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 )基因在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 )和链霉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 40例 (增生期 2 0例、退化期 2 0例 )血管瘤组织及 2 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hTERTmRNA表达 ,并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 (TRAP)法测定血管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结果 增生期血管瘤组织中hTERTmRNA阳性表达率为 80 .0 % ,退化期血管瘤组织中hTERTmRNA阳性表达率为 15 .0 % ,而正常皮肤组织中hTERTmRNA无阳性表达 ,增生期血管瘤与退化期血管瘤hTERTmRNA表达率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1)。增生期血管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为81.4% ,退化期血管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 2 1.6% ,正常皮肤组织中无端粒酶活性 ,增生期血管瘤与退化期血管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端粒酶活性与血管瘤内皮细胞增殖状况和hTERTmRNA表达密切相关 ,在血管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端粒酶活性在人膀胱肿瘤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病理类型的膀胱肿瘤及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改良TRAP法测定91例膀胱肿瘤组织标本端粒酶活性表达。结果:8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78例检测到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94%,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也有14%的检出率,8例膀胱乳头状瘤组织中4例检测到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50%,其对应的癌旁组织检出率为12%,端粒酶活性在不同临床病理类型的膀胱肿瘤及癌旁组织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膀胱肿瘤及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对肿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B)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和增殖细胞抗原(PCNA)的表达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TRAP-ELISA法及免疫组化方法测定58例TCCB组织的端粒酶活性和PCNA表达情况。结果 TCCB的端粒酶阳性率为86.2%(50/58),不同病理分级或临床分期之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PCNA表达强度与分级或分期呈正相关(P<0.05);不同PC-NA表达强度的TCCB样品之间,端粒酶活性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二者呈正相关。结论 TCCB组织中端粒酶活性与PCNA表达有较好的协同性,二者联合检测对TCCB的诊断治疗和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胰液中端粒酶及亚单位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检测胰液中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mRNA表达和端粒酶活性对胰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 2 4例胰腺癌和 14例慢性胰腺炎患者胰液中的hTERTmRNA和端粒酶活性的检测结果。结果 hTERTmRNA在胰腺癌中表达阳性率为 87.5 % ( 2 1/ 2 4) ;慢性胰腺炎中阳性率为 2 1.4% ( 3 / 14 ) (P <0 .0 0 1)。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胰液中端粒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3 .3 % ( 2 0 / 2 4) ,2 8.6% ( 4 / 14 ) (P <0 .0 0 1)。结论 胰液中检测hTERTmRNA表达和端粒酶活性对胰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大肠癌患者粪便标本的端粒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通过粪便途径筛查大肠癌的可行性和新方法。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端粒重复扩增(PCR-TRAP)银染技术,研究了43例大肠癌患者粪便中脱落细胞的端粒酶活性表达。结果 62.8%的大肠癌患者粪便标本中有端粒酶阳性表达。患者粪便标本中端粒酶阳性表达与其大肠癌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癌肿部位未见显著相关(P>0.05)。1例结肠腺瘤患者粪便标本端粒酶表达阳性,其腺瘤组织也存在端粒酶活性表达。粪便端粒酶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2.8%、95.7%和96.4%。结论 PCR-TRAP银染检测大肠癌患者粪便脱落细胞的端粒酶活性表达为改善大肠癌筛查方法和大肠癌诊断作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端粒酶的3种组分与其活性的关系,探讨端粒酶激活的关键因素。方法:采用TRAP法检测大肠癌组织及相邻正常黏膜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用RT-PCR检测端粒酶3种组分的表达。结果:在64例(85.33%)癌组织中检测到端粒酶活性,正常黏膜中没有端粒酶活性,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hTR和TP1基因的表达在癌组织和正常黏膜没有差别,hTERT在癌组织中的表达要明显高于正常黏膜,差别具有显著性(P<0.01),hTERT基因表达强度与端粒酶活性密切相关。结论:大肠癌端粒酶活性表达具有肿瘤特异性,hTERT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粘膜,大肠癌中端粒酶活性和hTERT基因表达强度密切相关,hTERT基因表达可能是端粒酶激活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端粒酶活性及其结构基因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分析端粒酶活性及相关结构基因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探讨端粒酶与脑胶质瘤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集40例脑胶质瘤手术切除标本、4例正常脑组织,通过半定量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银染方法检测端粒酶活性水平;通过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端粒酶相关结构基因hTR、TP1、hTRT的 mRNA表达水平,结果 在40例胶质瘤标本的33例(82.5%)中检测出端粒酶活性,而在正常脑组织中无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不同级别脑胶质瘤之间端粒酶活性水平差异有显著性,脑胶质瘤粒酶活性水平与hTRT基因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而与TP1、hTR 的表达无显著相关。结论 端粒酶活性可以作为脑胶质瘤的恶性标记之一,hTRT基因是一个端粒酶的正调控结构基因,hTRT的表达与细胞永生化和恶性肿瘤形成过程中的端粒酶的激活机制有关,hTR基因是端粒酶活性必须的组分,但不影响端粒酶活性的高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TGF-β1在胰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原位PCR杂交技术检测23例胰导管腺癌和4例正常胰腺组织中TGF-βmRNA的表达。结果 正常胰腺组织中无TGF-β1的表达。胰腺癌组织中TGF-βmRNA表达率为69.6%(16/23),原位PCR杂交显示其表达位于胰腺癌细胞膜上,TGF-β1表达程度与肿瘤的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TGF-β1阳性者1年生存率为13.3%(2/15),明显低于阴性者(5/6)。结论 TGF-β1与胰腺癌的病理分期、预后相关,临床检测可用于评估其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端粒酶在胃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外周血中的活性,以探讨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及其在临床应用上的意义。方法应用TRAP—PCR—ELISA方法检测36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正常组织、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端粒酶活性以及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端粒酶的活性。结果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80.6%(29/36)、16.7%(6/36)和5.6%(2/36)。6例胃癌患者外周血有18例测到端粒酶阳性,阳性率为50%,正常人外周血未测到端粒酶阳性。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之间、胃癌患者外周血与与正常人外周血之间的端粒酶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端粒酶活性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转移和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患者胃癌组织、外周血中端粒酶活性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对预后监控及治疗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肿瘤-睾丸抗原SSX1基因mRNA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检测肿瘤-睾丸抗原SSX1基因mRNA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47例HCC患者的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以及15例肝硬化和15例正常肝组织的SSX1基因mRNA表达情况进行检测,随机选择4例RT-PCR扩增产物的目的片段进行DNA序列测定。结果:47例HCC患者中,39例表达SSX1 mRNA,阳性率为83%,相应的癌旁组织中有3例为弱阳性,其中2例患者获得了离癌灶更远处的活检组织,对其进行RT-PCR检测,结果显示阴性;所测的15例肝化和15例正常肝组织均未检测到SSX1的表达。4例DNA测序结果表明RT-PCR产物确为SSX1 cDNA。SSX1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SSX1在HCC中呈高比例、高特异表达,可望成为HCC免疫治疗的理想靶位。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中端粒酶活性半定量及其与病理学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端粒酶 (TLMA)活性表达及其与病理学指标的关系。方法 运用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SS TRAP)检测了 5 2例乳腺癌组织中TLMA活性 ,并与癌旁、良性及正常乳腺组织进行对照 ,其结果予以半定量。结果 乳腺癌组TLMA阳性表达率为 90 .3 8% ,明显高于癌旁、良性及正常组 ( 2 8.85 %、3 1.2 5 %、0 ,P均 <0 .0 1)。Radit分析结果显示 ,乳腺癌中TL MA的表达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状况明显相关 (P <0 .0 5 ) ,而与患者病程、年龄因素无关 (P >0 .0 5 )。结论 半定量SS TRAP法是一种简便易行、敏感特异的TLMA活性检测方法 ;TLMA的激活可能发生在乳腺癌的早期阶段 ,并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胆汁中端粒酶活性和P53基因突变在胆管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重复片段扩增法(TRAP)和PCR-SSCP-银染法检测、分析30例胆管癌患者及10例良性胆道疾病患者胆汁脱落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及P53基因突变情况。结果胆管癌组端粒酶阳性表达率60%,P53基因突变率50%,良性胆道疾病组无端粒酶活性表达及P53基因突变,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胆管癌组胆汁细胞学检查分级和端粒酶活性及p53基因突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胆管癌组胆汁端粒酶活性和p53基因突变之间有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胆汁中端粒酶活性和P53基因联合检测有助于胆管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大肠癌肝转移肿瘤中端粒酶活性和p16基因纯合缺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人大肠癌肝转移肿瘤中端粒酶活性和p16基因纯合缺失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TRAP银染方法和半定量多重PCR检测24例大肠癌转移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及p16基因的纯合缺失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24例大肠癌肝转移肿瘤组织中检测到19例端粒酶阳性,阳性率为79.2%。端粒酶活性与转移瘤大小、肝内转移灶数目、分化程度、HBsAg以及是否伴有纤维化无关。在24例转移瘤组织中有9例标本中检测到p16基因的缺失,阳性率为37.5%,p16基因的失与端粒酶活性相关。结论 大肠癌肝转移肿瘤中端粒酶活性和p16基因异常对阐明大肠癌转移的生物学行为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Telomerase is a ribonucleoprotein enzyme that appears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arcinogenesis. Telomerase reactivation seems to be associated with immortalization and malignancy. METHODS: Using 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based assay known as the TRAP (telomeric repeat and amplification protocol) assay, we examined telomerase activity in 60 breast specimens prospectively collected from 39 patients undergoing elective breast surgery in our center. The specimens included adjacent noncancerous breast (n = 21), benign breast disease (n = 5), and infiltrating carcinoma (n = 34). Ki-67 expression was determined in 32 invasive breast cancer specimens us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techniques. The histopathological features were determined by light microscopy by an experienced breast pathologist. RESULTS: Telomerase activity was detected in 24 (71%) of 34 infiltrating carcinomas. None of the adjacent noncancerous specimens nor the benign breast lesions expressed telomerase activity. Telomerase reactivation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nodal metastasis and Ki-67 express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telomerase activity and menopausal status, tumor grade, or tumor size. CONCLUSIONS: Telomerase reactiv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acquisition of malignancy in the human breast. Telomerase activity i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nodal metastasis and cellular proliferation as measured by Ki-67 expression in human breast cancer.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人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细胞周期素(Cyclin D1)基因在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RUNX3、Cyclin D1基因在42例胰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RUNX3、Cyclin D1基因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1)RUNX3基因在42例胰腺癌组织中mRNA表达量相对值为:0.2469±0.0708;相应癌旁组织中相对值为:0.7091±0.176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036,P<0.01).(2) RUNX3基因mRNA表达水平在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病理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性别、年龄等因素无明显相关(P>0.05).(3) Cyclin D1基因在42例胰腺癌组织中mRNA表达量相对值为:0.7769±0.1456;相应癌旁组织中相对值为:0.2860±0.122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158,P<0.01).(4) Cyclin D1基因mRNA表达水平在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病理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性别、年龄等因素无明显相关(P>0.05).(5)胰腺癌中RUNX3基因的mRNA表达抑制与Cyclin D1基因的过表达呈明显相关(r=-0.320,P<0.05).结论 RUNX3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mRNA 表达抑制,Cyclin D1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mRNA过表达,RUNX3表达抑制或缺失及Cyclin D1过表达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新型核酸荧光染料Sybr Green Ⅰ检测端粒酶活性,并探讨该酶活性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端粒重复扩增(TRAP)结合Sybr Green Ⅰ技术检测46例结直肠癌及19例癌旁组织中端粒酶的活性。结果Sybr Green Ⅰ能清晰显示端粒酶扩增后的条带。端粒酶活性在结直肠癌中阳性率为89.13%,在癌旁组织中未发现端粒酶活性。端粒酶活性与细胞分化程度、Dukes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关。结论用Sybr Green Ⅰ检测端粒酶活性对于诊断结直肠癌具有重要的临床辅助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