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秀兰  文兴东 《广西医学》2006,28(4):605-606
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制的健全与实施,根据卫生部颁发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对受血者输血前的标本进行HB-sAg、HCV、HIV、RPR、ALT检验.现将2004年、2005年我院1658例受血者输血前五项指标检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受血者输血前9项相关指标检测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渝霞  王志明  杨琳  赖娅  刘俐 《四川医学》2002,23(2):116-116
在临床急救和治疗中 ,输血是治疗某些疾病的重要手段 ,但由输血所引起的血源传播性疾病和医疗纠纷也时有发生 ,由于不能肯定或排除病人在输血前已感染乙肝、丙肝等 ,给责任归因带来困难。在 1999年1月至 2 0 0 0年 8月 ,笔者对我院临床需要输血的 2 0 4 7名患者做了ALT ,AST ,GGT ,抗 HIV ,RPR ,抗 HDV ,抗 HEV ,HBsAg等多项检测 ,以了解患者输血前是否已患病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标本来源 :2 0 4 7例本院住院受血者输血前的血清标本 (输血前均未进行相关检测 )。1 2 检测方法 :ALT ,AST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患者输血前的详细资料,以保证输血安全。方法用ELISA法和速率法检测,统计分析了2005~2007年我院1710例输血前患者五项传染性指标的检测结果。结果总异常率为22.68%,HBsAg感染率为5.61%,抗-HCV阳性率为0.58%,抗-TP阳性率为0.53%,ALT异常率为15.97%,抗-HIV全阴性。丙肝抗体阳性多见于内科系统慢性疾病患者,梅毒抗体阳性多见于无临床症状的老年患者,ALT异常多见于外科系统创伤患者,艾滋病抗体检测虽然阴性,但艾滋病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工作中应严格把关。结论对患者输血前进行五项传染性指标检测,无论对患者,医务人员还是控制院内感染,预防和减少医患纠纷都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受血者在输血前接受输血相关传染病检查的意义。方法:对1 302例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谷丙转氨酶(AL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试验(TP-PA)检测。结果:HBsAg阳性、抗-HCV阳性和两者均阳性的百分率分别为14.6%、2.6%和0.5%,其中52例HBsAg阳性者没有输血史,在输血前检查中首次检出阳性;34例抗-HCV阳性者均有输血史,在肾透析患者中,抗-HCV阳性率达10%。ALT>40 U/L者367例,除并发HBsAg和(或)抗-HCV阳性外,单独ALT升高者137例。抗-HIV阳性者1例,未检出TP-PA阳性者。结论:对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输血相关5项传染指标检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按卫生行政部门要求,我院对受血者进行了输血前HAV(甲肝)、HBV(乙肝)、HCV(丙肝)、HDV(丁肝)、HEV(戊肝)、HIV(艾滋病)、TRUST(梅毒)7项检测。现将我院受检的4 807例受血者输血前7项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输血或使用血制品在拯救生命的同时也可传播疾病,为了减少由输血而造成的医疗纠纷,使一些无临床症状的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保护相邻患者及相应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按卫生行政部门要求,我院对受血者进行了输血前HAV(甲肝)、HBV(乙肝)、HCV(丙肝)、HDV(丁肝)、HEV(戊肝)、HIV(艾滋病),TRUST(梅毒)7项检测。笔者对本院受检的4807例受血者输血前7项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输血是临床不可替代的辅助治疗措施。因输血引起肝炎、梅毒甚至艾滋病的医疗纠纷时有报道。我院自2002年6月起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现将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笔者对我市1999年6月至2000年4月住院输血的病人(受血者)1784人进行了输血前HBsAg、抗-HCV、抗-HIV、RPR、ALT五项检测,并将同期在血站献血的有偿、无偿献血者5273人也进行了同样的五项检测,检测方法和试剂均相同。其结果表明:受血者和献血者之间五项检测指标有差异。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按卫生行政部门要求,我院对受血者进行了输血前HAV(甲肝)、HBV(乙肝)、HCV(丙肝)、HDV(丁肝)、HEV(戊肝)、HIV(艾滋病)、TRUST(梅毒)7项检测。现将我院受检的4 807例受血者输血前7项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5334例受血者输血前血液传染性疾病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受血者输血前经血液传播性疾病感染检测的意义。方法:对5334例受血者输血前用微粒酶免疫法检测抗HIV和抗HCV,采用双夹心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梅毒抗体。结果:输血前受血者抗HIV阳性率0.26%,抗HCV阳性率1.18%,梅毒抗体阳性率0.41%。结论:受血者输血前作血液传染性疾病检测,能对受血者的健康状况作出判断,减少和杜绝医原性感染,防止医患纠纷,是一项对医患双方有自身保护作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周玉洁 《中外医疗》2013,(30):40-41
目的探讨分析去白细胞输血及常规输血患者在大剂量输血应用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自2010年1月-2012年5月入院需要大剂量的输血的患者132例;分成两组,观察组68例采用去白细胞输血,对照组64例选用常规输血。观察比较两组输血患者输血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相比,去白细胞输血的患者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常规输血的不良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白细胞输血能有效的降低大剂量输血而引起的不良反应,能使患者的脏器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研究探讨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在输血科管理和日常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方法通过输血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规则来规范输血工作,同时根据工作需求来优化软件操作。结果通过信息系统控制和规范管理工作流程,输血科的管理工作不仅按规定的质量标准运行,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绝对避免了错写血型、字迹误差和发放错误造成的医疗纠纷。做到了成分输血、节约用血、合理用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围手术期自体血回输与异体输血对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脊柱后路钉棒复位内固定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术中自体血液回输患者30例,异体输血患者30例,两组均于全麻前、术后1 d、术后7 d,采集外周静脉血5 ml,离心后取血清2 ml,于低温冰柜保存待检。结果:术后1 d,两组均降低,但异体输血组下降更明显,有统计学差异,术后7 d,两组均回升,但两组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自体血回输比异体输血对免疫球蛋白的影响较小,对于适应证病人提倡自体血回输,异体输血病人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7.
加强成分输血管理杜绝不合理成分输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博  马华  管政  刘杨 《实用全科医学》2006,4(3):357-358
目的一血多用,节约血源;提高输血疗效,减少不良输血反应;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输血传播的疾病发生。方法通过对我市近两年成分输血的统计分析,并与三甲医院成分输血的国家标准及先进国家成分输血的情况对比,找出目前我市成分输血中存在的问题。结果成分血使用率97.07%,超过三甲医院成分输血的国家标准,与先进国家相当;红细胞使用率44.93%,低于先进国家;新鲜冰冻血浆使用率41.33%,高于先进国家。结论加强成分输血管理,降低新鲜冰冻血浆使用率,防止新鲜冰冻血浆滥用,提高红细胞使用率,实现真正的成分输血。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究输血患者其输血前感染状况,强调有关感染性检查项目设置的重要性。方法 ELISA法检测HBsAg,Anti—HCV,Anti—TP,Anti—HIV1/2;用速率法检测ALT。结果 HBsAg阳性率16%,Anti—HCV阳性率1.53%,Anti-TP阳性率1.31%,Anti—HIV1/2未检出阳性,ALT异常占18.1%。结论 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可减少因输血引起的的医疗纠纷,有利于医务工作者的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