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左心室功能(LVF)和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的影响。方法老年CHD患者98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9例。另选取30例同期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采用心脏彩超对入选对象的LVF及EDD进行检测。A组采取常规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每天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连续服用4 w。治疗3 d、1 w、2 w、3 w和4 w时复查以上项目。比较三组治疗前LVF和EDD及A组和B组治疗不同时间的LVF和EDD变化。结果 A组和B组治疗前LVF和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和B组治疗前的LVF和EDD指标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2、3、4 w后A组EDD、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高峰充盈率(LVPFR)均较B组降低;A组治疗2 w、3 w、4 w后EDD、NEDD、LVEF和LVPFR均较治疗前提高,B组治疗1w、2 w、3 w、4 w后EDD、NEDD、LVEF和LVPFR亦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CHD患者EDD、NEDD和LVEF均呈正相关(r=0.754,0.772,P0.05)。结论老年CHD患者存在EDD、NEDD、LVEF和LVPFR等LVF和EDD指标的降低且瑞舒伐他汀可改善患者的LVF和EDD,而老年CHD患者EDD、NEDD和LVEF均呈正相关,患者EDD的改变可能预测其LVF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40~79岁血脂正常的1级或2级高血压患者168例,随机分瑞舒伐他汀治疗组(n=86)及对照组(n=82),治疗组在降压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d,1次/晚),对照组常规降压治疗。随访12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采用核素心血池显像和彩色多普勒2种技术检查左心室功能参数的变化。结果随访2月时,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压[收缩压(128.1±4.3)比(133.8±4.9)mmHg;舒张压(73.7±4.0)比(77.9±4.1)mmHg]下降更明显(P<0.05),血脂[总胆固醇(3.28±0.51)比(4.22±0.64)mmol/L;三酰甘油(1.02±0.23)比(1.21±0.31)mmol/L]改善明显(P<0.05),hsCRP及左心室功能参数[左心室高峰充盈率(LVPFR);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与晚期最大流速比值(E/A)改善不明显(P>0.05);随访12月时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压[收缩压(126.0±4.9)比(133.2±3.5)mmHg;舒张压(75.0±3.2)比(78.2±3.1)mmHg]降低(P<0.05)和hsCRP[(1.51±0.25)比(1.96±0.36)mmol/L]明显下降(P<0.05),左心室功能参数[LVPFR(2.78±0.21)比(2.08±0.43);LVEDV(108.5±7.2)比(133.0±9.0)mL;左心室射血分数(64.79±10.12)比(61.52±8.42)%;E/A(1.21±0.08)比(1.02±0.15)]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血脂正常的高血压患者,规范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能改善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心脏舒张功能不全并运动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佛山市高明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心脏舒张功能不全并运动高血压患者1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相关指标(包括等容舒张时间、最大氧摄入量、运动时间及运动最大收缩压)及血浆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等容舒张时间、最大氧摄入量、运动时间及运动最大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等容舒张时间短于对照组,最大氧摄入量高于对照组,运动时间长于对照组,运动最大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等容舒张时间短于治疗前,最大氧摄入量高于治疗前,运动时间长于治疗前,运动最大收缩压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BNP、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BNP、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BNP、hs-CRP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有效降低心脏舒张功能不全并运动高血压患者血浆BNP、hs-CRP水平及运动最大收缩压,改善患者心脏舒张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4.
<正>高血压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表现为动脉弹性功能减退、僵硬度增加等,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尤其好发于老年人〔1〕。匡永东等〔2〕报道,脉压能够间接反映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患者脉压越大,发生脑卒中以及冠心病的概率越高。因此适当降低患者的脉压值,对于老年患者血管疾病的发生可起到有效预防作用,是改善患者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是否对伴高脂血症的高血压患者有降压作用.方法 52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瑞舒伐他汀10 mg/d+坎地沙坦8 mg/d,对照组仅使用坎地沙坦8 mg/d,观察6个月,进行血压控制的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收缩压平均下降10.2 mmHg,对照组平均下降7.5 mmHg(P<0.05);治疗组脉压差平均下降6 mmHg,对照组平均下降3mmHg(P <0.05);治疗组舒张压平均下降4.9mmHg,对照组平均下降4.2 mmHg(P >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与坎地沙坦合用比单用坎地沙坦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收缩压和脉压有较好的降压作用,但对舒张压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影响的机制。方法 15例健康对照者,3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瑞舒伐他汀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瑞舒伐他汀组在此基础上运用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4 w后抽取3组静脉血进行后续试验。结果血清一氧化氮(NO)及NO合酶(NOS)含量,血管内皮祖细胞CD146表达比例,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DDAH)活性及mRNA相对表达量,常规治疗组及瑞舒伐他汀组含量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瑞舒伐他汀组含量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常规治疗组及瑞舒伐他汀组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瑞舒伐他汀组含量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通过影响内皮功能达到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女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140例心绞痛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配对后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0例,两组疗程均4 w,检测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CHOL、HDL-C、LDL-C、NO、ET-1、FM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CHOL、LDL-C、ET-1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实验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HDL-C、NO、FMD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且实验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有效降低老年女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显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国产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诊冠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血脂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入选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PCI术前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B组患者PCI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PCI术后两组他汀按原剂量维持.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及血脂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CRP、IL-6 、三酰甘油(TG)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国产瑞舒伐他汀10 mg剂量具有与进口阿托伐他汀40 mg剂量类似的调脂抗炎作用,能降低急诊PCI患者血脂及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诱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研究证实,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高血压独立相关,在高血压众多危险因子中,hs-CRP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最高。他汀类调脂药是临床常用的调脂药,除具有调脂作用外,还具有抗炎等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与hs—CRP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减速力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瑞舒伐他汀治疗组(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瑞舒伐他汀20mg/d,疗程1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8周、12周监测两组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计算心率减速力。结果瑞舒伐他汀治疗组患者心率减速力水平在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心率减速力水平有明显升高趋势(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减速力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醛固酮(ALD)在高血压左室肥厚(LVH)形成中的作用及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以超声心动图检查55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和30例正常人并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测定左室舒张功能等指标,并测定空腹血清NO、ALD水平,进行组间比较。结果:EH组与正常人相比NO水平降低、ALD 水平升高,左室舒张功能降低(P均<0.01)。EH-LVH组与EH组相比NO水平降低、ALD水平升高更明显(P< 0.01)。NO、ALD与LVMI相关系数(r)分别为-0.46和0.50(P<0.05)。NO、ALD与左室舒张指标E/A和PFR/ PAFR的,r分别为0.37、0.43、-0.42、-0.37(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NO、ALD水平与LVMI和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PIH)患者分娩前后左室舒张功能变化。方法 :临床诊断为重度 PIH患者 32例 ,正常妊娠 (NP) 2 4例。采用美国 Acuson12 8XP/ 10彩色电脑声像仪 ,采用 M型超声心动图记录二尖瓣舒张早期活动情况 ,测量 E- F斜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血流峰值速度 (E,A)及速度时间积分 ,计算 E/ A比值及快速充盈分数 (RFF)。产后 2个月内复查。结果 :PIH组同 NP组相比 ,二尖瓣 E- F缓慢 (6 .4± 2 .9vs9.3± 4.5cm/ s,P<0 .0 5 ) ,E/ A明显下降 (1.2± 0 .2 vs1.4± 0 .2 ,P<0 .0 1) ,RFF减低 (5 6 %± 5 % vs6 0 %± 5 % ,P<0 .0 5 )。产后复查时 ,PIH组 E/ A明显升高 (1.2± 0 .2 vs1.5± 0 .3,P<0 .0 1) ,接近正常产后水平 (1.5± 0 .3vs1.6±0 .3,P>0 .0 5 ) ;RFF,E- F下降速度与正常产后无显著差别 (P>0 .0 5 )。结论 :重度 PIH患者孕晚期可出现左室舒张功能受损 ,除个别病例外 ,大多数患者产后 2个月内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病人左室舒张的影响。方法 对43例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口服氯沙坦(50-100mg/d)治疗12-17个月,应用平稳法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观察其治疗前后左室舒张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较治疗前左室舒张功能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 氯沙坦在有效降压的同时,明显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4.
脉压指数与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舒张功能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脉压指数(PPI)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162例经外周肱动脉压力测定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PPI≤0.40、>0.40分组,2组进行分析。比较2组左心形态、左心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情况。结果PPI>0.40组左心房内径明显增大(P<0.000 5);左心室内径无明显改变(P>0.05);室间隔、左心室后壁明显增厚,E/A值降低(P<0.0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出现早于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PPI>0.400提示高血压患者早期合并有舒张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脂谱,尤其是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与左室舒张功能不全(LVDD)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心内科门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测量的E/E’比值和E’/A’比值反映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程度分级,分析血脂指标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使用ROC曲线分析血脂指标评价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左室舒张功能呈负相关,non—HDL—C与左室舒张功能呈正相关。在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方面,non—HDL—C与HDL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non—HDL—C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明显相关,且较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相关性更好,对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具有很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缬沙坦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心室肥厚患者48例,随机分为缬沙坦治疗组和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组(对照组),治疗6个月,控制收缩期血压低于或等于140 mm Hg(1mm Hg=0.133kPa),舒张期血压低于或等于95 mm Hg。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作体格检查、血生化及心脏超声检查,记录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舒张早期和晚期最大速度比值(E/A比值),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结果 调整用药后两组患者血压均达目标值;治疗3个月后两组病人左心室重量指数和E/A即显示差异,但缺乏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缬沙坦治疗组的左心室重量指数和E/A比值较对照组改善明显,而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相对于硝苯地平缓释片,缬沙坦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肥厚和左心室舒张功能有更明显的改善,这种受益是独立于其降压作用之外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性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 共选取健康体检人群352例。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清CaN活性;心脏多普勒超声测定并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二尖瓣舒张早期快速充盈E峰/二尖瓣瓣环舒张早期速度e’值(E/e’)。根据血压分为正常血压组(n=95);正常高值血压组(n=155);高血压组(n=102);再将高血压组根据E/e’值分为正常心功能亚组(E/e’<15;n=59)、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亚组(E/e’≧15;n=43),分析各组间CaN活性、E/e’、LVMI的差异,并对高血压组进行CaN活性与E/e’、LVMI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1)在正常血压组、正常高值血压组、高血压组中,血清CaN活性、LVMI、E/e’值依次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高血压组中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亚组血清CaN活性、LVMI高于正常心功能亚组(P<0.05),且血清CaN活性与E/e’(r=0.26,P<0.05)、LVMI(r=0.32,P<0.05)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CaN活性与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相关,可能参与高血压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观察其靶器官损害的改变及糖尿病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及靶器官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人选190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114例)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76例)。分析两组间左室舒张功能指标的差异,包括,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E/A,E峰下降时间(DT),等容舒张期(IVRT),室间隔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a)、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a),Ea/Aa,E/Ea。同时检测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血清肌酐(Scr),左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相关分析表明,E/Ea与收缩压(r=0.356,P〈0.001),左房内径(r=0.238,P=0.001),IMT(r=0.141,P=0.047),cf—PWV(r=0.290,P〈0.001),LVMI(r=0.346,P〈0.01)呈显著正相关。与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比较,合并有糖尿病组的E/Ea明显升高[(12.37±3.21)比(13.73±3.34),P=0.011],Ea明显下降[(5.42±1.42)cm/s比(4.99±1.05)cm/s,P=0.011],其它舒张功能指标E,A,E/A,DT,IVRT,Ea/Aa等均无显著差异。结论:E/Ea是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良好指标,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明显相关。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是加重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老年高血压伴左室肥厚对左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伴左室肥厚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核素心血池扫描的方法 ,对老年高血压伴左室肥厚和无左室肥厚的患者 ,进行了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高峰射血率 (PER)、左室高峰充盈率(PFR)、1/ 3充盈分数 (1/ 3FF)及相角程 (PA)的测定 ,并进行比较。结果 :伴左室肥厚的患者PFR、1/ 3FF明显低于无左室肥厚的患者 ,PA明显高于无左室肥厚的患者。结论 :老年高血压伴左室肥厚对心功能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对舒张功能的影响 ;左室肥厚导致的心室肌纤维化、顺应性下降和运动协调性异常 ,是影响舒张功能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