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敏  李献平 《北京中医药》2007,26(11):727-728
目的 观察中医凉血解毒、化瘀通络法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采用保肝、降酶、退黄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凉血解毒、化瘀通络中药,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 肝功能改善、黄疸消退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总胆红素(TBiL)复常率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凉血解毒、化瘀通络法是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凉血化瘀汤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凉血化瘀汤配合西医常规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 72例 ,并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的 37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6 . 11%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5 6. 76 % ,两组比较P <0 .0 1;同时两组治疗后肝功能均有改善 ,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 0 5 )。结论 :以凉血化瘀汤为主的治疗组疗效优于单用西药的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凉血活血法治疗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病毒性肝炎高胆固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凉血活血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凉血活血法治疗肝炎高胆红素血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甘礼明  李平 《新中医》2009,(8):20-21
目的:观察加味茵陈蒿汤联合思美泰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口服加味茵陈蒿汤联合思美泰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胆红素变化。结果:治疗2周、4周后2组总胆红素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周及4周后总胆红素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味茵陈蒿汤联合思美泰注射液是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解毒化瘀汤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将本组92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治疗组(n=46)。对照组给予腺苷蛋氨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自拟解毒化瘀汤治疗;两组患者均以14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9.13%)显著高于对照组(69.5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胆红素(30.46±9.17)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52.49±8.59)μmol/L,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AST、ALT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而且ALB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且差异统计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自拟解毒化瘀汤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显著,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以清热解毒活血法为原则自拟赤茵退黄汤对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40例患者按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各20例,对照组20例给于甘利欣、阿拓莫兰、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上述保肝降酶退黄治疗基础上,自拟赤茵退黄汤口服治疗,2组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前后检查ALT、AST、TBil、DBil,观察皮肤巩膜黄染、口苦、纳差、腹胀、恶心、舌质红、舌苔黄腻等症状体征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LT、AST、TBil、DBil各项指标2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均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其中TBil、DBil治疗前后差值2组比较(P均〈0.05),治疗组在降低胆红素浓度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皮肤和(或)巩膜黄染的消退方面,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退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赤茵退黄汤对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明显降低胆红素水平,退黄作用也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舒肝宁注射液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肝功能及胆红素的影响。方法:将9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肝方案。治疗组加用舒肝宁注射液及复方甘草酸苷。对照组加用门冬氨酸钾镁及复方甘草酸苷。两组患者均以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4 d及治疗28 d时肝功能及胆红素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4 d及治疗28 d时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下降(P〈0.01),而治疗组患者在治疗14 d及治疗28 d时ALT及A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14 d及治疗28 d时血清总胆红素(TBi L)及直接胆红素(DBi L)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1),而治疗组患者在治疗14 d及治疗28 d时TBi L及DBi 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舒肝宁注射液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在治疗慢性乙肝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上,对肝功能及胆红素的改善效果优于门冬氨酸钾镁联合复方甘草酸。  相似文献   

8.
利湿解毒化瘀通络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利湿解毒化瘀通络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CHB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对照治疗方法,治疗组(40例)予利湿解毒化瘀通络中药,对照组(40例)予乙肝宁冲剂,疗程6个月,根据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与体征变化以判定总体疗效,同时观察肝功能和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肝功能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治疗组HBeAg及HBV-DNA转阴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利湿解毒化瘀通络法能明显改善肝功能,并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具有广泛的临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照组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赤红活血退黄汤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指标,同时观察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统计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情况。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1.63%,对照组为6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出院时治疗组费用为(35541.51±36842.58)元,对照组费用为(46456.42±38250.31)元,住院天数,治疗组为(34.29±11.33),对照组为(41.93±10.83),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其疗效及预后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李正秋 《河北中医》2009,31(7):980-981
目的探讨补肾化瘀方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在维生素类药物口服基础上,治疗组32例予补肾化瘀方水煎服,对照组32例予护肝片口服,2组均以26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HA、PCⅢ与治疗前比较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ⅣC、LN下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肝功能复常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化瘀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有一定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化瘀法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将65例惠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凉血解毒化瘀为主的中药汤剂,并观察两组主要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81.9%(P〈0.05);治疗组在症状与体征改善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凉血解毒化瘀法治疗过敏性紫癜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采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和葡醛内酯注射液静滴,同时口服联苯双酯滴丸保肝降酶。治疗组64例,在用同等剂量上述药物保肝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茵陈蒿汤,疗程21 d,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1%,对照组总有效率85.9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陈蒿汤能有效改善乙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13.
王奕  张玮 《中医药学刊》2001,19(6):592-592,597
观察清肝活血退黄汤对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作用。将91例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予清肝活血退黄汤每日1剂煎服,6周后观察两组血清总胆红素(TB),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42%,对照组总有效率65.12%,两组比较P<0.05。指出,清肝活血退黄汤能有效降低各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指标水平,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中医解毒化瘀法和清热利湿法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解毒化瘀法组:采用解毒化瘀Ⅱ方(组成:茵陈、白花蛇舌草、赤芍、大黄、郁金、石菖蒲)治疗;清热利湿法组:采用甘露消毒丹加减方(组成:茵陈、土茯苓、白花蛇舌草、板蓝根、滑石、连翘、通草、石菖蒲、黄芩、栀子、藿香、枳壳、白豆蔻、大黄、生甘草)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和凝血酶原时间(PT)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解毒化瘀法组为90.00%,清热利湿法组为71.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肝功能及凝血酶原时间均有所改善,胆红素、转氨酶及PT值均明显下降,2组TBil、PT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身目黄染、纳差、腹胀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高胆红素血症,解毒化瘀法疗效优于清热利湿法,且退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肾解毒化瘀汤治疗慢性肾衰竭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影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益肾解毒化瘀汤治疗,对照组加用尿毒清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1月为一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77.78%;对照组总有效率55.5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且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组间亦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肾解毒化瘀汤能保护肾功能,延缓患者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速度。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凉血解毒、清热化湿法(简称清热化湿法)和凉血解毒、健脾温阳法(简称健脾温阳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阴阳黄证的初步疗效,为黄疸的中医治疗提供思路。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进行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重型肝炎43例,重点观察比较清热化湿、健脾温阳两法消退黄疸的作用。结果 治疗4周后,清热化湿组22例,有效16例(72.7%),无效6例(27.3%);健脾温阳组21例,有效19例(90.5%),无效2例(9.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BIL:治疗后两组均下降(P〈0.01),且健脾温阳组下降的幅度大于清热化湿组(P〈0.05);凝血酶原活动度:健脾温阳组上升幅度优于清热化湿组(P〈0.05);ALT:两组均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凉血解毒、健睥温阳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阴阳黄证的疗效优于凉血解毒、清热化湿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经温胆汤治疗后肝功能变化。方法:52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6例,观察组采用温胆汤,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TBIL、ALT、ALB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BIL、ALT、ALB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胆汤治疗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可有效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3例,2组均给予一般对症、护肝治疗;治疗组加用健脾化瘀解毒法中药治疗,1月为1疗程,2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生活质量,中医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瘤体变化及生存时间等。结果:治疗组生活质量Kamofsky评分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胁痛、乏力、腹胀、纳呆等中医症状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瘤体变化评定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3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6个月、1年生存率,治疗组分别为50.0%、36.1%:对照组分别为21.2%、12.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中医症状,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王笑 《河南中医》2016,(12):2124-2126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化瘀法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给予疏肝健脾化瘀法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结果:联合组有效率为86.05%,对照组有效率为60.47%,联合组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ALT、AST、AL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HBe Ag转阴率、HBV DNA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化瘀法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方加减对乙型病毒性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肝纤维化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8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解毒化瘀方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对肝纤维化及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Ⅳ型胶原(Ⅳ-C)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及凝血酶时间(TT)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化瘀方加减治疗病毒性乙肝合并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肝纤维化进程,改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