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痉病之因,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内经讲义》曰“帝曰:願闻病机如何?岐伯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素问·至真要大论》),全国中等卫生学校中医教材亦然。然此处“湿”字实为可疑,盖由“风”字讹传“湿”也。历年凡遇有关痉病之书或痉病之临床报道,笔者都能专心细读,又近40年之临床实践,甚为留心痉证,觉六气皆能致痉,而风为百病之长,六气莫不  相似文献   

2.
答:病机十九条言痉,有因凤、因热和因肝的不同,这几条都易于理解,但因湿致痉,应该说是病机十九条中比较难解的条文。为什么因湿致痉呢?古今学者的认识不尽相同。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卷六·痉因质疑》中说:“痉病之因,素问曰:‘诸痉项强,皆属于泓’。此湿字,大有可疑,盖风字误传为湿字也,”认为“湿”字有误;有的认为不是字误,如北京中医研究院中医研究生班,一九八○年的内部资料  相似文献   

3.
痉证刍言     
痉,音径。僵直之意也。痉证是以筋肉牵引颈项强急,甚有角弓反张为主的疾病。如《注解伤寒论》云:“痉者,强也,千金以强直为痉。经曰:颈项强急,口噤反张者痉。”古方书有将痓字作痉的。如仲景《金匮要略·痓湿暍病脉证第二》一则,即用痓字。痓,音翅。查《广韵》痓字作恶解并无僵直之意。从痓与痉两字音意皆异,办无通用之说考虑,显系传写之误。如《金匮要略论注》云:“盖痓即痉,强直之谓也。”又如《景岳全书》云:“痓之为病,即内经之痉病也。以  相似文献   

4.
“诸痉项强(jiāng音僵),皆属于湿”是《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中的一条。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编著的《内经教学参考资料》对“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的解释,有些牵强,不敢苟同。提出一些看法如下: 《金匮要略》中有关痉病的论述:“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夫风病,下之则痓,复发汗,必拘急”;“疮家,身虽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疰”;“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痓”;“太阳病,发热汗出,而  相似文献   

5.
问题解答     
问:如何鉴别痉、瘿、痫、厥? 答:痉指“痉病”而言。其证候特点是脊背角弓反张,项强口噤,头摇戴眼等。甚或四肢拘急,身热足寒,面赤、目赤等。例如《金匮要略》中说:“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可见痉病是以颈项强急,角弓反张为主要特征。究其发病之因,《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暴强直,皆属于风”,同书“骨空论”中说:“督脉之为  相似文献   

6.
<正>项背强是指颈部连及背部经脉肌肉强直、俯仰不能自如的一种病症,从其总体表现来看,应属痉病中的一种。《内经》对此类病证的发病机理进行了阐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灵枢·经筋》亦云:"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灵枢·热病》又云:"热而痉则死。"表明寒、湿、热等邪气与本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作为第一部将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的中医经典专著《伤寒杂病论》,对项背强的描述散在于各篇,兹  相似文献   

7.
清代名医吴鞠通对痉病有较系统的研究,现结合个人学习心得,介绍如下。一、病因突出一个“风”字《内经》云:“诸痉项强,皆属于湿”。吴氏对此提出疑问。吴氏认为:“六气皆能致痉,风为百病之长,六气莫不由风而伤人。所有痉病现症,皆风木刚强屈劲之象。  相似文献   

8.
贵刊《河北中医》83年1期,王瑞堂等大作“对‘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的质疑”一文云:“由于湿邪所致的痉病,只是各种发痉原因中的一种。同意这种观点的莫过于李今垣”。并引证拙著《病机十九条浅说》原文曰:“他说:‘吴氏对诸字和皆字看的太呆滞之故……是吴氏未能从病机十九条全面着眼之过。《内经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吴瑭论痉     
吴瑭,字鞠通,江苏淮阴人,其《温病条辨》一书,辨治痉病有所独到。试整理如下: 一、辩因“痉者,强直之谓,后人所谓角弓反张,古人所谓痉也”。认为:“六气(太过或不及之气)皆能致痉。”且“风为百病之长,六气莫不由风而伤人”,故“所有痉病现证,皆强屈拗之象”是为风邪作祟使然。对《至真要大论》的病机十九条中“诸痉项  相似文献   

10.
李庆杭 《中医研究》2002,15(1):10-11
《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诸痉项强 ,皆属于湿” ,为病机十九条之一 ,历代学者奉为经典 ,笔者就临床所验 ,综众家之说 ,略陈己见如下 :1 历代医家对“诸痉”简释自《内经》有关痉病的论述以来 ,后世医家将痉病大致分为 :刚痉、柔痉、阳痉、阴痉、风痉、风痰痉、痰水痉、热甚  相似文献   

11.
<正>痉病是指以筋脉强急为特征的一组中医综合征。痉病的病位在筋脉,由外感风寒,津液不足,筋脉失养所致,以项背强急、口噤,甚至角弓反张为特征[1]。《金匮要略》将痉病分为刚痉和柔痉,皆以筋脉拘急为主要表现,二者的鉴别要点是柔痉有汗,刚痉无汗。柔痉治以瓜蒌桂枝汤,刚痉治以葛根汤和大承气汤。结合西医临床疾病,将破伤风、流脑、高热惊厥等引起的抽搐、角弓反张划入痉病范畴似乎不太确切。流行性肌张力障  相似文献   

12.
《金匮要略》的特点(一)辨证论治本书是继承《内经》、《难经》的学术思想,运用脏腑经络、营卫气血、阴阳五行、人与自然等学说,作为辨证论治的理论依据。如第2篇里,在论述痉病的类型中,首先提出:“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这是从有汗、无汗以辨别刚痉、柔痉。在论述治法时,提出“太阳  相似文献   

13.
<正> (齿介)齿,《中医名词术语选释》解释为“睡眠时上下齿摩擦有声的症状,多由胃热或虫积所致。”然而《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第二》提到“痉为病,腹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齿介)齿,可与大承气汤。”其中痉为病指痉病,纵观全篇可知,痉病不伴有嗜睡或昏  相似文献   

14.
张仲景大承气汤一方多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仲景大承气汤由大黄、芒硝、厚朴、枳实组成 ,具有泻下通便之功。此方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中 ,能治疗多种病证 ,兹总结探析如下。1 痉病 痉病是以项背强急 ,口噤不开 ,甚至角弓反张等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因本病在筋 ,多与肝有关 ,因而应以治肝为主。《金匮》用大承气汤主治“痉为病 ,胸满 ,口噤……”之证 ,是由热邪内郁阳明 ,热盛灼津 ,筋脉失养所致 ,用大承气汤泄热通腑 ,急下存阴 ,非此勿用。正如《医宗金鉴》所谓“此皆阳明热甚灼津 ,筋急而甚之象 ,故以大承气汤直攻其热”。今临床治疗急性热病之高热抽搐 …  相似文献   

15.
1.以脉象揭示某一病证 《痉湿暍病篇》有:“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疟病篇》:“疟脉自弦……。”《水气病篇》:“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等均为以脉示病,辨证的典型。指出紧如弦的脉主痉病;弦脉主疟病;沉脉或沉小脉主水。再如“腹满脉微弦”,“寒疝脉弦紧”等亦是以脉象揭示病证的。 2.以脉象鉴别病证异同 (1)辨病名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肺痿、肺痈的病变部位虽均在肺,但肺痿是肺的津液过度耗损,  相似文献   

16.
瘛、瘈辨析     
在《内经》、《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中均可见到“瘛”(音制)字。如:“瞀瘛”、“瘛疭”等;在《左传》中又可以见到“瘈”(音制)字,如:“国人逐瘈狗”等。由于“瘛”与“瘈”字形相近,故有将“瞀瘛”刊为“瞀瘈”的,有将“瘛疭”刊为“瘈疭”的。如中医刊授教材《中医学基础概论》第二分册(第16页,倒数第11行)“诸热瞀瘈,皆属于火”,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内经选读·至真要大论篇》(第111页,倒数第11行)有“筋脉瘈疭”的病症。《简明中医辞典》(第973页,左顺数第2行)一作瘈  相似文献   

17.
<正> “燥”与“湿”同属六淫之一。然《内经》在谈到六淫为病时,多详于湿而略于燥。笔者通过统计经文,结果“湿”的条文47条,“燥”的条文仅19条,其相差甚殊。如“病机十九条”中有“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独无燥气一条。《素问·生气通天论》言病因有寒、暑、湿、气,言四季伤于风、暑、湿、寒,  相似文献   

18.
二论痉病《金匮》论痉病共有十二条:前九条论痉病之病脉证治,其中论脉如“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暴腹胀大者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日痉,为难治”。此论痉病脉证,由于外伤风邪致痉,“其脉如蛇”,表现“直上下行”,系描述弦脉的形态。因痉病强直,脉多弦劲。在弦脉上细察是紧弦、是伏弦,还是  相似文献   

19.
《金匮要略》"其脉如蛇暴腹胀大者为欲解"析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匮要略·辨痉湿 日曷病脉证治第四》中论述痉病之最详细者为第 7条 (依照李克光主编高等医药院校教材《金匮要略讲义》) ,该条原文为 :“病者身热足寒 ,颈项强急 ,恶寒 ,时头热 ,面赤 ,目赤 ,独头动摇 ,卒口噤 ,背反张者 ,痉病也。若发其汗者 ,寒湿相得 ,其表益虚 ,即恶寒甚。发其汗已 ,其脉如蛇。”第 8条接着论述如下 :“暴腹胀大者 ,为欲解 ;脉如故 ,反伏弦者 ,痉。”对于这两条原文的理解 ,目前有多种观点。其关键在于“其脉如蛇”和“暴腹胀大者 ,为欲解”两句。“其脉如蛇”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脉象 ?多数医家从脉“曲如蛇行”来理…  相似文献   

20.
中医很早就有糖尿病的记载。如唐代王焘《外台秘要》就已指出,消渴病“每发即小便至甜”。但中医诊断之消渴病或消瘅并不全为西医诊断之糖尿病。其中只有出现“三消”(上消、中消、下消)症状的糖尿病才相当于消渴病。一、病因及症状关于中医消渴病或消瘴的病因,有认为与体质有关,如《灵枢·五变篇》云:“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有认为过食膏腴体肥而致病者,如《素问·奇病论篇》云:“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