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临床医学工程》2016,(5):619-620
目的探讨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腹部不适症状患儿120例,均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Ig M检测,其中60例阳性患儿为观察组,60例阴性患儿为对照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两组患儿的肠系膜淋巴结。结果观察组的肠系膜淋巴结炎发生率(58.0%)显著高于对照组(31.7%),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年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给予常规解痉止吐治疗及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腹痛、发热、呕吐等症状明显消失,超声见肠系膜淋巴结缩小并消失。对照组患儿经抗病毒、抗生素等药物治疗,1~3周后症状消失。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关系密切,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导致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急性阑尾炎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鉴别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 ,居急腹症的首位。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与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相近 ,彼此间易误诊。据报道急性阑尾炎术中确诊肠系膜淋巴结炎占误诊病例 35 6 % [1] 。现就我院近 8年来两种疾病作回顾性分析。1 病例资料我院 1992~ 2 0 0 0年期间共收治急性阑尾炎 874例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5 3例。其中急性阑尾炎误诊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4例 (3例经补液治疗 6~ 8h疼痛加重并手术证实 ,1例予补液治疗后症状加重而诊断 )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 10例 (7例手术中见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色泽略红、软、数目不等 ,…  相似文献   

3.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彩超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敏  梁光菊 《职业与健康》2004,20(8):113-114
目的探讨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0例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彩超检查,并对其二维图像以及多普勒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其脐周及右侧腹腔内可探及椭圆形肿大的结节回声,其长径大者≥2.0 cm,小者≤0.5 cm,长径与宽径之比在1.5~2.0之间.彩色多普勒显示,其内均探及血流信号,阻力指数(RI)在0.5~0.62之间.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饮食调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10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信封随机法分二组.两组均予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研究组在患儿饮食调理方面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相关实验室指标、饮食行为依从性.结果:研究组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相关实验室指标、饮食行为依从性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实施常规干预联合饮食调理可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其饮食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急性腹痛经临床确诊为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病例72例(腹痛组)和无急性腹痛因其他疾病收住院者52例(无腹痛组),观察两组病例肠系膜淋巴结的数量、大小.结果: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组)较无腹痛组肠系膜淋巴结数量多、体积大.结论:高频超声诊断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肠系膜淋巴结的非特异性炎症,常见于儿童及18岁以下的青少年,是引起儿童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之一。本病属自限性疾病,多为病毒感染,一般经内科治疗有效。极少数肠系膜淋巴结炎为细菌感染,可形成脓肿,甚至溃破,而引起急性腹膜炎。由于远端回肠的淋巴引流丰富,回、结肠区肠系膜淋巴结很多,而且小肠内容物因回盲瓣的作用,在回肠远端停留时间较长,毒素及细菌代谢产物易被回结肠系膜淋巴结吸收。因此,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发生在回肠远端的肠系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科1例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该列患儿经过积极治疗与护理,病情好转,已出院随访.结论 对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可以延缓病情进展,保证治疗效果,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我院1990年1月—2000年1月共手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273例,其中有12例术后诊断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9例,女3例,年龄3~12岁。均以右下腹部疼痛、发热为主诉,2例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病史,3例体温在39℃以上、右下腹有压痛、反跳痛不典型、肌紧张不明显,10例有上呼吸道感染史,1例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1×10~9/L,其余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EB病毒(EBV)感染儿童外周血病毒量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入住福建省妇幼保健本院且EBV-DNA检测阳性的患儿257例,依EBV-DNA含量分为低、高拷贝量组,比较2组患儿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合并感染情况。结果与低拷贝量组比较,高拷贝量组热程较长,常见症状(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眼睑水肿)较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例、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更高。两种临床表现(发热及皮疹)、C-反应蛋白(CRP)及肌酸激酶同功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拷贝量组与低拷贝量组间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发生率,高拷贝量组(38.7%)高于低拷贝量组(24.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BV外周血病毒拷贝量与临床特征有一定相关性,可用于EBV感染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0.
陈超 《中国保健营养》2012,(12):2320-2321
目的探讨使用高频彩超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超对118例腹痛患儿进行常规检查,观察肠系膜淋巴结部位、形态、数量、回声、大小、长短径(L/S值)及内部血流信号,所有患儿经正规抗炎治疗后高频彩超复查观察肠系淋巴结变化。结果绝大多数患儿(102例)经正规抗炎治疗后高频彩超复查发现肠系膜淋巴结数量明显减少,体积明显缩小,血流信号明显减少。结论高频彩超是诊断小儿肠系淋巴结炎有效且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段儿童呼吸道感染EB病毒(EBV)免疫球蛋白M(IgM)与DNA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1062例患儿的血清标本,同时用荧光探针PCR法检测患儿咽拭子标本,对不同年龄段结果采用软件SPSS11.5进行x2检验分析.结果 1062例患儿EBV-DNA阳性率为46.61%,EBV-IgM阳性率6.7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BV-DNA各年龄段分组检测中≤1、2~3、4~7、8至16岁组患儿EBV-DNA阳性率分别为21.05%、40.91%、65.71%、50.00%,≤1岁的婴儿阳性率最低,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处于不同阶段,对EB病毒的免疫应答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效果.方法?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该院71例临床诊断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炎的患儿行常规腹部扫查,重点检查脐周及右下腹部的淋巴结的数量、形态、大小、回声,观察多普勒血流图,观察记录检查结果.结果?所有患儿均表现不同程度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呈规则的扁圆形、椭圆形,边界整齐,皮髓质显示清晰,淋巴门未见损坏.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显示淋巴结内血流增多.结论?彩色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经济快捷、准确率高,方便监测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曹燕  高健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9):3055-3056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05例以腹痛、发热、呕吐、腹泻就诊的患儿进行超声检查,观察有无肿大肠系膜淋巴结及其所在部位和数量,并对二维及彩色血流图像进行分析。结果:105例患儿均于腹腔内探及多枚大小不等的椭圆形低回声结节,多数位于右下腹及脐周,边界清晰,长径与横径之比≥2,彩色多普勒血流影像提示内部血流信号较正常增多,淋巴门可探及血流信号。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后,所有病例临床症状消失,96例复查肿大的淋巴结不同程度缩小或消失。结论:高频超声无创、安全,是临床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14.
刘晓宇  王丹丹  刘颖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7):2733-2734
目的:了解EB病毒相关感染患儿血EB病毒(EBV)DNA载量。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2009年6月~2011年6月在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儿科住院的32例EB病毒相关感染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EBV DNA载量。结果:EB病毒相关感染患儿血EBV DNA阳性率为100%,治疗后DNA载量明显减低。结论:PBMCs荧光定量PCR检测EBV DNA载量是EB病毒相关感染诊断和治疗的较好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口服抗生素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并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研究组采用口服头孢唑肟或头孢呋辛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唑肟或头孢呋辛静脉滴注治疗,疗程均为7~10d。治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观察两组淋巴结大小差异,并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有效率为95.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腹痛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超声多普勒检查,淋巴结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抗生素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肯定,应用方便,患儿依从性好,在临床疗效上与静脉注射治疗并无差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55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儿男性为330例,女性为222例;年龄为3岁2个月~13岁,平均为6岁8个月。所有患儿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在本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病史采集:病程为20d~2年,平均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血浆EB病毒DNA(EBV-DNA)载量检测在儿童EBV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实验室指标对照研究,选取189例EB病毒感染患儿(EBV原发感染123例,EBV复发感染66例)及153例非EBV感染患儿(EBV既往感染135例,无EB病毒感染18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血浆EBV-DNA载量及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EBV抗体谱,跟踪监测33例EB病毒原发感染患儿2周,2、6个月的血浆EBV-NDA载量及EBV抗体谱变化。结果 EBV感染组血浆EBV-DNA阳性率22.2%,血浆EBV-DNA平均载量为3.72lgCopies/ml,EBV原发感染组与复发感染组血浆EBV-DNA阳性率分别为26.8%、1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EB病毒感染的诊断中,血浆EBV-DNA的敏感度22.2%、特异度100.0%、诊断符合率57.0%,血浆EBV-DNA与EBV-CA IgM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患儿EB病毒原发感染诊断中,血浆EBV-DNA的敏感度26.8%、特异度95.7%、诊断符合率54.4%,血浆EBV-DNA与EBV-CA IgM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EBV-DNA与EBV-CA IgM检测结果一致性不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例EB病毒急性感染患儿血浆EBV-DNA转阴率2周为84.8%、2个月为93.9%,EBV抗体谱原发感染转为既往感染率2个月为6.1%、6个月为93.9%。结论血浆EBV-DNA载量检测有助于患儿EBV感染的治疗效果观察和愈后评估。  相似文献   

18.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常由呼吸道感染引起,近年来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1]。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发病年龄多见4~12岁。临床症状为腹痛、发热、呕吐等,也有腹泻或便秘,患儿腹痛常表现为隐痛或者痉挛性疼痛,性质并不固定[2]。高频彩超的应用可以清晰显示出肠系膜淋巴结,这使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检出率有了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间163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均通过高频彩超确诊,总结分析肿大淋巴结的数量、形态、大小、纵/横比、边缘及内部回声、内部及周围的血流情况,测峰值流速(PSV)及阻力指数(RI)。所有患儿经过抗炎治疗后再行超声复查,比较治疗前后淋巴结的大小、数目及内部血流的变化。结果所有患儿超声均显示有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平均(18.5±1.7)个,淋巴结长短径比2.2±1.8;所有患儿经抗炎治疗后均于36天痊愈,超声复查显示治疗后淋巴结数量(6.3±1.5)个,长短径比1.0±0.9,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高频彩超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及治疗后随访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急性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病患者EB病毒和人巨细胞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与其年龄的相关性,为临床强化血液病患者EB病毒和人巨细胞病毒检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各种血液病患者218例为研究对象,对比EB病毒和人巨细胞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分别对比不同血液病患者中,年龄<18岁和年龄≥18岁EB病毒和人巨细胞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结果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髓系白血病患者EB病毒阳性率均显著高于人巨细胞病毒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18岁患者EB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为44.34%,显著高于年龄≥18岁患者EB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P<0.05);年龄<18岁患者和年龄≥18岁患者的人巨细胞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病患者发生EB病毒和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风险高,临床应加强EB病毒和人巨细胞病毒的监测和防控,尤其是对于年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髓系白血病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