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心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心综合征是指某些脑部疾患.特别是急性脑血管病侵犯植物神经中枢.引起神经一体液调节功能紊乱.导致内脏器官功能改变而产生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损害的一组症候群。它以原发脑病为基础,同时或继后伴有心脏活动改变.心电图异常。当原发脑部疾病好转后.其心律失常及心电图异常亦随之改善.加重时又可出现异常。其临床特点具有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针对其特点做好护理.对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EEG和CT在诊断小儿脑囊虫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0例小儿脑囊虫病患者的EEG和CT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该组患者的EEG异常率为86.7%,主要表现为额、中央及前额区弥漫性不规则复型慢波或局灶性慢波。CT异常率为70.8%,主要表现为片状和圆形的低密度灶或高密度灶,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EG和CT检查结果符合率为78.8%。结论小儿脑囊虫病患者EEG异常率显著高于CT,临床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分别从功能和形态结构上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儿童甲型H1N1流感并急性坏死性脑病(ANE)的CT及MRI表现.方法 分析经过临床实验室检查确诊的3例儿童甲型H1N1流感并ANE患者的颅脑CT及MRI影像表现.各患儿住院期间均因昏迷而行颅脑CT及MRI扫描.结果 3例儿童甲型H1N1流感并ANE的颅脑CT及MRI影像表现为多灶性、部分对称性脑部损害,以累及双侧丘脑为共同点;双侧大脑半球额、颞、顶、枕叶灰白质,海马区、豆状核、外囊、脑干及双侧小脑半球灰白质多灶性、部分对称性脑部损害,并以灰质损害为主;不同程度脑肿胀.病变区CT表现为密度减低;MRI呈长T1、长T2信号,FLAIR系列呈较高信号.结论 儿童甲型H1N1流感并ANE影像表现为脑内多灶性、部分对称性脑部损害及脑水肿,影像学以累及双侧丘脑为特征,病情严重,病死率极高,临床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丁辉  黎胜强  梁钧  李静  陈磊 《贵州医药》2013,(11):1017-1019
透明隔异常是一种颅脑器官先天性发育异常,包括透明隔间腔、透明隔囊肿和第六脑室。透明隔异常在临床上可无症状,因此常被认为是一种无特殊临床意义的正常解剖变异。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67例透明隔异常的精神障碍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脑部CT检查报告,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对象均为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并行脑部CT检查的精神障碍疾病患者,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各类精神障碍疾病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5.
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断及预后评价中的脑电图、头颅CT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断及预后评价中脑电图、头颅CT改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8例小儿病毒性脑炎(病脑)结合脑电图(EEG)、头颅CT结果进行分析。结果:EEG检查68例,异常63例(异常率92.6%):头颅CT检查61例,异常26例(异常率42.6%)。结论:EEG确是监测脑功能早期改变及病情变化较为敏感的指标,可作为脑内病变转归的客观依据,而头颅CT检查对病毒性脑炎的病理形态结构的显示则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6.
无症状脑梗塞(ACI)在临床不少见,但由于缺乏特异性检查,常可造成漏诊,耽误治疗,我院从1995年以来收集该患者192例,经脑循环动力学(CVDL)检测而后对CVDL异常者进行头部Mill或CT检查,来探讨动力学检测在筛选ACI中的应用.!;陆床资料192例受试者,年龄32-69岁,其中周例(10.6o/o的平均血流量Qmean值异常降低,外周阻力R异常增高,Qmax、Qmin、Zc、Wy、C、Co、DR、CP值部分或全部异常.2观察结果ZICVDI异常者的MRI或CT表现21例CVDI异常者头部MRI或CT扫描,有15例问对%)发现有使塞灶,梗塞侧的吻合率为734…  相似文献   

7.
脑电图在急性脑梗死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及脑电地形图(BEAM)诊断急性脑梗死的敏感性以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EEG资料,并与头颅CT作对比研究。结果急性脑梗死的CT异常率63.5%,EEG异常率85.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EG异常以局限性及广泛伴局限性改变为主(84.4%);BEAM的α和δ频带功率值局限性改变有助于定侧定位。结论EEG、BEAM检查急性脑梗死优于CT,具有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薇  李如安 《天津医药》1994,22(11):652-654
对60例窒息新生儿同时进行颅脑超声和心电图检查,结果表明:窒息后的脑损害主要为缺氧缺血性脑病,其发生率为41.6%,心电图异常率48.3%,以ST-T改变为主,提示脑及心肌损害与窒息程度密切相关。当心电图有缺血性改变时,脑损害程度较重,而且恢复时间较长,预后。还就脑损害并与发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脑CT表现为单发、小的、进展性损害(简称SSEL)的癫痫,主要病因是脑囊虫病。我院自1993年3月至1995年4月经门诊和住院治疗的SSEL伴发癫痫患52例,采用丙硫咪唑治疗效果显。l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34例,女18倒,年龄14-55岁,平均26.3岁。病程最短5天,最长3.5年,平均2.4个月。1.2临床表现癫痫发作类型:全身强直性发作31例,局限运动性发作8例,头痛性发作13例。癫瘸发作频度:1~2次/日一3~4次/年。全部病例神经系统检查均正常,未发现有结核及皮下小结。脑电圈检查35倒为局限性异常,14例为广泛性异常,3例为界限性;脑CT扫描52例均显示异常,CT扫描次数,最少2次,最多4次。其中6例平扫未见异常,强化后发现异常病灶,囊虫影24例,高密度阴影n例,囊虫性小脓肿4例,炎症反应7例i病灶部位:额部损害24倒,顶部18倒,颞部7例,枕部3例。1.3诊断依据依据1985年全国脑囊虫病会议拟定脑囊虫病诊断、分型标准,但由于脑囊虫病主要表现是脑积水、癫痫、局部占位病变、炎症反应等.而且不同时期表现不一,有时要明确诊断亦非易事。尤其是脑内单发、小的病灶常意见不一,需要根据流行病学、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别是神经放射学检查,才可能作出正确诊断。1.4治疗方法丙硫咪唑治疗的剂量15mg/kg·d。一疗程总剂量6~10g,每一疗程间隔半个月,共治疗3个疗程后判断疗效,抗癫痫药不中断。治疗过程中有30%的病倒癫痫发作频度增加,对此采用脱水.加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一般第2个疗程症状开始减轻。病灶完全吸收,癫痫发作控制后抗癫痫药可逐渐减量、停用。1.5疗效判断标准痊愈:脑部症状消失,停服抗癫痫药后无癫痫发作.脑电图恢复正常,脑CT  相似文献   

10.
王薇  李如安 《天津医药》1997,25(5):259-261
对314例窒息新生儿及303例非窒息儿进行颅脑超声检查。结果表明,脑损害主要包括氧缺血性脑病和颅内出血。窒息我的异常发生率为54.1%,非窒息儿为22.7%。足月儿脑损害主要为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主要为室管膜下出血。对脑损害的声像图特征做了详细介绍,并对缺氧缺血性脑的恢复及预后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及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在临床诊治短暂脑梗塞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发作时间≤48h的26例临床诊断为脑梗塞患者应用64排螺旋CT一次进行头颈CT平扫,脑部CT灌注成像及头颈部CTA检查,观察测量脑内感兴趣区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达峰值时间,并与CTA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区与对侧相比,表现为其责任血管的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但两者无明确相关性。结论:脑灌注成像能够提供脑血流动力学异常的信息,配合头颈部CTA检查了解其责任血管情况,具有临床应用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以下简称HIE)的发展规律及愈后情况。方法 选择有围产期窒息史,头颅CT诊断为不同程度HIE的新生儿30例,分别于3个月、6个月、1岁和4岁以前进行头颅CT和临床复查。结果 3个月时66%病例有头颅CT异常,大部分表现为外部性脑积水,36.6%病例有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6个月时40%病例有CT异常,33%病例有临床表现。1岁以后约20%病例有CT异常,表现为局限性脑软化和脑萎缩,并有相应的临床表现。结论 ①HIE所致脑质低密度灶在生后2—3个月内吸收消散。②HIE在3个月时有半数病例头颅CT表现异常,大部分表现为外部性脑积水,1岁以后外部性脑积水愈合,约20%病例有局限性脑软化和脑萎缩等后遗症。③HIE的愈后与CT分度密切相关轻度者愈合良好,中、重度者愈后差。  相似文献   

13.
张连城 《华夏医药》2009,(6):472-475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也称婴儿脑性瘫痪(infantile cerebral paralysis),是先天性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临床综合征。1862年由William John Little首次报告,故又称Little病。其特点为:①婴儿期出现的中枢性瘫痪。②可伴有智力低下、惊厥、行为异常、感觉、知觉障碍及其它异常。③其它原因导致的短暂性运动障碍、脑进行性疾病及脊髓病变,不属于此病范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囊虫病病人的临床和辅助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32例脑囊虫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该组病人中,癫痫发作占75.46%,颅内压增高占36.81%;异体感染占79.39%,农村高于城镇;脑电图异常率为73.84%;CT阳性率为84.72%;血和脑脊液间接血凝(IHA)阳性率分别为78.66%、75.56%;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阳性率分别为85.82%和83.39%;循环抗原(CAg)阳性率为90.34%。结论 脑囊虫病病人以癫痫发作和颅内压增高为主要表现;异体感染为主要途径;在辅助检查中,CT和脑电图检查对诊断脑囊虫病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缺血性脑卒早期诊断中16层螺旋CT全脑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发病在24h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头颅CT平扫及脑灌注成像(CTPI)检查,测定异常灌注区域及对侧正常对照区的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局部脑血容积(regional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和最大峰值时间(time—to—peak,1TrP)。所有患者一周内均行CT复查。结果CT平扫显示脑缺血性改变为18例,其中责任病灶15例,未见异常8例,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的敏感性为57.7%(15/26),特异性为73%(8/11)。CTPI显示灌注异常25例,均为责任病灶,灌注正常1例(CT随访证实为小脑梗死)。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的敏感性为96%(25/26),特异性为100%(1/1)。20例脑梗死患者梗死区与缺血半暗带区rCBF、rCBV、TTP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TTP(健侧/患侧)有统计学意义(P〈0.05),rCBF、rCBV无明显差异。结论16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能够早期诊断缺血性脑卒中,定量分析梗死区面积与判断缺血半暗带,为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经临床和头CT扫描确认为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丹红治疗组和血塞通注射液对照组,两组应用其他常规治疗药物相同。两组均于治疗一个疗程后详查症状及体征等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86.25%,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与开放,恢复梗死区,尤其是梗死周边缺血半暗区脑细胞的功能,并在预防脑心综合征上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儿童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 随机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癫痫患儿作对照。结果 癫痫儿童脑CT异常率是对照组的两倍(P<0.001);两组CT异常的类型无明显差异(P>0.05);以2岁内癫痫儿童的CT异常为多。结论 (1)儿童癫痫CT异常率高于其他患儿的平均异常率。(2)儿童癫痫的CT异常可能与癫痫发作有某些联系;(3)2岁以内癫痫儿童的CT异常以外部性脑积水多见。(4)围生期脑损害是儿童癫痫的病因之一。(5)儿童癫痫的CT异常与脑电图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的部位、深浅等对脑电的影响规律。方法结合CT与临床,对比脑叶组及基底节组的脑电图阳性率;阳性病例的定位、定侧符合率及与临床的符合率;测量病灶大小及其与脑表面的距离,分三层观察阳性率的差异。结果脑叶组脑电图阳性率75%,基底节组为44.27%(P=0.00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SPSS10.0软件处理),脑电图甚少与CT定位完全相符,其阳性病例与CT定位基本符合率,脑叶组为73%,而定侧符合率则高达96.8%,脑电慢活动常有向病灶邻近、外周扩展、移位的改变,中线、深部者,常向额、中央区投射。本组还出现CT假阴性20例,我们发现位于浅或深层的病灶比中层者更易出现中度异常以上及/或局灶改变,浅、中层阳性率对比,前者为85.9%,后者为63.6%(P=0.000),中、深层阳性率相比,前者为60.5%,后者为86%(P=0.009),其阳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电图除能评估脑血管意外的脑功能障碍外,对定位、定侧亦具一定的价值。对CT假阴性者,可提供诊断参考。脑电图的阳性率与病灶的位置及深度有关。向病灶周围扩展、移位的慢活动常提示更为广阔的脑功能障碍的区域。病灶位于脑叶、表浅及深层者阳性率偏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的精神神经症状及躯体损害。方法对1985—2005年住院251例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主要精神症状出现率分别为:记忆和智能障碍69.72%,人格改变66.93%,幻觉61.75%,妄想52.19%,冲动行为50.60%。主要神经系统症状出现率分别为:肢体震颤79.28%,共济失调62.55%,末梢神经炎41.04%,意识障碍26.69%,癫闲样发作21.51%,构音障碍18.33%。颅脑CT90.48%示脑萎缩。脑电图异常率为74.90%。伴各种躯体疾病者65.34%。本病复发率高达84.00%。结论慢性酒精中毒可造成严重精神障碍、神经及躯体损害,应引起全社会对本病防治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从老年人脑梗死发病的临床特点和颈动脉超声,脑SPECT、MR及TCD的检查特征探讨老年人脑梗死的临床及病因病理基础。方法 通过与中年患者的对比分析老年人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颈动脉超声,脑SPECT、MR及TCD特征。结果 老年病人同时合并有高血压病为53.3%、冠心病73.3%、高脂血症60.0%、肥胖73.3%。以后循环区供血障碍引起的症状和体征为主诉的占96.7%。颈动脉超声检出双侧颈内动脉多发性斑块形成达86.7%,同时伴有左颈动脉窦粥样斑块形成为50%。SPECT异常检出率为83.3%,其中单纯显示双侧大脑皮层稍薄,放射性分布欠均匀,脑室稍扩大的占53.3%,交叉性小脑失联络征30.0%。CT或MRI多见双内囊基底节区腔隙性梗死,普遍性脑萎缩,动脉硬化性脑白质病及多发性脑梗死。TCD多见高阻力性脑动脉硬化,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结论 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肥胖是老年人发生脑梗死常见和重要的危险因素。颈动脉彩色超声、脑SPECT、CT或MRI和TCD对老年人脑梗死的诊断依据更为完整和可靠,且是观察临床预后和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