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单细胞DNA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单细胞DNA损伤的检测。其实验原理在于损伤的DNA在电场中从核内溢出,形成与细胞核“头部”相区别的“尾部”。目前主要用形状指标、距离指标、强度指标、“矩”类指标等四类指标分析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单细胞凝胶电泳在DNA损伤与修复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DNA损伤的程度与修复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细胞生死,其检测方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虽然这方面的技术有多种,但简便、快速、经济且敏感的方法应首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或称彗星(comet)实验。SCGE是第一个能有效检测单个细胞DNA损伤的技术[1],现已广泛应用于离子射线损伤、自由基损伤、癌症放化疗、生物监测等领域。一、检测机理SCGE是一种在实践中发现的方法,其确切机理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在通常情况下,DNA双链以组蛋白为核心形成核小体,在核小体中DNA为负超螺旋结构。如果有去污剂进入细胞,…  相似文献   

3.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是一种快速、敏感、简便、廉价的在单细胞水平上检测真核细胞DNA损伤与修复的方法。本文总结了该实验技术的发展、基本原理、检测分析方法、优点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是一种快速、敏感、简便、廉价的在单细胞水平上检测真核细胞DNA损伤与修复的方法。本文总结了该实验技术的发展、基本原理、检测分析方法、优点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单细胞凝胶电泳 (singlecellmicrogelelectrophoresisassay,SCGE)也称彗星分析 (Cometassay)或彗星电泳 ,是测定单个细胞DNA链断裂的技术。Singh等于 1988年报道了碱性彗星分析 ,此法不仅可以检出双链断裂 ,还可以检出单链断裂及碱易变位点如无碱基位点 ,因其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人类的许多疾病与DNA损伤密切相关 ,因此这一技术很有希望应用于临床诊断。1 单细胞凝胶电泳的原理与方法  大部分报道的彗星电泳都来自于Singh等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单细胞凝胶电泳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检测有核细胞DNA损伤与修复的新技术,因其快速、灵敏、简便、廉价而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在该实验技术的发展、基本原理、检测分析方法、及在肿瘤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背景:微量全血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是检测有核细胞DNA损伤与修复的一种方法,具有敏感性高、取材方便、细胞制备简单、不需体外活化、费用低、实验周期短等优点。目的:采用微量令血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评定过度训练对大鼠血液淋巴细胞DNA损伤的情况。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动物对照实验,于2004-08/09在沈阳体育学院研究生实验室完成。材料:雄性Wistar大鼠29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12只、运动组17只。方法:正常对照组大鼠不参加运动。运动组大鼠在玻璃池中进行游泳训练。采用6周递增负荷游泳训练建立过度训练动物模型,训练结束后24h,避光眼眶取血。主要观察指标:采用微量全血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柃测单个血液淋巴细胞的DNA尾长、尾矩、椭圆矩,以反映DNA的损伤情况。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运动组大鼠淋巴细胞的DNA断裂比正常对照组明显,断片离开头部向阳极方向迁移,形成一个像彗星样的拖尾。运动组反映大鼠血液淋巴细胞DNA损伤的指标尾长、尾矩和椭圆矩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6周递增负荷过度训练后大鼠血液淋巴细胞存在DNA损伤。  相似文献   

8.
背景:基于单细胞水平的研究是干细胞、肿瘤干细胞研究的发展趋势.许多研究者常常因为无法轻易获得足够数量的单细胞而在研究时望而却步.掌握简单有效的单细胞分离技术为准确、定量的单细胞水平研究奠定基础.目的: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单细胞分离技术.方法:在显微操作法的基础上改进,利用改制小号的静脉注射静脉注射针及微量移液器组合制成单细胞分离种植装置并采取双手操作法进行单细胞分离.采用染色细胞分离的方法对该技术分离单细胞的效率进行验证.结果与结论:单细胞分离的成功率达到96.5%.利用该技术分离单细胞具有取材容易、制作简单、操作直观可靠、分离成功率高、易于推广普及的特点.分离的单细胞可直接用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单细胞凝胶电泳(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 SCGE)又称彗星实验(comet assay),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在单细胞水平上检测DNA损伤与修复的新技术.SCGE实验最初由Rydbery和Johanson(1978)提出,以后经Ostling和Johansont[1](1984)及Singh[2](1988)等对实验条件进行改良,使其具有简便快速、灵敏性高、重复性好、无需放射性标记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药物筛选、肿瘤诊断与治疗、衰老和细胞凋亡机制的探讨以及遗传毒理学和生物监测等研究领域[3-5].  相似文献   

10.
活化中性粒细胞变形能力改变的单细胞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细胞微管吸吮实验系统对正常及活化状态下中性粒细胞(PMN)的变形能力及其改变作单细胞定量研究,结果显示PMN的变形能力在内毒素刺激活化条件下迅速降低1小时内降至最低,以后随刺激时程的延长,PMN仍维持于该变形能力降低状态,活化PMN变形能力显著降低有助于PMN在脏器组织的滞留,从而发挥消灭病原微生物及引起炎性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用筑巢式多重PCR技术对单细胞进行HLA配型,分析影响单细胞PCR扩增的因素。方法首先分别采用不同的细胞裂解方法制备单细胞DNA模板,然后采用多重PCR分别扩增HLA—A,B基因的第2、3外显子和第2内含子区域,HLA—DRB1基因的第2外显子区域,最后根据大量DNA的常规HLA分型结果对单细胞第1轮扩增产物进行第2轮筑巢式序列特异性引物PCR(PCR-SSP)分型。结果酶解法制备单细胞DNA模板效率最高,第1轮扩增成功率为93.3%,而碱裂法和冻融法分别为83.3%和73.3%;采用酶解法制备单细胞DNA模板进行第2轮PCR—SSP分型验证,20份标本扩增成功率为95%,有3份标本只扩增出一条染色体,等位基因脱扣发生率为15%,全部操作可在6h内完成。结论筑巢式多重PCR技术对单细胞HLA分型具有较高的扩增效率,操作时间短,可望应用于妊娠前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单细胞PCR用于妊娠前HLA诊断分型.方法 分别采用碱、蛋白酶和冻融裂解法制备单细胞DNA模板,然后采用多重PCR分别扩增HLA-A,HLA-B基因的第2、3外显子和第2内含子区域,HLA-DrB1基因的第2外显子区域.结果 酶裂解法可有效制备单细胞DNA模板,单细胞DNA扩增成功率95%,所设计引物可有效扩增HLA-A、B和DrB1序列,全部操作可在6 h内完成.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巢式多重PCR技术对单细胞HLA分型具有较高的扩增效率,操作时间短,可望应用于临床妊娠前诊断.  相似文献   

13.
单细胞电泳法检测肿瘤患者化疗后淋巴细胞DNA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单细胞电泳 (SCGE)检测肿瘤患者环磷酰胺化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DNA损伤。在标准SCGE条件下应用彗星图象分析系统定量分析人T淋巴细胞DNA的损伤程度。彗星图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DNA损伤明显强于正常对照组 ,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拖尾动量为 10 42± 1 98,正常人群为 1 2 6± 0 77;两者差异极显著 (P <0 .0 1)。肿瘤患者化疗后T淋巴细胞的拖尾长度为 3 3 69± 7 56μm ,DNA损伤的百分比为 3 1 5± 5 46% ;正常人群T淋巴细胞的拖尾长度和DNA损伤的百分比分别为 16 2± 1 5μm和7 46± 1 15% ;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极显著 (P <0 .0 1)。结论 :单细胞电泳可快速灵敏地检测细胞DNA损伤 ,能用于肿瘤化疗患者的流行病学观察。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和预后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的方法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的转录组分析方法通常需要103个细胞,所以无法揭示单个细胞之间基因表达的异质性,也难以对诸如早期胚胎及异质性的组织干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等极少量细胞进行分析,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出现为此提供了有效的研究工具.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是在单细胞水平对全转录组进行扩增与测序的一项新技术.本文主要就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的操作方法、应用成果以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单细胞测序技术可对分散的单个细胞分别进行基因组、转录组、表观遗传组或多组学测序,可从较少的肿瘤细胞中获得取可能多的信息。相较于整体测序,对单细胞测序技术在肿瘤内和肿瘤间异质性的研究有助于了解肿瘤动态变化机制。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研究脑恶性肿瘤进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分子标志物、特殊信号通路、基因表达及免疫应答等,为脑恶性肿瘤的评估、诊断、分型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将对单细胞测序及其与未来脑恶性肿瘤的诊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单细胞测序是一种以单个细胞为单位,通过对单细胞遗传物质扩增、标记、建库和测序,最后对整个疾病进行系统的探索。恶性肿瘤是由体细胞突变产生、以不受控制的增殖和侵袭为特点的一种疾病。单细胞测序可以全方位分析单个细胞的遗传信息,探索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使肿瘤基础和临床应用转化研究达到了传统测序方法难以实现的极高精确度和灵敏度。本文综述了单细胞测序在肿瘤微环境、免疫浸润与治疗、肿瘤分型、肿瘤细胞异质性、肿瘤细胞演化与诊疗和肿瘤转移机制及循环肿瘤细胞的探索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IgA肾病(IgA nephrology, IgAN)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肾小球肾炎,几乎所有患者在预期寿命内都可能出现终末期肾衰竭。免疫系统异常、糖基化缺失的IgA1产生增多及其肾脏系膜区沉积在IgAN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传统高通量测序技术在IgAN研究中的应用已为揭示IgAN的发生及进展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和线索,但在揭示细胞异质性方面仍存在局限。随着分子生物学、微流体和生物信息学的进步推进了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可在单细胞水平深入探索生理和疾病异常下的细胞状态,提供疾病特征所需的高分辨率和丰富的数据,解析单个细胞和细胞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近年来,单细胞测序技术在IgAN研究中的应用已有多项重要成果发表,包括从单细胞层面解析IgAN患者外周免疫细胞表达差异及亚群改变、IgAN肾脏转录组图谱,以及揭示IgAN细胞之间的通讯网络。我们也应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发现IgAN中与疾病进展相关的B细胞亚群及通路改变。本文综述了单细胞分析技术在IgAN研究中的应用,以及为解析IgAN发病和进展机制、探究潜在治疗靶点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是以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基础导致病变血管管腔渐进性狭窄或急性闭塞的常见心内科疾病,其病理过程由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炎症细胞等多种细胞参与。单细胞RNA测序可以对每一种细胞进行独立的转录组测序,分析各种细胞基因表达的不同。该技术的发展使研究者能够以更高的分辨率获取细胞转录信息,并通过探究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炎症细胞等细胞的细胞异质性,观测其动态轨迹,揭示细胞间通讯及分子调控机制等方式,深入地了解冠心病发生、发展机制,加深和细化对疾病的认识。随着技术迭代和高通量化,单细胞RNA测序技术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可为冠心病患者个体化治疗和精准靶向治疗提供全新视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4种核酸染料(EB、SYBR GreenⅠ、Gold View和AO)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中的染色特性,以分析用新型核酸荧光染料代替EB染料的可能性。方法分离提取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别用0、20、40、60、80μg/m L的H2O2进行处理,中性SCGE检测淋巴细胞DNA损伤情况;分别用EB、SYBR GreenⅠ、Gold View和AO进行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染色结果。分析尾部DNA百分含量(%Tail DNA)以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SCGE结果表明,SYBR GreenⅠ、Gold View和AO均能很好的反应实验结果,不同浓度中,1×~5×SYBR GreenⅠ、2×~5×Gold View、2~5μg/m L AO为最佳染色浓度范围。EB、SYBR GreenⅠ、Gold View和AO的回归系数分别为2.71、2.81、2.73、2.75,其染色效果较为一致,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3组细胞在48 h以内结果稳定,%Tail D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YBR GreenⅠ、Gold View和AO实验室内精密度分别为6.92%、7.10%、8.25%,优于EB染色(8.35%);SYBR GreenⅠ和Gold View重复性分别为3.07%、2.74%,优于EB染色(3.59%)。结论SYBR GreenⅠ、Gold View和AO均可用于本实验染色,Gold View是更适合用于SCGE中替代EB的核酸荧光染料。  相似文献   

20.
钙卫蛋白是近年发现的与钙结合的不均一的复合蛋白质.由2重链及1轻链构成,主要来源于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分布于粒单细胞、上皮细胞、角质细胞内及各种组织和体液中.具有抗微生物、抗增殖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本文就钙卫蛋白的结构和理化特性、分布、生物学功能及临床意义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