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求矫形器在康复工程上的治疗作用,分析下肢矫形器(髋膝踝足矫形器膝踝足矫形器,踝足矫形器)在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简称儿麻)矫治术后康复上的应用。方法:2002—10/2004—06,在福建省石狮市,通过对19例术后儿麻患者佩带矫形器的治疗,分析下肢矫形器的治疗与矫治效果。结果:19例术后儿麻患者均达到了控制髋屈曲、膝反张、膝屈曲、马蹄足、高弓足,纠正畸形步态等,保持正确站立姿势及改善步态的效果,显效率为79%、有效率为21%、总显效率为80%。结论:下肢矫形器在巩固儿麻患者术后的下肢稳定功能、运动功能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彤  王铭之 《中国康复》1996,11(4):184-185
最近我们对江苏省邳州市脊髓灰质炎(简称儿麻)患儿中第1批穿戴下肢矫形支具的患儿进行了调查,了解这些患儿使用矫形支具后功能恢复情况及在使用支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采取的对策.1 背景情况8例第1批穿戴支具的患儿年龄5~7岁,男女各4例,均于1989年患病后遗有不同程度的下肢  相似文献   

3.
跌倒和跌倒有关的伤害是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及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PPS)患者常见且重要的问题。患者存在一般老年人跌倒的相同危险因素,同时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及PPS引起的疲劳、肌肉和关节疼痛、不能耐受寒冷等也可能导致跌倒发生。跌倒经常导致这些患者出现身体损伤、进一步残疾以及跌倒恐惧心理,继而避免活动。为了降低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及PPS患者的跌倒发生率,应认真综合评价跌倒的发生,纠正并消除患者的错误观念,分析跌倒的原因及机制,减少风险因素,采取多学科综合性跌倒管理计划及干预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跌倒,避免进一步致残。  相似文献   

4.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行股四头肌成形术后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促进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行股四头肌成形术后患者患肢功能的恢复。方法 :采用系统化护理模式和循序渐进的锻炼方案 ,对 1 69例术后患者进行规范化康复护理 ,包括术后早期进行静力性肌收缩—股肌锻炼—绳肌伸屈功能转换的训练 ,以及髋、膝、腰背肌的全身练习。结果 :本组优 90例 ,良 69例 ,差 1 0例 ,总优良率 94.1 % ,大部分患者力线得到矫正 ,关节稳定 ,步态改善 ,小腿肌力增加。结论 :主动锻炼与被动锻炼相结合是术后预防关节粘连、肌肉萎缩的关键 ,而预防术后并发症是促进患肢康复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 (post poliomyelitissyndrome,PPS)是指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进入静止期若干年后 ,重新出现进行性肌肉萎缩、无力和疼痛为主的证候群 ,其防治是近年来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临床与康复范畴最引人注目的课题。国内尚无PPS病例的正式报告 ,但国际上对其研究的趋势值得国内学者关注。1 PPS的特点Agre等〔1〕经过调查发现PPS最常见的症状为 :进行性肌无力 (87% )、肌痛 (86 % )、疲劳 (86 % )、活动水平降低(78% )、关节痛 (77% )、背痛 (70 % )。大多数患者临床误诊为关节炎或关节痛 (7…  相似文献   

6.
对有明显固定性足内翻畸形的 15例患者做三关节融合术,术后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护理及功能训练,达到了改善步态,增加行走稳定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许玲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7):172-173
目的:就小儿麻痹后遗症症状、病因、运动干预对其治疗作用等分析,为小儿麻痹后遗症功能改善提供可行性理论依据。资料来源:通过计算机检索NCBI,Entrez,Pubmed,http://www.ninds.nih.gov/heahhand_medical/pubs/post-polio.html,Nov.10.2004,http://www.post-polio.org/ipn/pnn11-4d.html.和中国期刊网1998—01/2005—02期间关于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相关研究文献,检索词“运动(sport)”,“小儿麻痹后遗症(Post—Polio Syndrome)”。资料选择:有关小儿麻痹后遗症症状、病因及健康问题,如何治疗等文献国外报道较多,通过文献及网站查阅,最后选择相关文献20篇。资料提炼:在20篇文献中,内容呈不同程度重复的有5篇,给予删除;对15篇文献进行分类整理,用于综述,其中8篇选用为参考文献。资料综合刊、儿麻痹后遗症产生的病因有前柱细胞感染理论、新肌肉细胞的老化和体内激素分泌影响等。临床症状表现除了有早期的肌肉疲劳和虚弱之外,患者还会产生呼吸困难、失眠、吞咽困难等其他症状。目前小儿麻痹症的发病及后遗症患者逐年减少,但国内仍有近百万的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有待矫治和康复,运动干预对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功能改善有积极的治疗作用。结论:小儿麻痹后遗症可由多种病因产生,并伴有多种临床症状。运动干预在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功能改善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就小儿麻痹后遗症症状、病因、运动干预对其治疗作用等分析,为小儿麻痹后遗症功能改善提供可行性理论依据。资料来源:通过计算机检索NCBI,Entrez,Pubmed,http://www.ninds.nih.gov/health_and_medical/pubs/post-polio.html,Nov.10,2004,http://www.post-polio.org/ipn/pnn11-4d.html.和中国期刊网1998-01/2005-02期间关于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相关研究文献,检索词“运动(sport)”,“小儿麻痹后遗症(Post-PolioSyndrome)”。资料选择:有关小儿麻痹后遗症症状、病因及健康问题,如何治疗等文献国外报道较多,通过文献及网站查阅,最后选择相关文献20篇。资料提炼:在20篇文献中,内容呈不同程度重复的有5篇,给予删除;对15篇文献进行分类整理,用于综述,其中8篇选用为参考文献。资料综合:小儿麻痹后遗症产生的病因有前柱细胞感染理论、新肌肉细胞的老化和体内激素分泌影响等。临床症状表现除了有早期的肌肉疲劳和虚弱之外,患者还会产生呼吸困难、失眠、吞咽困难等其他症状。目前小儿麻痹症的发病及后遗症患者逐年减少,但国内仍有近百万的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有待矫治和康复,运动干预对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功能改善有积极的治疗作用。结论:小儿麻痹后遗症可由多种病因产生,并伴有多种临床症状。运动干预在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功能改善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背景:颈椎矫形器是矫正颈部畸形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之一,引入因颈部烧伤而导致屈曲畸形的治疗中,可以让患者的颈部功能得以最大限度的恢复。目的:分析模塑式颈椎矫形器(moulded cervical orthosis,MCO)在颈部烧伤临床上的应用形式及其影响。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前后对照,验证性研究。单位:一所省级假肢中心假肢矫形部。对象:2003—01/09福建省假肢中心门诊接收19例头、颈、胸严重烧伤植皮术后患者,男13例,女6例。方法:通过对19例颈部烧伤患者进行配戴矫形器的治疗与随访,分析MCO的治疗效果。主要观察指标:疗效评估结果。结果:19例因烧伤而引发颈部屈曲症的患者,通过配戴MCO,均能达到纠正颈部屈曲、恢复颈部功能的效果。7例颈部功能完全恢复正常;8例颈部功能基本恢复;4例畸形程度有所减轻。结论:MCO能够对因颈部烧伤而引起的颈部屈曲畸形症,具有良好的矫治及康复作用。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以"进行性双上肢乏力2 a"为主诉入院.2 a前患者出现左上肢乏力、活动失自如,不能端碗、系纽扣,后渐感右手乏力,不能持筷、不能以双手支撑起身体,伴有畏寒、畏风,语音降低并咀嚼无力,偶有饮水呛咳、肌肉痉挛,间断咳嗽,以干咳为主,少量白色稀薄痰,坐位1~2 h心前区有压迫感,抬头无力,平卧位可缓解,双侧肩胛区麻木,视物清楚,无耳鸣、听力下降,无吞咽困难,无咯血.曾在外院治疗,症状无好转.病程中精神、食欲、睡眠好,体质量无明显减轻,大小便正常.自诉性功能良好,但因担心劳累而较少性生活.3岁时患"脊髓灰质炎",后双下肢肌肉逐渐萎缩,出现右下肢外展畸形,长期以双手撑地行走;有高血压病史3 a,血压最高140/100mm Hg(1mm Hg=0.133 kPa),尼群地平20 mg口服,1次/d,血压维持在130/80 mm Hg左右;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相似文献   

11.
下肢矫形器在瘫痪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下肢矫形器在脑性瘫痪、偏瘫、截瘫康复治疗中应用的意义,探讨瘫痪康复的有效途径,指导临床实践,帮助瘫痪患者早日回归家庭与社会.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2001-01/2006-12与矫形器的研制和应用相关的文献,检索词为“下肢矫形器,瘫痪,康复”,并限定文献语言为中文.同时手工检索有关专著.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纳入标准:①下肢矫形器的种类、用处.②下肢矫形器在瘫痪康复治疗中应用的效果.③下肢矫形器的改进和发展.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57篇关于下肢矫形器的研制及其在瘫痪康复中的应用的相关报道,排除31篇重复性研究和其他种类矫形器的研究文献,26篇符合纳入标准. 资料综合:下肢矫形器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在脑性瘫痪、偏瘫和截瘫等常见瘫痪性疾病的康复过程中对提高膝踝关节的控制能力、增强膝踝关节的稳定性、纠正膝反张、膝屈曲、尖足、足内外翻等异常步态、提高行走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新型下肢矫形器的研制与应用使有潜能的患者更大程度地提高了行走能力. 结论:下肢矫形器作为重要的康复辅助器具,已广泛应用到各种瘫痪的康复治疗中.应用下肢矫形器对改善患者的步态、提高行走能力并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下肢矫形器的改进和应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下肢矫形器疗法与运动疗法相结合,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改善恢复的影响。方法:2002-04/2003-12在十堰市中医院假肢矫形中心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7例。分为下肢矫形器疗法康复组35例和常规康复组32例,下肢矫形器康复组根据患者的运动功能情况选择用膝踝足矫形器(knee-ankel-foot-orthosis,KAFO)或踝足矫形器(ankle-foot-orthosis,AFO),并与运动疗法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常规康复组采用常规运动疗法。结果:经佩带矫形器KAFO或AFO结合运动疗法。经两三个月的治疗后,矫形器康复组总有效率为97%,常规康复组总有效率为81%,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下肢矫形器疗法可以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及恢复。  相似文献   

13.
下肢矫形器疗法对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研究下肢矫形器疗法对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 6 5例随机分为下肢矫形器疗法康复组 34例和常规方法康复组 31例 ,下肢矫形器疗法康复组采用膝踝足矫形器 (KAFO)与运动疗法紧密结合的治疗方法 ,常规康复组采用常规运动疗法治疗。在康复治疗前后分别用Fugl-Meyer评测法(FMA)和功能独立性评定法 (FIM )来评测患者的残损水平和残疾水平。结果 :两组在康复治疗前评测的各主要指标间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康复治疗后评测的下肢FMA、平衡FAM、与运动功能有关的FIM、FIM总分、每周FIM增加值和步行自立度的结果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结论 :下肢长矫形器疗法可以促进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踝足矫形器对足下垂患者下肢功能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目的观察和分析足下垂患者穿戴踝足支具(AFO)前后对下肢稳定性、负重能力、步行中膝、踝关节活动的影响.方法20例足下垂患者(男14例,女6例),其中右侧足下垂者9例,左侧足下垂者13例.患者中有6例需在辅助下行走,14例已具备独立行走的条件.对所有患者分别在穿戴和不穿戴踝支具状态下进行步行能力、下肢活动能力、身体平衡功能测定.其中5例患者在穿戴支具1个月左右进行步态分析.结果穿戴AFO后即刻患者的步行速度和步幅影响与穿戴支具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踏车时间和上楼的速度比不戴支具有明显提高(P<0.05),而起蹲、下楼时间、足抬高距离无显著差异(P>0.05);穿戴AFO对患肢负重无明显改善(P>0.05),但可使患者身体左右的稳定性及患腿前后的稳定性有明显改善(P<0.05);步态分析结果发现,5例患者穿戴支具前后患侧下肢垂直峰力矩、步速无明显影响(P>0.05);穿戴AFO后患侧膝关节在步行周期中最大伸膝度数较不穿支具明显减少(P<0.05);患侧踝关节在步态周期中最大趾屈度数较不穿支具明显减少(P<0.01).结论AFO对下肢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改善足下垂和膝过伸程度;增强身体稳定性及患侧下肢稳定性;穿戴AFO对患者下肢日常功能活动无明显影响;对患者即刻和1个月以后的步速、步幅、患腿负重能力的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 6 4例有下肢畸形的患儿采用矫形器的矫治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方法 :以足印图为主 ,参考步态观察、测量参数、姿势控制以及患儿和家长的主诉。结果 :6 4例患儿中显效 2 4例 ,有效 38例 ,无效 2例 ,总有效率97%。结论 :用矫形器来矫正儿童下肢畸形属于连续式矫正 ,经过长期坚持穿戴并结合训练后 ,有一定疗效 ,特别对 6岁以下儿童效果明显。此外 ,通过足印图的变化 ,可观察到患儿下肢畸形的矫正过程并能定性及相对定量评价 ,为矫形器的修正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NIRS)研究针康法促进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重建的脑皮质激活模式的变化。方法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4例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n=12)和针康组(n=12),分别进行4周的常规康复训练和针康法干预。对照组纳入10例年龄等基线信息与脑卒中患者无显著性差异的健康受试者。干预前、后分别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E)评估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并对受试者进行fNIRS检查。基于氧合血红蛋白(HbO2)计算脑皮质辅助运动区(SMA)、运动前皮质(PMC)及初级感觉运动皮质(SMC)的功能强度变化及偏侧化指数(LI)。结果干预前,康复组和针康组FMA-LE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4周后,两组FMA-LE评分均显著提高(t>3.770,P<0.001),针康组高于康复组(t=2.252,P<0.05)。干预前,对照组平均功能连接强度高于康复组和针康组(P<0.05),后两组皮质运动相关区域功能连接强度无显著性差异(t=0.458,P>0.05);干预后,康复组和针康组平均功能连接强度均提高(t>2.178,P<0.05),其中针康组患侧PMC功能连接强度增强(P<0.05),针康组SMC区LI提高(P<0.05);针康组FMA-LE评分变化量与患侧PMC功能连接强度的变化量呈正相关(r=0.579,P<0.05)。结论针康法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与SMC的非对称性激活。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可能与患侧PMC的激活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振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下肢肌张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均给予常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组加振动训练。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量表(Ashworth Scale,MAS)评分、简化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踝关节背屈主动和被动关节活动度(active and passive range of motion,A-ROM和P-ROM)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踝关节背屈A-ROM与P-ROM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MAS评分显著减少(P0.05),FMA评分、A-ROM和P-ROM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常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配合振动训练能更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下肢的肌张力和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下肢生物反馈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物理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物理治疗基础上接受下肢反馈训练。两组患者均接受8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评价量表,FMA-L)、平衡功能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BI)以及下肢肌力(徒手肌力评估,MMT)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经过8周康复训练后,治疗组FMA-L、MMT、BBS、BI分别由治疗前(20.75 5.37)、(8.70 2.43)、(14.70 6.89)、(16.60 4.10)提高至(31.05 3.32)、(41.20 5.33)、(15.65 1.84)、(32.00 6.39);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由治疗前(20.80 4.92)、(15.05 6.75)、(9.60 2.74)、(15.603.46)提高至(28.10 4.28)、(35.30 9.52)、(14.05 2.42)、(28.05 5.33);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功能指标变化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下肢生物反馈训练提高患者下肢本体感觉有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及平衡功能的恢复,从而明显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术后患儿平衡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3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术后3月的患儿,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6例(22髋),对照组17例(22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连续12周。治疗前后采用徒手肌力测试测定屈髋肌、伸髋肌、髋外展肌、伸膝肌肌力,Berg平衡量表评定患者的平衡功能,10m步行测试测定步行能力,表面肌电图仪评估股直肌、臀大肌、臀中肌表面肌电信号均方根值(RMS)的变化。结果:2组患儿肌力(屈髋肌、伸髋肌、髋外展肌、伸膝肌)、RMS值(股直肌、臀大肌、臀中肌)、平衡功能、步行能力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2周后2组患儿肌力、RMS值、Berg平衡量表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10m步行能力测试步行时间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1)。治疗后伸髋肌、髋外展肌肌力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屈髋肌、伸膝肌肌力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股直肌、臀中肌平均RMS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臀大肌平均RMS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有助于改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术后患儿平衡及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0.
IntroductionKinesio Taping (KT) is being widely used in neurorehabilitation as an adjuvant technique due to its therapeutic effect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Kinesio Taping combined with the motor relearning method on upper limb motor function in adult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hemiparesis.Methods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with pre-test and post-test in a sample of 10 adult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hemiparesis, randomly assigned in two groups: experimental (n: 5) who received 12 sessions of Kinesio Taping combined with the motor relearning method and a control group (n: 5) who only received 12 sessions of the motor relearning method. Motor function was assessed through the selective movement pattern scale for adult patients with upper motor neuron injury before and after each intervention.Results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were found when comparing the means of upper limb movement pattern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Conclusionsthe use of Kinesio Taping combined with the motor relearning method was encouraging for upper limb moto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pastic hemipare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