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严重冠状动脉痉挛行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痉挛导致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常规药物治疗后,心绞痛仍频发的2例严重冠状动脉痉挛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临床效果及中远期预后。结果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绞痛未再发作,分别随访半年及一年半,无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结论对典型冠状动脉痉挛所致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除扩冠、解痉、抗凝、防栓、调脂治疗外,积极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有望达到预防心肌梗死及猝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76岁,主诉因反复心前区憋闷10余年加重伴发作性心前区疼痛1周入院.有吸烟史20年,20支/d,高血压史10余年,最高血压为220/100mmHg(1 mmHg=0.133 kPa).入院体检:血压130/70 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0次/min,心律齐,未及杂音.下肢不水肿.心电图Ⅰ、aVL、V4~6导联T波倒置.空腹血糖5.1 mmol/L,TC 4.25mmol/L,TG 0.67 mmol/L,LDL 2.54 mmol/L,D-二聚体0.1 mg/L(正常<0.3 mg/L).心动超声:左室肥厚,主动脉瓣少量反流,左室射血分数(LVEF)60%.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痉挛导致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 常规药物治疗后,心绞痛仍频发的2例严重冠状动脉痉挛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临床效果及中远期预后.结果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绞痛未再发作,分别随访半年及一年半,无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结论 对典型冠状动脉痉挛所致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除扩冠、解痉、抗凝、防栓、调脂治疗外,积极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有望达到预防心肌梗死及猝死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CAD)是一种罕见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时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尽管目前已提出了一些原因,如避孕药物的使用、先天性结缔组织发育不良综合征、马凡综合征以及结节性多动脉炎等[1-3],但真正的原因尚不清楚,且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并无重叠[1,4]。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46岁.发作性胸闷6年加重半月入院.患者6年前开始间断出现发作性胸闷气短,与活动无明确关系,多于晨起时发作,不伴恶心、呕吐、出汗,无胸痛、背痛、咽部不适,每次持续半小时左右.未正规诊治.于2005-12-02胸闷、胸痛加重,呈持续性,伴出汗,急人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于回旋支置入Cypher支架1枚,于2005-12-20再次PCI于右冠置入1枚支架.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电针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桡动脉痉挛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8月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诊疗的病人209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95例)和对照组(114例)。试验组取太渊穴、孔最穴、尺泽穴、内关穴和郄门穴连接电针仪;对照组选穴同试验组,予假电针治疗,两组均于术前治疗25 min。术后桡动脉造影,比较两组病人桡动脉直径、桡动脉痉挛发生率和程度,并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试验组桡动脉直径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桡动脉缩小程度、桡动脉痉挛发生率、导管操作困难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病人穿刺点附近术后胀痛、水疱、出血、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有效预防经桡动脉入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的桡动脉痉挛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正>1 病例资料患者,男,72岁。因"胸痛9 h"于我院急诊科就诊。患者2019年9月7日20:00散步中出现胸痛,位于胸骨中上段,约手掌大小范围,呈持续性胀痛,伴胸闷及咽喉紧缩感,无放射痛,未出冷汗,无心悸气促,无头晕头痛,无腹痛腹泻等不适。休息及含服"速效救心丸"后疼痛无明显缓解,至次日3:00仍觉胸痛不适,遂至我院就诊。5:10急诊心电图提示V2~V6 ST段弓背向上抬高(图1a、b),5:33急诊查肌钙蛋白I 0.48 mg/L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 患者,女,42岁,因反复剑突下隐痛1月,复发加重20min.于2005年1月31日入院。入院前1月,患者反复出现剑突下隐痛,无放射,约1~2d发作一次,持续数分钟至2h可自行缓解,多在活动时出现,伴心悸,无反酸、嗳气,无恶心、呕吐,一直按“胃炎”治疗。入院前20min,解大便后出现剑突下剧烈疼痛,伴双肩及双上肢放射痛,急诊入院。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痉挛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心外膜下冠状动脉发生一过性收缩,致使冠状动脉发生部分或完全堵塞。反复持续的冠状动脉痉挛可引起变异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猝死等。本文报道心房颤动CARTO标测与射频消融术中右冠状动脉痉挛闭塞1例,探讨冠状动脉痉挛发生的病理生理及救治方案,以期为临床诊治类似病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冠状动脉穿孔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06年8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PCI术中发生的32例冠状动脉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冠状动脉穿孔患者占同期7102例PCI患者的0.5%。病变特点按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标准进行分型,其中B2+C型病变占81.3%,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占62.5%。冠状动脉穿孔的Ellis分型:Ⅰ型14例(43.8%),Ⅱ型10例(31.2%),Ⅲ型8例(25.0%)。发生原因:钢丝引起21例(65.6%),球囊预扩张引起6例(18.8%),球囊后扩张引起3例(9.4%),支架置入引起2例(6.2%)。处理措施:鱼精蛋白中和肝素14例(43.8%),穿孔近端球囊封堵9例(28.1%),心包穿刺引流7例(21.9%),置入带膜支架4例(12.5%),急诊外科修补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2例(6.2%)。预后:死亡3例(9.4%),急诊外科修补加CABG2例(6.2%),急性心脏压塞6例(18.8%),迟发性心脏压塞1例(3.1%),急性心肌梗死9例(28.1%)。结论Ⅲ型冠状动脉穿孔后果严重,需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65岁.因胸痛1 d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8年,最高血压180/100 mmHg(1 mmHg=0.133 kPa),未正规服用降压药,入院确诊患有2型糖尿病.入院前1 d出现胸痛,持续时间最长40 min,能自行缓解,但反复出现胸痛发作,伴有汗出.入院体检:T 36.5℃,P 78次/min,R 20次/min,血压140/90 mmHg,神志清楚,两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8次/min,律齐.实验室检查:心电图:Ⅰ、aVL导联ST段下斜性压低最大达0.15 mV, V2~V6 ST段压低最大达0.2 mV;心肌酶谱:AST 110 IU/L,LDH 308 IU/L,CK 201 IU/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28岁,因剧烈运动时出现一过性胸闷、头晕,晕厥就诊。患者2年前晨起踢球,十几分钟后出现胸闷、头晕等症状,休息后症状消失。此后踢球时均出现胸闷、头晕,性质同前。1年前,清晨赶车时晕厥,持续约5-10min自行缓解。就诊于当地医院。查24h脑电图、头颅CT、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均未见异常,踢球后出现胸闷、头晕时Holter示:窦律从100bpm骤降到45bpm(图1A),并出现窦性停搏及交界性逸搏,最长达1694ms(图1B)。休息数分钟后心率逐渐上升。当地医院诊断为“病窦综合症”,植入双腔起搏器。术后3个月踢球时再次出现前述症状,Holter示:胸闷、头晕发作时,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1—0.4mV。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63岁,以"劳力性心前区闷痛2年,加重1周"入院。2年前患者在散步后出现胸骨后闷痛,可放射至后背,持续约10 min,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以"冠心病"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后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美托洛尔、阿托伐他汀、单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胸闷、胸痛症状显著改善。1周前患者因生气后胸闷、胸痛症状加重,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未缓解,遂由门诊入住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治疗。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48岁。阵发性胸闷胸痛4年再发半个月入院。于4年前无明显诱因感胸痛,以胸骨后明显,呈压榨性,每次持续3~5min可自行缓解,症状间断发作,一直服用尼莫地平、倍他乐克治疗,近半个月来症状发作加重,伴头昏、乏力,无心悸气促遂入我科。既往有高血压史5年,现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体检:T36.4℃,R16次/min,P52次/min,BP120/70mmHg(1mmHg=0.133kPa),神清,双肺无音,心律齐,无杂音,心率52次/min,心界无扩大,腹平软,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Ⅱ、Ⅲ、aVF、V2~6T波倒置,V5、V6ST段压低0.1mV。入院后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见图1:…  相似文献   

15.
例 1 患者男 ,71岁 ,因反复心悸、胸闷 6年 ,加剧 2个月 ,晕厥 2次 ,于 1997年 7月 17日急诊入院。 6年前患者每当骑自行车超过 2 0 0 0m时感心悸、气促 ,持续约 5min ,休息后可缓解 ;以后常在劳累 (如步行 5 0 0~ 10 0 0m)时出现上述症状。入院前 2月常在午夜睡眠中憋醒 ,伴胸骨后疼痛 ,持续 10min。入院 2天前无诱因突感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伴大汗、晕倒在地且二便失禁 ,约 15min后清醒 ,入院前 2h上述症状再发。患者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入院时查体无阳性发现。入院后查心电图 :窦性心律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Ⅰ°AVB) ,…  相似文献   

16.
冠状动脉解剖变异临床上较为常见,冠状动脉变异特别是起源变异的发生概率为1%~2%,其中右冠状动脉起源变异占80%。右冠状动脉常见变异为开口位置异常,而先天性缺如却少见,有人认为右冠状动脉先天性缺如与胚胎时期冠状动脉异常发育或未发育完全有关。本文就1例右冠状动脉缺如并左冠状动脉双支病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畸形(CAA)通常在冠状动脉造影(CAG)和尸检时被发现,其发生率为0.6~1.3〔1〕。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更为少见。左冠状动脉(LCA)起源于右冠状窦者约为0.15〔2〕。左主干(LM)起源于右冠状窦同时伴有冠心病且成功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者则更为少见。现报道我院发现的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45岁,因反复心前区闷痛半年余,伴晕厥7次于2009-06-11入院.患者近半年来反复于夜间睡眠中因心前区闷痛醒来,后意识丧失,口唇发绀,双眼上翻,二便失禁,持续15~20 min后自行好转,发作时无抽搐.体检:月经淋漓不尽,余无殊.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普及,冠心病患者得到了及时诊治,但是仍有部分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血管无明显狭窄,目前认为冠状动脉痉挛参与到非阻塞型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1])。本文报道了1例典型冠状动脉痉挛致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讨论冠状动脉痉挛所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20.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主要手段。而提高PCI手术的成功率,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至关重要。但在治疗同时也需要注意相关并发症的防治。以下为PCI术后致血小板减少1例详细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