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下气浅议     
针下气浅议山东医科大学卫生学校(250012)崔爱庆关键词针下气,阴阳寒热,虚实针下气,即为针刺所得之气,是针灸临床治疗疾病的关键,也早为历代医家重视。《灵枢·终始》篇曰:“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把针下气归纳为邪气和谷气两个方面,但在临床...  相似文献   

2.
《素问·病能论》说:“帝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岐伯曰:生于阳也。帝曰:阳何以使人狂?岐伯曰: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善怒也,病名曰阳厥。……使之服以生铁落为饮,夫生铁落者,下气疾也”。此“下气疾也”历代注本均无明确之注释,惟日·丹波元简云“气疾”为:“凡狂易癫眩,惊悸癎瘈,心神不定之证,宜概称气疾焉。4版教材《内经选读》和5版教材《内经讲义》之十三方解亦均以此转释之。从丹波元简之“宜概称气疾焉”一句可见,丹波元简把“下气疾也”之“气疾”理解为“狂易癫眩,惊悸癎瘈,心神不定”一类疾病之病名。然从前述《素问·病能论》之原文“病曰阳厥”一句可以看出,《素问》已经把“怒狂”一类的疾病命名为“阳厥”。所以,从《素问》本旨而言,“下气疾也”之“气疾”非指“怒狂”一类  相似文献   

3.
《内经》对徐疾补泻手法,在《灵枢》和《素问》中分别予以不同的论述。《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而《素问·针解》却用“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疾按之”述之。对于第一段经文,《灵枢·小针解》就  相似文献   

4.
出自《灵枢·终始》的“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一语,是针灸理论中极为重要的论述,对其理解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针刺手法的具体实施,对于指导针灸临床有着重要意义,目前一般针灸书籍多将其解释为术者针刺时针下的感觉。但实际上,原文的本义指的是诊脉时医者指下的感觉。本文将重点分析“谷气来也徐而和”,同时“邪气来也紧而疾”之意自然明了。1何谓“谷气至”在《灵枢·终始》对“谷气至”一词有着详尽的解释。何谓“谷气至”?“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以知谷气至也。”那么“已补而实,已泻而虚”又是如何来判断的呢?…  相似文献   

5.
针刺过程中,对出针时机的把握,宜当在针刺行补泻后针下紧而疾,即“邪气来也”,则不宜出针。须留针至针下松动,徐而和时出针,因此时雅退正复,即“谷气至”而出针。  相似文献   

6.
张建斌 《中国针灸》1998,18(4):239-240
“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中“徐疾”的含义,是全句的关键所在。《灵枢·小针解》和《素问·针解》对此有不同解释,笔者认为二者不可能都符合原义。为此进一步探究,作《“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释义》(《中国针灸》1995年第1期)一文。对此,有同道表示不同观点。笔者重温《内经》,反复比较和推敲,认为原文中“徐疾”仍应该指脉象,理由如下。1 “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并非针刺方法首先,不妨去掉《素问·针解》和《灵枢·小针解》两文的注释部分,单从保留的原文来看,其词句结构与《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至“以针为之”完全…  相似文献   

7.
何学斌  罗济民  王华 《中国针灸》2003,23(6):374-375
习针者 ,无不知九针 ;针籍者 ,无不载九针。古有《针经》之谓、堪为针灸医书之精粹的《灵枢经》 ,合计八十一篇 ,其首篇即以“九针十二原”名之 ,并明言“虚实之要 ,九针最妙” ,可见“九针”在医治疾病中的重要作用。《灵枢·九针十二原》具体论述了“九针”的名与形 ,指出“九针之名 ,各不同形” ,以针、员针 ,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大针合称“九针”。然而 ,若据此而认定“九针”即为九种不同针具的简称 ,仅从名与形上分析问题 ,乃欠深入。《灵枢》何以“九针”为名 ?九针之内涵是否均为针形 ?九针之外是否再无创造 ?…  相似文献   

8.
再辨"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针刺补泻的重要依据之一的“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之本义。方法:用知识考古学的原理,通过对“徐”“疾”所描述的对象以及该词所出现文章的结构分析,对该句含义进行了再次辨识。结论:“徐疾”在《内经》补泻刺法中所描述对象有三:一为脉象,二为留针时间,三为出针速度。“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中的“徐疾”应为脉象,而非针法,意为脉由徐变疾,标志着经脉由虚转实;脉由疾变徐,则是经脉由实转虚。  相似文献   

9.
得气即我们常说的"针感",包括医者的针感与患者的感觉。1.医者的针感:医者的针感包括抽象和具体的针下感觉两部分。最早的古籍中,更多描述医者手下抽象的针感,如《灵枢·终始》曰:"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1],"紧"与"和"都是比较抽象的感觉,每个人的理解可能不尽相同。再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曰:"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2],古人将"得气"形容为乌之集,稷之繁也,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才  相似文献   

10.
针刺的“得气”与“酸、麻、胀”的感觉,是两种类同现象,但“得气”是以术者的指下体会为主,而“酸、麻、胀”是以患者的主观感觉为主。“得气”和“酸、麻、胀”感,究竟是否相同?两者关系怎样?又是怎样产生的?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通过临床实践作进一步探讨。(一)得气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得气”必须通过临床实践细心体会,否则是不容易感觉到的。《灵枢·始終篇》:“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难经·八十八难》:“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标幽赋》:“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  相似文献   

11.
留针术,出于《内经》。在《灵枢》的81篇中竟有29篇论及留针问题。留针,即进针后将针留置于穴内一段时间后出针;留针过程可行针,可间歇行针,也可不行针。留针的意义在于候气,或调气。最终目的是维持阴阳平衡,使虚者实而实者虚;或补益扶正,培补阳气,以利驱邪;或协助补泻,祛邪扶正。“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贵宾,不知日暮”(《素问》):“热则疾之,寒则留之”(《灵枢》):“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灵枢》):“久瘤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而  相似文献   

12.
针刺徐疾补泻法对中风患者下肢血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刺徐疾补泻法源于《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大要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意即,“徐而疾”的手法会使正气实(补法);“疾而徐”的手法会使邪气虚(泻法)。至于“徐而疾”与“疾而徐”是一种什么手法在《内经》里就有两种解释。一是《灵枢·小针解》的解释:“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对此后世不少医家理解为,缓慢进针、快速出针为补,快速进针、缓慢出针  相似文献   

13.
《说文解字》"疾"解存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秀传 《中医研究》2006,19(10):F0003-F0004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我国第一部字典,东汉许慎所著。《说文》从分析汉字形体结构来解释字义,是研究东汉以前古籍和古文字学的重要依据。“疾”、“病”是中医古籍中的常用词,《说文》释义:“疾,病也,从疒矢声”;“病,疾加也,从疒丙声”[。1]许慎认为:“疾”、“病”都  相似文献   

14.
点刺在《内经》中已有记载,如《灵枢·官针》篇提出了“半刺者、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的理论,就论述了点刺的方法。由于小儿在生理上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特点,所以《灵枢·逆顺肥瘦篇”指出“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刺此者,以毫针浅刺而疾发针,日再可也”,因  相似文献   

15.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为针之要,气至而有效”一语道出“得气”在针灸治疗中的重要作用。《针灸大成》亦强调指出:“宁失其时,勿失其气”。本文就“得气”的概念、指征、影响因素,促使“得气”方法,“得气”与补泻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 1 “得气”的基本概念 “得气”语出《素问·离合真邪论》“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得气”现代称之“针感”,就是指进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这种针下感应,早在金元时期窦汉卿在《标幽赋》中作了细致描述:“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  相似文献   

16.
得气是针刺治疗时所应达到的状态,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前提,古人在描述得气时用“气来如动脉之状”、“气来如鱼吞钩”来形容。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难经.七十八难》说“当刺之时,必先以左手压按所针荥俞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顺针而刺之。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针灸大成》在《经络迎随设为问答篇》又写到:“夫行针者……右手持针而刺之……徐徐而入,气来如动脉之状,针下轻滑。未得气者,若鱼之未吞钩。”《标幽赋》描述得气时为“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可见“气来如动脉之状”与“…  相似文献   

17.
针灸推拿属于外治法 ,与临床用药一样 ,也要注意因人而宜 ,中病即止。《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 :“刺之害中而不去 ,则精泄 ;害中而去 ,则致气。精泄则病益甚而 ,致气则生为痈疡”。张志聪则进一步指出 :“知形之肥瘦 ,则知用针之浅深 ,知血之盛衰 ,则知方圆之补泻 ,血气者 ,五脏之神气也 ,能知形之肥瘦 ,气之盛衰则针不妄用 ,而神得其养也。”笔者结合临床中因过量或不及引发治疗失误的案例 ,浅谈体会如下。1 过针致面肌痉挛汪某 ,女 ,32岁。 1 996年 3月出现右侧面瘫。经个体行医者针刺加中药治疗 2个月 ,基本痊愈。仅闭眼不紧 ,大笑…  相似文献   

18.
"扶舆"辨正     
《晋书·皇甫谧传》有“扶舆”一语。其上下文:仰迫天威,扶舆就道,所苦加焉,不任进路,委身待罪,伏枕叹息。”其中“扶舆”一语,有的教材注为“支撑着登车”,而我主编的教材未加注释,并属失审。实不知其为鱼部叠韵联绵词,系勉强扶持义。《后汉书·宋均传》:均自扶舆诣阙谢恩。”王先谦集解引沈钦韩曰:扶舆乃汉晋人常言。”明言其为“勉强扶持之意”。所引书证如《晋书·山涛传》“遂扶舆还洛”,《刘寔传》“遂自扶舆冒险而至”,包括《皇甫谧传》之“扶舆就道”。《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又年疾日侵,有加无损,不任扶舆进路,以塞元责”之“…  相似文献   

19.
1 详辨病情,针药并重《金匮》第22篇第8条“……审脉阴阳,虚实紧弦,行其针药,治危得安……”,明确指出在辨证准确的情况下,行针行药或针药并用,以求转危为安。再如第4篇第1条“疟脉自弦,……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本条论述疟病的病机和治则,其中弦紧是指疟病而兼风寒外袭,治可发汗(指药物作用),也可使用针灸治疗,从中不难看出对于弦紧之疟见表寒,治疗可药可针,针药并举。2 辨证选穴,依病施针纵观仲景选穴,重在辨证,循经施针和选用特定区域,具体如下。2.1 针腧穴之所在 《金匮》中明确选用腧穴者有三条…  相似文献   

20.
有时,人们称疾病到了严重程度为“病入膏盲”,这典故出于公元前581年.《左传·成公十年》记载:晋侯有病,请秦国的医缓来诊治,医缓认为晋侯的病是“在肓之上,膏之下”。这部位灸既不可,针又不行,药力也行不到,即所说的“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晋代杜预注:“心下为膏;盲,鬲也。”后人据此,将膏盲解释为膈之上、心之下的空隙处。病邪盘踞这里,表示病情深而不可救药;假如能有救治的妙法,则可见医道的高超。东汉时的经学家何休,曾写过《左氏膏盲》、《谷梁废疾》等篇。后来郑康成写了《箴膏盲》、《起废疾》诸书提出不同看法。箴,通针;从字面看,似乎这时已知道针刺膏盲俞,其实这是指膏盲部位而不是指俞穴,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