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结核性脓胸肺复张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丽萍张霞  薛艮霞 《护理研究》2007,21(11):3034-3035
结核病是伴随人类历史最长的疾病之一,也是由单一致病菌引致死亡最多的疾病。20世纪40年代后期,随着多种抗结核药的相继出现,结核病已成为可治之症。在20世纪80年代初甚至认为在世纪末可以消灭结核病,但由于人口流动性增加、多耐药性结核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流行、结核病管理系统的削弱。20世纪80年代末期结核病病人又大幅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抵抗(IR)的概念最早提出于20世纪30年代。IR的定义为各种原因引起机体对生理水平的胰岛素不敏感,正常水平的胰岛素产生的生物学作用无法满足机体需要,从而需要高水平胰岛素来控制血糖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张玉玲 《护理研究》2007,21(12):3352-3353
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皮下注射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方法之一,而注射剂量的准确性是保证疗效的前提。临床经常使用的人型胰岛素一般为3mL含300U胰岛素,0.1mL含10U胰岛素,因此对注射剂量的准确性要求高,一般使用专用的注射用笔,如诺和灵笔等。但是临床操作中发现,使用诺和笔注射胰岛素时虽然按使用说明要求操作,拔针后针头滴液现象(注射针头有胰岛素药滴凝集或滴下)发生率很高。  相似文献   

4.
心肺复苏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世纪60年代是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起始的里程碑,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和电击除颤是现代CPR的标志。20世纪70年代认识到在基本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恢复有效自主循环以后,及时开展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ALS)的重要性;20世纪80年代脑复苏又被推至复苏学前沿,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抵抗(IR)的概念早在20世纪30年代由Hisworth提出,随后基于胰岛素受体的发现、胰岛素放免分析法、胰岛素原受体放射分析法(RRA)及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等技术的建立,使人们  相似文献   

6.
精神症状临床评定量表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神症状评定量表应用是20世纪60年代精神医学的一大进展。其促进了精神医学科研的可比性及科学性,在研究人类行为与心理健康中,必须有标准化及量化工具,才能评定人类行为与心理健康程度、内容及范围,我国在80年代中期已相应在精神医学领域中广泛应用,于80年代后期起至今已逐步在医学心理领域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武丽萍  张霞  薛艮霞 《护理研究》2007,21(33):3034-3035
结核病是伴随人类历史最长的疾病之一,也是由单一致病菌引致死亡最多的疾病[1]。20世纪40年代后期,随着多种抗结核药的相继出现,结核病已成为可治之症。在20世纪80年代初甚至认为在世纪末可以消灭结核病,但由于人口流动性增加、多耐药性结核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流行、结核病管理系统的削弱。20世纪80年代末期结核病病人又大幅度的增加[2]。世界卫生组织估算2001年全球结核病新生病例846万人,结核菌涂片阳性病人374万人,每年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1]。目前,结核病仍然是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严重影响着结核病病人的生存质量。我科于2005…  相似文献   

8.
批判性思维教学模式在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中的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也称评判性思维,其概念源于哲学,是20世纪30年代由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作为一种批判理论和思维方式提出来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护理界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了批判性思维对护理教育的重要影响,并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看作是护理教育最重要的职能。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护理教育中提出并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并对此进行了积极地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T2DM)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发于成年人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相对不足而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紊乱。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由20世纪80年代的不足1%上升到目前的2%~3%,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涉及全身大小血管,病变广泛,累及心脏、肾脏、神经视网膜等多个器官,可分为大血管病变及微血管病变,是导致患者生括质量下降及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是一种无创性连续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的方法,国外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投入临床使用,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引进该仪器。由于其应用方便,数据可靠,已成为临床常规监测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唐巍 《全科护理》2012,(16):1524-1525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起病急、病死率高,在欧美国家常见,20世纪50年代本病的病死率为300/10万人口,70年代以后降到40/10万人口,每年约有150万人发生AMI。在我国本病远不如欧美多见,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北京、河北、哈尔滨、上海、广州等省市的年发病率仅0.2%~0.6%,其中以华北地区最高[1]。进入21世纪以来,  相似文献   

12.
张全  李晶  王京京  王波  曹丽叶 《临床荟萃》2013,(12):1435-1438
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HO)及其同工酶自20世纪80年代中末期获得分离纯化后,迄今为止发现有HO-1、HO-2、HO-3三种同工酶。  相似文献   

13.
评判性思维,是20世纪30年代由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作为一种批判理论和思维方式提出来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个概念被引入到护理领域并受到高度的重视,被认为是护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以前,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以“心肾为主线”,即用洋地黄类药物强心和利尿剂利尿,80年代以来的近20年中,有大量循证医学的临床试验对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治疗药物进行了评价,即又经历了血管扩张剂、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增强心肌能量药等,但顽固性心衰目前治疗仍无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动脉激发静脉采血检查对胰岛素瘤术前功能性定位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世纪80年代期间,曾有报道利用经肝的门静脉血样对高胰岛素血症进行局部定位,其敏感度为75%~80%.此种创伤性检查及其烦琐的技术现己被使用钙剂动脉激发静脉采血检查(arterial stimulation venous sampling, ASVS)所取代.此技术可与选择性血管造影术联合应用.在最近10年(1991~2001年),我院曾对CT诊断不明确的胰岛素瘤病人行ASVS检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生物质谱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英国物理学家Thomson研制出世界首台质谱仪。20世纪20年代质谱逐渐成为一种分析手段,被化学家采用。20世纪40年代,化学家公认质谱能为有机化合物结构研究提供大量的有用信息,故被广泛应用于有机物质分析,并被喻为“一个完全的化学实验室”。直到20世纪80年代,又发现软电离技术能用于分析高极性、难挥发和热不稳定样品,随着气相离子化技术的出现,则推动了生物质谱和各种质谱联用技术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杨双杰 《护理研究》2005,19(3):500-500
1960年由Dr.Arnold Kadish首先发明了连续输注胰岛素的装置,20世纪70年代开始用它深入研究“人工胰”,并制造出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的开环与闭环“人工胰”。用于皮下连续输注胰岛素的设置又称胰岛素泵。现临床应用的主要为可携带的开环式,在开环的胰岛素泵中有一个精密的机械泵,由微型马达驱动齿轮推动一个注满了胰岛素的注射器推柄,经皮下埋置的导管昼夜不停地输出胰岛素,用可调程序的微型电子计算机控制胰岛素的输注.这就是胰岛素泵的丰要构造与原理。  相似文献   

18.
鼠疫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鼠疫的流行历史概况说起鼠疫,这个古老的传染病,曾经在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大流行,造成的死亡总人数接近1.7亿人。第一次鼠疫大流行,死亡人数约1亿人,第二次鼠疫大流行即中世纪的“黑死病”造成约5000万人死亡。直到20世纪70年代之后,鼠疫流行才有所控制,呈散发流行状态,20世纪70-80年代,全世界每年报告鼠疫病例约1000例左右。20世纪90年以来,鼠疫疫情有上  相似文献   

19.
ROC曲线分析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统计决策理论,20世纪60年代中期成功地应用于实验心理学和心理物理学研究。Lusted首次提出了ROC曲线分析可用于医学决策评价,20世纪80年代该方法广泛用于医学诊断性能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近20年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综合预防与治疗日益成为一个重大社会卫生问题。2007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2.85亿人,预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5亿人受到糖尿病的困扰。明确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β细胞功能通常只剩下50%,之后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由于年龄和病程病程等不可控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不可避免地需要胰岛素治疗来维持血糖的控制。使用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最生理、最有效、不良反应最小的治疗手段[5],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比例在30%~40%之间。现将目前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常见的护理问题以及对策进行综述。为临床的护士提供依据,并对这些常见的问题可以有的放矢的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胰岛素注射的技巧,提高血糖的达标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