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天性脊柱裂致神经营养性骨关节病2例济南军区总医院放射科(山东省济南市250031)李杰,李广峰例1李某,男,34岁,右足皮肤感染久治不愈2年。曾诊为跟骨骨髓炎,行跟骨病灶清除术,术后伤口不愈,分泌物多次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既往无外伤史及其它病史。查...  相似文献   

2.
经胸膜外病灶清除治疗脊柱结核45例分析宁德地区第一医院刘寿坤经胸廓胸膜外途径病灶清除治疗脊柱结核,国内报告不多。我院于1984年~1993年应用该术式治疗脊柱结核52例,规将经一年以上随访的45例报告如下。一、手术方法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侧卧前倾2...  相似文献   

3.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是常见病,也是多发病。因病变反复发作,伤口经久不愈,有的甚至癌变,给患者身体、精神带来很大痛苦和经济负担。自1979年以来,国内有关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创伤、火器伤等因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所致的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方法屡有报道,现概括如下。一、清除病灶加抗生素Ⅰ期缝合术Orr氏手术方法(即碟形开窗术)问世后,慢性骨髓炎的治愈率有所提高,但该术式为敞开式,给患者带来不便,同时治愈率仍不理想,此法需加以改进。任维琪等采用病灶清除术加抗生素Ⅰ期缝合切口法治疗91例(93骨),经2~16年随访49例(51骨),结果属优22骨,良11骨,可9骨,差9骨,有效率达82.4%。任氏强调手术成功的关键在病灶清除要彻底(包括瘘管及周围瘢痕组织、脓腔、坏死组织、肉芽组织等,尤其是对微小死骨),对未完全分离的死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一次性感染病灶切除。植骨融合来治疗创伤性骨髓炎合并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手术彻底清除病灶,通畅髓腔,确切植骨,牢靠外固定治疗创伤性骨不连患12例。结果:疗效满意,无一例感染、扩散、发展、继续骨坏死。术后21~35天内全部出院,获随访7例,术后均骨愈合,治愈疗效佳。结论:创伤性骨髓炎合并骨不连打破传统的一期抗炎,病灶清除,二期植骨固定疗法。采取一次性感染病灶彻底刮除、死骨切除、植骨融合治疗。时程短,创伤小,值得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5.
我科近十六年来共手术治疗脊柱结核260例,其中胸椎结核163例,并发截瘫72例,手术方法有单侧后路肋骨横突功除、病灶清除(后简称病清)加后路植骨术,双侧后路肋骨横突切除、病清加后路植骨术,侧前方病清减压术加前路植骨术,经胸腔病清加前路植骨术,经胸廓胸膜外病清术加前路植骨术,胸腰  相似文献   

6.
王应根 《江苏医药》1997,23(5):371-371
本文采用转移肌瓣、肌皮瓣治疗下肢长骨的慢性化脓性骨髓炎45例,收到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统计了自1989年3月至1995年6月间应用转移肌瓣、肌皮瓣治疗的慢性骨髓炎患者45例,年龄10~49岁,平均年龄22岁,男16例,女29例;病史最短半年,最长5年,平均3年。病变部位:股骨15例,股股30“例。局部有外伤史17例,有急性红肿史用例。局部破渍流脓患者15例。X线示:局部骨死腔12例,死骨形成33例。手术方法:病灶清除加肌瓣转移30例,窦道切除加病灶清除加肌皮瓣转移15例。45例患者于术中病灶清除后局部放置抗生素,切口一期愈…  相似文献   

7.
胸椎結核的治疗和全身骨与关节結核的治疗一样,十年来有飞跃的发展,在全身疗法的基础上,广泛的开展了胸椎結核病灶清除疗法,截至目前其手术途径有两种:即經肋骨横突病灶清除术和經胸腔病灶清除术。我院5年来先后采用了上述方法;根据我們的經驗認为,经胸病灶清除疗法较优、但经胸可能合并胸內感染及影响肺功能,因而我們創用经胸膜外途径进行胸椎结核病灶清除疗法。依我們数例手术的体会,經胸膜外病灶清除术除具备经胸病灶清除之暴露充分能够彻底清除病灶,不易造成付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本组为 1986~ 1996年的手术病例 ,其中男性 2 4例 ,女性15例 ;年龄 6~ 6 2岁。胸椎结核 2 4例 ,腰椎结核 15例 ,合并窦道 6例 ,并发截瘫 11例 ,合并其它脏器严重结核 3例。胸椎结核均采用经胸腔内病灶清除或减压 ,腰椎结核采用肾切口或倒八字切口于胸膜外 ,或腹膜外进行病灶清除或减压。无严重并发症 ,经随访截瘫已全部恢复 ,其它病例效果良好 ,无复发。2 讨论2 .1 手术适应症 :有明确的椎旁脓肿或腰大肌脓肿 ;较长时间不能治愈的窦道 ;并发截瘫。2 .2 术前准备 :首先要强化抗结核药物治疗 ,使病变得到控制并稳定。一般采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在急性硬膜下血肿治疗的价值并总结手术技巧。方法均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切口,在清除血肿、彻底止血后行大骨瓣减压或颞肌下减压或用不吸收线固定骨瓣。结果手术结果死亡4例,死因为脑疝。植物生存1例,重残1例,中残1例,良好5例。结论绝大部分一侧幕上硬膜下血肿可以通过标准大骨瓣开颅术,达到手术要求,它暴露充分,直视下止血明确、减压彻底。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输尿管上中段结石取石术常采用肋缘下腰部斜切口或腹部斜切口[1],近年来又有人采用腰背部直切口[2,3],但前者手术切口长、需切断多层肌肉、组织损伤大、手术时间长、常后遗神经痛,而后者组织间隙小、术野显露差、中段取石有困难。近年来我院采用腹直肌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椎体侧方一期植骨内固定治疗中下胸椎结核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中下胸椎结核采取椎体侧方一期经胸膜外入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椎体钢板固定术。结果术后无胸背疼痛、后突及侧突畸形加重,植骨完全融合,钢板固定良好。结论采用椎体侧方一期植骨内固定治疗中下胸椎结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胎儿骨移植治疗良性骨肿瘤24例临床分析运城地区人民医院(044000)王涛,王秀峰,倪安增良性骨肿瘤所造成的骨破坏,采用刮除或切除后所遗留的空腔和缺损部分,常需用植骨的方法予以填充,植骨的骨源多为自体骨。为减少患者自身取骨的痛苦,我们采用了同种异体胎儿移植治疗骨良性肿瘤24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男11例,女13例;年龄最大40岁,最小6岁,平均年龄25岁;骨囊肿10例,男6例,女4例;内生软骨瘤男性1例;纤维异样增殖症3例,男1例,女2例;骨巨细胞瘤10例,男3例,女7例。方法:胎骨的提取及保存:将引产下的胎儿,在严格无菌条件下,取出其四肢长管状骨,如需骨较多,还可取其颅骨、肩胛骨,、髂骨,包括骨骺及软骨部分,用300毫升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40万单位浸泡,置于消毒的密闭容器中,放在普通冰箱的结冰层中备用,保存时间以不超过7天为宜。植骨:24例患者均采用充填植骨的方法,对产生腔隙的骨肿瘤,如骨囊肿等,在彻底搔爬清除病灶的基础上,再用50%的氯化锌烧灼瘤腔的内壁,生理盐水冲洗。之后,将胎骨咬成0.5厘米的碎块,紧密地充填于病灶清除后的空腔中,需作瘤段切除的,切除后缺损部分,植以条状胎儿骨。结果本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椎间盘炎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997年6月~2003年4月椎间盘炎患者19例,其中9例均经7d正规保守治疗无效后手术治疗,其中采用前路椎间盘清除+植骨融合5例,后路病灶清除术4例。结果9例患者均获随访,术后腰痛症状消失,无复发,疗效满意。结论对于经保守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的椎间盘炎应及时手术,早期可行后路病灶清除术,晚期可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一般不考虑内固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手术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寻找一种简便的甲状腺显露方法。方法 切开皮肤,分离皮瓣,纵行切开颈白线后不切断颈前肌群,直接分离、显露甲状腺,进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结果 显露良好,手术效果满意,全组131例,手术时间平均2.2小时,术中出血平均80ml,术后平均住院4.1天,术后引流量平均35ml。并发症4例,无甲亢危象、颈部血肿、呼吸困难发生。结论 该方法创伤小、出血少,是安全、简便的甲状腺机能  相似文献   

15.
经胸腔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胸腔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并与经肋横突切除病灶清除植骨术进行对比。方法胸椎结核、部分合并脊髓神经受损者87例:经肋横突切除病灶清除植骨术51例为A组,经胸腔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36例为B组,对2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复发率、治愈率以及植骨融合、脊髓神经恢复、畸形矫正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1.5—3年,49例有脊髓神经损害症状的患者术后均获得明显改善。B组与A组相比,手术时间、出血量、复发率、治愈率以及植骨融合、畸形矫正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腔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暴露充分,有利于病灶清除、前方脊髓减压、重建脊柱稳定性,减少结核复发,植骨融合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局限性骨脓肿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局限性骨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X线、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 13例患者均行病灶清除术加异体骨植骨术,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随访10例,X线片复查示2例所植的骨吸收,8例植骨6~12个月愈合;8例症状完全消失,2例仍有局部不适。结论局限性骨脓肿均发病较长,有间断性肢体疼痛,X线示圆形或椭圆型溶骨性破坏,边缘有硬化高密度影,镜下见少许炎性细胞浸润,行病灶清除术加异体骨植骨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52岁。腰痛三年,以腰椎1、2结核合并左腰大肌脓肿入本院外科。X线排片所见:脊柱以腰椎1、2为中心向右、向后凸出成角畸型;腰1、2椎体均有明显破坏,所残余椎体成角相嵌,其破坏区内有大小不等死骨,间隙变窄,左侧腰大肌阴影向外膨隆。经标准抗结核化疗三周后,施行左背腹切口结核病灶清除术,术中出现大出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采用后路植骨并放置短节段内固定手术治疗脊椎结核的疗效和操作。方法2009年5月-2012年5月,本科采取后路入口、植骨并短节段内固定,同时行脓肿病灶清除的方法处理胸腰椎脊柱结核共128例,并进行平均2年的术后随访,现对其病例和随访反馈信息采取回顾性研究。结果128名患者均获得I期切口愈合,通过术后检查和2年左右随访,结核症状全部消失,无复发,移植骨块成活率100%,78例患者的后凸畸形明显矫正。结论此种手术可以在一个切口内进行植骨、内固定和脓肿病灶处理等多个操作,对患者的创伤小;后路内固定相比前路手术安全性和操作性更高,维护脊柱的稳定性,矫正脊柱畸形,减少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一期前后方融合、后路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前路或侧前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190min,出血量为800~1500ml,植骨融合时间为3~16个月。术后均无神经症状加重,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术后12~18个月停用抗结核药物无复发。结论:采用一期前后方融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能有效地清除病灶,重建脊柱稳定性,促进植骨融合并能为截瘫恢复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20.
健侧骨膜皮瓣桥式转移修复患侧胫骨骨不连及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健侧骨膜皮瓣桥式转移修复患侧胫骨骨不连、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3例骨不连、骨外露、骨缺损者,切除瘢痕病灶或进行创面扩创,祛除死骨及硬化骨折端,打通骨髓腔。合并感染者,取出骨折内固定物行外固定。采用以健侧胫后血管下端为蒂逆行胫骨骨膜皮瓣,桥式转移修复患侧胫骨骨不连、骨缺损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术后骨膜皮瓣全部成活。骨不连患者骨折线均在3~6个月消失,骨缺损患者骨折线均在4~8个月消失,骨折全部愈合。结论对种种原因不能行游离组织移植修复的胫骨骨不连、骨缺损并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健侧胫骨骨膜皮瓣桥式转移修复,不需吻合血管,安全,手术成功率高,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