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玉璜 《现代实用医学》2000,12(11):519-520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肿瘤,在欧美国家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4位〔1〕,在我国近年已居第7~8位〔2〕。胰腺癌早期缺乏特殊症状,又无特异性肿瘤标记,加之恶性程度高,累及范围广,往往确定诊断时已属晚期。为探讨胰腺癌早期诊断,现将我院1993年5月~2000年5月收治的29例胰腺癌患者资料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男17例,女12例;年龄35~86岁,平均67岁。癌变部位:胰头癌16例(55.2%),胰体癌6例(20.7%),胰尾癌6例(20.7%),弥漫性癌1例(3.4%)。烟酒嗜好:每日吸烟10支以上者12例(41.4%),每日饮酒100g以上者9例(31.0%),有两种嗜好者7例。职业分类:…  相似文献   

2.
外科治疗胰腺癌3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床资料 ①对象:我科自1974/2001年间共收治胰腺癌患340(男282,女58)例,年龄32~87岁,其中40~60岁272例(80%);②临床表现和肿瘤部位:胰头癌253例,胰体尾癌72例,全胰癌15例.根治切除组65例中首发症状:上腹隐痛、乏力:胰头癌24例(39.3%),胰体尾癌3例(75.0%);上腹闷胀不适:胰头癌14例(23.0%),胰体尾癌0例  相似文献   

3.
孙聪 《现代实用医学》2001,13(9):457-458
胰腺癌的临床表现隐匿 ,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 ,易被医师误诊、漏诊 ,难以早期诊断 ,一旦临床确诊 ,大多已属晚期 ,失去手术机会。近 1 0年来 ,我院共收治胰腺癌 80例 ,为提高对胰腺癌早期的认识 ,及早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作出早期诊断 ,改善预后 ,现将胰腺癌的早期首发症状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80例中男 5 6例 ,女2 4例 ;年龄 3 5~ 90岁 ,平均 65岁 ,60岁以上 64例占 80 %。 80例胰腺癌中胰头癌 3 2例 (4 0 % ) ,胰体尾癌 2 2例(2 7.5 % ) ,全胰癌 1 6例 (2 0 % ) ,部位难以肯定者 1 0例 (1 2 .5 % )。1 .2 诊断手…  相似文献   

4.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胰腺癌术前诊断的重要方法。我院自1980年4月至1984年4月共完成306例ERCP检查,其中胰腺癌61例,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61例胰腺癌,男41例,女20例。年龄42~70岁,平均54.6岁。其中除12例胰体尾癌和1例胰头癌外,其余4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黄疸,黄疸指数50~240u,80u以上者46例(90.2%)病程从15天到16个月不等。胰腺癌发生部位:胰头癌43例,胰体尾癌  相似文献   

5.
李曼玲 《医学文选》2000,19(6):898-899
胰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由于胰腺癌早期无明显及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故常误诊为某些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如胃肠、肝胆疾病等,临床诊断大都属晚期,治愈率低,为了提高对胰腺癌的认识,对早期诊断有所裨益,现对经本院或上级医院临床、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而资料较完整的35例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29例,女6例,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58岁,40岁以上占31例(88.6%);肿瘤部位:胰头癌28例,体尾癌5例,全胰癌2例。1.2 首发症状 腹痛或上腹不适的有23例(占65.7%),黄疸8例(占22.8%),纳差、乏力4例(占11.4%)。1.3 主要临…  相似文献   

6.
李有政  邓水柱 《广西医学》2002,24(3):390-391
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胰腺癌最有效的方法 ,但胰腺癌早期诊断困难 ,多数病例就诊时已处于晚期 ,所以手术切除率低 ,预后极差。因此 ,不能切除的胰腺癌的治疗已引起临床重视。现将我院 1991~ 1998年不能切除的胰腺癌 35例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2 5例 ,女性 10例 ,年龄 35~ 80岁 ,平均 5 8岁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经B超、CT、手术探查、细胞学和活检病理检查明确诊断。胰头癌 2 8例 ,胰体癌 15例 ,胰体尾癌 2例 ,发病至就诊时间 0 5~ 4个月 ,平均 1 5个月1 2 治疗方法 :35例中 ,1995年前收治的 17例…  相似文献   

7.
胰腺癌伴发糖尿病的发生率较高 ,二者之间的关系目前尚无定论。本研究对 35例胰腺癌伴发糖尿病病例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1 990年 1月至 2 0 0 2年 7月我院共收治胰腺癌患者 2 2 0例 ,有 35例 (1 5 .9% )伴发糖尿病。其中男 2 6例 ,女 9例。初诊时年龄 4 6~ 78(中位年龄 6 5 )岁。胰腺癌均经上腹部CT和 (或 )病理学确诊 ,胰头癌 2 4例 ,胰体尾癌 1 1例。根据 1 997年 [法 ]国际防癌联合会 (UICC)颁布的TNM标准进行分期 :Ⅰ期 2例 ,Ⅱ期 6例 ,Ⅲ期 1 1例 ,Ⅳ期 1 6例。所有病例随访 2个月至 3年 ,死亡 3…  相似文献   

8.
133例胰腺癌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 1981~ 1999年胰腺癌住院患者 13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胰头癌 116例 ,胰体尾部癌17例。手术切除 35例 ,手术后并发症 3例 ,无术后死亡。现对其诊断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 床 资 料1.1 一般资料 :胰腺癌 133例 ,其中胰头癌 116例 ,胰体尾部癌 17例 ;男性 10 2例 ,女性 31例 ;年龄为31~ 76岁 ,平均 5 7.7岁。行根治手术 35例 ,不能切除肿瘤者 98例 ,后者有 5例术后行X刀切除治疗。1.2 诊断1.2 .1 胰头癌 :116例 ,在黄疸出现前多按消化不良或慢性胃炎治疗 ,多于 1~ 2个月内出现黄疸 ;B超和CT显示胰头增大 ,肝内外…  相似文献   

9.
胡康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8):3832-3833
目的:深入探讨胰腺癌的影像学病理基础及影像学检查选择对照,旨在正确选择胰腺癌的检查方法和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手术病理证实为33例胰腺癌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33例胰腺癌中4例由X线检查提出可疑性结论。胰头癌19例(包括3例由X线检查可疑的),CT阳性率63.15%(12/19),B超阳性率100%(19/19)。胰体、尾癌14例(包括1例由X线检查可疑的),CT阳性率92.86%(13/14),B超阳性率42.85%(6/14)。漏诊1例,占7.14%(1/14)。结论:X线检查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不明确,B超对胰头癌诊断率高于CT,CT对胰体、尾癌诊断率高于B超。  相似文献   

10.
临床资料我院外科自1953年4月至1980年12月共收住胰腺癌及壶腹周围癌187例,经剖腹探查及病理切片证实为胰头癌116例(62%),全胰腺癌31例(16.6%),胰体、胰尾癌21例(11.2%),壶腹癌11例(5.9%),十二指肠乳头癌5例(2.7%),总胆管下端癌3例(1.6%),男性147例,女性40例,男女之比为3.6:1。年龄最小18岁,最大78岁。41  相似文献   

11.
<正> 胰腺癌早期发现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但在各种脏器肿瘤中,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比较困难。胰腺癌可发生在胰腺的任何部位,但大多发生在胰头部(占60—80%),只有少量位于胰体尾部。因此胰体尾癌的早期诊断尤其困难。中日友好医院自1985年至1 995年的10年间,共收治胰体尾部癌56例,现将诊治情况分析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12.
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约占消化道肿瘤的1%左右。胰腺癌早期无症状,故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也低。本文总结了1975~1985年收治的86例胰腺癌,其中胰头癌65例,胰体尾部癌21例,其肿瘤切除率分别为26.1%和23.9%。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为17.6%,胰体尾部切除术后2年生存率为40%,姑息性手术后平均生存10个月。还讨论了有关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指出,凡有胰腺被膜受侵、胰腺周围淋巴结转移、肿瘤周围组织中血管受侵、肿瘤侵犯邻近脏器、组织学类型以及远方转移等,都直接影响预后。本组肿瘤切除病例,术后发生胰瘘者仅2例(9.1%),经治疗全部愈合。  相似文献   

13.
胰腺癌发病率近年呈逐渐上升趋势,且病死率高,因此其诊断与治疗日益受到普遍重视。胰十二指肠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由于手术创伤大,临床所见多属中晚期,总切除率不足30%。我院1994年4月至1999年4月对不能切除病灶的22例胰腺癌采用综合治疗,随访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收治胰腺癌3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6例,胰体尾切除2例,不能切除病灶的22例(占74.4%)中男13例,女9例,年龄35-68岁,平均52岁。胰头癌19例,胰体尾癌2例,全胰癌1例。主要症状为上腹胀痛、背部痛、食欲下降,黄疽、消瘦。手术不能切除原因…  相似文献   

14.
经手术且经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胰腺癌168例,男103例、女65例,41岁以上占94%,临床表现有厌食、消瘦、黄疸、持续性腹部隐痛。1~3个月出现临床症状的胰头癌,术中直径为3~5cm者占1/2,大于10cm者占1/5,后者为体尾癌。手术证实肿瘤大于5cm者多于上腹部触及肿块。B超检查与手术完全符合率为58.3%,基本符合率为39.9%,在符  相似文献   

15.
胰腺位置深藏而隐蔽所以在胰腺癌发展早期即胰腺癌的亚临床期往往得不到及时诊断大多数胰腺癌只是在胰管或胆管受到阻塞时才出现明显症状确诊入院时已在晚期给治疗和愈后带来不良后果现就笔者15 年遇到的和本院10 年来共38例胰腺癌病人小结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8 例男24 例女14 例男女为1 71 年龄最大74 岁最小15 岁平均年龄52 岁胰头癌25 例65 7 胰体尾部癌10 例26 35全胰癌3 例7 38 例胰腺癌者首现症状和入院时症状见表1 ,体征见表2 病理类型见表3 手术方式见表4表1 38 例胰腺癌患者入院时首现症状百分比症 状 首现症状 入院时症状食欲…  相似文献   

16.
目的阐述腹腔镜保脾胰体尾整块切除手术的技术细节,并对其治疗胰腺癌的短期、长期肿瘤学预后及合并症情况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的方法,研究对象为北京世纪坛医院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1月1日间术前诊断为I期、II期胰体尾癌,且无脾门淋巴结转移的23例病人,其中17例接受腹腔镜保脾胰体尾整块切除手术,同期6例行脾切除的腹腔镜胰体尾整块切除手术,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等术中情况,近期、远期肿瘤学预后及合并症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并与开腹手术的同期文献报道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6例腹腔镜保脾胰体尾整块切除手术的平均手术时间为(203±54)min。平均出血量为(208±106)m L。1例由于严重的腹腔粘连中转开腹。短期合并症率为47%(n=8),胰瘘的发生率为41%(n=7)。无围术期死亡病例。肿瘤平均直径为(32±12)mm,平均淋巴结获得数量为(19.8±9.3)个。切缘均为阴性。病人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4.7%、52.9%、41.2%,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58.8%、47.1%、35.3%。这些指标与同时期行脾切除的腹腔镜胰体尾手术及同期开腹胰体尾手术报道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保脾胰体尾整块切除手术治疗术前诊断为I期、II期,且无脾门淋巴结转移的胰体尾癌,具有可接受的近期、远期肿瘤学预后及手术合并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临床上更早诊断胰体尾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胰体尾癌的误诊原因。结果:主观重视有助于胰体尾癌的更早诊断。结论:胰腺癌特别是胰体尾癌早期困难,预后差,胰腺癌的诊断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360例胰腺癌首发及入院时症状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腹痛是最常见症状(60.8%,86.9%),其次为上腹饱胀不适(28.6%,73.3%)。梗阻性黄疸是胰头癌和全胰癌的突出表现。上腹部血管杂音对胰体尾癌诊断极有价值。早期诊断病例根治切除率为85.3%(29/34)。因此寻求简便易行特异性较高的筛选方法,对出现腹痛,上腹饱胀的中老年人进行普查,做出早期诊断,可望提高胰腺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陈雷  李钢  初占飞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4):93-93,95
目的评价MDCT三期增强扫描在胰腺癌诊断及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的MDCT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26例胰腺癌病例中,位于胰头者18例,胰体者5例,胰尾者3例。肿块直径3~6cm22例、1~3cm4例;动脉期扫描有不均匀轻度强化,伴有胰管和胆管扩张、胆总管阻塞24例、合并胰腺囊肿2例、肿瘤侵及血管15例、胰周脂肪受侵20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6例。结论MDCT三期增强扫描在胰腺癌诊断及临床分期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吴红莲  宋善军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5):2623-2624
胰腺癌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4%。根据癌灶发生部位分为胰头癌、胰体癌、胰尾癌和全胰癌,胰腺癌预后极差,1a的生存率不到30%,5a生存率仅3%~7%。早期胰腺癌手术切除后5a生存率可达30%,因此,改善胰腺癌预后的关键在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CT扫描能很好地显示胰腺及胰周的解剖结构,动态扫描可以观察胰腺实质的细微结构变化,是目前诊断和术前评估胰腺癌最常用、最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