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OSAHS)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之一。该病患者睡眠时频繁发作呼吸暂停,反复出现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导致多器官、多系统损害,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现就OSAHS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探讨OSAHS引起血管内皮损伤的可能机制及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发病率高、具有潜在危险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和呼吸表浅,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导致白天嗜睡、心脑肺血管并发症乃至多脏器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相似文献   

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因其较高的患病率及与心脑血管等多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疾病的密切相关性,而越来越成为各相关学科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常见的具有一定潜在危险可致多脏器功能损害的严重呼吸障碍疾病,是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成人发病率为2%~4%。OSAHS患者中60%~90%伴肥胖,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研究发现OSAHS患者存在肺功能损害。我们通过60例OSAHS伴肥胖患者经过有氧运动锻炼半  相似文献   

5.
覃善芳 《现代保健》2013,(10):159-16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临床常见睡眠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患者深度睡眠减少,经常觉醒,主要特征表现为频发呼吸暂停及低氧血症。全球范围OSAHS发病率约为3%~5%,而超过60岁老年患者发病率在个别群体可达 80%[1-2]。已有研究证实[3],  相似文献   

6.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是仅次于失眠的第二大睡眠障碍疾患。可引起严重的低氧血症及睡眠紊乱,与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脑血管疾病及呼吸衰竭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少数患可夜间猝死。  相似文献   

7.
鼾症分为单纯性鼾症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OSHAS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发生塌陷、阻塞引起的睡眠时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症状。OSAHS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年肥胖男性发病率最高。OSAHS作为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及咽喉部疾病的源头性疾病,已日益受到重视。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OSAHS的发病是一个多因素的原因。在排除和治疗其他引起OSAHS  相似文献   

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个发病率高、严重影响生活和生命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严重打鼾、呼吸暂停、低通气、低氧血症和白天嗜睡,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是交通事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将我院确诊的11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以睡眠时反复发作的严重打鼾、呼吸暂停、低通气、低氧血症和白天嗜睡为特征。除导致或加重呼吸衰竭外,还是脑血管意外、心肌梗塞、高血压等严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配戴阻鼾器治疗OSAHS是一种较为简便有效的方法,无创伤,患者容易接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国内孙玮和张德志曾报道改良式阻鼾器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  相似文献   

10.
杨汉林 《现代保健》2011,(8):174-17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严重的具有潜在危险性的睡眠呼吸障碍疾病.患者由于夜间睡眠时频繁出现打鼾和呼吸暂停,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导致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夜间反复觉醒及睡眠结构紊乱,造成白天嗜睡、焦虑、抑郁等精神活动异常,给工作、学习、生活甚至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危害[1].  相似文献   

11.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临床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之一,以睡眠打鼾、反复呼吸暂停、低通气及随之发生微觉醒,导致夜间睡眠不充分和不同程度白天嗜睡等为主要症状,并常可引起心脑血管、肾脏、神经认知及代谢等多器官系统损害,特别是与高血压有很强的相关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为目前治疗OSAHS的主要手术方法之一,对OSAHS患者打鼾、缺氧症状改善显著。我们对50例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行UPPP治疗,并对手术前后血压进行随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多项研究显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肥胖、糖代谢紊乱、脂质代谢异常及高血压等因素密切相关。OSAHS的病因复杂,国内谷庆隆等研究表明鼻阻塞性疾病是OSAHS主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3.
刘卓拉  宋璐 《健康向导》2009,15(6):20-21
睡眠呼吸暂停是指由于睡眠时特殊的生理改变:上气道肌群的松弛、塌陷;呼吸中枢的驱动功能抑制,而造成上气道梗阻和呼吸暂停的临床征候群。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及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周期性呼吸等。睡眠呼吸暂停在夜间睡眠中出现反复打鼾,造成缺氧、高碳酸血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憋醒,从而影响睡眠的完整和质量,进而出现白天嗜睡、乏力、抑郁、焦虑、脾气暴躁及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相似文献   

14.
谢志永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768-2768
通过近年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研究发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在睡眠中上气道阻塞,其主要的病理特征表现为在睡眠中反复发生的呼吸变浅或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HI>5),日间嗜睡、疲乏,是呼吸疾病中最主要和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也是致使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对其发病的主要机制的研究成果甚少,以下对OSAHS导致的冠心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研究的深入开展,发现其与一些心脑血管疾患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OSAHS与高血压病的关系是其中的一大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6.
鼾症149例吸烟饮酒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是由于睡眠时上气道狭窄,出现呼吸暂停,间断性的低氧血症,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综合症.  相似文献   

1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160例睡眠打鼾患者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PSG)进行夜间7h以上睡眠监测并同步监测24h动态心电图,根据PSG监测结果分为98例OSAHS组和62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OSAHS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动态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SpO2)改变及心律失常发生率较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伴随着呼吸暂停、SpO2下降心率变化呈周期性改变,SpO2低于80%时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多。结论OSAHS患者夜间睡眠时的低氧血症、自主神经张力的改变是引起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治疗前后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的变化.方法 读选择经Auto set自动睡眠监测仪确诊的中重度OSAHS患者80例,于CPAP治疗前以SAA特异性单克隆ELUSA法测定其SAA浓度.并于治疗3个月后再次行睡眠呼吸监测和SAA浓度检测.结果 OSAHS患者治疗3个月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显著降低为(5.4±1.7)次/h,睡眠时最低脉搏血氧饱合度显著增高为0.873±0.052(P<0.01).OSAHS患者治疗3个月后SA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9.07±3.43)ng/L比(29.54±5.31)ng/L](P<0.01).结论 CPAP治疗可能通过改善OSAHS患者SAA水平异常,降低OSAHS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选取临床30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方案分析。结果 OSAHS轻度组7例,中度组5例,重度组18例,经6~10个月治疗治愈7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轻度患者效果佳,而中重度患者有效率为86%。结论降低AHI、提高睡眠血氧水平,而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减少生产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是由于某些原因而致上呼吸道阻塞,睡眠时有呼吸暂停,伴有缺氧、鼾声、白天嗜睡等症状的一种较复杂的疾病。好发于肥胖者、老年人、糖尿病患者。上呼吸道任何一个部位的阻塞性病变都可致OSAHS。OSAHS的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