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运用梯度回波(GRE)的快速场回波(FFE)技术,对20例肝肿块进行Gd-DTPA动态增强,旨在探明不同肿块的增强规律,提高肝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材料与方法:选取经过其他影像学检查未确诊的20例肝肿块,作常规自旋回波(SE)平扫后作Gd-DTPA FFE序列快速动态增强扫描,分别测量病灶信号强度,灶周正常肝脏信号强度,背景噪声信号强度和标准差(SI noisec±s),计算不同病变不同  相似文献   

2.
Gd-DTPA在诊断卵巢肿块中的应用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正确评价Gd-DTPA在诊断卵巢病变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采用MR的T2加权成像(T2WI)和增强前后T1加权成像(T1WI)3种序列,对具有手术病理结果的75例110个卵巢肿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静注Gd-DTPA后有以下变化特征:(1)恶性肿瘤特征显示正确率由83.3%升至100.0%。(2)良、恶性肿块的实质均有明显强化,其强化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强化时程,绝大多数病变的强化率也无明显差异(P>0.05)。(3)22例手术病理明确分期的恶性肿瘤患者中,常规平扫T1WI及T2WI,分期正确率为59.1%,运用造影剂后升至77.3%,结合MRI的3个序列可达81.8%。结论:Gd-DTPA可改善对肿瘤的描述和对其内部结构的显示,提高对恶性肿瘤诊断及分期的正确率,但Gd-DTPA增强无特异性,尚不能依据信号的强化程度来判断病灶的性质,恰当的选择使用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Gd—DTPA在诊断卵巢肿块中的作用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正确评价Gd-DTPA在诊断卵巢病变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采用MR的T2加权成像(T2WI)和增强前后T1加权成像(T1WI)3种序列,对具有手术病理结果的75例110个卵巢肿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静注Gd-DTPA后以及下变化特征;(1)恶性肿瘤特征显示正确率由83.3%升至100.0%。(2)良、恶性肿块的实质均有明显强化,其强化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强化时程,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4.
常规SE序列和动态增强MRI诊断肝局灶性病变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常规SE序列与动态Gd-U.----x增强扫描对肝局灶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4例肝局灶病变做了常规SE平扫和动态Gd-U.---A增强及延迟万WI增强扫描;就各序列对肝局灶病变的检出率、病变的信噪比(C/N)值和图像质展进行定员和定性分析。结果36例共142个病灶,动态Gd-lyl?l?A检出率(138/142,958%)明st高于IFZWI和延迟TW[增强(128/14,叨%;119/142,838%)(P<005):动态Gd-IJ:1713A增强的C/N值高于TZWI和TIWI延迟增强(P<0.05);动态增强的伪影较L们少(P<0.01),而病灶清晰度各序列之间无明显差别(P>0.历)。结论动态u-ly:1717A增强扫描在病灶检出率、图像质显反C/N值方面均优于IWI,对肝局灶病变的诊断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长骨生长板创伤性骨桥形成的MRI与病理学对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MRI对长骨生长板创伤后骨桥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5周龄新西兰幼兔30只,钻孔法制成生长板创伤模型。术后3天、1周、2周、4周、6周分别采用0.35TMRI平扫和GdDTPA增强扫描;所有骨标本均行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与MRI对照。结果MRI平扫对软骨创伤区的检出率达100%。创伤后3天创伤区内有大量红细胞充填,MRI平扫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GdDTPA增强后无强化;创伤后1周创伤区内已出现大量的肉芽组织,平扫无特异性改变,但GdDTPA增强后创伤区有明显强化;创伤后2~4周创伤区内出现数量逐渐增多的骨小梁结构,GdDTPA增强后强化带逐渐变窄、强化减弱;创伤后6周创伤区内完全由骨性结构修复,GdDTPA增强后无强化,MRI平扫信号取决于其内部成分(红骨髓或脂肪)。结论MRI平扫对生长板创伤检出敏感,GdDTPA增强扫描对早期发现纤维血管桥形成有特异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梯度回波(GRE)的快速场回波(FFE)技术,对20例肝肿块进行Gd-DTPA动态增强,旨在探明不同肿块的增强规律,提高肝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材料与方法:选取经过其他影像学检查未确诊的20例肝肿块,作常规自旋回波(SE)平扫后作Gd-DTPAFFE序列快速动态增强扫描,分别测量病灶信号强度(SIlesion),灶周正常肝脏信号强度(SIlivsr),背景噪声信号强度和标准差(SInoisec±s),计算不同病变不同时相的肝-病灶对比噪声比(C/N),描出不同肿块(本文只评价其中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肿块,包括肝细胞癌10例,局灶性结节增生3例的时间-病灶C/N曲线。结果:HCC与FNH两者曲线较接近(包括强化峰值和升降坡度),但在增强早期,HCC的C/N值高于FNH,3分钟以后二者强化值均下降,且FNH的C/N值大于0,HCC的C/N值小于0,此差异可持续15~20分钟。结论:不同的肝肿块,动态增强后的时间-C/N曲线不同,对HCC及FNH而言,增强早期(1分钟以内)及3分钟以后曲线差异较大,最有助于鉴别诊断。动态增强MR成像可作为肝脏常规SE序列成像的一种有效的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7.
MRI与CT对颅颈移行区肿瘤的诊断价值评估:附16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旨在评价MRI与CT对颅颈移行区病变的诊断价值,共16例分析,包括斜坡脊索瘤5例,小脑下蚓部肿瘤21例,延髓肿瘤4例,上颈段脊髓肿瘤5例。患者均作MRI平扫,采用SE系列,T1W(TR500/TE30ms)、T2W(TR1800/TE90ms)和质子密度像(TR1800/TE30ms),其中2例作了Gd-DTPA顺磁增强,所有病例均作了CT平扫,6例同时还作了增强CT扫描。通过本组病例分析:1  相似文献   

8.
MRI增强检查在脊柱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讨论不同种类脊柱病变的MRI表现及Gd-DTPA增强检查在脊柱病变中的意义。材料与方法:研究脊柱病变57例,均行矢状位、轴位T1WI、T2WI及增强后T1WI扫描,其中12例增强后采用脂肪抑制技术(CHESS法)扫描。结果:(1)不同的脊柱病变MRI表现不同;(2)在增强后脂肪抑制组及未抑制组,显示脊柱病变与正常骨髓分界最清晰的序列中增强后T1WI分别占51.1%、92.7%;(3)所有病例在显示椎旁肿块与周围关系最明确的序列中增强后T1WI占83.8%。结论:(1)增强检查对脊柱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2)它有利于显示椎旁肿块与椎管内结构的关系;(3)增强后T1WI脂肪抑制技术成像与平扫相结合是脊柱病变的首选扫描序列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肺癌和正常胸部组织的Gd-DTPA增强前后的信号强度、信噪比和相对信噪比的分析,探讨增强MR在胸部的应用价值。方法:用DIASONIC0.35Tesla超导型MR成像仪。先常规平扫T1WI、T2WI,然后按0.1mmol/kg体重,静脉内一次性注入Gd-DTPA(维影钆胺注射液)。立即行兴趣部位T1WI扫描。计算机测量病变及对照组织(皮下脂肪、肌肉、肺野及噪声)的信号强度,计算其信噪比(SNR)和相对信噪比(CNR)。结果:29例支气管肺癌平均信号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织(P<0.01),增强后T1WI的SNR明显高于平扫T1WI和T2WI;CNR(以肌肉为对照)则高于平扫T1WI,与T2WI相似;与脂肪为参照物则与平扫T1WI、T2WI相似;以肺野为参照物则与T1WI相似,明显高于T2WI。结论:支气管肺癌增强后较对照组织有明显的强化;增强后T1WI可显著提高MR的信噪比,改善图像质量。MR造影剂在胸部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Gd-DTPA增强MRI对脑梗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 Gd - D T P A 在脑梗塞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 例脑梗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病例均行 M R 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对增强前后的病变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增强前有1 例( 2 .5 % ) 未发现病变,18 例(45 .0 % ) 病变表现不典型,与肿瘤难以鉴别,21 例(5 2 .5 % ) 能够确诊为脑梗塞;增强后100 % 均确诊为脑梗塞。大脑半球的梗塞多呈脑回样强化, 小脑、丘脑、脑干等部位的梗塞则以不规则环行强化及较均匀的点片状强化为主。病变强化的最早时间为1 d ,最晚为1 年2 个月。75 .8 % 病例强化呈逐渐增强趋势。结论: Gd - D T P A 增强 M R 可以提高脑梗塞的确诊率,并能早期发现脑梗塞, 对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