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内胆管乳头状瘤二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例1男.70岁,因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24年,间断背部疼痛6年,皮肤、巩膜黄染1个月入院查体: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腹软,右上腹轻压痛。总胆红素:31.8μmol/L,直接胆红素:18.9μmol/L,B超提示:胆总管囊状扩张伴炎性物沉积、剖腹探查术中见肝脏左外叶明显萎缩.胆总管明显扩张,直径约2.0cm,切开胆总管见其内有较多棕黄色胶冻样絮状物.  相似文献   

2.
张强 《腹部外科》1997,10(5):233-234
第一次查房(1996年6月6日)住院医师:患者,女,31岁,农民。因胆囊炎、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于1996年5月31日在硬脊膜外腔麻醉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T形管引流术”。手术顺利。术后给予补液及抗感染治疗。胆汁引流量400~500ml/日。今晨起,患者T形管内突然无胆汁流出,伴右上腹阵发性胀痛,无呕吐及畏寒、发热。体检:T36.5℃,P72次,BP16/10kPa,神清,痛苦面容,皮肤及巩膜均未见黄染。腹平软,切口愈合良好,T形管内无胆汁流出,生理盐水可从T形管内注入,但回吸未能吸出胆汁或生理盐水。主治医师:胆道术…  相似文献   

3.
病人,女,62岁,因上腹部疼痛,伴畏寒发热10余天,于2006年3月12日入院。病程中体温最高39.6℃,在外院经抗炎、补液等治疗效果差。病人在41年前曾行“胆囊切除术”。体检:T39.5℃,P96次/min,R20次/min.BP110/72mmHg。贫血貌,巩膜无明显黄染,右上腹部有一纵形手术瘢痕,中上腹有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肿大的胆囊,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总管壁坏死胆道大出血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临床资料:病人,女性22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3年多入院. 入院检查:T 37℃,P 80次/min, R 18/min,Bp 14/10 kPa,巩膜、皮肤无黄染;右上腹深压痛,Murphy征阴性.B超:胆囊结石,胆总管下端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入院后第5天行ERCP提示胆囊未显影,胆总管及肝内胆管扩张,Oddi括约肌狭窄,遂行EST.于EST术后第10天行LC,术中发现Calot三角广泛粘连,用电钩逐渐分离松解后显示结石嵌顿于胆囊颈管,无明显的胆囊管即Mirizzi综合征,故中转开腹胆囊切除,胆管缝合修补,Winslow孔放置腹引流管.术后无腹腔感染、出血,术后48 h拔出腹腔引流管,7 d拆线回家休息. 术后第8天出现黑便,生命体征正常,无腹部体征,血常规正常, 保守治疗.术后第11天突然出现右上腹剧痛,血压下降到8/6 kPa,脉搏108次/min,右上腹压痛, 反跳痛、肌紧张,右下腹穿刺抽出不凝鲜血,B 超提示腹腔内积血.急诊剖腹探查发现:腹腔内积血800 ml, 血凝块500 g,胆总管右侧壁坏死,约为胆管直径的1/3,胆道积血,去除胆道内凝血块后发现胆总管近端侧壁上有活动出血,施行胆道修补,T型管引流术.术后40 d带"T"管出院.术后1年T管造影无异常拔管.随防半年无胆管炎,胆管狭窄表现发生.  相似文献   

5.
病人:女性,81岁。体重80kg。因反复右上腹及右肩背部疼痛不适3年,加重3d.A院。既往患慢性支气管炎10年。入院时体检:T37.8℃,P74次/min,BP140/100mm Hg。双肺可闻散在干、湿哕音及哮鸣音。右上腹胆囊区有深压痛。彩色超声检查提示胆囊11.3cm×3.5cm,壁厚0.5cm,毛糙,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65岁。因“右上腹疼痛反复发作1年余,再发并黄疸5 d”,于2013年3月9日入院。近1年来反复发作右上腹疼痛不适,疼痛向右侧肩背部放射,伴呕吐,无黄疸,无发热。在我院检查B超提示:胆囊结石、胆总管扩张、急性胰腺炎,半年前在我院住院保守治疗1周,症状缓解后出院,5d 前再次发作,右上腹呈持续性疼痛不适,阵发性加剧,伴皮肤黏膜明显黄疸,发热38℃,来院治疗。查体:巩膜中度黄染,腹平,上腹腹肌紧张,右上腹肋缘下压痛,墨菲氏征阳性,肝脾未扪及肿大。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胆红素37.70μ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15.40μmol/L,丙氨酸转氨酶65.4 U/L,天冬氨酸转氨酶74.5 U/L,血清淀粉酶315 U/L,尿淀粉酶1100 U/L。B超提示:胆囊结石,胆囊壁毛糙,胆总管直径1.3 cm,胆总管下段结石,胰头略有肿大,胰管扩张,肝肾间隙少量腹腔积液。  相似文献   

7.
双胆总管畸形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患者 女,64岁。因间断右上腹痛7个月入院。体查: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软,右上腹轻压痛,莫菲氏征阴性,肝未及肿大。入院后检查:肝功能正常,血、尿淀粉酶正常。B超检查示:萎缩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总管扩张直径约1.3cm,胆总管下段未见明显结石。常规术前准备后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胆囊萎缩,其内多发结石,常规切除,暴露胆总管,直径约1.0cm,于正常胆总管外侧另见一异常管道,  相似文献   

8.
病人,男,58岁.因间断右上腹绞痛6年,加重伴发热、黄疸半年入院.后于2005年5月25日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型管引流术.……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62岁.1年前因结石性胆囊炎于外院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型管引流术,术后右上腹反复绞痛8月余,加重1周入院.体查:巩膜轻度黄染,右上腹可见经腹直肌切口疤痕.右上腹肌稍紧张,深压痛,肝未扪及,血红蛋120g/L,白细胞14×109/L,中性0.82,总胆红素84μmol/L,谷丙转氨酶180U/L,B超示胆囊已切除,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52岁,因反复右上腹隐痛不适2个月入院。体检:体温37.0℃,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无殊,腹平软,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区无叩痛,Murphy’s征(-)。两次腹部B超均示胆总管扩张,直径为11mm,下段管腔内探及一直径为2cm扁平状强光团回声,后伴声影,疑似胆总管下段结石。手术探查后发现胆囊无殊,胆总管切开来探及结石,置入胆道镜亦未见结石,而在其下段近十二指肠乳头处  相似文献   

11.
病人,男,69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高热黄疸30余年,加重5d入院。30年前行胆囊造瘘,5年前行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时损伤回肠行肠造瘘,随后行肠造瘘闭合术,又因切口感染切口疝行疝修补术,入院前四次手术均为外院所做。入院检查:体温38℃,脉搏80次/min,呼吸15/min,BP14/10kPa,巩膜、皮肤黄染,右上腹压痛。B超及MRCP;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入院后第3天行手术,由于肝  相似文献   

12.
病历摘要患者,男,59岁。因反复右上腹钝痛11年,B超检查发现胆囊及胆总管下端给石入院。患者于入院前门年无明确诱因出现右上腹钝痛,无放射痛,无寒战高热及黄疽,也无恶心、呕吐、腹泻等,行B超检查提示胆囊结石,但因上腹痛可耐受,也可自行缓解而未作特殊处理。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但均未予特殊处理。现因B超检查提示胆囊及胆总管均有结石故而入院手术。12年前曾在外院因“胃癌”行胃远端根治性切除术(毕1式吻合)。否认肝炎、结核病史,无烟酒嗜好。查体:T36.8C,PSO次/分,R18次/分,BP12.8/8.okPa。神清合作,消瘦…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总管穿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患者女,36岁。因反复性右上腹痛3年入院。以“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于2005年11月27日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顺利”,术中置腹腔引流管1根,术后恢复良好,48h后引流管无明显液体引出时拔除,4d后出院。术后第7天晚睡觉前患者无明显诱因感右上腹剧烈疼痛,阵发性。次日晨感全腹疼痛,右上腹为著。急诊2005年12月5日7时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1℃,脉搏87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25/83mmHg。神志清,急性面容,痛苦貌。巩膜无黄染。全腹肌紧张,有压痛反跳痛,右上腹部著。  相似文献   

14.
胆总管金属异物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女,57岁。因电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后8年,间隙性右上腹部疼痛1年,复发加重2 h,于2004年12月6日入院。入院前8年,因患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院外行LC,术后恢复顺利,7 d治愈出院。入院前1年,无明显诱因始出现右上腹疼痛,不剧烈,自认为“胃病”,未到医院诊断及治疗。入院前2 h,无明显诱因突发右上腹绞痛,向右肩胛部放射,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2次,呕吐后腹痛无缓解,不伴畏寒、发热,伴眼黄、尿黄等。门诊B超提示胆总结石,胆总管扩张,以“胆总管结石,急性胆管炎,梗阻性黄疸”入院。查体:T 36℃,P 70次/min,R 20次/min,BP 150/90 mmH…  相似文献   

15.
病人,男性,47岁,农民,因突发全腹疼痛7d经当地卫生院转入县医院,入院时病人剧烈腹痛,呈持续性,伴恶心呕吐和畏寒发热,体温40℃,脉搏160次/min,呼吸40次/min,血压60/30mmHg,扶人病房,急性重症病容,全身皮肤湿冷,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腹部膨隆,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右上腹为剧,Murphy(+)。血常规:WBC19.8×10^9/L,N98%。腹部B超:胆囊壁增厚,胆总管内见结石,大小约1.8cm×1.2cm,胆总管内见条索状阴影,疑为胆道蛔虫,十二指肠段肝外胆管显影不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22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10年,加重1月入院。查体;T36.gC,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软,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墨菲氏征阳性。WBC73X109/L。B超示:胆囊正常大,于肝右叶下见9.ZcmX8.scm液性暗区,胆总管内径Icm,与该暗区紧密关连。经穿刺抽出sml墨绿色胆汁,其脓细胞(++++)。剖腹探查术中见胆囊周围粘连,lOomXscmXscm大,表面凹凸不平,切开胆囊见腔内有一纵隔畸形,切除胆囊经颈管残端探查总管,见其下段狭窄,外侧有一膨大囊腔,经术中胆道造影证实其为囊性扩张的胆总管。故在距总管0.scm处切除扩张的总管…  相似文献   

17.
胆总管探查术后胆瘘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瘘是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为总结胆总管探查术后胆瘘发生的原因与防治,现就我院1998年9月-2003年4月诊治的12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2例中男4例,女8例;年龄48~96岁,平均70.3岁.11例为胆囊及胆总管结石,1例为胆总管下端癌.3例T管周围瘘发生于术后4~5 d,临床上有胆汁性腹膜炎表现,同时T管胆汁引出量减少且引流管周围有胆汁渗出.T管造影:造影剂进入腹腔.5例于术后16~18 d拔除T管,拔管前试闭管2 d,病人无发热、黄疸、腹痛等不适,且T管造影无异常(造影剂进入十二指肠顺利,胆管内无残余结石).拔管后20 min~3 h,病人出现右上腹疼痛,迅速弥漫至全腹.另4例经试闭管及T管造影无异常,于术后4~5周拔管,拔管后2~3 d出现腹痛,疼痛局限于右上腹,伴发热、右上腹压痛、反跳痛、局限性肌紧张,肝区叩击痛.于窦道置尿管后引出大量胆汁.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46岁,因“发现胆囊结石2年余,右上腹隐痛不适3月余”入院。患者主诉有糖尿病史半年余,平时自行间断服药,血糖控制情况不详。入院体检:T:36.8℃,P74次/min,R:14次/min,BP:125/80mmHg。全腹平软,无明显压痛、反跳痛,Murphy征(-),肠鸣音3次/min。  相似文献   

19.
病人,男,36岁。因被人拳击腹部受伤伴上腹部疼痛半月余入院。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隐痛,无规律,不能自行缓解。无发热及黄疽。10年前因胆结石在当地医院行胆囊切除、胆总管空肠吻合手术。术后未定期复查,亦未出现腹痛、发热及黄疸等胆管炎症状。体检:体温36.5℃,皮肤、巩膜无黄疸。右上腹有一10cm纵行切口瘢痕,腹无压  相似文献   

20.
临床资料患者 ,男 ,71岁 ,因右上腹疼痛 1 2 h入院 ,91年胆囊切除术 ,93年及 97年有胆总管结石切开取石 T管引流术史。查体 :T:37.4℃ ,P:80次 /分 ,BP:2 2 / 1 4 Kpa,巩膜稍黄 ,右上腹轻压痛 ,无肌卫。 B超及 CT示 :胆总管及肝内胆管扩张 ,肝左叶、肝右后叶胆管及胆总管结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