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最近,由全军训练伤防治研究中心主任、解放军第150医院副院长黄昌林教授撰写的“下肢长管状骨塑形改建的研究及其对新兵基础训练的指导意义”论文,在德国奥格斯堡召开的第30届国际军事医学学术大会宣读,受到了高度评价,这标志着我军在训练伤防治研究上已迈向世界,达国际先进水平。 5年来,黄昌林教授带领全军训练伤防治研究中心的同志们,在深入部队新兵训练现场调查研究中,发现新兵应力性骨折较多,发生率达30%,从我军和  相似文献   

2.
我军军事训练伤心理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因素对军事训练伤的影响已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我军的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是 ,从总体上看 ,研究还比较肤浅 ,且不够规范和严谨。如有的过分强调心理因素的致伤效应 ,有的过分渲染心理干预的防治效果 ,有的过于简化心理训练的内容 ,有的过于理论化而缺乏可操作性。这些无疑会影响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心理因素与军事训练伤的关系。为此 ,我们发表金卫东、张理义同志的这篇论文 ,希望大家关注军事训练伤的心理问题及军队其他心理学问题 ,以促进军事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深入发展 ,更好地为广大官兵的身心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3.
1新兵军事训练基地及军事训练内容 1.1军事训练基地英军新兵军事训练基地有3个,分别是佩布莱特军事训练基地、利奇菲尔德军事训练基地和温彻斯特军事训练基地。各军事训练基地不仅要负责新兵初级训练,还要将参加了军事训练新兵的信息提供给英陆军“训练、行政和财政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4.
武警部队承担着国内反恐、处突等重大任务,要求部队随时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军事训练是保持和提高指战员体能水平和军事技能,增强战斗力的重要途径。由于军事训练是对人体生理组织的强化练习,导致军事洲练伤成为武警部队和平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相似文献   

5.
军事训练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军队是一个被赋予战斗使命的特殊群体 ,我们在展望2 1世纪军队发展时 ,强调高技术的重要性 ,但优秀的、训练有素的人是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 ,各国军队都不同程度的加大了军事训练的强度和难度 ,导致军事训练伤发生率居高不下 ,并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影响了官兵军事训练的热情 ,所以军事训练伤成为各国军队研究的重点。1 军事训练伤的定义军事训练伤是指军队 (包括现役和预备役 )、民兵武装以及其它接受军事训练的人员 ,因训练直接导致肌肉、骨骼系统的急、慢性损伤 ,简称训练伤 ,而一般训练中出现的腹疼 ,胃肠功能紊乱 ,肾脏功能紊…  相似文献   

6.
<正>军事训练伤是指军队(包括现役和预备役)和武警官兵、民兵及其他接受军事训练的人员,因军事训练而直接导致的运动系统的急、慢性损伤。军事训练伤与一般运动损伤不同,与运动员的损伤就更不相同了。运动员往往从事某一单项的运动训练,同时大多数运动员均经过挑选,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训练条件,其损伤具有明显的个性特点,防治措施常常因人、因项目而异。军事训练伤则以共性损伤为主,具有典型的流行病学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7.
8.
周升顺 《人民军医》2007,50(8):457-458
参加体育训练人员在进行某一训练期间,发生的全身性或局部性结构及功能的病理性损伤,称为运动创伤。运动创伤学是运动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训练伤是军事训练医学的重要内容,是指军事训练直接导致参训人员的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或病理性改变。军事训练是一种军事劳动,而体育训练是竞技运动,虽然二者涉及的研究领域不同,但都属于损伤与伤害的范畴。运动创伤学研究方法和成果,可以为军事训练伤的防治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军事训练伤是军事训练直接导致参训人员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或病理改变,是部队官兵常见损伤,也是影响部队军事训练和战斗力的重要因素。装甲兵为技术兵种,是陆军机动化程度较高的兵种之一,其主要训练内容是围绕装甲车驾驶和修理、维护,训练具有兵种特点,军事训练伤的发生也与其他兵种存在差异。现就  相似文献   

10.
荆兴泉  杨双石  刘竞龙 《人民军医》2006,49(12):690-692
军事训练伤是影响部队正常训练和军事素质提高的重要因素。脊柱作为人体运动的中轴,一旦受到严重损伤,将影响部队战斗力及日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武警某部执勤任务的特性,并结合其军事训练伤发生特点,制订合理的训练计划,以降低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方法 以武警部队某基层中队执勤战士作为调查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对该中队从2015-08至2016-03军事训练伤的分布特点以及执勤任务的性质进行研究,提出合理的训练计划.结果 该中队所担负的执勤任务是看押看守任务,哨位以监墙哨为主;执勤战士训练伤急性损伤占23.70%,慢性损伤占76.30%;腰部损伤占32.67%,位居首位;76.67%的战士认为一级预防是最有效的训练伤预防措施,其中执勤动作不规范是导致训练伤发生的首要因素,占52.00%.结论 结合该中队执勤特性,纠正执勤动作要领以消除长期致伤因素,做好承重部位的放松及恢复训练,合理安排训练课程及制定训练计划,可以有效地降低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正致伤的主观原因思想上部分战士对运动性损伤不够重视,忽视了循序渐进和量力而行的运动原则,急于求成;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缺乏必要的运动损伤防护知识,易导致训练伤的发生。行动上训练前未做必要的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当;训练中注意力不集中,动作要领不正确,不能按规范要领进行操作、训练;训练后没有很好地放松,小伤小病时不注意检查休息,这也是容易导致训练伤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军事训练伤是指在军事训练的过程中,由训练强度、内容、方法、环境等因素直接导致的参训人员发生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或者病理改变的一系列损伤。普及军事训练伤防护知识,指导部队官兵科学施训,防止军事训练伤的发生,减少训练减员,提高训练质量,对保证训练任务完成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介绍几种较常见军事训练伤及其防护知识。应力性骨折人体的骨骼是坚硬的组织,一般非强大暴力不会造成骨折,但反复超负荷的应力、张力和慢性劳损性损伤不断作用于骨骼局部或者疲劳、损伤的肌肉反复不协调地收缩,就可造成骨结构的破坏,引起骨骼疲劳损伤断裂,医学上称之为应力性骨折或疲劳骨  相似文献   

14.
<正>结合军事训练伤的发病机理和我国中医药的优势,我们研究了4种治疗军事训练伤的方法,实践证明,效果可靠。用复方丹参等药物配合中频电疗治疗训练伤用复方丹参3片+山莨菪碱10mg+双氯灭痛50mg+维生素B_120mg,3次/d,口服;CM2000A型电脑中频电疗仪治疗20min/(次·d),12d为1个疗程。对疼痛较重、不能参加正常训练者,应根据其受伤部位,行痛点封闭。药物配制:山莨菪碱5mg+地塞米松10mg+维生素B_110mg+维生素B_(12)500μg+1%利多卡因3ml的混合液,用生  相似文献   

15.
器械训练伤 器械训练是军事训练的基本内容之一,在全面提高官兵身体素质(特别是柔韧性、肌肉力量及身体协调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新军事训练大纲中规定的器械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单杠练习.在单杠训练中,参训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巧,要特别注重要领的掌握.此外,还要重视训练中的组织、管理与保护.只要科学组织,措施得力,器械训练伤一般就不会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分析武警某部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情况、性质、特点及原因,为减少新兵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提出科学建议和合理依据.方法 以武警部队某中队为训练伤的研究基地,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系统调研了该中队2014-12至2015-08新兵军事训练伤的损伤特征及原因,提出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 该中队战士急性训练损伤为88.33%,慢性损伤为11.67%;其中轻伤多见,占56.67%;腰部损伤为25.49%,居损伤部位第一位;损伤类型则以软组织损伤最常见,为86.20%;技术因素是导致训练伤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 军事训练伤发生率高,应积极做好有针对性的预防,可以大幅降低军事训练伤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正>军事训练是部队平时的中心任务,在实施训练过程中,一些官兵由于防护意识不强,防护措施不落实,组织训练方法不科学及心理素质欠佳等因素,容易导致训练伤的发生。为了保障和提高部队的训练效果,需要分析部队军事训练伤发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降低训练伤发生率,提高部队战斗力。下面,笔者就结合基层连队的训练情况,浅谈常见军事训练伤的发病原因,分析致伤因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
20.
刘业  刘同发 《武警医学》2002,13(2):113-114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许多躯伤病的发生、发展、预后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密切关系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军事训练伤作为部队普遍存在的重要伤情 ,作为部队医务工作者的主要研究课题 ,同样与上述因素密切相关。经研究 ,生物因素—主要指身体素质 ,如年龄、性别、种族、解剖结构、体质、体能、体形、既往外伤史、既往体育锻炼史 ,甚至内分泌因素均与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有关[1~ 3] ;心理因素—主要指心理素质 ,其与军事训练伤的密切关系有很多报告[4~ 6 ] ;社会因素—主要指军事社会环境因素 ,如训练环境及管理也与军事训练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