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野葡萄根与其混淆品华东葡萄根的比较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地调查研究基础上,对杭州地区使用的野葡萄根,即葡萄科蛇葡萄属蛇葡萄Ampelopsis sinica(Miq.)W.T.Wang及混淆品同科葡萄属华东葡萄Vitis pseudoreiculata W.T.Wang的根进行了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的比较鉴别,为二者的使用提供了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2.
宋波  解树彬  宋文耆 《中药材》2005,28(6):455-457
本文对蛇葡萄Ampelopsis brevipedunculata的根、茎与叶组织的显微特征以及根、茎的性状进行了鉴别研究.  相似文献   

3.
蛇葡萄根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毅  陈科力  詹亚华 《中药材》2003,26(8):556-557
蛇葡萄根在湖北麻城地区长期以来用于治疗慢性骨髓炎 ,有着确切且显著的疗效〔1〕。经调查 ,该地区所用的蛇葡萄根实际为葡萄科蛇葡萄属Am pelopsis蛇葡萄、光叶蛇葡萄、三裂叶蛇葡萄和异叶蛇葡萄四种植物的根〔2〕。我们已对其形态组织进行了鉴定〔3〕,并从蛇葡萄的根中分离得到羽扇豆醇等几种成分〔4〕。为了深入研究和开发蛇葡萄根药源 ,本文以薄层色谱法对其来源植物所含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的定性分析。1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药1 1 实验材料 蛇葡萄Ampelopsissinica (Miq )W T Wang、光叶蛇葡萄A sinicavar hancei(Planch)W T…  相似文献   

4.
牯岭蛇葡萄根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毅  陈科力  詹亚华 《中草药》2001,32(2):162-163
目的:为牯岭葡萄Ampelopsis brevipedunculata (Maxim.)Trautv.var.kulingensis Rehd.根的开发利用提供鉴定依据。方法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薄层色谱分析。结果详细描述了牯岭蛇葡萄根根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特性,经薄层色谱分析发现该药材含有羽扇豆醇等4种成分。结论所发现的这些特征可作为鉴别牯岭葡萄根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三种蛇葡萄根抗D—GalN致急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陈科力  张秀明 《中药材》1999,22(7):353-354
本实验用蛇葡萄属三种植物蛇葡萄、异叶蛇葡萄、三裂叶蛇葡萄的根对D-氨基半乳糖(D-GalN)所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进行治疗,并用联苯双酯作为阳性对照组进行比较,发现这三种植物的根都有一定程度促进肝细胞修复的作用。其中蛇葡萄根在一定剂量下具有显著的降酶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6.
野葡萄根原植物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陈科力  陈远彬 《中药材》1996,19(4):176-177
调查采集了湖北省麻城地区治疗慢性骨髓炎的野葡萄根原植物,鉴定出是蛇葡萄Ampelop-sis sinca以及光叶蛇葡萄、异叶蛇葡萄和三裂叶蛇葡萄等四种植物的根。  相似文献   

7.
对蛇葡萄属4种植物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薄层色谱比较,发现它们的部分化学成分较为相似,而且均含有羽扇豆醇、β-谷甾醇、胡萝卜甙和儿茶素等。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它们的主要活性成分儿茶素的含量,其中异叶蛇葡萄根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叶蛇葡萄中蛇葡萄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色谱条件:Angilent TC-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5∶85,V/V),检测波长为290 nm.结果 蛇葡萄素的回归方程为Y=24 061X+40.07(r=0.999 9,n=6),线性范围为0.101~1.101 μg;平均回收率为99.65%,RSD为1.49%.结论 该方法简单、结果可靠,为大叶蛇葡萄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显齿蛇葡萄叶总黄酮对苯并芘染毒小鼠血清和肝脏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用显齿蛇葡萄叶总黄酮给小鼠灌服2周后,一次性灌胃苯并芘染毒,取血和肝脏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r-谷氨酰转肽酶(r-G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齿蛇葡萄叶总黄酮能明显提高小鼠血清和肝脏中SOD、GSH-PX、CAT的活性,降低r-GT 活性及MDA 含量.结论:显齿蛇葡萄叶总黄酮具有抗氧化作用,可能是显齿蛇葡萄叶总黄酮的抗致癌物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大叶蛇葡萄总黄酮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 用70%乙醇回流提取制备大叶蛇葡萄总黄酮提取物,采用RP-HPLC分析.色谱柱为Angilent TC-C18(4.6 mm × 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5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 μl.结果 测定了11批大叶蛇葡萄总黄酮提取物的指纹图谱,标定了10个共有指纹峰,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指纹图谱技术要求.结论 建立的大叶蛇葡萄总黄酮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为大叶蛇葡萄总黄酮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蛇葡萄和异叶葡萄是湖北地区应用的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用植物,它们的抗氧化活性用酶的和非酶的体外抗氧化测定方法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两种植物的提取物具有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和脂质氧化酶的活性;用Trolox等价抗氧化能力(TEAC)方法测定,显示两种提取物是ABTS· 自由基离子的清除剂,与葡萄种子提取物相比较,显示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蛇葡萄根软膏抗炎、镇痛的药效学。方法:抗炎实验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镇痛实验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结果:蛇葡萄根软膏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赋形剂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与阿昔洛韦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热板法镇痛与赋形剂组相比,镇痛效果显著(P<0.01),对于醋酸所致的扭体反应次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蛇葡萄根软膏有一定的镇痛、抗炎作用,具有深入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异叶蛇葡萄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琼光  谭文界  陈科力 《中药材》2003,26(9):636-637
从异叶蛇葡萄根中分离出6个单体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羽扇豆醇、β-谷甾醇、β-胡萝卜苷、没食子酸乙酯、没食子酸、( )儿茶素,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电子鼻技术和化学成分分析对不同生长年限黄芪样品进行准确、快速鉴别分析。方法:建立电子鼻对2年、7年和10年以上生长年限黄芪样品的响应特点分类模型,应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判别因子分析(DFA)对不同生长年限的黄芪进行分类。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不同生长年限黄芪样品间化学成分和品质的差异性。结果:2年、7年和10年以上生长年限黄芪样品组内电子鼻检测结果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因子分析均可分为一类。相同生长年限黄芪化学成分含量相似,不同生长年限黄芪化学成分含量差异明显。结论: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揭示黄芪生长年限的鉴别对于黄芪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电子鼻技术能够实现对不同生长年限黄芪样品快速、灵敏、无损地鉴别,在中药材的质量控制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extracts from five anti-viral medicinal plant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five medicinal plants (Ampelopsis sinica, Ampelopsis humiliforlia var. heterophylla, Potentilla freyniana, Selaginella labordei and Chrysanthemum multiflorum), used in the Hubei province of China, have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both enzymatic and non-enzymatic in vitro antioxidant assays. Extracts from all five of the plants inhibited xanthine oxidase and lipoxygenase activities, and were scavengers of the ABTS*+ radical cation using the Trolox equivalent antioxidant capacity assay (TEAC). Extracts from Potentilla freyniana and Selaginella labordei down-regulated cyclooxygenase-2 gene expression, measured by real-time RT-PCR, in human colon adenocarcinoma CaCo-2 cells.  相似文献   

16.
显齿蛇葡萄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王岩  周莉玲  李锐  王婴 《中药材》2002,25(4):254-256
目的:研究显齿蛇葡萄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法和光谱分析法分离和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蛇葡萄素(Ⅰ),杨梅素(Ⅱ);杨梅甙(Ⅲ),没食子酸(Ⅳ),β-谷甾醇(Ⅴ),豆甾醇(Ⅵ),二氢槲皮素(Ⅶ)。结论:化合物Ⅳ、Ⅴ、Ⅵ、Ⅶ现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化合物Ⅶ为首次从蛇葡萄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7.
扬子铁线莲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凤  贺庆  肖培根  程翼宇 《中国药学杂志》2008,43(18):1377-1381
 目的研究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扬子铁线莲[Clematis puberula Hook.f.& Thoms.var.ganpiniana(Lévl.& Van.)W.T.Wang]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硅胶、反相制备型高效液相、Sehadex LH-20等色谱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7个三萜皂苷和1个木脂素,分别为HN saponin H(Ⅰ),huzhangoside B(Ⅱ),hederacholichiside F(Ⅲ),clematichinenoside B(Ⅳ),huzhangoside D(Ⅴ),clematichinenoside C(Ⅵ),prosapogenin CP11(Ⅶ),clemastanin B(Ⅷ)。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hederacholichiside F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prosapogenin CP首次作为原型皂苷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黄芪的真伪鉴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黄芪正品、伪品的性状鉴别及显微鉴别。黄芪作为常用中药,其药材为植物蒙古黄芪及膜夹黄芪的根。伪品黄芪在市场流通比较多,常见到的有:锦鸡儿、大野碗豆、棉花根、白香草、木樨、蓝花辣豆、圆叶锦葵、刺果甘草、紫苜蓿及苦马豆等。正品黄芪,性状鉴别要掌握性味,其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断面纤维性,黄色。粉末有石细胞,无草酸钙结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