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徐兵 《中国药业》2014,(7):49-50
目的探讨头孢吡肟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查阅所有相关文献,提取病例资料中的有用信息,并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共获得101例头孢吡肟不良反应的病例资料,头孢吡肟的不良反应报道最多的为神经毒性反应,占78.22%,另外还有皮肤过敏、过敏性休克、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症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主要与患者年龄、用药剂量、患者肾功能状况及是否合并使用肾毒性药物有关。结论头孢吡肟所致不良反应可导致严重危害,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头孢吡肟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孢吡肟(cefepime)是第四代注射用头孢菌素,与前三代头孢菌素比较,它具有以下特点:(1)更广的抗菌谱,即对革兰阳性菌有更强的活性;(2)对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更低的诱导性,尤其是对能分解前三代头孢菌素产生高致死率的头孢菌素酶及部分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有确切的作用;(3)能更快地穿透革兰阴性杆菌的外膜且与多种青霉素结合蛋白有更高的亲和力。故临床用于重度感染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该药治疗2000多例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现就国内期刊中应用马斯平出现的不良反应综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头孢吡肟不良反应4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邯郸  周学琴 《中国药师》2007,10(3):271-272
目的:了解头孢吡肟在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探讨其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6年3月ADR监测室收集的48例头孢吡肟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头孢吡肟不良反应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且主要发生于老年患者,其次为皮肤系统损害及消化系统。结论:老年患者应慎用头孢吡肟,规范合理用药,以减少或控制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头孢吡肟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孢吡肟(eefepime)是第四代注射用头孢菌素,与前三代头孢菌素比较,它具有更广的抗菌谱,对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更低的诱导性,能更快地穿透革兰阴性杆菌的外膜且与多种青霉素结合蛋白有更高的亲和力的特点,故临床用于重度感染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头孢吡肟的耐受性好,大多数不良反应为轻度、中度,可以耐受,不影响治疗。现就其不良反应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头孢吡肟所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特点和规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2002-2011年国内医药期刊使用头孢吡肟发生ADR/ADE的65例报告.结果 65例ADR/ADE与性别关联性不显著,男31例(47.7%),女34例(52.3%);老年患者(>60岁)发生率较高(67.7%);ADR/ADE以神经/精神系统损害(34例,52.3%)为主,其次为全身性损害(12例,18.5%)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9例,13.8%).结论 临床用药应从多个角度出发,加强用药监测,避免不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188例注射用头孢吡肟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头孢吡肟在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探讨其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对我市5所医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ADR监测收集的188例头孢吡肟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头孢吡肟不良反应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且主要发生于老年患者,其次为皮肤系统损害及消化系统。结论老年患者应慎用头孢吡肟,规范合理用药,以减少或控制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陈光强 《今日药学》2007,17(4):16-17
目的 了解头孢吡肟在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探讨其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 对我市5所医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ADR监测收集的188例头孢吡肟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 头孢吡肟不良反应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且主要发生于老年患者,其次为皮肤系统损害及消化系统.结论 老年患者应慎用头孢吡肟,规范合理用药,以减少或控制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头孢吡肟的不良反应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文献,对头孢吡肟的不良反应进行整理分析和综述.头孢吡肟在临床应用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皮肤黏膜损害、药物性发热、肝酶水平升高、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精神异常和肾脏损害等不良反应.探讨头孢吡肟的不良反应及其用药安全性,以促进头孢吡肟的合理用药,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头孢吡肟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探讨其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对56例头孢吡肟不良反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6例不良反应中,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大于男性,且主要发生于老年患者。头孢吡肟不良反应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其次为皮肤系统损害及消化系统。多数药物不良反应在第1次用药时即可出现。结论老年患者应慎用头孢吡肟,规范合理用药,以减少或控制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头孢吡肟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探讨其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 对56例头孢吡肟不良反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6例不良反应中,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大于男性,且主要发生于老年患者.头孢吡肟不良反应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其次为皮肤系统损害及消化系统.多数药物不良反应在第1次用药时即可出现.结论 老年患者应慎用头孢吡肟,规范合理用药,以减少或控制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李蓓 《中国药物评价》2013,30(1):42-43,48
目的:探讨我市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规律和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哈尔滨市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3月31日间的1132例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32例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中,以60岁以上老年患者居多,占22.18%;静脉注射是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给药途径,占64.40%;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占47.35%。抗感染药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最多,占61.31%。结论:临床应关注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应严格合理用药,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昆山市中医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病例的一般情况和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对2012年1-12月间上报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网络平台的225例ADR报告中相关因素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225例ADR报告的病例中,其年龄段在40~49岁和20~29岁之间发生ADR例数为最多,静脉给药(89.58%)是引发ADR主要给药途径,涉及14种类83种药品;抗感染药物导致ADR例数为最多(53.58%),其中头孢菌素的发生率为最高;其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66.14%).结论:加强对中青年患者的用药监测和静脉药物的用药监护,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严格中药注射剂的用药指征;加强ADR宣传和监测工作,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结合药品不良反应(ADR)严重度指数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上报的儿童严重ADR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严重不良反应预警提供参考。方法:对湖南省儿童医院2006年1月至2020年12月上报的171例儿童药物严重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各类药物ADR严重度指数(SIADR),并对其进行评价。结果:171例儿童严重ADR中,男119例(69.59%),女52例(30.41%)。以SIADR排序,SIADR最高的三类药物分别为血液系统用药、中药注射剂和电解质、维生素及营养药,其中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以5.00位列第一。全身性损害是严重ADR的最主要表现。结论:在临床用药时应警惕SIADR较大的药物,加强儿童ADR监测及采用多种措施促进安全合理用药,以减少和避免严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李晓蓉  李冬梅 《中国药事》2010,24(8):828-829
目的总结近年来报道的帕珠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参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其不良反应主要为迟发性过敏反应、神经精神反应、痤疮样疹、急性肾功能损害、白细胞减少及血尿等,且老年患者易发生。结论临床应重视帕珠沙星不良反应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5.
我院53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司继刚  赵群 《中国药业》2011,20(2):58-59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医院2008年收集整理的532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Excel电子表格和手工筛选,按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由抗菌药物导致的ADR最多,共216例,占总数的40.60%;以静脉滴注方式引起的ADR 427例,占80.26%。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共196例,占总例数的36.84%。结论临床应重视ADR报告和监测工作,尤其应注意老年人用药过程的观察,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或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莫西沙星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及其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本药及规避不良反应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调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上报的莫西沙星药物不良反应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调取莫西沙星药物不良反应82例,不良反应的发生以使用静脉制剂为主(71.95%),所有不良反应报告中有39例(47.56%)发生在用药后24小时内,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系统主要为皮肤黏膜(31.71%)、胃肠系统(30.49%)及神经系统(13.41%),多数不良反应在7天内消失。结论:应加强临床医师使用莫西沙星的规范性,提高对不良反应的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报告中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4年1-12月收集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共7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药品说明书对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700例ADR报告中,共有医嘱1605条,有267份超说明书用药报告(38.1%),有416条超说明书医嘱(25.9%),类型主要为超给药频次、超给药剂量和超适应症,超说明书用药构成比居前3位的药物依次为银杏达莫注射液、前列地尔注射液、注射用美洛西林钠。 结论 我院ADR报告中超说明书用药情况普遍存在。需加强监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我院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08-06~2010-05上报的231例ADR资料,针对ADR所涉及的患者情况、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临床表现、转归、因果关系评价等内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1例ADR报告涉及73种药品,以抗感染药物所致的ADR居多,占51.51%;其次为循环系统用药,占11.69%;其他占36.80%。ADR累及最多的器官为皮肤及其附件;静脉注射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性别对ADR发生率的影响无明显差异。结论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合理使用抗生素,不断提高临床用药水平,规范注射剂的使用,可大幅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临床表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2-2013年上报的124例抗菌药物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ADR发生率51.61%略高于女性48.39%;静脉滴注118例(95.16%)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ADR报告中,以头孢菌素类为最多73例(58.87%),其次是氟喹诺酮类为22例(17.74%);ADR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伤为48例(38.71%),消化系统为36例(29.03%)。结论:医院应加强ADR监测工作,提高医护人员对ADR报告制度的认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本院2009~2011年成功上报省中心的236例ADR报告分别从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引发ADR前10位的药品、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R涉及药品104种,抗菌药物和中药制剂的ADR报告例数居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