内侧面基本垂直,内侧面下缘多形成一骨嵴。结论:(1)寰椎后弓和枢椎椎板穿绕钛缆时宜自上向下操作;(2)设计枢椎椎板穿绕钛缆的引导器械时需考虑到其内侧面的骨嵴。  相似文献   

11.
背景:采用医用钛缆材料治疗髌骨骨折操作简便,固定坚强,较好的保护了膝关节的功能。 目的:观察医用钛缆在髌骨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疗效。 方法:30例髌骨骨折患者采取自愿选择的方式,选择医用钛缆材料治疗和传统钢丝环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内固定时间、出血量、膝关节内固定首次锻炼时间、住院天数、医疗消费、并发症及远期膝关节功能情况,并进行疗效分析。 结果与结论:30例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医用钛缆环扎固定组内固定膝关节活动时间早,住院天数短,但医疗费用偏高,远期膝关节功能Bostman评分也较传统钢丝环扎组高(P < 0.05)。结果证实,医用钛缆材料对髌骨粉碎性骨折固定牢靠,具有膝关节锻炼时间早、并发症少的优点,是髌骨粉碎性骨折治疗的较优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采用有限切开复位钛缆联合加长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Seinsheimer V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从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和采用有限切开复位钛缆联合加长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Seinsheimer V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病例资料,共26例(27髋)。其中,男19例,女7例;年龄39 ~ 76岁,平均53.8岁;损伤原因:车祸伤15例,摔伤3例,坠落伤8例。除1例为双侧损伤外,其余均为单侧损伤,右侧损伤10髋,左侧17髋。骨折分型均属股骨转子下Seinsheimer V型,手术行牵引床预先复位,维持后有限切开钛缆预环扎复位,再行加长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末次随访时根据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本组2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 ~ 42个月,平均17.2个月,末次随访时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 ~ 25周,平均16.9周。未见血管神经损伤、伤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髋内翻、再次骨折等并发症。根据患者髋关节的疼痛、功能、活动范围等情况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估手术疗效:优18髋,良7髋,中2髋,优良率92.6%。结论 采用有限切开复位钛缆联合加长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Seinsheimer V型股骨转子下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并发症少、失败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长Gamma钉结合Cable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3年7月共收治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23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41.6岁。术前按Seinsheimer分类:IIIA型12例,IIIB型3例,IV型6例,V型2例。手术均采用牵引床初步复位,骨折端有限切开后点式复位钳钳夹或环抱,透视下复位满意后用Zimmer公司Cable1~3根环扎固定,最后经大转子打入Stryker公司长Gamma钉。部分严重粉碎性骨折,牵引后骨折块间分离仍明显,可先打入长Gamma钉,然后用多根cable环扎将碎骨块围绕主钉复位固定。临床疗效评定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结果 5例失访,其余18例患者术后随访11~24个月,均未发生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或内固定松动断裂,骨折愈合时间平均5.1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4.4%。结论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可采用近端撬拨维持或远端控制牵引来初步复位,进一步切开复位并用Cable环扎固定。骨块间的接触,尤其是内侧皮质的接触和支撑非常重要,严重的粉碎性骨折,可以在髓内钉插入后再用Cable复位固定。结合微创理念和相关的器械,长Gamma钉结合Cable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可望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Zimmer钛缆“8”字加“0”形环扎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8年10月~2012年1月,采用Zimmer钛缆“8”字加“0”形环扎治疗髌骨骨折26例.结果 2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未残留疼痛或骨不愈合,无内固定物断裂,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Zimmer钛缆“8”字加“0”形环扎治疗髌骨骨折具有早期功能锻炼、固定稳固等优点,是治疗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V型钛缆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青年第五腰椎(L5)峡部裂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6月新疆军区总医院收治的37例应用Ⅴ型钛缆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的青年L5峡部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34(25.19±4.92)岁,手术前腰痛时间5~60(21.62±13.01)个月,峡部裂伴椎体滑脱(Meyerding分类Ⅰ度)8例、单纯性峡部裂29例,术前MR检查Pfirrmann分级Ⅰ级20例、Ⅱ级10例、Ⅲ级7例。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引流量、并发症;定期随访,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se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骨盆入射角(PI),末次随访采用MacNab标准评价疗效,并评估内固定失效及峡部愈合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2~24(16.21±3.97)个月,术中未出现腰椎节段动脉破裂、硬膜囊撕裂及神经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均未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手术时间(89.19±24.45)min、术中出血量(137.84±58.79)mL、术后伤口引流量(98.65±43.47)mL。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与术前比较,腰腿痛VAS评分和ODI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32.470、287.029, P值均<0.01),而P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868, P>0.05)。随访终末期:MacNab疗效评价优19例、良1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1.89%(34/37);内固定失效2例,失效率5.41%(2/37);峡部骨性愈合33例,愈合率89.19%(33/37)。结论 应用V型钛缆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青年L5峡部裂,在椎间盘损伤不大或合并轻微滑脱的腰椎峡部裂患者中手术安全性好,整体优良率及峡部愈合率较高,内固定失效率较低,可作为一种新的手术方式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背景: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是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并且发病率在不断增加,改进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技术成为研究的课题之一。 目的:明确各种内固定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效果,为治疗技术的改进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理论参考信息。 方法:分别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中以及治疗后并发假体周围骨折的影响因素及内固定治疗方法进行实验数据分析,重点分析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效果,同时比较不同内固定方法对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效果。 结果与结论:患者的性别、年龄、假体的类型以及假体的稳定性均为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周围假体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非骨水泥型假体发生骨折的风险高于骨水泥型假体发生骨折的风险。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周围假体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不损害假体周围骨皮质,并且具有固定稳固、操作简单、创伤较小、并发症少等优点,而锁定加压钢板结合钢缆内固定具有创伤小、对骨折断端血供干扰小、固定稳固等优点,2种内固定治疗均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相比较而言,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比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Li Yang  Ouyang Yueping  Yuan Wen 《The Knee》2010,17(4):283-286
Management of a displaced comminuted patellar fracture is challenging. Tension band wiring and lag screw fixation are not suitable for such a fracture pattern. Stainless steel wiring with various configurations has been the mainstay of treatment. However, issues of loss of fixation and breakage of wire have not been resolved yet. Partial or total patellectomy is the last resort with a detrimental effect on quadriceps power. Braided titanium cable is stronger in tensile strength and better in fatigue resistance than the stainless steel monofilament wire, and the tension of fixation could be controlled by a graded instrument in its application. We used titanium cable to treat 21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displaced comminuted patellar fractur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a mean period of 24 months (12 to 32 months). The mean score at the final follow-up was 27 points (25 to 30) using the Böstman method. There was no complication except breakage of one cable at the sixth week after the operation and the fracture had united despite the breakage. This technique is simple and effective for these difficult fractures and avoided prolonged immobilisation of the knee.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联合mini钛板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7例mini钛板固定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进行随诊,术后平均随诊6个月,按JOA评分方法,评价术前、术后脊髓功能恢复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37例患者术前、术后比较临床症状明显改善,X线显示内固定牢固。结论mini钛板固定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是一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