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索全面部骨折手术中既不影响面中部骨折复位又不妨碍术中咬合关系对位,且避免气管切开的麻醉插管新方法.方法:在10例全面部骨折手术中,先行常规的经口气管插管,待全麻稳定后,制备口底至颌下区的隧道,然后将气管导管由口内引导至颌下区再接麻醉机全麻,手术后再将气管导管送回口腔,缝合口底和颌下切口.结果:所有病例插管经过顺利,麻醉满意,且不影响手术操作,术后无口底出血、感染、气道阻塞,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口底-颌下入路气管插管是一种适合于全面部骨折的安全、微创的麻醉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茎突截短术传统的方法有经咽和颈外径路,但存在术野显露不充分、出血多、易感染、疗效欠佳等缺点。我院自1997年起改用经颌下径路施行茎突截短术52例(58侧),效果满意,现将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颌面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对84例颌面部不同部位的骨折采用坚强内固定技术治疗。结果84例伤口Ⅰ期愈合。2例Ⅱ期愈合,系由外伤性颌骨外软组织撕脱缝合困难所致。有6例颧骨粉碎骨折外形欠佳,其余骨折对位良好,张闭口功能正常,无牙畸形。结论坚强内固定技术用于颌面骨骨折操作方便,创伤小,缩短手术时间,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4.
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林琳  方平 《安徽医药》2006,10(8):607-609
目的分析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及致病菌分布和耐药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05年1月至12月59例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59例患者共分离出145株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占77.9%,革兰阳性菌占17.9%,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21株葡萄球菌中15株为甲氧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表现为对苯唑西林、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红霉素、氟喹诺酮类等高度耐药,对利福平耐药率低,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低,未见耐万古霉素菌株。肠科杆菌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高,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术后48 h~7d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占57.6%,7 d以上占22.0%。结论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多发生在48h~7d,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多为多重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5.
<正>颌面骨折复位固定器(简称固定器),是笔者研制成功的一种颌面骨折救治器材。其原始型"J-85型颌面骨折固定器",于1988年被评为全军科技成果二等奖,当时经国内10余家医院试用,救治了28例患者,已证明具有相当良好的性能。此后,经过近20年的临床使用和对器械的不断改进,现在固定器的性能已相当完善。使用时数分钟即可戴好。它可以完全取代传统的石膏帽,能对颌骨进行左、右、前、上、下等方向牵引,也可以利用上颌托盘,将向下移位的上颌骨进行上推复位[1-4]。  相似文献   

6.
石立新  张晓彤 《江苏医药》2013,39(11):1306-1308
目的 比较常见的几种插管技术应用于困难气道患者的效果.方法 口腔颌面外科困难气道患者319例分为五组,分别采用经鼻腔盲探气管插管(A组,54例)、逆行引导气管插管(B组,52例)、光棒引导气管插管(C组,60例)技术、视频喉镜气管插管(D组,72例)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E组,81例).比较插管效果和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D和E组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A、B和C组(100.0%和100.0% vs.55.5%、76.9%和80.0%)(P<0.05);与B、C、D和E组比较,A组插管成功率明显低、耗时长、并发症多(P<0.05).结论 临床医生应综合分析困难气道的特点和类型,选择适当的插管方法,减少插管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李科 《贵州医药》2005,29(10):909-911
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因颧弓骨折、下颌骨折、颞下颌关节强直而致的张口受限患者,以及因舌、口腔部肿瘤需在口腔内进行手术操作的患者,为了满足手术需要常需行经鼻腔气管插管.用常规方法,局麻下保持患者自主呼吸行鼻腔插管,常会因局麻效果不佳、患者难以耐受插管刺激而不配合操作导致插管难度加大,使插管并发症发生的机率增加.我们对应用全麻快速诱行鼻腔插管两种方法的成功率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对比观察.  相似文献   

8.
颌面骨折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外伤性疾病。但因颌面部骨质重叠,形态各异,结构复杂,二维平片往往很难将骨折情况清晰准确地显示。随着螺旋CT容积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增大了成像的扫描范围,使采集的信息量明显增加,图像的质量也明显提高,大大拓宽了CT的能力和应用范围[1]。我科2005年开始对颌面复杂骨折患者应用螺旋CT扫描及容积三维重建,明确诊断并制订治疗方  相似文献   

9.
黄洁  陈热花  涂杳然  龚良国 《江西医药》2022,(11):1827-1828
目的 探讨改良型气管切开固定器在气管切开患者中使用的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纳入我科2019年10月-2020年12月60例气管切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皮肤损害程度、气管套管固定情况、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皮肤损害发生率、更换固定带次数、发生刺激性呛咳、导管移位、发生套管滑脱率更低;舒适度及满意度更优。结论 改良型气管切开固定器可有效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fibreoptic bronchoscope,FOB)引导下经鼻清醒气管插管术在颌面外科手术中的临床运用。方法45例颌面外伤患者其中多发下颌骨骨折18例,上颌骨及颧骨骨折15例,上下颌骨多发骨折且合并有四肢骨折者12例,男38例,女7例,年龄16~38岁。方法术前30min给东莨菪碱0.3mg肌注。分段实施局部麻醉:鼻腔以1%丁卡因加3%麻黄碱行鼻腔表面麻醉并使鼻腔黏膜血管收缩;喉一声门上区喉上神经阻滞(SLNB)以2%利多卡因经舌骨大角前下穿刺行SLNB,左右各2ml;喉.声门下区以2%利多卡因2mL/次经环甲膜穿刺行喉及气管表面麻醉。适度镇静局部麻醉完善后,给咪达唑仑1~2mg+芬太尼0.02—0.04mg静脉滴注。经鼻腔置入纤支镜和引导插入气管导管由助手扶持患者头部于合适位置,操作者位于患者头部,将套有钢丝气管导管(ID6~7mm)的纤支镜经鼻腔置人,出后鼻孔后即可见会厌,缓慢推进纤支镜并调整角度完全暴露声门,将纤支镜头端进入声门下气管内3~5cm,看到气管隆突后即可顺势导人气管导管,退出纤支镜固定导管。结果全部45例插管均一次成功,耗时0.5—1.5min。有4例在导管出后鼻孔后有不适感,另有6例插管后轻微呛咳,但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颌面外伤患者多伴颌面部严重挫裂伤及多发骨折,麻醉处理较为棘手。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清醒气管插管具有快速准确安全、成功率高、损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且可通过纤支镜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血液及给氧,在有条件的单位不失为处理此类气道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徐贯杰  秦寿泽 《河北医药》2006,28(8):676-677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在颌面部外伤手术经鼻盲探清醒气管插管中的镇痛、镇静效果以及对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22例颌面部外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 咪达唑仑组(S组,n=11)和芬太尼 咪达唑仑组(F组,n=11).所有患者均以1%丁卡因表面麻醉后经鼻清醒气管内插管.于用药前(T0)、用药后5min(T1)和气管插管后即刻(T2),记录呼吸和循环功能参数、疼痛VAS评分、镇静Ramsay评分等.结果 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经鼻气管内插管.S组镇痛(VAS:0.4±0.3)和镇静(Ramsay:3.9±1.3)程度均优于F组(1.0±1.0和2.4±1.0)(P<0.01).和T0比较,2组患者T1时RR、MV、SpO2、HR和RPP均显著下降(P<0.01),F组T2时SBP和RPP高于T0且同时也高于S组(P<0.01).结论 舒芬太尼用于颌面部外伤手术经鼻清醒气管插管时镇痛、镇静满意,效果优于芬太尼.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和咪达唑仑复合用药对呼吸和循环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Glide Scope视频喉镜在全麻气管插管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60例择期手术准备行全麻气管插管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G组和P组,每组30例,术前处理和麻醉诱导相同。G组采用Glide Scope视频喉镜进行气管插管,P组采用普通直接喉镜进行气管插管。观察两组患者声门显露程度、插管次数、插管时间及手术前(T1)、诱导后(T2)、插管后1min(T3)、3 min(T4)、5 min(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插管操作引起的相关并发症。结果声门显露:G组30例均为1级。P组1级17例,2级7例,3级6例,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插管时间:G组为(30±13)s,P组为(26±19)s,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两组无差异,但在T3时P组HR上升与术前(T1)相差异有显著性(P0.05)。插管引起的相关并发症两组无差异。结论应用Glide Scope视频喉镜气管插管操作简单便捷,声门显露容易清晰,对咽喉部的刺激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联合引导插管法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涤非  张健 《安徽医药》2005,9(1):32-33
目的研究联合引导插管法在临床困难的气管插管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9例困难的气管插管患者,在清醒或全麻状态下应用联合引导插管法进行气管插管,观察其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9例实施联合引导插管均获成功,插管期间生命体征平稳,术后随访无插管并发症.结论联合引导插管法是解决困难气道危急状态的一种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种气管插管辅助装置在心肺复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常规应用喉镜不能看到声门的15个心肺复苏病例,应用该装置辅助气管插管,记录气管插管成功率及所需时间,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5例患者在1分钟内全都插管成功,无重大并发症。结论该种气管插管辅助装置能安全、快速、有效地提高气管插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李雷 《安徽医药》2013,(12):2129-2131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对老年患者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行腹部外科手术老年患者80例,每组20例,将其分成N组(0.9%NS)、L组(Dex 0.25 μg·kg-1)、M 组(Dex 0.5 μg·kg-1)、H组(Dex 1.0 μg·kg-1).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0.9%NS或用0.9%NS稀释成4 mg·L-1的Dex,各组均输注15 min.记录入室后基础值(T0)、全麻诱导前(T1)、插管前(T2)、插管后即刻(T3),插管后3 min(T4)各时点的HR、MAP、ECG变化.结果 T1,与N组相比较,三组输注Dex后L、M和H组患者HR 、MAP均下降(P〈0.05).T2,L组、M组、H组患者的HR、MAP均降低(与N组比较,P〈0.05).T2,H组4例窦性心动过缓,5例低血压;M组出现2例窦性心动过缓.T3,三组患者HR、MAP有不同程度上升;N组HR、MAP与M、L组相比,明显上升(P〈0.05).T4,H组HR、MAP与 N组比较降低(P〈0.05),H组出现4例窦性心动过缓.结论 老年患者术前输注0.5 μg·kg-1右美托咪定15 min可减少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变化,可能更适合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6.
阳明  徐开燕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6):2405-2406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在颌面外伤中的应用,评估其图像质量.方法:对21例受检者在行常规剂量(160 mAs)螺旋CT扫描后,在骨折区行低剂量(30 mAs)螺旋CT扫描;由2名医师盲法评价图像质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低剂量螺旋CT骨窗图像质量与常规剂量螺旋CT图像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可以满足诊断需要.结论: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颌面外伤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可以保证图像质量并有效地保护病人.  相似文献   

17.
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气管插管抢救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莉延  彭勃  郭兰萍  梁标 《中国医药》2006,1(3):145-146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气管插管在抢救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气管内插管技术。结果42例呼吸衰竭患者均一次插管成功。插管时间2~5min,平均3.7min。结论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气管内插管技术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建立人工气道的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颌面部骨折的治疗方法及评价治疗后口腔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颌面部骨折患者36例,通过手术和保守方法治疗,评价治疗后口腔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愈合成功率为97.22%,住院平均时间为17.2d。手术患者延迟治愈率为9.09%,保守治疗延迟治愈率为50.00%,P〈0.001,两组患者延迟治愈率有差异,保守组高于手术治疗组。治疗1个月后进行口腔功能评价,①开口度:正常19例,Ⅰ度2例,Ⅱ度4例,Ⅲ度11例。②咬颌关系:良好29例,不良7例。③颞颌关节:良好31例,不良5例。结论:注意影响口腔颌面部骨折治疗因素,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固定时间和材料等,能够使口腔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逆行气管插管在高位颈髓损伤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7月本科收治的42例高位颈髓损伤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2例),对照组行经鼻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治疗组行逆行气管插管,观察两组患者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插管时出血率、插管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插管后气胸发生率、插管后脱离呼吸机成功率及成功脱机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结果对照组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为95.0%,治疗组为9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2);对照组插管时间为(5.13±1.84)min,治疗组为(3.97±1.0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3,P=0.016);对照组插管时出血率为10.0%,治疗组为1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7);对照组插管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5.0%,治疗组为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7);对照组插管后气胸发生率为5.0%,治疗组未发生气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6);对照组插管后脱离呼吸机成功率为80.0%,治疗组为8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4);对照组成功脱机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为(103.9±34.5)h,治疗组为(100.0±37.9)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7,P=0.765)。结论逆行气管插管在高位颈髓损伤并呼吸衰竭患者中插管成功率高,插管时间上有一定优势,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ICU病房采用经鼻气管插管法治疗呼吸衰竭危重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3月~2011年5月对128例呼吸衰竭危重患者采取经鼻气管插管法抢救后进行结论分析。结果 120例危重患者采用此法后病情好转,仅有4例实施气管切开术,死亡4例。结论经鼻气管插管简捷安全、用时较短、成功率高、患者耐受性好、并发症较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