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肝外胆道梗阻的影像学检查及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肝外梗阻性黄疸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1.1病因主要有肝外胆管胆石症、胆管炎、肿瘤浸润、胆道蛔虫、手术后胆管狭窄以及胆管外的壶腹癌、胰头癌、肝癌、肝门或胆管周围淋巴结转移、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引起的胆管压迫。其中最常见的是肿瘤、结石和炎症。  相似文献   

2.
胆管炎大多数由结石、蛔虫及良性狭窄所引起,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由恶性肿瘤引起的胆管炎确诊率逐渐提高。我院于1990~1996年共收治胆管及壶腹周围恶性肿瘤32例,临床呈典型胆管炎者11例,占29%;其中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8例,占同期14%,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1例中,男7例,女4例;年龄31~68岁,平均48.5岁。1.2 病理、病变部位 乳头部肿瘤4例,胆管癌2例,肝门部转移性癌1例,胰头癌4例。表现为AOSC8例中,胆管及乳头部癌4例,胰头癌3例,肝门部转移性癌1例。病变性质、腺癌6例,未分化癌1例,转移性癌1例,伴有胆…  相似文献   

3.
<正> 肝外梗阻性黄疸常需外科手术治疗,故又称外科黄疸。它一般可分为肝门部、胆总管中段、胆总管下段和壶腹部的梗阻。一、外科黄疸的病因梗阻性黄疸根据梗阻部位分为肝外梗阻和肝内梗阻两大类。 (一)肝外梗阻 1.胆管内:造成胆管内梗阻的最常见原因是胆管结石,可以为原发性的,亦可同时合并肝胆管结石或胆囊结石;其次是胆道蛔虫症。 2.胆管壁:急性重症胆管炎可由于胆管粘膜广泛炎性水肿而成造急性梗阻性黄疸;亦可由于肿瘤生长如胆管癌、壶腹部癌(包括乏特氏壶腹癌和乳头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胆管水成像(MRCP)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胆道梗阻性疾患诊断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110例经病理证实的良恶性胆道梗阻病例的MRCP及DWI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胆道结石65例;肝门部胆管良性狭窄11例,壶腹部癌及胰头癌21例;肝门部癌13例。结果:110例胆道梗阻性病例中,经MRCP检查对胆道梗阻性扩张均显示明确,梗阻部位均能准确定位;其中胆道结石于MRCP原图及三维重建图显示清晰,均表现为低信号影,在DWI中呈低信号;胆道肿瘤性病变在MRCP中梗阻征象及梗阻部位显示清晰;胆道肿瘤性病变在DWI中呈高信号,显示清晰;胆管炎性狭窄在MRCP中梗阻征象及部位显示明确,在DWI中呈等信号。结论:在进行MRCP检查的同时,辅以DWI检查有助于提高胆道梗阻性疾患诊断的准确性。应用MRCP结合DWI应成为诊断胆道梗阻性疾患的推荐方法。  相似文献   

5.
孙青 《中国厂矿医学》2011,24(10):935-936
目的探讨CT诊断在梗阻性黄疸中的诊断价值,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30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梗阻性黄疸病例的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梗阻性黄疸中,均有不同程度肝内外胆管扩张。良性梗阻13例:胆管炎2例,胆道结石11例;恶性梗阻17例:肝门部胆管癌4例,胆囊癌局部浸润2例,胆囊癌术后局部复发1例,肝门部淋巴结转移2例,胆总管癌4例,胰头癌3例,壶腹癌1例。结论 CT对梗阻性黄疸定位、定性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6.
1981~1991年间普通外科住院病人肝胆胰疾病所致的黄疸发生率为胆管癌100%,硬化性胆管炎100%胆总管下端良性狭窄87.5%。胆管结石84.2%.壶腹周围围癌70.7%,先天性胆管扩张症58.3%,肝癌侵及肝门区50.0%和胆囊疾病12.7%。256例梗阻性黄疸中胆石病最多见,占57.8%,其次是恶性肿瘤,占30.1%,良性疾病仅占12.1%。影像检查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诊断正确率可达88%以上。因此遇到黄疸患者时,应及早采用B型超声扫描,CT等无损伤性检查手段,对一些病人可补作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术和内窥镜逆行胆管胰管造影术以排除肝细胞黄疸。  相似文献   

7.
57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病历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1996年2月~2005年12月收治的57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男289例,女283例。年龄26~84岁,平均年龄63.4岁。肝内外胆管结石169例,胆管炎性狭窄59例,胆道肿瘤77例,壶腹部癌及胰头部肿瘤224例,其他43例。发现黄疸距离手术时间平均为5~24d。  相似文献   

8.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术前减黄与Ⅱ期手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何晓东  康维明 《中国医刊》2002,37(12):14-16
恶性梗阻性黄疸系指由恶性肿瘤直接浸润或压迫肝外胆道所致的胆汁排出阻碍 ,根据其阻塞部位一般可分为低位胆道梗阻及高位胆道梗阻。低位胆道梗阻指壶腹周围恶性肿瘤所致的梗阻 ,通常包括胰头癌、胆总管下端癌及壶腹癌等 ,其经典手术治疗方法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高位胆道梗阻主要指高位胆管癌 ,即肝门部胆管癌所致的胆道梗阻 ,通常手术方法为胆管癌切除 (肝脏部分切除 )及胆管空肠吻合术 (肝肠吻合术 )。源于胆总管中段的胆管癌 ,早期可行胆总管局部切除、直接吻合 ,晚期则可根据其浸润部位 ,采取高位或低位胆道梗阻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法。恶…  相似文献   

9.
内镜下胆管引流术对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下胆管引流术对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价值。方法82例急性胆管炎患者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5例胆管癌、7例胰头癌、、7例壶腹癌、2例原发性肝癌伴肝门淋巴结转移行内镜下塑料支架(ERBD)或金属支架内引流(EBMSD)。结果ENBD患者1周内血清胆红素明显下降(P<O.05),75例患者均经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PT)成功取出胆总管结石;21例胆道恶性梗阻患者13例成功行ERBD术,5例行EBMSD治疗,术后胆红素明显下降(P<O.01),2例胰头癌、1例壶腹癌患者转外科成功切除肿瘤。结论内镜下胆管引流术对梗阻性黄疸具有非常重要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不能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减黄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能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若不及时行减黄手术,将死于因梗阻性黄疸导致的肝功能损害及胆管炎。若及时行胆道引流,可解除和预防胆道内压异常升高,有效地改善肝功能及控制胆管炎,对延长病人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的的作用。根据梗阻部位的不同,一般将减黄手术分为两大类,一类用于胆囊管汇入胆总管水平以下的梗阻,由壶腹癌、胰头癌、下部胆管癌等造成;另一类用于胆囊管汇入胆总管水平以上的梗阻,由肝门部胆管癌、胆囊癌、消化道肿瘤的肝门部淋巴结转移等造成。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24例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引流,对黄疸病人效果显著。内引流使大部分胆汁通过多侧孔引流导管顺行进入十二指肠,避免外引流丢失大量胆酸、纳和水分,有利病人恢复。内引流可对胆道晚期肿瘤患者行姑息性治疗;对高度危险的深度黄疸病人作术前准备;并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病人行有效的胆道减压和引流作用。并对内引流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结果和并发症作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胆道结石手术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道结石是外科常见病.自Langenbuch于1882年开展胆囊切除术以来,已有百余年历史.虽然诊断技术、治疗方法日益改进,但手术死亡率仍较高,尤其是肝内胆管结石.本文回顾了本院从1956年至985年来.收治的胆道结石手术及死亡病例,重点分析其死亡原因,以便采取措施,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并提高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ObstructedSuppurateCholangitis,AOSC)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9年收治的76例老年AOSC,对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与转归作一总结。结果:老年人的AOSC存在其不同于中青年组的特点,中毒性休克表现几率高(60.4%)。76例患者均在超声检查中有阳性发现,其中69例患者伴有至少一种全身性基础疾病。非手术治疗8例(死亡3例),手术治疗68例(急诊手术20例,择期手术48例),48例非急诊手术中行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PTCD)32例,鼻胆管引流16例。结论:老年急性胆道感染进展快,在诊断上应首选辅助B超检查,减少AOSC延误诊治。治疗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伴随基础病的治疗,应积极行以手术为主的解除梗阻的治疗。术前行PTCD或鼻胆管引流,可明显改善手术前全身状态,甚至使急诊手术变为择期手术。  相似文献   

14.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感染严重,病死率高,及时采取正确措施十分必要,本文讨论了发病原因及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15.
对5例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使用了经腹小切口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全部患者均于24小时内病情缓解,4—9天内体温正常。3例患者经导管造影,获胆道系统较精确的诊断。本法在直视下操作,避免了胆汁渗漏和出血,适用于病情危笃或胆总管探查有困难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 is a method of visualizing the biliary tree by the injection of radio-opaque medium through the abdominal wall and liver into an intrahepatic bile duct. The procedure is indicated in the immediate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f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jaundice of unknown etiology and is usually diagnostic in these cases. It may also be of value in avoiding operation in poor-risk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jaundice. Biliary leak resulting in chemical peritonitis is a complication in about 5% of these procedures. Intraperitoneal hemorrhage is a complication in less than 1%. Death results from the procedure in less than 0.5% of case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 during surgical operation is of value in demonstrating obstructive lesions of the bile ducts. However, preoperative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 is preferred, since it makes possible adequate preparation for technically difficult repairs and resections.  相似文献   

17.
不同程度胆道感染的压力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64例不同程度胆道感染的病例进行了胆道压力测定及肝组织扫描电镜观察。其中重症急性胆管炎24例,急性胆管炎20例,前组胆总管压力明显高于后组,两组病例肝脏病理变化亦有显著的差异。急性胆囊炎10例,细菌培养仅2例阳性,可见梗阻是其最主要的病因。同时测定10例胆囊壁无炎症改变的胆囊压,证明正常状态人胆道各部位之间亦是有压力梯度的。  相似文献   

18.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内镜治疗体会(附4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结石性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进行急诊内镜治疗,包括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鼻胆管引流(ENBD),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及取石术。结果:AOSC内镜引流治疗有效率100%,取石成功率为85.4%(41/48),余7例经内镜引流后择期手术。与内镜操作有关的并发症2例(4.17%),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应首选急诊内镜胆道引流或、和加上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现代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伴多器官衰竭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5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伴多器官衰竭的患者采取以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经鼻胆管冲洗及灌注抗生素为主的非手术综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B超下胆总管内径变化,并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5例患者除2例需转外科急诊手术治疗外,其余23例内镜下胰胆管造影、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成功,胆汁引流通畅,多器官衰竭得以纠正,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伴多器官衰竭治愈率为92.0%。结论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伴多器官衰竭患者采取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静脉应用和经鼻胆管冲洗及灌注抗生素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伴多器官衰竭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5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伴多器官衰竭的患者采取以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经鼻胆管冲洗及灌注抗生素为主的非手术综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B超下胆总管内径变化,并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5例患者除2例需转外科急诊手术治疗外,其余23例内镜下胰胆管造影、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成功,胆汁引流通畅,多器官衰竭得以纠正,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伴多器官衰竭治愈率为92.0%。结论 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伴多器官衰竭患者采取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静脉应用和经鼻胆管冲洗及灌注抗生索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