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优化咽乐含片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提取物重量,绿原酸,甘草酸含量为观察指标,结果:确立了采用第一次加10倍量水,第二,三次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的工艺.结论:本工艺合理可行,有利于生产.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黄连解毒汤水煎煮提取的工艺条件,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分别测定盐酸小檗碱、黄芩甙、栀子甙的含量,确定黄连解毒汤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水煎煮提取二次,第一次15倍水,浸泡30分钟,煎煮1.25小时,第二次12倍水,煎煮1小时。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研究化痰平喘膏的水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提取次数、煎煮时间、加水量为考察因素,以干膏率为考察指标,优选提取工艺。结果化痰平喘膏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煎煮前浸泡1小时,煎煮提取3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5小时,第一次加7倍量的水,第二、三次每次加6倍量水。结论根据原处方中药饮片所含成分性质,通过对化痰平喘膏生产工艺几个关键点的研究,确定了化痰平喘膏的生产工艺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产品得率稳定,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复方苦蛇黄洗剂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苦参碱为指标,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以饮片投料,加水煎煮2次,第1次加12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2次加10倍量水,煎煮1.5小时为最佳工艺。结论:该工艺稳定、可靠,可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赵峥  李林 《陕西中医》2012,(10):1404-1405
目的:优选中药赤丹胶囊的水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芍药苷和出膏率为指标,以煎煮时间、加水量和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筛选最佳的水提取工艺。结果:最佳的提取工艺为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12倍量,煎煮1.5h,第二、三次分别加10倍量水,各煎煮1h,所得芍药苷和出膏率均较高。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合理,操作可行,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金水保肝灵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以芍药苷的含量和总固物为指标,考察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浸泡时间和料液比的影响,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金水保肝灵颗粒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提取2次,第一次加12倍量水,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水10倍量,煎煮1.0小时。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方法可行、工艺稳定、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出丙肝复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考察加水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3个因素.每个因素确定3个水平,以浸膏得率为指标.结果:煎煮次数为重要因素.结论:最佳水提工艺条件为每次加6倍量水,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3J时,第二次煎煮1小时.  相似文献   

8.
正交实验法优选妇宁舒颗粒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卫锋  葛莉  李芳  李凡 《陕西中医》2012,33(4):484-486
目的:优选中药妇宁舒颗粒的水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栀子苷为指标,再辅助以干膏量,以煎煮时间、加水量和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筛选最佳的水提取工艺。结果:最佳的提取工艺为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加10倍量,煎煮1.5h,第二、三次分别加8倍量水,各煎煮1h,所得栀子苷和干膏量均较高。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合理,操作可行,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补阳还五胶囊(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的水提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以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作为考察因素,以黄芪甲苷的含量、浸膏得率2个指标为考察指标。结果:最佳水提工艺是第一次加10倍量水先浸泡1小时,再煎煮2小时,第二、三次各加入8倍量的水,各煎煮1.5小时为宜。结论:优选的补阳还五胶囊水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银桔颗粒制备工艺,优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桔梗总皂苷为检测指标,用正交试验4种因素对其水煎煮工艺的影响。结果银桔颗粒水提最佳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的水,不需浸泡,煎煮3次,每次煎煮2小时。结论提取工艺合理,为银桔颗粒的制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确定艾皮提蒙合剂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原提取工艺的基础上,以总黄酮、多糖及浸出物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处方组分兔丝草等4味药材及牛舌草等20味药材的水提取工艺。结果:处方中菟丝草、番泻叶、药西瓜及刺糖等4味药材的提取工艺为:加16倍水,在50℃温度下,浸泡30 min;牛舌草等20味药材的提取工艺为:第一次加16倍量水,浸泡24h,煎煮0.5h,第二、三次,各加16倍量水,每次煎煮0.5h。结论:上述实验结果可为复方艾皮提蒙合剂提取工艺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抗感解毒颗粒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抗感解毒颗粒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挥发油得率为评价指标,筛选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以浸膏收率、葛根素含量综合评价指标优选水提取工艺.结果:金银花等药味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5h;葛根等药味最佳提取工艺为第1次加8倍量水煎煮1h,第2次加8倍量水煎煮45 min,第3次加6倍量水煎煮45 min.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选前列舒康片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浸膏得率、盐酸小檗碱和京尼平苷酸为评价指标,将溶剂倍数、溶剂种类、提取时间、浸泡时间等作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前列舒康片的提取工艺。结果:优选出前列舒康片中黄柏醇提工艺为黄柏粗粉加乙醇回流提取2次,第1次加7倍量60%乙醇提取1. 5h,第2次加6倍量60%醇提取1h;车前子等药材水提工艺为加水煎煮2次,1次加8倍量水,浸泡1h,煎煮2h;第2次加6倍量水,煎煮1. 5h。结论: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的前列舒康片提取工艺合理可行、重复性良好,可为前列舒康片的工艺研究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生地水提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表,经752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正交样品中生地多糖含量及浸出物含量,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的不同水平对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经过方差分析,得出最佳水提工艺条件为:每次加10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结论优选生地水提工艺简便易行,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清热祛湿洗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筛选法和正交设计法,进行提取工艺优选研究。结果:挥发油提取最优工艺条件为药材加8倍水,浸泡半小时,蒸馏5小时;水提取最优工艺条件为药材煎煮2次,每次加10倍水,煎煮2小时。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简单、稳定、可行,为下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太极升降口服液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大黄酚和大黄素含量为指标,选用L9(34)正交实验表,对太极升降口服液提取条件进行优选。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按处方比例称取粗碎药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1小时,第二次加水6倍量,煎煮1小时,滤过,滤液减压缩成稠膏。结论:最佳工艺适合于太极升降口服液的提取。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汉桃叶胶囊最佳生产工艺。方法:用正交试验法和小试,优选出最佳干浸膏制备工艺,用吸湿性试验和小试,确定制剂成型工艺。结果:浸膏制备为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制剂制成装0号胶囊,粒重0.48g,浸膏粉:淀粉:磷酸氢钙3∶1.2∶0.6,休止角31~33,崩解度10分钟左右。结论:工艺合理,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乳核内消液(RHNXY)的提取工艺并进行质量检查,以优化其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对乳核内消液处方中四味药材的挥发油提取工艺、药渣及药液与浙贝母等八味药材的水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为指导生产提供依据。结果:(1)挥发油提取以饮片加4倍量水,浸泡1h,提取4h为最佳工艺。(2)水提取以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至原药材的8倍量,第二次加原药材8倍量的水,每次煎煮1.5h,并以离心分离为最佳工艺。结论:乳核内消液的生产工艺优化研究能够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9.
复方心脑通颗粒提取工艺的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伯颐  陆兔林 《中药材》2005,28(8):714-716
目的:正交实验法优选复方心脑通颗粒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丹参酮ⅡA、川芎、砂仁挥发油,胆南星中生物碱的溶出量为指标分别进行挥发油提取、醇提、水提工艺优化选择,考察各因素的影响.结果:川芎、砂仁的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加10倍量水浸泡2 h后回流提取6小时;丹参醇提最佳工艺为每次加10倍量90%乙醇回流提取3次,1.5 h/次;水提确定最佳的工艺为A2B2C3,即药材加2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结论:上述实验结果为复方心脑通颗粒提取工艺的确定提供科学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交试验优选健胃消食口崩片提取工艺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优化健胃消食口崩片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以橙皮苷提取率、绿原酸提取率和干膏得率为指标,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健胃消食口崩片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煎煮2次,第1次加6倍量水煎煮2 h,第2次加5倍量水煎煮1 h。结论:最佳提取工艺合理、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