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定量检测糖皮质激素受体-α(GR-α)mRNA在鼻息肉和鼻腔正常黏膜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鼻息肉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PCR(FQ-RT-PCR)检测36例鼻息肉(息肉组)和31例鼻腔正常黏膜(对照组)中GR-αmRNA定量表达。结果:GR-α在对照组[(135.4±5.2)×1010copy/g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糖皮质激素受体-α(GR-α)mRNA在健康鼻腔下鼻甲、中鼻甲、钩突黏膜中的定量表达,并探讨其在鼻息肉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PCR(FQ-RT-PCR)检测健康鼻腔下鼻甲、中鼻甲、钩突黏膜中GR-αmRNA的定量表达。结果GR-αmRNA表达在鼻腔正常下鼻甲黏膜为(135.4±5.2)×104拷贝/μg,高于中鼻甲、钩突黏膜(115.9±5.5)×104拷贝/μg,(113.4±6.7)×104拷贝/μg,前者与后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鼻甲、钩突黏膜中GR-αmRNA低表达,可能是窦口-鼻道复合体区易发生鼻息肉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糖皮质激素受体-α(GR-α)mRNA在鼻息肉和鼻腔正常黏膜中的定量表达,探讨糖皮质激素在鼻腔局部用药的吸收途径.方法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PCR(FQ-RT-PCR)方法检测1 01例鼻息肉和31例鼻腔正常黏膜中GR-α mRNA的定量表达.结果GR-α在鼻腔正常黏膜(135.4±5.25)×104拷贝/μg中比鼻息肉(23.5±12.1)×104拷贝/μg中表达高,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鼻息肉组织中GR-α mRNA低表达提示糖皮质激素不经鼻息肉黏膜吸收,而是经过鼻腔的正常黏膜吸收.  相似文献   

4.
糖皮质激素受体 mRNA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检测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 GR)-α及β mRNA在接受鼻腔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不同疗效的两组患者鼻息肉黏膜的定量表达,探讨在不同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GR-α和GR-β的表达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方法检测40例患者鼻息肉组织中GR-α mRNA和GR-β mRNA的定量表达.结果通过随访80例门诊患者后筛查出40例患者,其中激素敏感组26例,激素不敏感组14例.在激素不敏感鼻息肉组织中GR-β mRNA 表达[(5.72±0.58)×102 拷贝/μg]均高于激素敏感组[(4.82±0.28)×102拷贝/μg,t=-6.65,P<0.01]和正常鼻黏膜组[(4.44±0.35)×102拷贝/μg,t=-9.19, P<0.01],并在该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GR-α mRNA与GR-β mRNA的比值在激素敏感组(829.42±67.36)与激素不敏感组(535.70±89.00)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4, P<0.01).结论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中的GR-β mRNA高表达,GR-α mRNA表达下调提示激素不敏感的存在,GR-β在评价鼻息肉患者对激素治疗疗效上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糖皮质激素受体α(glucocorticoidreceptor-α,GR-α) mRNA在鼻息肉组织及健康人群鼻腔下鼻甲黏膜、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 complex,OMC)区黏膜的定量表达,并探讨其在鼻息肉发生发展中可能存在的的机制.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3)mRNA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选取12例鼻息肉患者和8例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下鼻甲黏膜作为对照,使用实时定量逆转录PCR进行检测,比较息肉和下鼻甲黏膜中的Eotaxin-3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所有鼻息肉及对照组中,均检测到Eotaxin-3 mRNA的表达。鼻息肉及对照组中Eotaxin-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2.91±6.66和1.3 7±0.4 8。鼻息肉组中Eotaxin-3的表达要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1)。结论 Eotaxin-3可能在鼻息肉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Eotaxin-3的高表达可能最终导致了息肉的形成和生长。  相似文献   

7.
睡眠呼吸紊乱儿童腺样体中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儿童腺样体组织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亚型mRNA表达.方法 34例儿童行腺样体切除,术前睡眠监测;应用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法检测患者腺样体组织中GR-α和GR-β mRNA的表达.结果 腺样体组织中均存在GR-α和GR-β的mRNA表达,且GR-αmRNA呈高表达.OSAHS患儿(22例)腺样体组织中的GR-α和GR-β mRNA(-x±s,以下同)分别为(9.40±3.06)×105cDNA copies/μg和(1.57±0.35)×104 cDNA copies/μg;非OSAHS患儿(12例)腺样体组织中的GR-α和GR-β mRNA分别为(1.60±0.26)×106cDNA copies/μg和(1.52±0.18)×104cDNA copies/μg.非OSAHS患儿腺样体组织中的GR-α mRNA较OSAHS患儿腺样体组织中的GR-α mRNA增高(F=40.285,P<0.001);OSAHS患儿腺样体组织中的GR-β mRNA较非OSAHS患儿腺样体组织中的GR-β mRNA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45,P=0.706).OSAHS、非OSAHS腺样体组织中GR-α/GR-β比值分别为62.3±20.3和107.4±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059,P<0.001).结论 OSAHS儿童腺样体组织中存在糖皮质激素受体亚型表达,非OSAHS儿童腺样体对糖皮质激素可能比OSAHS儿童更敏感.GR在儿童OSAHS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1L-1β)对鼻黏膜上皮细胞黏蛋白MUC2和MUC5B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培养的第二代人鼻黏膜上皮细胞加入IL-1β(10μg/L)刺激24 h后,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人鼻黏膜上皮细胞中MUC2和MUC5B mRNA的定量表达.结果:在培养的鼻黏膜上皮细胞上均检测到MUC2和MUC5B mRNA的表达,IL-1β刺激组MUC2 mRNA定量表达[(39.26±6.10)×104拷贝/μg]高于对照组[(5.70±4.16)×104拷贝/μ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β刺激组MUC5BmRNA定量表达[(5.72±2.06)×105拷贝/μg]高于对照组[(1.11±0.72)×10.拷贝/μ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培养的鼻黏膜上皮细胞中IL-1β组的MUC2和MUCSB 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提示IL-1β可能具有上调鼻黏膜上皮细胞黏蛋白mRNA的表达作用.  相似文献   

9.
鼻息肉组织中Fas和FasL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鼻息肉组织中Fas和FasL因子的检测,以探讨Fas和FasL因子在鼻息肉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介导及调控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0例鼻息肉组织匀浆及5例正常鼻黏膜中Fas和FasL因子的基因表达。结果:40例鼻息肉组织中FasL呈强势表达,Fas呈弱势表达,其相对系数的平均指数分别为:(0.62±0.74)、(0.14±0.2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as在正常鼻腔黏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阳性率显著大于鼻息肉组织,FasL不表达。结论在鼻息肉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Fas的表达下调和FasL的上调,鼻息肉上皮细胞逃避了Fas和FasL系统介导的细胞凋亡而过度增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的相关性及其在鼻息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化学比色法和放射免疫法对33例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的息肉、黏膜和血清标本及1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对照组)的黏膜和血清标本进行NO和TNF-α的检测。结果:鼻息肉组的息肉和黏膜中的NO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黏膜,其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血清标本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鼻息肉组的息肉和黏膜中NO与TNF-α之间呈明显负相关(r=一0.411,P<0.05和r=一0.476,P<0.01);息肉和黏膜中的TNF-α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808,P<0.01)。结论:鼻息肉组织中有较高水平的NO及TNF-α的存在,且二者之间存在负反馈关系,提示NO与TNF-α在鼻息肉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鼻息肉与正常中鼻甲黏膜上皮钠通道(epithelial sodium channels,ENaC)蛋白的表达,探讨鼻黏膜ENaC蛋白依赖的Na+吸收机制及液体转运机制.方法 12例Ⅱ型2期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患者为鼻息肉(nasal polyp,NP)组,5例行鼻中隔矫正术和上颌窦囊肿摘除术患者的中鼻甲黏膜(ethmoid cornu mucosa,ECM)为对照组,内镜下取新鲜组织制成冰冻切片后行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记录荧光相对表达量;反转录-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real-time PCR)法检测两组ENaC-α、β、γ mRNA的表达.结果 NP组ENaC蛋白免疫荧光相对表达量(x±s)为35.79±5.47,高于ECM组(22.17±5.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9,P<0.01);NP组ENaC-α、β、γ mRNA表达(分别为2.06±0.42、1.97±0.32、1.96±0.54)均大于ECM组(分别为1.01±0.10、0.98±0.08、0.97±0.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482、6.659、4.036,P值均<0.01);ENaC三个亚基mRNA的表达在NP组与ECM组均为α>β>γ;NP组ENaC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与ENaC-α、β、γ mRNA的表达呈止相关(r值分别为0.907、0.948、0.919,P值均<0.01).结论 ENaC蛋白及ENaC-α、β、γ mRNA在鼻息肉黏膜中的表达上调,且二者具有同步性,ENaC蛋白表达上调可能足造成黏膜下水肿,最终导致鼻息肉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慢性鼻及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患者鼻黏膜中糖皮质激素受体-α(glucocorticoid receptor-α,GR-α)的表达,探讨其在CR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以14例激素敏感型和激素不敏感型CRS患者中鼻甲、中鼻道侧黏膜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GR-α的表达,以7例正常鼻黏膜作为对照组,并对表达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GR-α在CRS和对照组中均有阳性表达,在激素敏感型CRS中表达强度高于激素不敏感型CRS和对照组(P均<0.05);激素不敏感型CRS与对照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GR-α表达失调可能是CRS黏膜对糖皮质激素敏感性不同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皮质类固醇(corticosteroids,CS)受体α及βmRNA在接受鼻腔CS治疗后不同疗效的两组常年性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鼻黏膜的定量表达,探讨在不同组AR鼻黏膜组织中CS-α和CS-β的表达意义。方法通过随访120例门诊AR患者后筛查出65例常年性持续性AR患者,其中CS敏感组36例,CS抵抗组29例。采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方法,检测65例常年性持续性AR患者鼻黏膜组织中CS-αmRNA和CS-βmRNA的定量表达。结果在CS抵抗组鼻黏膜组织中CS-βmRNA表达[(5.62±1.28)×102拷贝/μg]均高于CS敏感组[(4.62±0.48)×102拷贝/μg,t=-6.67,P〈0.01]和正常鼻黏膜组[(5.32±0.55)×102拷贝/μg,t=-8.29,P〈0.01],并在该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S-αmRNA与CS-βmRNA的比值在CS敏感组(658.32±65.16)与CS抵抗组(525.70±68.10)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6,P〈0.01)。结论常年性持续性AR患者中的CS-βmRNA高表达、CS-αmRNA表达下调提示CS抵抗的存在,CS-β在评价AR患者对CS治疗疗效上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表面活性物质A(SP-A)在鼻息肉组织及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慢性鼻窦炎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对20例鼻息肉组织(鼻息肉组)和20例F鼻甲黏膜组织(对照组)进行SP-A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半定量RT-PCR检测.结果:SP-A主要表达在鼻息肉组织上皮细胞内和浆细胞细胞质内;在浆液性腺体细胞内有表达,在黏液性腺体细胞内无表达.SP-A在对照组中的表达与在鼻息肉组中的表达位置相同,但二者之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A mRNA在鼻息肉组和对照对照组均表达,在鼻息肉组中SP-A/β-actin表达强度比率强于其在对照组中的表达(P<0.05).结论:SP-A mRNA和蛋白均在鼻息肉和鼻黏膜组织中表达,但在对照组中的表达上调.SP-A在天然免疫中的作用可能是慢性鼻窦炎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因素,为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鼻息肉组织中TNF-α、MMP-9的表达和意义,并探讨两者表达与嗜酸粒细胞(EOS)浸润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鼻息肉组30例息肉组织及对照组10例下鼻甲黏膜组织中TNF-α、MMP-9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鼻息肉和下鼻甲黏膜组织中EOS的浸润情况,并比较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鼻息肉组织中TNF-α表达的阳性细胞数、阳性血管数及MMP-9阳性细胞数与下鼻甲黏膜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鼻息肉组织中TNF-α阳性细胞数和阳性血管数均与EOS数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MMP-9阳性细胞数与EOS数明显相关(P<0.05),TNF-α阳性细胞数与MMP-9阳性细胞数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TNF-α、MMP-9在鼻息肉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TNF-α可能通过诱导MMP-9的产生促进EOS在鼻息肉中的浸润.  相似文献   

16.
地塞米松对鼻息肉中MUC8表达的抑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是否影响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MUC8mRNA水平的表达。方法 :将 35例鼻息肉患者分为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联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两组患者鼻息肉中MUC8mRNA的表达。结果 :地塞米松组鼻息肉中MUC8mRNA的表达 (0 .71± 0 .34)较对照组 (1.12± 0 .2 6 )明显减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地塞米松可抑制鼻息肉中MUC8mRNA的表达 ,为地塞米松的抗炎机制提供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Tenascin(TN)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特征及其在鼻息肉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24例鼻息肉标本(鼻息肉组)和15例慢性肥厚性鼻炎下鼻甲标本(下鼻甲组)中TN的表达,并以5例健康者(对照组)下鼻甲黏膜作对照。结果:鼻息肉组和下鼻甲组黏膜上皮细胞及腺上皮细胞均表达TN;鼻息肉组TN的黏膜上皮阳性细胞表达的吸光度值显著高于下鼻甲组(P<0.01);鼻息肉组TN的腺上皮阳性细胞表达的吸光度值显著高于下鼻甲组(P<0.01);对照组下鼻甲组织中黏膜上皮及腺体几乎检测不到TN的表达;鼻息肉组腺体TN阳性率明显高于下鼻甲组(P<0.05)。结论:TN在鼻息肉组织中的高表达与鼻息肉的发生、发展相关;TN在鼻腔内的表达细胞是黏膜上皮细胞和浆液性腺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碳酸酐酶Ⅸ(CA Ⅸ)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HIF-1α、CA Ⅸ在鼻息肉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8例鼻息肉组织(鼻息肉组)和12例正常下鼻甲组织(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鼻息肉组与对照组中HIF-1α与CA Ⅸ的表达,观察比较2组之间表达的差异.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鼻息肉组HIF-1α、CA Ⅸ免疫阳性细胞数及着色强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图像分析显示,鼻息肉组HIF-1α、CA Ⅸ的积分吸收度值(103/HP)分别为21.76±3.52、26.87±4.60,与对照组3.37±1.65、3.25±1.2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鼻息肉组中HIF-1α表达与CA Ⅸ表达密切相关(r=0.820,P<0.01).结论:鼻息肉组中HIF-1α、CA Ⅸ表达均上调,且二者有协同表达关系,说明鼻息肉组织中存在缺氧现象,再加上感染、炎症等作用使氧耗增多,能量代谢失调,加重局部缺氧,HIF-1α表达升高,并且能够激活、上调CAⅨ的表达,从而在缺氧状况下维持细胞的正常pH值,使细胞适应缺氧微环境,从而保证缺氧区域细胞的持续生长和增殖,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导致鼻息肉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水通道蛋白5(AQP5)、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3种因子之间表达的相关性及其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18例患者鼻息肉组织(鼻息肉组)及10例单纯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切除的下鼻甲组织(对照组),分别运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QP5、HIF-1α、VEGF 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t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RT-PCR结果显示,AQP5 mRNA在鼻息肉组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1α、VEGF mRNA在鼻息肉组和对照组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QP5蛋白表达鼻息肉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HIF-1、VEGF蛋白表达水平在鼻息肉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鼻息肉组中AQP5与HIF-1α之间蛋白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633,P<0.01),AQP5与VEGF蛋白质表达亦呈明显正相关(r=0.611,P<0.01)。结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分析鼻息肉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探索鼻息肉的发病机制。 方法 采集正常成年人中鼻道鼻腔黏膜以及鼻息肉患者的息肉组织(各4例),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分析标本中的蛋白表达谱,筛选差异表达蛋白质。 结果 共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311个。上调蛋白88个,主要包括CLC、PLEKHA7等,其中上调2倍以上的蛋白18个;下调蛋白223个,主要包括S100A1等,其中下调50%以上的蛋白65个。 结论 鼻息肉组织蛋白表达谱与正常中鼻道鼻腔黏膜相比有较大差异,差异蛋白可能在鼻息肉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CLC可能参与鼻黏膜的炎症及免疫反应,PLEKHA7与鼻腔黏膜损伤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