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例]男,67岁.因体检发现心律失常1天入院.患者健康体检行心电图检查示频发房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房速),遂入我院.2年前体检时发现血压160/102 mmHg,口服降压药,控制在120/80 mmHg左右,平素无心悸、气短及心前区不适.查体:脉搏72/min,呼吸18/min,血压110/80 mmHg.  相似文献   

2.
例1男,57岁。体重51kg,ASAⅡ级,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既往身体健康,无过敏史。ECG及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人室时血压130/70mmHg(ImmHg=0.133kPa),心率65次/min,SpO2 99%。麻醉诱导用咪唑安定2mg、芬太尼0.1mg、异丙酚100mg、阿曲库铵30mg。静脉注射阿曲库铵2min后,血压降至70/40mmHg,心率130次/min,随即行气管插管,手控呼吸阻力增大,胸壁僵硬,胸前出现淡红色皮疹。给予快速输液,静脉注射麻黄碱10mg后血压降至40/20mmHg,心率42次/min,静脉注射肾上腺素20μg、地塞米松20mg、氨茶碱125mg。经上述处理30min后皮疹逐渐消退,气道阻力降低,通气改善,血压100-120/70-80mmHg,心率80-90次/min。  相似文献   

3.
王莉 《河北医药》2011,33(15):2347-2347
患者,女,58岁,体质消瘦,营养中度,体检发现右肾积水,于2010年8月11日入院,体温(T)36.5℃,心率(P)80次/min,呼吸(R)20次/min,血压(BP)60/90mmHg(1mmHg=0.133kPa),无发热、尿急、尿痛、尿频、无肉眼血尿。饮食二便正常,既往史一般状况良好,无药物过敏史。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 患者男,20岁,大二学生,因招飞大体检静息平卧心电图发现Ⅱ、HI、avF、V1-V6导联ST-T改变,ST段压低0.05mV,T波倒置。心率78次/min,血压114/74mmHg(1mmHg=0.133KPa)。主诉无上感及其他不适,内科心脏听诊正常。嘱其一次性口服普萘洛尔20mg,1h后心电图表现:心率52次/min,电轴不偏,频发室性早搏,ST-T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李运景  郭锡华 《药品评价》2006,3(6):404-404
患者,女,37岁。自述无既往药物过敏史,无家族药物不良反应。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95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93/61 mmHg。因直肠癌3m入院化疗。2006年7月20日入院,7月21日上午10时45分开始静脉滴注奥沙利铂(奥沙利铂注射液150mg+GS500ml)。5min后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心悸、呼吸困难、四肢冰冷等。血压64/31mmHg,脉搏105次/min。呼吸24次/min。考虑为奥沙利铂过敏.立即停用奥沙利铂。予地塞米松5mg静脉推注。苯海拉明40mg肌注。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并予吸氧、保暖等处理,10min后患者诉胸闷、心悸等症状稍缓解。血压回升至84/56mmHg.呼吸22次/min,脉搏90次/min,续用多巴胺维持血压,患者渐好转。至下午22时患者血压升至89/68mmHg。呼吸20次/min,脉搏80次/min。无不适,随后停止吸氧及抗过敏治疗.并改用其他化疗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
患者30岁,孕2产1。孕34周“时因双下肢浮肿进行性加重入院。入院查体: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心率110次/min,两肺呼吸音清,胎心140、136、130次/min,Hb 8.1异/L,给予吸氧保胎处理。孕36周时患者突然出现腹痛、胸闷、气憋、不能平卧,患者与家属要求剖宫产术。手术麻醉时半卧位,按置腰椎穿刺卧位时患者突然呼吸困难,呼吸50次/min,口唇发绀,转半卧位,频咳,咳白色泡沫痰.双肺满细湿罗音,心率125次/min,血压160/110mmHg,给予毛花甙丙0.2mg、呋塞米40mg静脉注射,45min后呼吸困难好转,BP130/80mmHg,HR110次/min。  相似文献   

7.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43岁。既往健康。20年吸烟史,每日吸烟30~40支。母亲患有高血压及糖尿病。因胸闷、心前区不适、头晕、视物转动、呕吐5h,于2005-07-10急诊入院。心电监测示交界性心律,Ⅰ、Ⅱ、Ⅲ,aVF,V4~9导联ST段J点上抬0.1mV,T波正向。心率平均46/min,最慢26/min。静推阿托品0.5mg,5min后心率升至110/min,血压由123/86mmHg升至170/94mmHg,15min后心率降至90/mim,血压120/80mmHg。  相似文献   

8.
王容侠 《医药世界》2010,(11):1395-1395
本文对盆腔广泛结核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38岁。体检发现盆腔包块3d余,2010—0511入院。查体:T36.4℃,P78次/min,R20次/min,BP120/80mmHg,心肺听诊无异常,左、右侧腹股沟可及数个肿大浅表淋巴结,约黄豆大小,无粘连,活动可,无触痛。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9岁,因突发呼吸困难5h入院。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自服倍他乐克治疗,血压控制在140~150/80mmHg左右。否认糖尿病史和冠心病史。入院前10天因左足踝部扭伤,一直在家卧床休息。入院体检:血压95/60mmHg(1kPa=7.5mm/1Hg),体温36.0℃,呼吸367次/min,神志清,呼吸急促,端坐位。口唇稍紫绀,颈静脉怒张。双肺散在哮鸣音和湿罗音。心律齐,心率110次/min,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全腹无触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腹水征阴性。左足踝部肿胀明显。  相似文献   

10.
1例26岁男性患者因腹痛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30mg肌内注射。注射完毕后约5min,患者感头晕、乏力,并出现全身出汗、晕厥。血压65/40mmHg(1mmHg=0.133kPa),心率108次/min。立即予吸氧、静脉给予肾上腺素、地塞米松、间羟胺及肌内注射异丙嗪等治疗。约30min后,患者神志恢复正常,症状逐渐好转,血压105/75mmHg,心率80次/min。其后未再出现不适。  相似文献   

11.
王明义 《中国医药》2009,4(11):886-887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在电子胃肠镜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80例需行电子胃肠镜检查的患者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用于无痛电子胃肠镜的检查,收集同期80例传统电子胃肠镜检查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于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连续监测血压、心率,记录药物不良反应及术中舒适度并进行比较。结果2组比较,检查中与检查后的血压、心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传统内镜检查组检查中血压与心率为(175±11)/(138±9)mmHg,(115±10)次/min;检查后:(163±12)/(119±10)mmHg,(102±10)次/min,无痛内镜检查组检查中血压与心率为(123±8)/(94±11)mmHg,(82±13)次/min;检查后(124±10)/(94±10)mmHg,(82±10)次/min(P〈0.01)]。结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用于无痛电子胃肠镜的检查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1病例报告 患者男,34岁,既往患精神分裂症,2004-11-17因误服氯氮平100片(50mg/片)呼之不应,被120急救车送来我院。体检:血压110/80mmHg,脉搏120—140/min,呼吸24—30/min,意识不清,瞳孔缩小,光反应迟钝,四肢偶有抽搐。诊断:氯氮平中毒,精神分裂症。立即给予清水洗胃,用水7000ml至水清为止。同时予以吸氧、吸痰、输液、心电监测,依次静滴纳洛酮0.8mg、  相似文献   

13.
1例29岁男病人拟在静吸复合全麻下行三又神经微血管减压术。静脉诱导、气管插管后连接无锡ZY9100多功能麻醉机维持通气,潮气量500ml,频率12/min,氧流量1L/min。吸入七氧醚、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以维持麻醉。血压维持在101—125/55—78mmHg,心率98—121/min,SpO2 100%,PETCO2 24~30mmHg。手术开始后80min,PETCO2骤升至61mmHg。检查气管导管位置,  相似文献   

14.
张录兴  郑强荪  刘军  薛玉生  吴学勤  何勇  李志立 《天津医药》2007,35(12):929-929,I0008
1病例报告患者男,12岁。因查体时发现室性心律失常2d,于2007年5月12日入院。主要症状为心悸。既往健康。体检:体温36.5℃,呼吸18次/min,血压110/70mmHg(1minHg=0.133kPa),心率75次/11min,心律不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X线胸透:心肺未见异常。彩色超声心动描记术示:心脏结构正常。肝功能、肾功能、血清电解质及心肌酶谱均正常。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波按顺序发生,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44岁,因血压升高10年,血糖升高1个月于2006年10月13日入院。患者10年前无意中发现血压升高,收缩压最高达180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不详。自服牛黄降压丸、降压0号等药治疗,未监测血压。2年来出现夜尿增多,1个月前出现多饮、多食,体重减轻51(g,伴双下肢乏力,于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血糖升高,空腹血糖10mmol/L。尿蛋白(+),自服消渴丸10粒,3次/d,空腹血糖控制在6mmol/L。家族中其父母及姐妹均有高血压病史。查体:体温37.8℃,脉搏9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80/82mmHg,心界向左下扩大,余未发现阳性体征。尿常规:潜血(+++),白蛋白(+++),尿沉渣镜检:形态异常红细胞占82%。  相似文献   

16.
病例 男,26岁,体重58kg。因T12椎体爆裂性骨折并不全瘫,行经后路椎管减压和椎体复位内固定术。术前访视无特殊发现(ASAII级),血红蛋白133g/L。术前30min鲁米那0.1g肌注。入手术室后血压110/60mmHg,心率80次/min,呼吸20次/min。09:00静脉注入阿托品0.6mg,异丙酚2mg/kg,琥珀胆碱1.5mg/kg,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68岁,患高血压(190/95mmHg)病史20余年,长期口服复方降压片,2次/d,每次1片,血压稳定在150/80mmHg。2009年2月春节期间因家务繁忙,自行停止服用复方降压片后,出现头痛症状,来某药店诊所就诊。查体:体温36.5℃,呼吸20次/min,脉搏70次/min,血压190/95mmHg,医嘱继续服用复方降压片,1次/d,  相似文献   

18.
方桂桔  薛青 《中国医药》2009,4(10):825-825
1病历摘要患者男,61岁,汉族,小学教师,因“干咳1年”于2007年7月2日初诊。患者10年前发现血压高,最高可达160/110mmHg(1millHg=0.133kPa),24h动态血压监测提示血压昼夜波动规律消失,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长期自服尼群地平10mg/次,3次/d,偶尔测血压为(115~125)/(70~80)mmHg,1年前始发现血压控制不佳,波动于(145~150)/90mmHg,  相似文献   

19.
吴海英 《药品评价》2008,5(8):369-370
病例:患者男性,54岁。发现血压升高4年,最高血压180/110mmHg,服用氨氯地平5mg/d及寿比山2.5mg/d,血压控制在140/90mmHg左右。2年前查体发现血糖增高,空腹血糖8.4mmol/L,  相似文献   

20.
1病例报告 患者,女,68岁,60kg,ASAI级,因化脓性胆管炎行急诊手术。术前患者腹痛、黄疸、高热(体温39.3℃)、血压100/80mmHg、脉搏113次/min、呼吸23次/min、胸透及电解质均在正常范围内。由于体温高,故经物理降温、抗感染、扩容、纠酸治疗后体温38°C人手术室,行血压、脉搏、体温、血氧、心电监测,静脉给长托宁0.5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