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位肝脏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诊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Li S  Zhu JY  Li GM  Zhu FX  Shen ZL  Wang FS  Peng JR  Leng XS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7):1044-1047
目的:探讨肝脏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方法:回顾性总结107例肝脏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脏移植手术中可能影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肝动脉并发症的预防、诊断和处理措施。结果:肝脏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发生与外科手术方式相关。供肝动脉的质量和供体-受体动脉的重建方式是两个重要因素。术后共发生动脉相关的并发症7例,发生率6.54%;其中死亡6例,死亡率85.7%;主要是肝动脉血栓形成和肝动脉狭窄。结论:供肝动脉的质量和动脉的重建方式是影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因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处理肝动脉相关并发症,挽救植入器官和患者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亲属活体供肝部分肝移植术后早期监测肝动脉的价值。方法对33例活体供肝部分肝移植术后2周内每日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彩色血流及频谱情况判断有无肝动脉血栓形成;6例行动脉造影;所有存活者均进行随访观察。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发现2例肝动脉血栓(HAT)形成。1例行急诊取栓和肝动脉重建术无效,再次行肝移植后存活(供肝为脑死亡者);另1例发生HAT后,经急诊取栓肝动脉重建术后恢复。结论肝移植术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对早期诊断HAT形成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移植手术过程中肝动脉重建的技术要点,分析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合并症发生的原因。方法回顾性总结2000年5月至2006年5月,6年间我院连续实施的同种原位肝移植4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移植手术过程中可能影响肝动脉重建的因素,以及术后肝动脉合并症发生的可能原因,总结术中肝动脉重建的技术要点。结果421例肝移植患者中共发生肝动脉相关合并症者14例,发生率为3.3%,肝移植术后血管合并症主要是动脉血栓形成及肝动脉狭窄。14例合并症患者中死亡9例,死亡率为64.3%。按合并症出现时间分类,早期动脉合并症8例,死亡6例,晚期动脉合并症6例,死亡3例。结论供肝动脉的完整性、供受体动脉的重建方法以及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是影响肝动脉重建结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改进供肝处理方法减少肝移植术后早期胆道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进供肝处理方法,以减少肝移植术后的胆道并发症。方法供肝处理进行如下改进:(1)肝门游离仅达胃十二指肠动脉下缘,不游离其上方的肝蒂结构;(2)修整供肝时暂不结扎胃十二指肠动脉本身的断端;(3)修整供肝时暂不切除胆囊,待供肝植入、肝动脉重建后切除。共行99例肝移植,患者的原发病,58%为良性肝病,42%为肝癌。供肝热缺血和冷缺血时间分别控制在5min和16h以内。胆道重建方式均为胆总管-胆总管端端吻合,其中5例放置T管。观察术后早期胆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4例(4%,4/99)肝移植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其中1例术后10d发现胆道吻合口漏;1例术后5个月胆道内有胆树形成;1例为胆道吻合口狭窄;1例为左肝管狭窄。改进前的肝移植术后早期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11.6%(5/43)。结论通过改进供肝的处理方法,可最大限度地保留供肝胆道血液供应,显著减少术后胆道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胆囊和胆管癌的特点是沿淋巴管和神经鞘走行的肝十二指肠韧带早期浸润。因此认为这种肿瘤的治疗应整块切除肝十二指肠韧带(HDLR)及其中的肝动脉和门静脉。最初,未做肝动脉重建术,病人发生胆管吻合口漏,说明胆管动脉供血的重要性,为此作者测定阻塞门静脉后肝动脉的胆总管残余血供。病人和方法 1989年以前用 HDLR  相似文献   

6.
原位肝移植术中肝动脉变异及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中肝动脉变异及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处理。方法统计2000年8月至2002年12月期间进行肝移植术的67例次供、受者肝动脉的变异情况;分析肝动脉的重建方式,探讨肝动脉变异与手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关系、肝动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肝动脉血栓形成后的处理。结果67例次供者肝脏和65例受者肝脏共出现肝动脉变异12例次,发生频率最高的为右肝动脉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5例)及左肝动脉起源于胃左动脉(3例)。肝动脉的重建方式如下:供者及受者肝总动脉与胃十二指肠动脉分叉处成型后吻合58例;腹主动脉与肝动脉搭桥2例;利用变异的肝动脉分支吻合7例。手术后发生肝动脉血栓形成3例,均经腹股沟处股动脉插管行肝动脉溶栓治疗,此3例患者中死亡1例。结论避免变异的肝动脉损伤、选择适当的肝动脉吻合方式可以保证移植肝脏的动脉血供。肝动脉血栓形成与肝动脉变异无关。作为肝动脉血栓形成后的保守治疗方法,肝动脉内溶栓治疗有可能避免2次移植。  相似文献   

7.
供肝动脉解剖变异之修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供肝动脉解剖特点,掌握供肝修整技术尤其动脉解剖变异之供肝修整方法及技巧。方法:对64例人肝(含24例无脑胎肝和40例成人肝脏)动脉实施解剖及修整,其中31例应用于临床肝移植。结果:64例中肝动脉解剖变异者共12例(18.75%)。其中24例胎儿供肝中5例(20.83%)肝动脉解剖变异,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SMA)替代肝右动脉型1例;起源于SMA副肝右动脉型3例;肝动脉起自SMA型1例。成人供肝动脉变异7例 (17.5%),来源于SMA替代肝右动脉型2例;来自胃左动脉替代肝左动脉型2例;来自SMA副肝右动脉型3例。应用于临床原位肝移植的31例供肝中,4例存在肝右动脉解剖变异。肝移植时对变异之供肝动脉根据不同情况,可选用变异血管结扎、就近与胃十二指肠动脉、脾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吻合、应用供体髂总动脉搭桥与受体腹主动脉吻合等方法进行修整。结论:肝动脉的修整在供肝修整中占重要地位,供肝切取时避免损伤变异之肝动脉是保障修整成功的关键,对过细的副肝动脉修整时,术中观察侧支反流后可考虑是否予以结扎。  相似文献   

8.
发源于肝固有动脉以外的迷走肝动脉并不少见。它往往是一定范围肝实质的特定供血动脉,是该区域肝组织的唯一动脉供血管道。肝迷走动脉受损后会影响所供应区域的血供甚至引起肝梗死。我们自1994年7月至2003年7月期间共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7l例,术中有2例病人损伤了迷走肝动脉,结果1例发生了肝梗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供肝切取修整的方法及肝动脉常见变异,预防供肝切取修整过程中肝动脉损伤.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06年7月共计843例供肝切取修整及肝动脉变异资料,其中148例供肝采用肝肾分开切取方法,695例供肝采用腹部脏器联合切取方法.术中记录肝动脉变异类型和术中动脉误伤,重建变异肝动脉,形成单一的备吻合血管.结果 在843例供肝中,肝动脉解剖变异者172例,总变异率20.4%(172/843),发生频率最高的为右肝动脉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57例)及左肝动脉起源于胃左动脉(54例),高变异率伴随着高损伤率.结论 腹部脏器联合切取方法可减少肝动脉意外损伤发生率,熟悉常见肝动脉变异类型和精细的解剖是减少肝动脉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肝动脉-腹主动脉搭桥在原位肝移植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供肝动脉与受体肾动脉下的腹主动脉之间用同一供体的骼动脉进行搭桥的方法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使用同一供体的髂动脉进行肾动脉平面以下肝动脉-腹主动脉搭桥的肝移植术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术中肝动脉-腹主动脉搭桥用时53~126min,术后发生胆瘘1例,胆道感染并肝内胆汁瘤形成1例,其余6例患者恢复顺利,肝功能1周左右恢复正常;无肝动脉并发症发生。结论使用供体髂血管进行肝动脉-腹主动脉搭桥,对于无法行常规肝动脉吻合的受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改良背驮式同种异体肝移植:附1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改良背驮式肝移植供肝修整与手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7例原位背驮式同种异体肝移植中14例改良背驮式肝移植并发症的发生与供肝修整中的关系。14例中行动脉血管变异整形2例,门静脉搭桥吻合1例;14例各韧带修剪后缝合10例,未缝合4例。结果 全组改良背驮式肝移植14例围手术期无死亡;手术成功100%。术后腹腔内出血3例,与供肝修整有关2例。手术后无动脉及门静脉血管并发症,无胆道并发症,无肝脏流出道梗阻。结论 修肝是肝移植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修肝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术中植肝时手术操作的难度及术后供肝存活的质量;关系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对于改良背驮式肝移植供肝修整中,肝后下腔静脉的成形至关重要,成形口与供肝静脉出口必相对应,可以有效防止血液涡流的产生,确保流出道通畅,并有效防止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肝移植供肝修整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肝移植供肝修整的方法与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原位肝移植供肝修整以及血管变异时处理的方法和技巧。结果:修整的64例供肝全部用于肝移植。发现13例存在肝动脉解剖变异,其中5例行变异肝动脉重建,动脉重建方法包括将变异动脉与脾动脉(3/5)、胃十二指肠动脉(2/5)吻合。无因供肝修整而出现的手术并发症。结论:供肝血管及胆道的正确修整可减少肝移植后并发症,是供肝修整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肝移植术中复杂的肝动脉重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供肝肝动脉解剖变异的整形重建方式及对移植后肝动脉血栓形成(HAT)、胆道并发症及移植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至2005年9月完成的330例原位肝移植临床资料。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变异肝动脉进行整形。供肝肝动脉整形、重建及供受者问动脉的吻合在2.5倍放大镜下以7-0、8-0 Prolene或Vascufil缝线完成。术后每日用多普勒超声检查肝动脉血流1周,其后定期监测。结果 67例供肝肝动脉存在解剖变异,占20.5%(67/327),实施血管重建性吻合79例次。存在动脉变异供肝附加血管整形重建组围手术期HAT发生率与无肝动脉变异供肝肝移植组围手术期HAT发生率比较(1.5%7351.15%);随访期内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与无肝动脉变异供肝肝移植组发生率比较(9.0%vs7.7%),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受者比较,1、3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91.3%vs90.7%,86.7%vs88.2%)(P〉0.05)。结论 应用存在肝动脉变异并血管整形的供肝,实施肝移植不增加HAT及胆道并发症发生率,并可取得与无变异肝动脉供肝相同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活体肝移植中变异供肝动脉的修整和重建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6年9月至2010年5月间73例成人活体肝移植的临床资料,术前对供肝进行了充分的影像学评估,其中涉及供肝动脉较复杂变异者13例(17.8%),包括9例异位或副肝右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SMA),2例副肝右动脉发自腹腔干及2例肝动脉存在交通支。术中对这13例变异供肝动脉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了修整和重建。结果 9例异位或副肝右动脉起自SMA者中,3例采用副肝右动脉与胆囊动脉行端侧吻合的方式成形,然后与受者的肝固有动脉或肝右动脉行端端吻合,另6例异位肝右动脉与受者肝右动脉或肝固有动脉行端端吻合;2例副肝右动脉起自腹腔干者,将供肝右动脉和副肝右动脉分别与受者肝右动脉和肝左动脉吻合重建;2例供肝动脉存在交通支者及1例双供肝移植者均予以双支动脉重建。另外,供、受者肝动脉内径不匹配者,采用供肝副肝右动脉与受者肝固有动脉行端侧吻合。所有血管均一次吻合成功,围手术期经密切监测动脉血流及给予相应抗凝治疗,术后长期随访中,所有受者均未发生肝动脉血栓形成及动脉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根据动脉变异的不同,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不同方式的修整,效果良好,其对预防活体肝移植后动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以及扩大活体供者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肝动脉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2月至2001年2月完成的22例原位肝移植,其中4例行体外静脉转流下的原位肝移植术,17例行背驮式原位肝移植,1例为活体供肝部分肝移植。11例供肝的肝固有动脉与受者的肝固有动脉吻合,4例供者脾动脉与受者肝总动脉吻合,3例供者腹腔动脉与受者肝总动脉吻合,2例应用供者髂动脉在供者肝固有动脉与受者腹主动脉间架桥吻合,1例供者肝右动脉与受者肝固有动脉吻合,1例供者肝固有动脉与受者异位肝右动脉吻合。术后以多普勒超声扫描监测肝动脉血流。结果 1例术后5d时发生肝动脉血栓形成,以尿酶介入溶栓后出现吻合口出血,再次手术行肝动脉吻合。21例无肝动脉并发症发生。15例随访1-20个月,多普勒超声扫描提示肝动脉血流、形态正常,胆道造影未见肝外胆管狭窄,血清学检查提示肝功能状态良好。结论 原位肝移植预防肝动脉并发症的关键在于血管吻合时操作精细,实现血管内膜对内膜的无张力吻合。  相似文献   

16.
降低肝移植术后手术技术相关胆道并发症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移植的手术技巧,以降低手术相关胆道并发症。方法 对89例终末期肝病患者施行腔静脉成形的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供肝肝总动脉与受者肝总动脉端端吻合,供肝肝总管或胆总管与受者胆总管端端吻合,未置T管。术后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了解移植肝是否出现胆道并发症。结果 1例术后5个月发生肝门分叉处胆管狭窄,经球囊扩张后效果不佳,再次手术行胆管狭窄成形术后治愈;其余患者未发生胆漏、吻合口狭窄、胆泥或胆道结石、肝门部胆管狭窄、胆管炎、胆汁瘤、粘液囊肿及十二指肠乳头功能异常等胆道并发症。结论 注重供肝的灌洗和修整,提高肝动脉吻合和胆道重建技巧,可有效避免或减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假性动脉瘤四例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发病情况、诊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1年4月至2004年12月间肝移植术后发生的4例肝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可能的病因、诊断方法及处理原则。结果患者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时间平均为21d(12~32d)。所有患者肝动脉假性动脉瘤均因破裂大出血均行剖腹探查,术中明确诊断。所有患者均有膈下积液,其中腹腔局部感染3例,真菌感染2例。合并胆漏1例。1例患者发生腹腔大出血3次,分别采用肝动脉重新吻合、移植物髂动脉搭桥、肝动脉结扎治疗;其余3例均采用供肝动脉结扎术。4例患者最终均因肝功能衰竭死亡。结论肝移植后发生肝动脉假性动脉瘤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困难,应针对病因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原位肝移植肝动脉重建及其并发症的防治经验,以提高肝移植疗效和受体存活率。方法 分析9年间实施的85例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肝动脉重建采用供者腹腔动脉干Carrell’s袖片或肝总动脉-脾动脉汇合部与受者肝左-右动脉部吻合16例(18.82%),与受者胃十二指肠-肝固有动脉汇合部吻合61例(71.76%),采用髂动脉-腹主动脉搭桥8例(9.42%)。术后根据凝血酶原时间(PT),使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抗凝。术中、术后应用多普勒超声监测肝动脉血供。结果 1例术中发生肝动脉血栓形成(HAT),立即行血栓切除,重新吻合动脉,现已随访13个月,肝动脉保持通畅。其余84例随访2~54个月,未见HAT发生。全组HAT发生率为1.2%。结论 正确选择肝动脉重建吻合的部位和术后有效的抗凝治疗可以减少HAT的发生;多普勒超声监测能早期发现HAT,挽救移植物,避免再移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美国匹兹堡大学移植研究所在脑死亡者肝脏的方法及影响供肝质量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同种异体肝脏获取的手术方法,同时观察原位肝移植后的临床结果。结果:男∶女=23∶9,平均年龄为38.2岁±12.7岁。脑死亡原因:创伤21例(65.63%),脑血管意外9例(28.13%)。14例(43.75%)有肝动脉解剖异常,其中仅右肝动脉变异者7例(21.88%),仅左肝动脉变异者5例(15.63%),左、右肝动脉均变异的2例(6.25%); 8例(57.14%)变异的肝动脉须在移植前加以重建。在评价移植肝早期功能时,供肝功能良好者27例(84.38%),差者3例(9.38%),2例(6.25%)供肝无功能。术后近期死亡者一例,余31例手术后均恢复良好,其中日后作再移植者4例。结论:在获取供肝过程中,充分注意肝素化、原位灌注加局部降温,以及标准化手术操作是保证供肝质量的要素;供体手术中应注意有无肝动脉解剖异常,并避免损伤;供体年龄、供体在ICU逗留时间、不正常的供肝形态及围手术期/或术后发生如动脉血栓形成等情况都会明显影响移植肝脏的早期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活体肝移植供肝动脉整形及重建技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活体肝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中供肝动脉的重建与整形方式进行总结,了解术后肝动脉血栓(HAT)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等常规影像学检查对73例供肝动脉进行评估,发现肝动脉变异13例,占总例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