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术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早、中期疗效。方法:筛选35例经保守治疗无效、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资料分为2组,A组10例行单纯后路椎管减压;B组25例行全椎管彻底减压和神经根松解,应用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结果:全组随访3-36月,平均16月;全组术前JOA评分,平均(11.6±2.05)分,术后随防JOA评分,平均(24.73±2.3)分,手术前后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手术减压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早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单纯开窗减压治疗高龄患者腰椎管狭窄症(lumber spinal stenosis,LS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2月至2015年10月采用单纯开窗减压治疗42例70岁以上高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观察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比较其术前与术后初次下床时、2周、1、3、6、12个月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腰椎评分、腰痛及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JOA评分改善率来判断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被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难治性并发症。术后初次下床、2周和1、3、6、12个月随访JOA、腰痛和腿痛VAS评分,除腰痛VAS评分术后初次下床时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点与术前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8例患者完成12个月成功随访,末次随访JOA评分(22.6±2.6),腰痛VAS评分(2.2±0.9),腿痛VAS(2.2±0.7)。JOA评分改善率(71.7±13.4)%,有效率94.7%。结论:对于高龄LSS患者,可充分术前准备后选择单纯开窗减压术。该术式较减压同时固定融合术式减小手术创伤,减少围手术期风险,利于早期康复,并能较好的解除患者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该术式是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有一定手术耐受力又不能耐受同时固定融合的高龄LSS患者的治疗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潜行腰椎管减压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3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行多节段开窗潜行减压病例.结果:经术后随访5月~6年,平均3年6月,优:142例(66.7%),良:59例(27.7%),可:11例(5.2%),差:2例(0.9%),优良率为:94.4%.结论: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行节段性开窗潜行腰椎管减压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即可起到椎管彻底减压的目的,又尽可能保留了脊柱后部结构的稳定性及完整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扩大开窗减压术治疗非骨性腰管狭窄症40例。结果 平均随访2.8年。疗效优25例,良12例,差3例,优良率92.5%。结论 扩大开窗减压既治疗非骨性腰椎管狭窄症,又保持了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正>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采用显微镜下后路单侧椎板间隙开窗双侧减压微创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43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43例,男32例,女11例,年龄48~72岁,平均62.8岁。均为腰椎管狭窄症。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其中38例有明确的神经定位症状且伴有相应的肌力下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 ,颈椎管狭窄症发病率也随之呈上升趋势 ,颈后路减压术是其比较常用的外科治疗方法 ,已往曾开展了全椎板切除脊髓减压术及后路椎板开门成形扩大椎管术等 ,取得了一定疗效。我院自 1 997年 1 2月~2 0 0 1年 1 0月在“双开门” +中央植骨固定术的基础上 ,采用线锯法颈后路”双开门”减压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 2 4例 ,疗效满意 ,无一例发生并发症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2 4例 ,男性 1 4例 ,女性 1 0例。年龄 38~75岁 ,平均 55.7岁。病史最短 4个月 ,最长 1 1年 ,平均 2年 6个月。有外伤史者 7例 ;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保留棘突复合体的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以往应用该方法治疗的14例腰椎管狭窄症病例。术中保留完整的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和绝大部分棘突,咬除狭窄椎管相应的椎板、关节突增生部分、钙化的后纵韧带和增生的椎体后缘,切除增厚的黄韧带及突出的纤维环和髓核,术后观察其疗效。结果术后全部随访6个月~30个月,按Nakai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优良率达92%。结论保留棘突复合体的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具有技术难度小、创伤小、对腰椎功能影响小、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单纯椎管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2月间我科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随访患者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45-74岁。单侧开窗减压8例,双侧开窗减压11例,单侧半椎板切除减压3例,双侧半椎板切除减压4例,同时行神经根通道扩大21例,26例均行相应椎间盘髓核切除。结果:26例患者经过27-70月随访,术后腰腿疼痛不能完全缓解4例,术后12月时存在慢性腰痛6例。术后24月时慢性腰痛或合并下肢麻木疼痛需要治疗者7例,其中单侧开窗减压术后1例,双侧开窗减压术后2例,单侧半椎板切除减压术后1例,双侧半椎板切除减压术后3例。接受再手术3例,其中单侧半椎板切除减压术后1例,双侧半椎板切除减压术后2例。结论:单纯椎管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是有效方法之一,但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减压不彻底、术后腰椎不稳是其术后慢性腰腿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潜式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潜式减压广泛应用于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方法术中增加横径需潜行凿除部分椎弓根内层皮质、松质骨,只留外层骨板。结果本组426例随访12~18个月,优良率93.4%,无严重合并症发生,仅2例术后残留腰痛,考虑是局部粘连所致。结论潜式减压术不做植骨融合,不破坏脊柱稳定性,且能充分扩大椎管,探查椎间盘及神经根管,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王兵  盛木材 《新疆医学》1994,24(4):208-209
自1954年Verbiest首次系统地提出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与治疗以来,在对腰椎管狭窄症的认识上有了巨大发展,但就手术治疗而言,国内外许多地方仍然沿用传统的全椎板扩大减压术,致使术后远期效果欠佳。我院自1989年以来,结合临床经验及CTM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潜式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潜式减压术治疗60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结果采用JOA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分并计算好转率;采用White标准评定术后腰椎不稳。优为37例;良为15例;中为6例;差为2例,手术优良率为86.7%。术后腰椎不稳患者1例。结论潜式减压术既能充分减压又能保持脊柱稳定性、重建损伤的棘间韧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 LSS)的效果。方法 选取84例LSS患者,按手术方案分为A组和B组,各42例。A组接受椎管减压PLIF内固定术治疗,B组接受减压内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效果、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影像学指标(椎体滑移度、滑脱角、椎间盘高度)、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1α(IL-1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血清亮脑啡肽(LEK)、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手术优良率为97.62%,高于B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A组患者JOA评分高于B组,VAS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A组患者椎体滑移度、滑脱角低于B组,椎间盘高度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A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60例行单纯减压或者融合手术治疗两节以上腰椎管狭窄的老年患者(≥65岁)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减压组31例和融合组29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和手术数据。结果两组的年龄、随访时间、手术节段和手术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融合组的腰椎前凸角(影像学测量)的矫正较减压组好(P<0.05)。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临床疗效(Odom′s标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方面,减压组明显优于融合组(P<0.05)。结论单纯椎板切除减压治疗高龄、一般情况差和骨质疏松的两节段及以上腰椎管狭窄患者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覃智斌  张明 《广西医学》2009,31(11):1630-1631
目的比较脊柱内窥镜下椎管减压术及开放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脊柱内窥镜下椎管减压术及常规开放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内镜组46例53个椎间隙,常规组34例39个椎间隙。观察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问、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内镜组手术时间(40±9)min,手术出血量(45±7)ml,切口长(2.1±0.3)cm,无定位错误、神经损伤、术后感染、腰椎不稳等手术并发症,术后按Nakai标准评定,优良率为91.3%。开放组手术时间(80±12)min,手术出血量(155±13)ml,切口长(10.0±1.4)ml,术后出现腰骶痛4例,腰椎不稳1例,术后按Nakai标准评定,优良率为91.2%。内镜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切口长度均较常规组少(P〈0.05),术后并发症少,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柱内窥镜镜下椎管减压术适用于大部分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该手术无需切除全椎板及过多的小关节,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等特点,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脊柱显微内窥镜工作通道的改进,内窥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方法2003年9月至2007年1月应用脊柱显微内窥镜配置改良工作通道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67例,其中单节段47例,双节段18例,三节段2例。均采取单侧开窗双侧潜式减压中央管及神经根管。术后CT、拍片复查并按Nakai[1]标准评定。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36个月,平均17个月,疗效按Nakai标准进行评定,优41例,良18例,可8例,差0例,优良率为88.1%。术中硬脊膜损伤1例,无1例转开放手术,无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无椎体滑脱。结论后路显微内窥镜配置改良工作通道行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安全、微创、并发症低、疗效确切,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理想方法之一。但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并且在熟练掌握内窥镜操作技巧的基础上开展。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及腰椎管狭窄症是一种常见病 ,有关手术治疗方式很多 ,但也颇有争议。我们总结了1990年元月— 1998年元月期间共行此类手术 2 78例 ,认为有关术式选择应根据病情而定 ,要有辩证的观点 ,不应一概而论。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78例中男 186例 ,女 92例 ;年龄最大 76岁 ,最小 18岁。术前均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腰椎片、CT扫描或 /及脊髓造影确诊 ,经保守治疗无效者。1.2 手术方式 :椎板开窗 86例 ,扩大开窗 70例 ,半椎板切除 52例 ,扩大半椎板切除 34例。全椎板切除 2 9例 ,广泛全椎板切除 (包括双侧小关节 ) 7例。2 结…  相似文献   

17.
李华  曹贞国  魏东 《海南医学》2011,22(22):81-82
目的分析椎板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除腰椎失稳、滑脱、侧弯及广泛减压小关节破坏的患者需要行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外,一般依据患者椎管狭窄的情况,分别单纯采用开窗减压、半椎板减压、全椎板减压的手术方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结果本组共60例,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53~72岁,平均61岁;随访时间6~82个月,平均46.6个月。术按改良腰椎功能障碍指数(MODI),优43例,良12例,可2例,差3例,优良率为91.7%,后疼痛完全缓解率为86.5%(32/37),跛行改善率为84.6%(11/13),28例感觉障碍者,完全恢复17例(60.7%),部分恢复8例(28.6%),无明显恢复3例(10.7%)。结论对于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依据狭窄的情况单纯采用开窗减压、半椎板减压、全椎板减压的手术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选择性开窗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保持术后脊柱的稳定性、减少脊柱脊髓的损伤和硬膜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我院采用选择性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78例 ,并进行了中远期随访。方法 :硬膜外麻醉后 ,患者取俯卧位 ,腹部悬空 ,后背正中切口显露病变节段椎板 ,在椎板间开一直径约 1.5~ 2cm之骨窗 ,潜行扩大内口 ,凿除椎体后方骨赘并摘除突出的椎间盘 ,扩大侧隐窝及神经根管 ,通过单或双侧及选择性开窗 ,达到充分减压的目的。结果 :72例随访 2~ 8年。平均 5 .3年。 6 3(87.5 % )例为优 ,9(12 .5 % )例为良。结论 :单侧或双侧开窗潜行减压术治疗椎管狭窄 ,可达到减压目的而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20.
梁毅  董桂甫 《医学综述》2008,14(12):1866-1868
腰椎管狭窄症是临床常见的疾病,随着老年化社会的到来,腰椎管狭窄症越来越多,它给患者的工作及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方案多种多样且疗效各异,现就其定义、病理及外科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