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鼠肌卫星细胞移植能否延缓失神经骨骼肌萎缩。方法将16只成年Wistar大鼠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切断大鼠右后肢胫神经,建立腓肠肌失神经动物模型。实验组:将体外培养的同种异体肌卫星细胞悬液注射到失神经腓肠肌内;对照组:则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于相同部位。术后第4周,采用电刺激方法,检测失神经骨骼肌的张力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失神经腓肠肌收缩张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实验表明将肌卫星细胞异体移植到失神经骨骼肌内可明显延缓骨骼肌的萎缩进程,为再生神经到达靶器官提供较多的时间,进而为解决再生神经延伸到靶器官前,靶器官已发生不可逆性萎缩,严重制约再生神经效果的临床难题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失神经支配骨骼肌的作用。方法将36只健康SD大鼠制备失神经支配腓肠肌模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A组于腓肠肌不同的5个点注射IL-1β0.1mL(浓度1ng/mL),B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术后每天注射1次。于术后2、4、8周各取6只大鼠处死,取右侧腓肠肌观察,测定肌湿质量维持率、肌细胞横截面积、肌肉蛋白总含量,检测运动终板,细胞凋亡等指标。结果术后2、4、8周实验组的肌湿质量维持率、肌细胞截面积、肌肉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8周两组的运动终板平均灰度值和平均光密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肌肉局部注射IL-1β能减轻失神经骨骼肌形态的改变,对失神经骨骼肌和运动终板具有保护作用,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延缓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手法对失神经状态下家兔骨骼肌收缩力的影响。方法 6月龄新西兰兔108只,随机分为模型观察组、手法治疗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各36只,各组再分为6个小组。模型观察组、手法治疗组建立兔失神经动物模型,手法治疗组在造模后第2天开始手法治疗,其余两组均不干预。对3组动物骨骼肌收缩力进行连续动态测试。结果正常对照组家兔腓肠肌收缩力(6.85±0.57)N,手法治疗组家兔腓肠肌收缩力分别为:1周:(4.22±0.15)N、2周:(3.53±0.11)N、3周:(3.69±0.13)N、2个月:(3.83±0.11)N、4个月:(2.58±0.21)N、6个月:(2.12±0.23)N,模型观察组家兔腓肠肌收缩力分别为:1周:(4.20±0.14)N、2周:(3.06±0.22)N、3周:(2.79±0.22)N、2个月:(3.06±0.22)N:4个月:(1.92±0.14)N、6个月:(1.52±0.21)N。手法治疗组、模型观察组大鼠腓肠肌收缩力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第2周后手法治疗组大鼠腓肠肌收缩力明显优于模型观察组(P0.01)。结论推拿手法对失神经状态下家兔骨骼肌收缩力有促进作用,但只是减缓失神经骨骼肌收缩力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探讨八肽胆囊收缩素用于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修复的效果。方法将24只大鼠建立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将24只大鼠按不同的给药方法分为2组:八肽胆囊收缩素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实验组给予八肽胆囊收缩素8nmol·kg-1腹腔注射,1次·d-1;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8nmol·kg-1腹腔注射,1次·d-1。2组大鼠均连用7d。并对2组大鼠术后4周进行电生理检测,检测坐骨神经复合神经动作电位(CNAP)、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和腓肠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分别记录潜伏期(LAT)、波幅(AMP)和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术后4周,实验组CNAP、SNAP、CMAP的LAT差值及AMP、NCV恢复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组大鼠腓肠肌肌电图波幅高,潜伏期短。结论八肽胆囊收缩素能有效地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5.
成少安  朱正道  胡茜  王惠丽 《浙江医学》2007,29(8):812-813,865
目的观察神经端侧吻合后给予施万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SDNF)是否能促进神经再生。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随机切断一侧腓总神经,与胫神经外膜开窗处行端侧吻合,另一侧作为正常对照。实验组在术中即刻于神经端侧吻合区给予SDNF,术后于该侧小腿外侧肌肉继续给予SDNF,每周1次,共用4周;对照组在相应部位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术后第13周行腓总神经电生理检测、组织学检查及胫前肌湿重测定。结果实验组再生的腓总神经纤维质量、数目、电生理特性和胫前肌湿重均优于对照组,但不如正常的腓总神经。结论SDNF对端侧吻合后的神经再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于大鼠离断坐骨神经断端治疗失神经肌肉萎缩的效果。方法采用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选取健康Sprauge-Dawley大鼠36只,切断左侧后肢坐骨神经制备神经缺损模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大鼠左侧后肢腓肠肌内注射1.5×108L-1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0.2 m L,对照组大鼠左侧后肢腓肠肌内注入同等剂量低糖达尔伯克改良伊格尔培养液,分别于2、4、6周后对2组大鼠进行大体观察,检测左侧后肢腓肠肌湿质量、肌纤维横截面积、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腓肠肌组织Bcl-2、Bax的表达变化。结果术后2、4、6周,观察组大鼠左侧后肢腓肠肌湿质量、腓肠肌纤维横截面积、SF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6周,观察组大鼠左侧后肢腓肠肌组织中Bcl-2阳性细胞表达强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Bax阳性细胞表达强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提高失神经后骨骼肌湿质量和肌纤维横截面积,减少肌细胞凋亡,延缓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对损伤的坐骨神经的修复作用。方法:将体外分离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植入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神经再生室,分别在术后第4周和第8周,对一般状况、神经电生理、组织学等进行观察。结果:大体观察,两组大鼠足底均有溃疡形成,实验组溃疡愈合较对照组早。术后第3周,两组大鼠跛行改善,步态较稳。肉眼观察发现,神经切断处周围有肌肉组织黏连,清除黏连组织后,可以观察到神经切断处愈合良好。术后第4周和第8周实验组大鼠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 functional index,SFI)、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第4周和第8周对腓肠肌做HE染色,发现实验组肌纤维横截面积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植入体内后,能在局部损伤神经微环境中发挥作用,从而促进损伤神经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高山红景天多糖对电刺激离体蟾蜍腓肠肌疲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高山红景天的主要成分红景天多糖对电刺激离体蟾蜍腓肠肌疲劳的影响。方法制备离体蟾蜍腓肠肌标本18块,将同一蟾蜍的2块腓肠肌标本随机分为对照组(葡萄糖任氏液组)和观察组(高山红景天多糖溶液组)。采用脉冲式电流直接刺激离体蟾蜍腓肠肌作为疲劳模型,观察用药前后肌肉收缩幅度、达最大收缩幅度所需时间以及肌肉收缩持续时间的变化。结果高山红景天多糖可缩短肌肉收缩达最大幅度所需时间(P<0.05),增加肌肉收缩幅度下降到最大幅度50%的时间t0.5和下降到10%的时间t0.1(P<0.01),对肌肉收缩幅度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高山红景天能直接作用于骨骼肌,具有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9.
钛生物陶瓷涂层种植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溶胶 -凝胶烧结法制作的钛 -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种植体与纯钛种植体在动物骨中的骨性结合 ,为临床提供制作简单、造价低且与骨结合好的牙种植体。方法 :混种家兔 2 0只 ,均为雄性 ,体重 2~ 3kg,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1 0只。将溶胶 -凝胶烧结法制作的钛 -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种植体与纯钛种植体分别植入家兔胫骨内 ,分别在术后 1、4、8、1 2、1 6周后镜下观察种植体与骨结合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 8周时种植体与骨形成良好骨性结合 ,而对照组则为1 2周 ,术后 1 6周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显示良好的骨性结合。结论 :溶胶 -凝胶烧结法制作的生物陶瓷涂层种植体具有良好的生物性能 ,可供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芦荟提取物对电刺激离体蟾蜍腓肠肌疲劳的影响。方法:制备离体蟾蜍腓肠肌标本20块,将同一蟾蜍的2块腓肠肌标本随机分为对照组(葡萄糖任氏液组)和观察组(芦荟提取物溶液组)。采用脉,中式电流直接刺激离体蟾蜍腓肠肌作为疲劳模型,观察用药前后肌肉收缩幅度、达最大收缩幅度所需时间以及肌肉收缩持续时间的变化。结果:芦荟提取物可缩短肌肉收缩达最大幅度所需时间(P〈0.05),增加肌肉收缩幅度下降到最大幅度50%的时间t0.5和下降到10%的时间t0.1(P〈0.01),对肌肉收缩幅度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芦荟提取物能直接作用于骨骼肌,具有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胶原/纳米磷酸三钙复合人工骨骨膜下引导成骨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胶原 (Co)与纳米磷酸三钙 (N- TCP)复合制成复合人工骨并植入兔颅骨的骨膜下作为实验组 ,使用显微镜测微尺测量不同时间点新骨自骨表面长入材料内的高度 ,并和羟基磷灰石 (HA)组 (对照组 )作对照 ,观察 Co/N- TCP复合人工骨引导成骨能力 ,探讨其用于萎缩性牙槽嵴重建的可行性。结果发现 :各时间点实验组新骨长入高度均优于对照组 (P<0 .0 5或 <0 .0 1)。提示 :Co/N- TCP在骨表面引导成骨能力优于 HA。  相似文献   

12.
张天禹  邹国耀  高漓 《华夏医学》2006,19(6):1078-1079
目的探讨高能震波治疗节段性骨缺损的成骨效能及愈合机制。方法实验兔18只,制造两侧兔桡骨中段10mm的骨缺损。第6周一侧骨缺损的两骨断端用高能震波进行冲击处理,作为实验组;另一侧为对照组。于术后第2,4,6,8,12周分别行双侧桡骨X射线检查。于术后第4,6,8,12周切取标本行组织学检查,第6,8周标本切片作bFGF、BMP免疫组化研究。结果实验组施加高能震波后bFGF、BMP阳性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满12周6只中4只获骨性愈合,2只未愈;对照组满12周6只无1只愈合。结论高能震波能有效地促进骨的再生与修复。  相似文献   

13.
观察运动对骨软骨骨折(OCF)转归影响的MRI表现及MMP-13在膝骨折片覆盖软骨中的表达。方法随机选用30只月龄及体质量相近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限:实验组20只建立兔膝股骨髁OCF模型;假手术对照组10只。所有模型均不进行内固定及外固定。术后即进行术侧膝关节间歇主动活动(IAM)与间歇被动活动(IPM);术后1、2周分别从实验组中随机抽取10只实验兔行MRI检查、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假手术对照组10只于术后2周行上述检查。MRI扫描序列包括:TSE-T1WI、TSE-T2WI、T2WI/SPAIR、3D/WATSc/FFE/T1WI。结果术后1、2周,骨折线均清晰,OCF片移位14(14/20);骨片覆盖软骨术后2周较术后1周损伤重(P<0.05);骨折区成纤维细胞数术后2周较术后1周多(P<0.05)。术后第2周,股骨髁骨折处骨质增生,MRI示薄层低信号,骨片内部分骨小梁坏死;骨片覆盖软骨MMP-13表达,术后2周较术后1周表达程度明显增高(P<0.05),对照组仅2(2/10)只轻度表达。结论运动可使兔股骨髁关节表面OCF愈合不佳,术后2周变化类似剥脱性骨软骨炎的特点;OCF后骨片覆盖软骨MMP-13表达升高,对临床治疗OCF及评价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功能负荷改变对兔髁突软骨中骨形成蛋白-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青春发育期(约2月龄)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4个实验点。实验组用手机均匀磨除兔上下切牙各2 mm(每周2次)建立兔功能负荷改变的动物模型,实验2、4、6、8周处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检测髁突软骨中BMP-2的表达,并通过计算阳性细胞数目来探讨BMP-2在不同实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兔髁突软骨中从2周到8周BMP-2的表达逐渐增强,实验组4、6、8周髁突软骨中部BMP-2较同龄对照组高表达(P〈0.05);第2周髁突软骨后部表达高于同龄对照组(P〈0.05),第4周组髁突软骨后部与同龄对照组之间无差异(P〉0.05),第6、8周髁突软骨后部较同龄对照组低表达(P〈0.05)。结论:BMP-2参与了功能负荷改变所导致的髁突软骨适应性改建活动,中部和后部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富血小板血浆(n-HA/PA66/PRP)复合物修复兔股骨中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新西兰大白兔共40只,切除左股骨中段1 cm 连同骨膜的骨质造成骨缺损模型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植入 n-HA/PA66/PRP 复合物后予以钢板固定;对照组植入 n-HA/PA66后予以钢板固定。术后2、4、8、12周每时间点处死5只兔子,进行 X 线片、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观察股骨骨缺损愈合情况。结果术后所有动物无感染、死亡及植入物脱落,大体标本及组织学结果显示术后2周内实验组开始有新生骨组织,随着时间的延长,实验组新骨生长速度和数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12周 Lane-Sandhu 法 X 线片评分显示实验组(6.80±2.05)分,对照组(4.20±1.30)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强度在术后第2、4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术后第8、12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n-HA/PA66/PRP 复合物具有促进骨质愈合的作用,尤其在早期修复骨缺损的效果优于 n-HA/PA66。  相似文献   

16.
研究Bcl-2 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结合髓芯减压法对兔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使用共计40只家兔复制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其中成功的模型家兔共28 只。随机分为4 组:空白对照组6 只,不作任何处理;髓芯减压组6 只,单纯减压;BMSCs 治疗组8 只,在减压同时植入BMSCs;Bcl-2 治疗组8 只,在减压同时植入Bcl-2 基因转染的BMSCs。植入后分别在第8、12 周各取股骨头标本行病理学检查及骨细胞凋亡检测,观察骨细胞生长及凋亡情况。结果成功复制兔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培养出BMSCs后进行传代;Bcl -2 基因转染成功;治疗12 周后,Bcl-2 治疗组动物的一般情况改善,组织切片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Bcl-2 治疗组的空骨陷窝和骨细胞凋亡数量与其他3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髓芯减压将Bcl-2 基因修饰的BMSCs 移植到兔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体内,具有较好的成骨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讨论人工合成的植物雌激素依普拉芬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只.下颌骨牵张成骨术后实验组给予依普拉芬50 mg/(kg·d).并于牵张后1天、1周、2周、4周取材,进行血清NO浓度的测定,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NOS在不同时间段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牵张后1天、1周、2周、4周实验组NO浓度及eNOS阳性表达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骨形成早于同期对照组.结论 依普拉芬可以通过提高牵张成骨中血清NO的浓度有效的加速新骨的形成与矿化,缩短骨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8.
rhBMP-2/SH复合物对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评价 rhBMP-2/SH复合物对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作用。方法:实验选用新西兰大白兔12只,分为2、4、8周组,每组4只。每只动物每侧胫骨植入rhBMP-2/SH/微种植体、微种植体各1枚;术后2、4、8周处死动物进行:(1)微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形态学观察。(2)微种植体-骨界面剪切力的测量。结果:在2、4、8周时, rhBMP-2/SH/微种植体周围胫骨表面周围有新骨生成,4周、8周时 rhBMP-2/SH/微种植体骨质附着量多于单纯微种植体。rhBMP-2/SH/微种植体组的剪切力分别为:(121.52±20.32) N、(213.78±25.30) N 和 (252.15±36.96) N;微种植体组的剪切力分别为:(124.32±18.25) N、(175.63±23.45) N 和 (201.07 ±33.49) N;术后4和8周时rhBMP-2/SH/微种植体组的剪切力要明显大于微种植体组,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hBMP-2/SH复合物可以促进微种植体周围新骨形成,增加骨皮质厚度、骨结合率,从而增加微种植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基因转染对兔骨缺损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hao DM  Yang JF  Wu SQ  Qiu LP  Liu JL  Wang HB  Xu FY  Cai JL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5):1778-1782
目的 构建pcDNA3.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165质粒,观察其对兔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构建成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VEGF165;采用3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双侧桡骨骨缺损模型,实验组以体积等大的明胶海绵置于创腔,局部直接注射稀释的质粒液200ng;对照组以同量生理盐水代替质粒液,同法处理。于术后1、2、4、6、8和12周行X线照片后获取标本,观察缺损局部组织修复及新生血管并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pcDNA3.1-VEGF165质粒构建成功,测序正确。术后X线:1周时两组无明显差别,实验组2周骨痂形成、骨质修复,12周时骨质已正常,对照组表现为修复迟缓;HE染色:实验组2周大量新生血管形成、通血,4周成骨细胞大量增殖、骨小梁形成,12周骨皮质改建完成,骨髓腔再通;对照组经历过程类似,但相对时间延迟,12周时骨髓腔及皮质改建尚未完成。2周时对照组及实验组MVD分别为56.1±6.1、69.1±5.4,均较1周时42.2±6.4、47.0±7.5时增加,组间及组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347,P=0.0000)。结论骨缺损局部直接应用PcDNA3.1-VEGF165质粒液后,可表达并上调VEGF165,具有促进局部微血管形成、加快骨缺损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朱小军  王栓科  赵斌  张海军 《医学争鸣》2009,(14):1292-1295
目的:研究TGF-β1在羟基磷灰石多孔层修饰镍钛合金修复骨缺损过程中的表达和意义,为羟基磷灰石多孔层修饰镍钛合金作为生物医学材料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健康成年兔2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选取左侧股骨下1/3处为种植区,其中实验组植入羟基磷灰石多孔层修饰镍钛合金,对照组植入镍钛合金,通过大体观察、HE染色观察术后1,2,4,8wk骨组织局部组织反应、骨缺损的修复情况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TGF-β1的表达。结果:大体观察、常规HE染色显示实验组1,2,4,8wk骨痂生长、骨缺损修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实验组于1,2,4,8wk TGF-β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羟基磷灰石多孔层修饰镍钛合金能够刺激TGF-β1的表达,促进骨缺损修复;羟基磷灰石多孔层修饰镍钛合金与骨组织具有很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