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骨质疏松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继发性骨质疏松中类风湿关节炎 (RA)占重要地位。我们通过测量RA患者骨密度 (BMD) ,了解RA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情况 ,分析其与病程、疾病活动指标、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并测定骨转换指标骨钙素 (BGP)、骨碱性磷酸酶 (BAP)、尿脱氧胶原吡啶交联(D Pyr) ,以分析RA骨质疏松与骨代谢的关系。一、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 :RA患者为我院风湿科 2 0 0 0年 11月~ 2 0 0 1年 6月的住院病人 ,均符合 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的诊断标准。且除外使用过皮质激素 ,有肝病、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  相似文献   

2.
射频消融 (RFCA)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如果在消融慢径时损伤了快径 ,可导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三度AVB) ,现报告 1例RFCA引起的单向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男 ,48岁。阵发性心动过速史 14年 ,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心脏器质性改变。食管心房调搏 :以S1 S1 5 40ms,S1 S2 40 0ms,步长 - 10ms程控反扫描 ,当S1 S2 3 5 0ms时 ,S2 R2 由160ms跃增至 2 80ms,相差 12 0ms,房室传导曲线跳跃中断 ,无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发作 ,再以S1 S2 S3程扫 ,当S2 S32 80ms时 ,…  相似文献   

3.
贵州汉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HLA-DR4亚型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 ,RA)的发病机制尚未彻底阐明。研究发现RA与HLA DR4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但DR4至少包括 2 2种亚型[1] ,不同亚型与RA的相关性不尽相同。为此我们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PCR SSP)技术 ,检测了贵州地区汉族RA患者DR4基因亚型的多态性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研究对象本院风湿科 2 0 0 0— 2 0 0 1年住院RA患者 35例 ,诊断符合美国风湿协会 (ACR) 1987年诊断标准[2 ] ,其中男性 7例 ,女性 2 8例 ,年龄 9~ 75岁 ,平均 4 6岁。 5 1份对照…  相似文献   

4.
已知p 糖蛋白 (Pgp)的过表达可减少细胞内药物蓄积从而产生蒽环类抗生素如红比霉素(DNR)的耐药性 ,但该作用可以被Pgp拮抗剂如环孢素A(CsA)阻断。本文旨在验证CsA是否能提高蒽环类抗生素的抗白血病作用 ,同时评估其毒副作用。方法 入选病例共 2 2 6例 ,年龄 1 8~ 70岁 ,包括对诱导化疗不敏感或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继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化疗或放疗AML、转化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 (RAEB t) ,根据不同年龄及疾病类型分层 ,随机进入CsA组 ( 1 1 9例 )及无CsA组 ( 1 0 7例 )。…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 ,34岁。因阵发性心悸来院就诊。心电图示心率1 0 0次 min ,P -R间期 0 1 5s,QRS 0 0 9s ,Q -T间期 0 34s。V3导正常窦性激动可见不明显的预激波 ,V1 -a、V1 -b为连续记录窦性激动未显示预激波。P′2、4、1 0、1 3、1 5、1 7、1 9为提前出现 ,形态与窦性不同 ,为房性早搏 (PAS)。PAS的P′ -R间期 <0 1 2s ,QRS波前有程度不同的“δ”波。第 3个QRS波前“δ”波不明显 ,QRS形态与窦性时相似 ,继发性的ST -T改变也不明显。P′4、1 0、1 3、1 5、1 7、1 9,P′ -R更短 ,“δ”波更明显 ,…  相似文献   

6.
类风湿关节炎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类风湿关节炎 (RA)的治疗用药分为 :经典的非甾类消炎药 (NSAIDs)和作为二线用药的改变病情的抗风湿类药(DMARDs)或称慢作用抗风湿药 (SAARDs)。由于 90 %的RA患者在发病 2年内即出现骨侵蚀 ,所以早期积极地使用DMARDs的策略已被普遍接受[1] 。但由于该类药物有较严重的副作用及 /或疗效不佳 ,患者个体平均使用DMARDs的时间仅为 2~ 3年 ,而使用超过 5年者仅占总数的 2 0 %。近年来 ,随着对RA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 ,用于阻断RA发病环节中的靶位点的新型免疫抑制剂和调节剂不断问世 ,取得作者单位 :2 10…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多器官受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肺血管是常见受累器官之一。过去认为SLE肺动脉高压 (PAH)的发生率低 ,近期有报道发生率 2 0 9% [1] 。但SLE合并PAH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为此 ,我们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19例SLE合并PAH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AT Ⅱ )水平 ,探讨其与肺动脉平均压 (mPAP)的相关性。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19例入选患者均系 2 0 0 0年 3月至 8月按 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 (ARA)修订标准确诊的SLE住院病人 …  相似文献   

8.
多重性并行心律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重性并行心律 (PSR)较罕见 ,PSR同时位于心房、交接区、心室者更是罕见 ,现报告 1例。图 1示ⅡA~C ,上条末与次条初系重印。图 1 患者心电图  ①窦性心律 :有ⅡAP1~ 3、9~1 1 ;ⅡBP2~ 4、6~ 8、1 0~1 2 ;ⅡCP1、3~ 1 2 。P P 0 .80~ 0 .86s,P R 0 .3 0s,少数 (ⅡAP9,ⅡBP6、1 0 ,ⅡCP3)于PSR搏动后为 0 .2 6~ 0 .2 8s,窦性下传QRS呈qRs型。②频发房性异位 (P’)波 :ⅡAP’4、8、1 2 ,ⅡBP’1、5、9,ⅡCP’2 。联律间期 (CI,即P P’) 0 .6 0~ 0 .72s,P P’间最大公分母平…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 ,40岁。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1 0年。图 1Ⅱa、b 2条非连续记录。P波按序出现 ,未含房性早搏 (PAS)之P -P(如ⅡaP2 ~P3 、ⅡbP7~P8)为 0 70~ 0 72s(86~ 83次 min)。P -R间期 0 1 4s,下传QRS宽 0 1 4s,终末部S波宽达0 0 8s ,结合其他导联 (图略 ) ,可判右束支阻滞 (RBBB)。从ⅡbR1 ~R5看 ,易判为窦性心动过缓 ;如能注意到R1~R5之T波前肢之畸变系有PAS之P′重叠。Ⅱb之P2、6突然变低 ,不能用房性逸搏说明。基于P2、6之前的T波上均有P′ ,故此种P变低属PAS后的第 1…  相似文献   

10.
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种常见风湿病 ,临床多有颈椎受累表现 ,但合并寰枢椎脱位这一严重并发症者较少见 ,我院于 1999— 2 0 0 0年遇见 2例 ,现报道如下。例 1:男 ,2 4岁。 1990年出现腰痛、双髋、膝、踝关节间断疼痛、肿胀 ,在当地治疗效不佳。 1992年到北京协和医院及中日友好医院就诊 ,查骶髂关节CT示 :双侧骶髂关节面可见虫噬样缺损及局限性硬化 ,关节间隙狭窄。实验室检查 :HLA B2 7(+) ,红细胞沉降率 (ESR) 10 0mm/1h ,类风湿因子 (RF) (- ) ,诊断为AS。给予柳氮磺吡啶…  相似文献   

11.
作者前瞻性比较了PsA老年发病 (EOPsA)及PsA年轻发病 (YOPsA)时的表现及 2年后的结局 ,阐明年龄对PsA的类型是否有影响。病人和方法  66例PsA患者病程小于 1年 ,类风湿因子阴性 ,1 6例年龄大于 60岁 (E组 ) ,5 0例年龄小于 60岁 (Y组 ) ,分别在入院时和 2年后进行临床、实验室和放射学分析。临床分析包括活动关节炎数、指关节炎和凹陷性水肿的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ESR、C反应蛋白 (CRP)、HLA B2 7。有 1 0例E组和 2 4例Y组患者出现膝关节积液 ,用ELISA法检测其滑液白介素 (IL) 1 β、IL 6…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 ,62岁。临床诊断 :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PVS) ,图 1为动态心电图 ,为CMF 和CM1 ,记录中发现 :P波规则发生。P -P间期略不齐 ;P -R间期有 2种 :短P -R间期 0 2 0~ 0 2 8s,长P -R间期 0 56~ 0 62s。QRS波亦有 2种形态 :正常窦性下传波 ,时限 0 1 0s,另 1种为提早出现的宽大畸形QRS波 ,时限 0 1 4s,其前无P波 ,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的PVS ;PVS后窦性下传的P -R间期突然明显延长 (图 1A) ,PVS后经 6次窦性搏动P -R间期仍未恢复正常 (略 ) ,图 1B ,经 4次窦性搏动后P -R恢复正常。心…  相似文献   

13.
患者 ,女 ,43岁。 1998年 11月 2 6日以心慌、胸闷就诊。查体 :心率 5 3次 min ,心律不齐 ,心界不大 ,血压 12 0 90mm Hg。因心律失常原因待查 ,作心电图检查。图 1示 :R1、4、6、8、1 0、1 2、1 5(注A、B两行为连续记录 )QRS波宽大畸形 ,前无相关P ,为室早 (PVS) ;R2、3、7、1 1、1 4 的QRS波增宽 ( 0 14s) ,终末有切迹 ,为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 ;R5、9、1 3的QRS波正常。R1 ~R2 、R1 0 ~R1 1 为 1 18s,R2 ~R3为 0 98s;R4~R5、R8~R9、R1 2 ~R1 3为1 2 3s。各QRS波表现的不同形…  相似文献   

14.
阵发性房室传导阻滞 (PAVB)可分为 3相性和 4相性两类 ,前者即快频率依赖的PAVB ,现报告 1例。患者男 ,69岁。临床诊断为冠心病 ,1999年 9月 10日来院检查。依序描记常规 12导心电图。P波按序出现 ,外形正常。P -P 0 .63~ 0 .97s( 95~ 62次 min) ,P -R 0 .2 0s,下传QRS宽0 .12s ,呈典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CRBBB)型。Ⅱ、V1 、V6导中可见到位于T波结束之后的P波未获下传 (呈 2∶1传导 )。QRS脱漏前后之P -R间期相同 ,可判为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AVB)。值得注意的是P波后有否QRS脱漏及与…  相似文献   

15.
非甾体抗炎药的胃肠副作用4 4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传统的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的副作用 ,尤其是胃肠副作用 ,已越来越引起医务工作者和病人的关注。美国关节炎、风湿病和老年医学信息系统 (ARAMIS) 1991年发表的 5年多中心调查结果表明[1] :接受NSAIDs治疗者内窥镜检查胃溃疡的发生率达 2 0 % ,因上消化道出血的住院率每年为1 5 8%、病死率每年为 0 15 %。美国每年因NSAIDs治疗引起的经济损失达 1 38亿美元。为了解国人对传统NSAIDs的耐受性 ,对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澄海市人民医院 1993— 1997年 5年间风湿科门诊、住院应用N…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 ,43岁。因心悸、胸闷半年就诊。动态心电图 (图略 )示 :P -P间期规则 0 80s,P -R间期呈短长 2种。短P -R间期为 0 18~ 0 2 4s,长P -R间期为 0 40~ 0 48s,两者P -R间期互差 >0 0 6s ,3个长P -R间期后的 1个P波无QRS波伴随。图B(略 )示 :P -P间期规则 0 94s,P -R间期的变化规律与图A(略 )基本相同。图C(图 1)示 :P -P间规则0 94s,短P -R间期为 0 2 2s和 0 2 4s,长P -R间期为 0 40s逐渐增至 0 5 0s ,两者P -R间期互差 >0 0 6s ,4个长P -R间期后的 1个P波无QRS波伴随 ,…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 ,5 1岁。患冠心病 5年。图中V1 a、b为连续记录。P波顺序出现 ,呈“正负”双向 ,其绝对值之和达 0 3mV ,直立部分 >0 1mV ,提示右心房负荷过重。P -P 0 68s( 88次 min) ,V1 R1 ~R4之P -R间期由 0 2 6s、0 3 4s、0 48s递增 ,直至P4后QRS波脱漏。P波下传QRS呈rS型 ,宽度正常。上述现象反复呈现 ,符合文氏周期。部分P已位于T波结束之后 ,P -R仍 >0 2 1s,可判断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AVB)。P后QRS脱漏时继以畸变QRS(R′) ,呈qR型 ,宽 0 12~0 14s ,宽窄变化时伴倒置T波深…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及氧化应激对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检测高血压病 (EH)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sICAM 1)及过氧化脂质水平 ,探讨氧化应激对sICAM 1水平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 :(1)对象 :按WHO/ISH(1999年 )标准诊断EH 1~ 3级患者 6 5例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糖尿病及其他心、肝、肾疾患。同时设正常对照组 2 0例 ,与EH各组年龄、性别相匹配。 (2 )方法 :所有受试对象在试验前 2周停服抗氧化剂 ,于清晨空腹肘静脉采血、离心、置于 4 0℃保存待测。血清sICAM 1浓度采用ELISA法测定 ,丙二醛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分别采用硫代巴…  相似文献   

19.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20 0 2年 1 1月上旬开始 ,在广东省局部地区出现了一种急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为发热、干咳、以肺部为主要病变部位 ,部分病例很快发展为急性呼吸衰竭 ,广东省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命名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1 ] ;与此类似的疾病 2个月后在世界多个区域发生了暴发流行[2 ] 。世界卫生组织 (WHO)、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CDC)将该病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 [3] 。现就SARS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现状综述如下。SARS的病原学根据发病特点 ,广东省…  相似文献   

20.
血管紧张素Ⅱ (AngII)在高血压发病机理中有重要作用 ,由I型AngⅡ受体 (AT1R)介导其绝大多数生物学作用。国外发现AT1R基因A116 6C多态性与欧洲白人高血压病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AT1R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一、资料与方法1.对象 :12 0例高血压病患者 (EH组 ) ,均为排除冠心病、糖尿病及继发性高血压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 86例为健康体检者 (对照组 )。2 .方法 :(1)临床指标 :测定血压、身高、体重、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 (2 )尿微量白蛋白 (UA)测定 :采用Array 36 0sy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