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妇女都可能服抗精神病药治疗,而抗精神病药对妊娠和哺乳有何影响,一直是精神科医生所关心的问题,本文综述了抗精神病药对妊娠和哺乳的影响。1高催乳素血症1.1机制抗精神病药强效阻断垂体前叶D2受体,迅速增加催乳素分泌,引起高催乳素血症(定义为血浆催乳素浓度〉20μg/L).1.2机率引起高催乳素血症的率利培酮最高(88%,记作90%),典型抗精神病药次之(48%,记作5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对抗精神病药所致闭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69例抗精神病药引起闭经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单用阿立哌唑治疗)34例和B组(用其他抗精神病药联合中药血府逐瘀汤治疗)35例,观察疗程3个月.于治疗前、治疗后1、2、3个月测定血清催乳素浓度,并评定闭经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催乳素浓...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骨质疏松和骨折发生率增加,可能与抗精神病药导致的高催乳素血症(HPRL)有关;本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PRL)水平升高、服用的抗精神病药和骨密度(BMD)降低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许多抗精神病药物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高催乳素血症疾病,经典抗精神病药物不仅能使PRL水平明显升高,而且药物的效价强度与催乳素呈正相关。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对5-HT受体及多巴胺D2受体的亲和力具有相对特异性,锥体外系副作用轻,临床疗效显著,对催乳素水平影响小,但临床应用过程中不同药物对催乳素的影响存在差异,药理机制复杂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抗精神病药阻断了多巴胺(DA2)受体,虽然未证实这与抗精神病药效果一定有因果关系,但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容否认。已证实DA2受体占有率与抗精神病效果存在阈值关系,为60%或70%。当占有率超过80%时,锥体外系副作用(EPS)发生率明显上升;而且催乳素水平的升高也可能与DA2受体占有率存在阈值关系。因此DA2受体占有率可能是抗精神病药治疗效果、锥体外系副作用及催乳素升高的可靠指标。非经典抗精神病药较少引起EPS和催乳素升高。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比较氯氮平、利培酮和奥兰扎平在治疗范围内、多剂量和稳态使用时DA2受体的占有率。…  相似文献   

6.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抗精神病药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的影响.方法:63例抗精神病药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沿用原有抗精神病药物,研究组加用阿立哌唑5 mg/d持续12周.分别于入组前、入组4、8、12周末检测血清催乳素水平,同时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精神病性症状及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入组4、8、12周末研究组血清催乳素水平较入组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5);对照组入组前后血清催乳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人组前后BPRS、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阿立哌唑可有效降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增高,且并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对其他抗精神病药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影响.方法 将69例其他抗精神病药致高催乳素血症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加用或换用了阿立哌唑38例作为研究组,继续使用原来抗精神病药31例作为对照组,疗程12周.分别于研究前、第4周、第8周、第12周检测血清催乳素(PRL)水平.结果 12周后,研究组PRL水平较研究前显著下降(t=17.59,P<0.01),对男性效果更佳,起效更快,男性患者PRL水平在第4周即显著下降(t=4.59,P<0.01),女性患者PRL水平则在第8周出现显著下降(t=9.36,P<0.01),对照组PRL水平未见下降,反而有较显著上升(t=2.25,P<0.05).结论 阿立哌唑可有效降低其他抗精神痛药所致的高催乳素水平.  相似文献   

9.
精神药物引起泌乳和闭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抗精神病药引起的泌乳与闭经,系血中催乳素水平升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舒必利属典型抗精神病药,但却有不典型之处,它既能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又能抗阴性症状和抑郁症状;说它像不典型抗精神病药,但却损害认知功能;说它引起锥体外系反应轻,但高催乳素血症却很重,故舒必利是一种特殊的典型抗精神病药,本文就舒必利的不良反应和药动学概述于后。  相似文献   

11.
抗精神病药所致急性肌张力障碍的预测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概述了有关抗精神病药致急性肌张力障碍预测因素的献资料。提示:年龄、性别、疾病诊断、病情严重度、抗精神病药类型、药物剂量、血清铁浓度、催乳素与急性肌张力障碍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2.
本文概述了有关抗精神病药致急性肌张力障碍预测因素的文献资料。提示:年龄、性别、疾病诊断、病情严重度、抗精神病药类型、药物剂量、血清铁浓度、催乳素与急性肌张力障碍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维生素B6预防抗精神病药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效果。方法:在服用抗精神病药同时预防性应用维生素B612周,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并则定血清催乳素值,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周预防组血清催乳素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殖系统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8、12周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应用维生素B6可有效预防药源性高催乳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随着精神分裂症病因学的深入研究及各类抗精神病药的广泛使用,与之相关的催乳素水平及高催乳素血症的治疗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该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催乳素(PRL)升高是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可以引起性功能障碍、泌乳、月经不调、骨质疏松以及乳腺癌等多种临床结局.本文综述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催乳素水平、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及机制的探讨,为临床科研以及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氯氮平与利培酮对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目的:了解氯氮平或利培酮对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方法制定血清催乳素水平,结果:治疗后氯氮平组血清催乳素水平没有显著变化。而利培酮组血清催乳素水平显著升高。结论催乳素水平不能说明精神分裂症发病及严重程度,也不能作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上市的抗精神病药均作用于多巴胺D2样受体。D2受体的阻断既能改善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也会带来锥体外系综合征和高催乳素血症等副作用。5-羟色胺2A受体阻断、D2受体的快速解离和D3受体的选择性,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锥体外系反应,故而成就了第2代抗精神病药的"非典型"特征。药物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导致的垂体蓄积及其D2受体占有率高,则有助于解析高催乳素血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抗精神病药与高催乳素血症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高催乳素血症曾被认为是抗精神病治疗不可避免的副反应。但大多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奥氮平、奎硫平等都不引起明显的催乳素升高。这可能是因为这些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阻断多巴胺通路中更具特异性,它们不阻断漏斗一结节多巴胺通路。利培酮在治疗中却引起明显的催乳素升高,其原因不明,有研究表明利培酮对垂体前叶的泌乳细胞有直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抗精神病药与高催乳素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高催乳素血症曾被认为是抗精神病治疗不可避免的副反应。但大多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奥氮平、奎硫平等都不引起明显的催乳素升高。这可能是因为这些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阻断多巴胺通路中更具特异性 ,它们不阻断漏斗—结节多巴胺通路。利培酮在治疗中却引起明显的催乳素升高 ,其原因不明 ,有研究表明利培酮对垂体前叶的泌乳细胞有直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是一类新型抗精神病药,它有别于传统或经典的抗精神病药之处在于有着较高的临床效能,并在较低的日剂量下不产生锥体外系副作用,较少影响血清催乳素含量,未见长期使用发生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报道。最初发现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是氯氮平,对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阻抗的患者,可在不同程度上提高疗效,为此引起广泛的理论研究,认为氯氟平拮抗多巴胺(DA)D2受体和5-羟色胺(5-HT)2受体(5-HT2)的药理功能与提高疗效、减少锥体外系副作用有关,由此衍发出了血清素与DA拮抗剂的研制热潮。另受氯氮平对其它受体亚型药理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