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1.少火生气,壮火食气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原文在论述“少火”、“壮火”之前,提出“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在此前提之下,又对药食的气味作丁进一步阴阳属性的划分,然后说:“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袁,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只要统观本段原文,就不难看出,所谓“壮火”,是指气味纯厚的药物,而气味温和  相似文献   

2.
正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櫄櫄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櫄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櫄櫄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櫄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櫄  相似文献   

3.
1气味阴阳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为气,阴为味。”“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素问·至真要大论》除重复上条原文外,补充曰:“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这些经文是中药气味阴阳理论的主要内容、划分药物阴阳属性的重要依据。具体地说,既然《内经》称“阳为气”,继而又称“辛甘发散为阳”与“淡味渗泄为阳”,显然,这里的所谓“气”,就是指为阳药的辛甘淡三味。同理,既然《内经》称“阴为味”,继而又称“酸苦涌泄为阴”与“咸味涌泄为阴”,自然,这里的所谓“味”,就是指为阴药的酸苦咸三味。我们还可以从《内经》行…  相似文献   

4.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相似文献   

5.
《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而对“酸苦涌泄为阴”,历代医家均释为酸主收,苦主泄。如王冰云:“酸收苦泄,故涌泄为阴,”又云:“涌,吐也。泄,利也。”他认为涌是吐,泄是泻。还有吴鹤皋、李念莪等也有类似的看法。全国统编教材《内经选读》的解释也是如此。而张隐庵则认为:“苦主泄下,而又炎上作苦。酸主收降,而又属春生之木味。皆能上涌而下泄,故酸苦涌泄为阴也”。而笔者则认为,酸苦是指药物的味,属阴;  相似文献   

6.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云:“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对此,历代医家及其著作解释甚多,但多倾向于:凡辛甘具有发散作用的属于阳;酸苦具有催吐、泻下作用的属于阴之解释。今据笔者之体会,略述己见如下:一、历代之见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所撰《黄帝内经素问》注释为:“非惟气味分正阴阳,然辛甘酸苦之中,复有阴阳之殊气尔。何者?辛散甘缓,故发散为阳;酸收苦泄,故涌泄为  相似文献   

7.
姚建平  马书娟 《光明中医》2010,25(1):100-101
药有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药味不同,作用亦不相同。不同药味配伍之后,又产生新的作用,称之为“气味和合”。中医理论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可概括为机体阴阳偏盛偏衰,利用药物的不同味可纠正机体阴阳之偏而祛疾疗病。早在《内经》中就有关于药物气味的论述,如“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以辛散之,以酸收之,以甘缓之”等。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蕴合丰富的体质学内容,由《伤寒论》自序观之,是书乃仲景据《内经》为旨,并平脉辨证而成。因此,我们认为《伤寒论》内涵的体质学思想应本源于《灵枢》中“阴阳二十五人”和“通天”两篇,其中“通天”篇对阴人质和阳人质的论述甚为详尽。仲号据此而发三阴、三阳之论。开辨证论治之先河。《伤寒论》第七条云:“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  相似文献   

9.
古医书好引“经”语。“经”通常指《内经》(或《素问》,或《灵枢》)。《医学启源·制方法》“《经》曰:‘味为阴,味厚为纯阴,味薄为阴中之阳……’”所引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但有时《难经》《伤寒论》等亦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营卫不和证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营卫理论源于《内经》,成熟于《伤寒论》,后世亦有众多论述,现代更有深入研究。为明确《伤寒论》营卫不和证的本质、主要表现及治法方药,本文试从4个方面作一探讨。1营卫具有阴阳属性营即营气,卫乃卫气。营气和卫气的生理特点在《内经》、《难经》中记述颇多,《灵枢·营卫生会》云:“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难经·二十三难》说:“血为营,气为卫。”由此可见,营卫的阴阳属性是营气属阴,卫气属阳。人体阴阳不可分隔,当相辅相成,协调平衡,营气和卫气亦如此,两者相互连接,相互联…  相似文献   

11.
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损其有余,补其不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谨察阴阳,以平为期”4个方面,总结《伤寒论》调和阴阳治则的运用。提出调整阴阳,并非单纯依据患者的寒热虚实之象补虚、泻实,而是透过表象判断阴阳失衡的根本原因,灵活地把握扶正祛邪、补虚泻实的尺度。  相似文献   

12.
<正> 升降浮沉是中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医临床处方用药的基本法则之一。升降浮沉与阴阳、四时、脏腑的关系升降浮沉与阴阳的关系阴阳学说是中医的理论核心,是指导中医临床各科的基本法则。升降浮沉学说是在此基础上的升华,是阴阳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而言之,升浮者为阳,降沉者为阴。天之阴阳有六气,地之阴阳有五行,药之阴阳有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见《素问·至真要大论》)。“气薄者为阳中  相似文献   

13.
湖北中医学院成肇智:凌耀星副教授在本刊今年第3期发表的《内经析疑四则》一文,是有助后学之作,但笔者感到还有探讨的必要。如,把《素问·阴阳大论》中的气味、形精、气化一律视为“互文”而笼统作释,似未尽经义。本段是通过描述药食气味进入人体后的变化过程,以阐明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阳为气,阴为味”,药食气味是一对阴阳。当药食进入人体后,其精微物质有形、精、气、化之变。其中形、精属阴,气属阳,但就形、精而言,则形静而守位,属阴;精动而不息,属阳。“化”乃指物质形态的转化活动,如“精化为气”便是。在上述前提下细味原文,则其义自显。所谓“味归形”、“形食味”是以阴从阴;“气  相似文献   

14.
<正>"少火生气"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原文旨在阐述气味的厚薄阴阳对人体的影响,即气味纯阳而厚者为壮火,气味温和而薄者为少火;壮火使元气衰弱,少火使元气盛壮;壮火销蚀元气,少火滋养元气;壮火耗散元气,少火滋生元气。  相似文献   

15.
麻黄附子细辛汤为《伤寒论》方,有助阳解表之功。笔者多年来据《内经》“清阳出上窍”、“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之旨,随证加味运用该方于鼻、齿、喉疾患,疗效显著,现举隅如下。  相似文献   

16.
历代注家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壮火”、“少火”的涵义素存分歧,或指人身之阳气,或谓药物之性能。本文通过对有关文献的考证与校勘,认为该篇“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句衍一“气”字,编次不伦,致使“壮火”、“少火”专指药性气味之“气”的原意隐而不显,其对气味学说的精辟概括亦因此而失彰。  相似文献   

17.
《内经·阴阳离合论篇》提出“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热论篇》又提出“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上连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以上提出了“太阳”经脉的根结、起止,以及它的功能和作用。《阴阳离合论篇》指出“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提示了人体经  相似文献   

18.
《内经》经络体系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志生 《中国针灸》2000,20(4):215-216
《内经》经络体系是在阴阳学说的指导下形成的 ,由经络血管体系和经络图式体系组成 ,是经络研究的基础。1 阴阳学说在经络理论形成上的指导作用1 1 阴阳学说与“体表十二分法”《素问·天元纪大论》说“阴阳之气 ,各有多少 ,故曰三阴三阳也。”《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言人之阴阳 ,则外为阳 ,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 ,则背为阳 ,腹为阴。”若用“ -”“ ”来表示阴阳 ,则在外在背者为太阳“ ” ,在外在前者为阳明“ ” ,在外在两阳之内者为少阳“ ” ;在内在前者为太阴“ ---” ,在内在后者为少阴“ --” ,在内在两阴之间者为…  相似文献   

19.
“气味学说”是《内经》针对药物的功能特点所总结的理论。仲景“勤求古训”,在他富有影响的经典著作《伤寒论》中,注重药物的气与味,并依据“气味学说”进行遣方用药。本文就《伤寒论》中的“气味学说”做一探讨,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20.
<正>《尚书·洪范》曰:"稼穑作甘"。甘乃是土之正味,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从土中而生,且含在口中的食物往往是甜的,因此,从"甘"的字往往与"甜"、"美味"有关。甘之本义为味美,我们从《内经》的角度对五味之甘进行论述。1甘为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首先对甘的阴阳属性进行划分,"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1]33甘味属阳,其为中央之味,能灌溉四旁,有向四周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