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秀丽  康娅  汪培青 《山东医药》2006,46(24):34-34
在78例阴式子宫全切术中应用 LigasureTM器械,与78例采用传统阴式子宫全切术者作比较.使用LigasureTM器械者手术时间为 (17.22±5.89) min,术中出血为(19.6±14.32) ml,术后住院时间为5 d,术后3个月阴道残端无肉芽组织及异常分泌物.传统阴式子宫全切术者手术时间为 (72.50±11.78) min,术中出血为 (102.80±11.78) ml,术后住院时间为7 d,术后3个月30%患者阴道残端有肉芽生成,阴道出现分泌物及异味.认为在阴式子宫全切术中使用LigasureTM器械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李长忠 《山东医药》2003,43(24):57-57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是指在腹腔镜下或在腹腔镜辅助下进行的子宫切除术。分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 (L AVH)、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TL H)、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 (L SH)和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CISH)等。1  L AVH是以腹腔镜手术开始 ,阴道手术结束 ,至少在腹腔镜下处理附件的子宫切除术。其适应证有子宫肌瘤或腺肌病 ,功血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常增生 ,早期子宫内膜癌 ,适于经阴子宫切除但切除附件困难者等。禁忌证有子宫超过14周妊娠大小 ,阴道狭窄 ,盆腔严重粘连 ,手术者阴道手术不熟练等。并发症有输尿管、膀胱…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腹腔镜下行子宫切除术在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住院时间等诸多方面均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或经阴道手术〔1〕。对子宫体癌的患者,当达到手术体征时,最为常用的有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TLH)和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子宫切除术(LAVH),本文拟对比子宫体癌患者行两种手术治疗的手术效果与临床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4.
丁书贵 《山东医药》2007,47(27):111-112
对560例子宫施阴式全子宫切除术(TVH),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结果显示,560例阴式子宫切除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者;子宫质量80~1110g,平均手术时间40min,平均出血量80ml,术后住院平均5d。认为盆腹部手术史、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粘连、大子宫及合并附件良性肿瘤不是阴式子宫切除术的禁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困难及复杂全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和手术技巧。方法对129例因子宫〉孕12周的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或肌瘤位于阔韧带、子宫峡部、宫颈等原因需切除子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5例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3±42.7)min,术中出血量(213±65)ml,术后住院时间3~5d;中转开腹4例,无一例出现大出血及膀胱、输尿管、直肠等器官损伤。结论困难及复杂的全子宫切除术可在腹腔镜下完成,关键在于术者熟练灵活的操作技术及先进的腹腔镜器械设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选取2012-06~2015-06该院收治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86例,其中行腹腔镜辅助下行阴式子宫全切术43例(观察组),行传统开腹子宫全切除术43例(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8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无输尿管损伤及膀胱损伤发生。结论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有创伤小、安全系数高、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先天性无阴道无子宫患者行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的手术情况及随诊结果。结果 27例患者均成功施行了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术中游离盆腔腹膜瓣片约8~10 cm,同时切除始基子宫,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5.00~140.00(100.56±10.00)min、30.00~150.00(46.81±20.01)ml,术后均顺利出院,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诊1年,无阴道瘢痕挛缩、过短情况,27例均取得满意的性生活。结论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是一种治疗先天性无阴道无子宫的有效术式,术中应游离足够长的盆腔腹膜,术后可取得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子宫全切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0-05~2013-03该院行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及腹腔镜子宫全切病例162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及对照组(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各81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住院费用、住院床日、术后性生活恢复、息肉、残端感染、副损伤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住院费用、住院床日、术后性生活时间、息肉、残端感染、副损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副损伤少,术中出血量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腹腔镜经阴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与阴道断端出血的关系,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3月~2006年3月122例腹腔镜辅助经阴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阴道断端出血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魏力  张岩  郝凤英 《山东医药》2008,48(18):64-65
经腹腔镜实施输卵管切除术及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卵巢囊肿剔除术、卵巢切除及患侧附件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次全切除术、阴式子宫切除术、全子宫切除术共128例.手术成功126例,发生并发症2例.认为腹腔镜手术治疗妇产科疾病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不断扩大,但手术难度也大。为此,我们对腹腔镜子宫全切及开腹子宫全切病例进行对比,藉此分析两种术式对机体的影响.评估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经腹腔镜下缝合和经阴道缝合阴道断端的预后结局。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行子宫切除术的3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子宫切除后关闭阴道残端的方式将其分为经阴道缝合组(阴式组,98例)和经腹腔镜下缝合组(镜下组,243例)。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时间、盆腔感染、阴道断端出血、泌尿系统损伤、再次缝合、术后30 d内再入院和阴道断端愈合情况。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无术后转重症医学科治疗病例。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镜下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阴式组,阴式组术后30 d内再入院率高于镜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组术后断端出血再缝合率、盆腔感染率、阴道断端裂开率以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镜下组(P<0.05)。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阴式组阴道残端发生息肉的人数比例均高于镜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术后出现盆腔感染与阴道断端发生息肉有显著关联(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经腹腔镜下缝合阴道断...  相似文献   

13.
廖芳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3):3203-3204
腹腔镜子宫全切术被誉为是"微创革命"的杰出代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相比于腹式手术,具有手术开口小、创口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1〕。而且对于老年女性患者来说,腹腔子宫全切术还可以将患者身体和精神的伤害降到最低。目前,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已经成为老年女性患者的首选。笔者现  相似文献   

14.
郝改林 《山东医药》2005,45(14):6-6
2000~2004年,我们对41例患者行经阴道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41例患者年龄34~78岁,平均52岁(5例>70岁)。原发病为宫颈重度不典型增生5例,子宫腺肌病(未育)5例,子宫肌瘤24例(2例合并卵巢囊肿),有手术史及盆腔轻度粘连7例。确诊后均行经阴道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结果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剂使用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均较常规开腹手术明显减少。护理:1术前护理:遵医嘱做好各种辅助检查,了解患者基本情况。除常规备皮外,尤应注意脐孔清洁,可先用强生润肤油软化脐孔内污垢,再用温水肥皂清洁干…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减少妇科手术感染,为妇科手术时合理应用预防性抗生素提供依据,我们对95例无感染妇科良性肿瘤患者行经腹、经阴道手术,并于术前、术中分别取不同部位作细菌培养,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年龄为17~63岁,其中经腹子宫切除56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15例,剖腹探查时行附件切除术24例。施术者为相对固定的高年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助手为副主任医师及高年住院医师。手术时间为经腹子宫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盆腔器官脱垂患者62例,经阴道行穹窿单侧骶棘韧带固定术27例,经阴道行子宫骶韧带穹窿悬吊术20例,行腹腔镜下子宫骶韧带穹窿高位悬吊术8例(其中3例保留子宫同时行圆韧带缩短术),行经腹自体筋膜宫颈骶骨固定术7例;如有阴道缺陷,同时进行修补。结果 1例术中骶韧带未能辨认,改行阴道残端骶棘韧带悬吊术;2例因骶棘韧带缝合困难,改单侧髂尾肌筋膜固定术;59例手术顺利;随访1~3 a,1例半年后复发,其余患者POP-Q分期均在Ⅱ期以内。结论手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妇科疾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莉 《山东医药》2010,50(37):39-39
2008~2009年,我院对630例妇科疾病患者行手术治疗,经有效护理及预防,仅5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630例患者年龄17~82岁、平均39岁,伴高血压48例、冠心病6例、糖尿病31例;行输卵管切除术158例,子宫肌瘤挖除术152例,经腹全子宫切除术102例,经阴全子宫切除术21例,经阴子宫切除+阴道前后壁修补术24例,全子宫+附件切除术110例,卵巢肿瘤剥除术56例,卵巢癌根治术7例.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86年~1996年.共收治60岁以上的老年子宫脱垂患32例.其中28例发生在绝经之后(87.5%).提示老年子宫脱垂的发病与绝经有关,并随绝经年限的增加而上升.对老年子宫脱垂的治疗,本组以手术为主.有25例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3例行曼市手术,2例经腹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加阴道前后壁修补.1例单纯行前后壁修补.虽31例患合并各种内科疾病和妇科情况,但手术时与手术后均无并发症,手术成功率为96.8%.笔认为老年子宫脱垂宜及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结节手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微创性、可操作性、实用价值和经验.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8月,在黑龙江省医院普外科选择5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肿块最大5.0 cm×4.2 cm,最小3.5cm×2.0 cm,取胸骨切迹上1.0 cm处做小切口,长约1.5~2.0 cm,在腹腔镜辅助下用超声刀进行单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20例,次全切除术25例,一侧甲状腺次全切除+对侧部分切除术1例,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10例.结果 5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0~146 min,无并发症发生.病理结果除1例甲状腺癌外,均为良性病变.结论 对于大多数良性甲状腺疾病,腹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创伤较小、有一定美容效果、相对容易掌握、易于推广且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纵隔4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8例子宫纵隔患者行电切术,其中12例为完全性子宫纵隔,36例为不完全性子宫纵隔。42例B超监护下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30.7&#177;6.2)min。6例腹腔镜辅助下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53.1&#177;10.5)min,平均出血量(15&#177;9)ml。无子宫穿孔、肠管损伤及水中毒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79个月,自然流产率由术前80.00%明显下降至9.37%(P〈0.01)。术前无足月分娩者,术后23例足月分娩,占妊娠数的71.88%。认为宫腔镜子宫纵隔电切术治疗子宫纵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作为子宫纵隔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