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肝病高发区,肝纤维化主要由慢性肝病肝功能反复不正常导致,慢性肝病多数都有肝纤维化,其中25%~40%最终会发展成为肝硬化乃至肝癌,对其发病机理及有效治疗方药的研究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要学术领域之一.根据中医理论及临床经验,开展中医药防治肝硬化及抗肝纤维化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笔者从1997年至今开展中药芪蚣抗纤方抗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实验研究,目的是筛选出高效、无毒副作用的中药复方制剂,在纤维化阶段阻断其发展进程,为中药复方抗免疫性肝纤维化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文章查阅近20年文献,简要概括了中药复方抗肝纤维化研究的现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两个主要矛盾,提出了精选优化抗肝纤维化中药小复方的研究设想.肝纤维化见于肝炎病毒、酒精、药物、血吸虫等原因引起的大多数慢性肝病,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病理过程,也是影响慢性肝病预后的重要环节.临床和实验研究已经证实,肝纤维化可以逆转,一旦发展为肝硬化则难以逆转.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对延缓肝病的进程,改善肝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肝纤维化的现代医学研究在病理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1990年Brenner等提出了抗肝纤维化理想药物"三原则",即专一性作用于肝脏;特异性调节胶原等细胞外基质成分代谢和无明显毒性.但迄今临床上仍缺乏符合这些原则的理想抗肝纤维化药物.  相似文献   

3.
慢性肝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并呈上升趋势。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发展成肝硬化的重要阶段[1],临床如能在肝纤维化早期采取抗纤维化措施,有可能使之停止发展或逆转。中医药抗肝纤维化具有独特疗效,多采用舒肝理气、活血化瘀类中药,显示良好抗肝纤维化疗效,对于多种慢性肝病治疗有积极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在我国,慢性病毒性肝炎为肝硬化的主要病因,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占比最大。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是乙型肝炎肝硬化过程中可逆转的一种病理过程。肝纤维化最根本治疗为病因治疗,但病因治疗不能完全替代抗肝纤维化治疗,对病毒性肝炎后肝纤维化除抗病毒治疗外西医尚缺乏有效的抗肝纤维化药物,研究表明中药有明确的抗肝纤维化疗效,核苷类似物联合中药治疗、预防肝纤维化已成为中医肝胆病研究中的热点和难题。对乙型肝炎抗病毒联合中药治疗、预防肝纤维化的疗效及作用机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杨政腾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5):125-126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各种原因所致肝损伤的修复反应,特征性表现为肝内细胞外基质过度合成、沉积,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中间过程。由于肝纤维化早期是可逆的,而肝硬化是不可逆的,抑制或逆转肝纤维化是治疗慢性肝病的重要手段之—。近20多年来,中药基于长期的肝病临床治疗经验及其优势,从复方、单味药、有效组分等层面,积极开展了中药抗肝纤维化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取得了良好的进展。笔者就近  相似文献   

6.
抗肝纤维化的中药提取物研究近况及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肝纤维化是大多慢性肝病所共有的病理特征,是慢性肝病发展到肝硬化的必经阶段,并与肝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肝纤维化在进入肝硬变之前尚有逆转的可能,因此人们十分重视肝纤维化的治疗研究。对此也成为了国际上研究的热点。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近年来,有人把中药作为天然药库,对其提取物与有效成分进行抗肝纤维化的研究,效果较为满意,为探索临床抗肝纤维化药物提供了新的途径,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进展为肝硬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病理阶段,中医学和现代医学近些年在该领域的研究颇有建树,笔者挖掘名老中医肝病临证经验,结合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成果,研究宽胸散结和胃通腑法在抗肝纤维化治疗中的应用,以期为中医学抗肝纤维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药抗肝纤维化实验研究概况及述评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沈逢太 《新中医》1996,28(3):58-60
中药抗肝纤维化实验研究概况及述评沈逢太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主要病理变化。其特点是结缔组织在肝内的异常增生和沉积,导致肝脏结构的变形,从而引起或进一步加重肝脏功能的损害。因此,能否将病变终止于肝纤维化或逆转至正常,是治疗各种慢性肝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肝纤维化是各种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阶段之一,抗肝纤维化是近年来肝病研究的热点领域。西药治疗肝纤维化有一定的局限性,中药因为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在抗肝纤维化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文章就单味中药、中药提取物、复方制剂及经方等治疗肝纤维化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成肝硬化的一个中间过程,目前西医在抗肝纤维化的治疗中存在着较多局限,中医认为本病的基本病理为"血瘀",活血化瘀的中药制剂及复方在肝纤维化的治疗中有着肯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肝纤维化的中医治法研究近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各种病因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共同病理过程.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中医"胁痛"、"黄疸"、"积聚"等范畴.在对其原发疾病尚无有效病因治疗方法的情况下,抗肝纤维化成为治疗慢性肝病的重要措施.国内发挥中医药整体调节优势,遵循"方从法立,以法统方"的原则,进行抗肝纤维化研究,显示出良好的作用.现就国内近年来运用中药复方抗肝纤维化的治法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脏疾病共同的病理过程,也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有效逆转肝纤维化,截断慢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发展过程,具有较大临床意义。近年来,药物治疗肝纤维化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本文对近年来抗肝纤维化的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方面的研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肝纤维化为诸多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过程中所共有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在慢性肝病的治疗中,抗纤维化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治疗中的难点、研究中的热点。能否阻断肝纤维化的形成与发展,是影响慢性肝病预后的重要环节,对阻止或延缓慢性肝病向肝硬化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益气活血法是中医临床治疗肝纤维化的重要方法,而益气则是诸法的根本和关键。掌握补气药黄芪防治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现状有利于进一步研究黄芪的抗纤维化机制及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松其  吕志平  文彬  侯丽颖 《光明中医》2008,23(12):2057-2059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由于纤维增生和纤维分解不平衡,导致肝脏纤维结缔组织的过度沉积所致,是各种慢性肝病后产生的一种共同结果,同时,也是一切慢性肝病的病理学基础。肝纤维化是形成肝硬化的必经病理阶段。在这一病理过程中,细胞、细胞因子及基质之间相互作用,使肝脏细胞外基质代谢紊乱,在窦周间隙过度沉积,继之肝窦毛细血管纤维化,造成纤维在肝脏内沉积过多,最后导致肝纤维化。近年来研究证实,中药防治肝纤维化具有独特优势,针对肝纤维化发生的各个环节进行抗肝纤维化治疗取得很大进展,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机理研究也呈现出多方向、多层次展开的局面。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中药抗肝纤维化的机制研究步人了更深的层次。  相似文献   

15.
肝纤维化的中医病机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演变为肝硬化过程中伴随的一种病理状态,为慢性肝病发展成肝硬化之前的可逆阶段.因此,对肝纤维化形成机制及中医病机的研究是解决肝纤维化问题的必经之路,同样也是诊治各种慢性肝病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6.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病理过程,其准确的诊断与有效治疗是改善慢性肝病预后、降低慢性肝病病死率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十多年来,随着慢性乙肝(CHB)/丙肝(CHC)抗病毒治疗的研究的发展,对肝纤维化(包括早期肝硬化)病理组织学的可逆性及失代偿期肝硬化的肝功能改善翻开了新篇章;复方中药治疗难治性CHC肝纤维化美国Ⅱ期临床试验的成功实施为发挥中医药在治疗难治性病变  相似文献   

17.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各种原因所致肝损伤的修复反应,特征性表现为肝内细胞外基质过度合成、沉积,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中间过程。由于肝纤维化早期是可逆的,而肝硬化是不可逆的,抑制或逆转肝纤维化是治疗慢性肝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历史悠久,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中草药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广泛研究。该文对此类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进展至肝硬化的中间过程,抑制肝星状细胞(HSC)激活,促进HSC凋亡两方面成为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的关键。中药能够多途径、多靶点,通过多种细胞因子及细胞通路作用于HSC,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该文总结HSC激活及凋亡主要分子机制,及近几年有关中药有效成分作用于HSC抗肝纤维化分子机制研究,为深入开展抗肝纤维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早期病理基础,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的共同道路.传统的中医药在抗肝纤维化的治疗方面有其独到的疗效,笔者应用肝纤康冲剂治疗肝纤维化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成肝硬化的一个中间过程,目前西医在抗肝纤维化的治疗中存在着较多局限,中医认为本病的基本病理为“血瘀”,活血化瘀的中药制剂及复方在肝纤维化的治疗中有着肯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